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保护电路的电子喇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47310发布日期:2021-07-20 16:39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带保护电路的电子喇叭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汽车电子喇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保护电路的电子喇叭。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市场上汽车电子喇叭由于寿命长,电磁辐射低等众多优点深受汽车行业青睐。但由于汽车电源中点火系统及各种电机继电器等电器工作时产生的电磁干扰,对汽车电子喇叭的寿命及可靠性有较大的影响。喇叭功率输出管一般用三极管、场效应管,igbt管等。例如在汽车上12v工作的电子喇叭,有时要承受数百伏的过电压,但由于过电压脉冲宽度很窄,一般简单的吸收保护电路就可以胜任,但遇到像iso7637emc规范中类似5b的大宽度脉冲过电压(高达数百毫秒)就会使电子喇叭中的功率驱动管瞬间电流达近百安,喇叭驱动线圈由此产生极强的反电势极易将功率驱动管击穿烧毁导致喇叭失效损坏。

因此,现在需要一种当汽车上电子喇叭受到大电压脉冲干扰时,能够自带保护的电子喇叭。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保护电路的电子喇叭,其特征在于:包括:方波信号发生器、与所述方波信号发生器输出