手机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33806发布日期:2021-03-27 00:45阅读:803来源:国知局
手机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机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2.现在汽车的普及范围很广,市面上出现了不少方便车主固定手机的设备,方便车主接听电话和信息,还可以让车主在行车中进行导航,拿放十分方便。
3.车载手机支架设备具有多种结构,多为简约形式。一部分是按键式的,利用弹簧的弹力夹紧出风口上的叶片固定,缺点是松紧不可以调节,完全靠弹簧的压力,时间久了弹力会衰退,塑胶夹扣会变形,造成易掉落。另一部分是开口式的,往出风口叶片插紧固定,利用磨擦夹紧,缺点是不同厚度的出风口叶片,夹紧松紧不一样,夹紧叶片的力度不适宜过大,否则会损害出风口,太小又不稳;第三种是扣紧式的,支架上有个钩,勾住出风口上叶片,缺点是体积大,笨重,影响汽车美观,受意外外力会拉坏出风口。还有另外两种是用在仪表台或者玻璃上,分别是吸盘式、粘贴式,前者吸盘式吸力会衰退,使用一段时间后会掉落,后者粘贴式,缺点是无法反复使用,不易拆,拆下来通常不可再使用的问题。
4.专利cn208585183u公开了一种当前市面上主流的车载手机支架结构,其下支撑臂、左支撑臂、右支撑臂三者之间具有联动作用,当手机放到下支撑臂上时,手机重力使得下支撑臂向下运动,下支撑臂通过齿轮的传动作用使得左支撑臂与右支撑臂产生联动,进而夹住手机。该方案设计较为巧妙,但是实际使用中存在下列问题:由于齿轮啮合配合方式对能量的损耗较大,上述技术方案中分别采用了两级齿轮啮合的作用使下支撑臂分别与左支撑臂及右支撑臂建立了传动关系,即下支撑臂一共受到四对齿轮啮合的阻力,能量损耗大,对于重量较轻的手机,可能无法顺畅地下压下支撑臂使左、右支撑臂将手机夹住,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机支架结构,支撑臂通过连杆传动左夹紧臂和右夹紧臂,夹紧手机,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
6.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手机支架结构,包括手机支撑结构和手机固定结构;
8.所述手机支撑结构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手机固定结构连接;所述手机支撑结构包括夹头,夹头由一定夹和一动夹铰接组成;
9.所述手机固定结构包括盖体和手机固定件;所述盖体包括前盖体和后盖体,所述手机固定件包括左夹紧臂、右夹紧臂、支撑臂、传动连杆和弹簧,所述后盖体在左右两侧设有弧形滑槽,弧形滑槽与所述传动连杆滑动连接;
10.所述传动连杆包括第一传动连杆和第二传动连杆,所述支撑臂的顶部两端分别连接第一传动连杆和第二传动连杆,所述左夹紧臂连接第一传动连杆,所述右夹紧臂连接第二传动连杆,所述支撑臂通过第一传动连杆和第二传动连杆传动左夹紧臂和右夹紧臂;所
述左夹紧臂和右夹紧臂均设有长条孔,所述后盖体设有能够卡入所述长条孔的滑块,所述滑块与长条孔连接,且能够在长条孔内滑动;所述支撑臂下部设有通孔,通孔内上部设有弹簧连接部,弹簧连接部与弹簧的顶部连接,所述后盖体底部设有弹簧支撑部,弹簧的底部与弹簧支撑部连接,所述弹簧支撑部位于通孔内。
11.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结构的优化设计,支撑臂通过连杆传动左夹紧臂和右夹紧臂,夹紧手机。当手机放到支撑臂上时,手机重力使得支撑臂向下运动,同时压缩支撑臂上的弹簧,然后支撑臂通过传动连杆的传动作用使得左夹紧臂与右夹紧臂产生联动,左夹紧臂与右夹紧臂相互靠近进而夹住手机。当抽出手机时,弹簧复位,推动支撑臂向上复位,然后支撑臂通过传动连杆的传动作用使得左夹紧臂与右夹紧臂复位。
12.具体地,所述定夹和动夹设有软胶;防止硬接触的损伤。所述左夹紧臂、右夹紧臂和支撑臂上均设有夹紧槽,在夹紧槽的内侧安装有软胶垫。进一步地,所述夹紧槽的材质为具有弹性的塑料件。夹紧槽的设置可使手机固定更牢固,软胶垫的设置防止弄花手机表面。
13.具体地,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夹头通过螺纹进行旋合连接,另一端与后盖体卡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与后盖体卡接的一端设有外螺纹,连接件通过外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锁紧螺母可进一步加强手机的固定强度。
14.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中部设有球连接结构,所述手机固定结构与所述手机支撑结构球连接。球连接能够使手机多角度随意转动,方便使用。
15.具体地,所述前盖体设有装饰片,装饰片的形状为圆形、方形、椭圆形中的一种或组合。
16.具体地,所述前盖体和后盖体卡扣连接。
17.具体地,所述第一传动连杆的两端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二传动连杆的两端设有第二凸块,所述支撑臂的顶部两端分别设有匹配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的卡槽,所述左夹紧臂在端部设有匹配所述第一凸块的第一凹槽,所述右夹紧臂在端部设有匹配所述第二凸块的第二凹槽。通过传动连杆的凸块,以及凹槽的设计,使支撑臂通过连杆传动左夹紧臂和右夹紧臂,且配合方式对能量的损耗较小,容易传动。
18.具体地,所述左夹紧臂和右夹紧臂对称设置于手机固定结构的两侧。所述支撑臂底部设有手机充电孔。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0.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的优化设计,支撑臂通过连杆传动左夹紧臂和右夹紧臂,夹紧手机,配合方式对能量的损耗较小,容易传动。当手机放到支撑臂上时,手机重力使得支撑臂向下运动,同时压缩支撑臂上的弹簧,然后支撑臂通过传动连杆的传动作用使得左夹紧臂与右夹紧臂产生联动,左夹紧臂与右夹紧臂相互靠近进而夹住手机。当抽出手机时,弹簧复位,推动支撑臂向上复位,然后支撑臂通过传动连杆的传动作用使得左夹紧臂与右夹紧臂复位。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23.附图中的标记所对应的技术特征为:1支撑臂,1

1弹簧连接部,1

2弹簧,1

3卡槽;
2

左夹紧臂,21

第一长条孔,22

第一凹槽;3

右夹紧臂,31

第二长条孔,32

第二凹槽;4

软胶垫;5

后盖体,51

弧形滑槽,52

弹簧支撑部,53

滑块;6

第一传动连杆,61

第一凸块;7

第二传动连杆,71

第二凸块;8

前盖体,9

装饰片,10

连接件,101

球连接结构;11

锁紧螺母;12

动夹;13

定夹;14

软胶。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具体实施例。
25.实施例1
26.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

2所示,
27.一种手机支架结构,包括手机支撑结构和手机固定结构;
28.所述手机支撑结构通过连接件10与所述手机固定结构连接;所述手机支撑结构包括夹头,夹头由一定夹13和一动夹12铰接组成;所述定夹13和动夹12设有软胶14;防止硬接触的损伤。
29.所述手机固定结构包括盖体和手机固定件;所述盖体包括前盖体8和后盖体5,所述前盖体8和后盖体5卡扣连接。所述手机固定件包括左夹紧臂2、右夹紧臂3、支撑臂1、第一传动连杆6、第二传动连杆7和弹簧1

2,所述后盖体5在左右两侧设有弧形滑槽51,弧形滑槽51与第一传动连杆6和第二传动连杆7滑动连接;所述左夹紧臂2、右夹紧臂3和支撑臂1均设有夹紧槽,在夹紧槽的内侧安装有软胶垫4。所述夹紧槽的材质为具有弹性的塑料件。夹紧槽的设置可使手机固定更牢固,软胶垫的设置防止弄花手机表面。
30.所述支撑臂1的顶部两端分别连接第一传动连杆6和第二传动连杆7,所述左夹紧臂2连接第一传动连杆6,所述右夹紧臂3连接第二传动连杆7;所述左夹紧臂2设有第一长条孔21和右夹紧臂3设有第二长条孔31,所述后盖体5设有能够卡入上述第一和第二长条孔的滑块53,所述滑块53与长条孔连接,且可在长条孔内滑动;所述支撑臂1下部设有通孔,通孔内上部设有弹簧连接部1

1,弹簧连接部1

1与弹簧1

2的顶部连接,所述后盖体5底部设有弹簧支撑部52,弹簧1

2的底部与弹簧支撑部52连接,所述弹簧支撑部52位于通孔内。所述第一传动连杆6的两端设有第一凸块61,所述第二传动连杆7的两端设有第二凸块71,所述支撑臂1的顶部两端分别设有匹配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的卡槽1

3,所述左夹紧臂2在端部设有匹配所述第一凸块的第一凹槽22,所述右夹紧臂3在端部设有匹配所述第二凸块的第二凹槽32。通过传动连杆的凸块,以及凹槽的设计,使支撑臂通过连杆传动左夹紧臂和右夹紧臂,且配合方式对能量的损耗较小,容易传动。
31.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结构的优化设计,支撑臂通过连杆传动左夹紧臂和右夹紧臂,夹紧手机。当手机放到支撑臂上时,手机重力使得支撑臂向下运动,同时压缩支撑臂上的弹簧,然后支撑臂通过传动连杆的传动作用使得左夹紧臂与右夹紧臂产生联动,左夹紧臂与右夹紧臂相互靠近进而夹住手机。当抽出手机时,弹簧复位,推动支撑臂向上复位,然后支撑臂通过传动连杆的传动作用使得左夹紧臂与右夹紧臂复位。
32.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10的一端与夹头通过螺纹进行旋合连接,另一端与后盖体5卡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10与后盖体5卡接的一端设有外螺纹,连接件通过
外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11。锁紧螺母可进一步加强手机的固定强度。所述连接件10中部设有球连接结构101,所述手机固定结构与所述手机支撑结构球连接。球连接能够使手机多角度随意转动,方便使用。
33.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前盖体8设有装饰片9,装饰片9的形状为圆形、方形、椭圆形中的一种或组合。
34.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左夹紧臂2和右夹紧臂3对称设置于手机固定结构的两侧。所述支撑臂1底部设有手机充电孔。
35.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引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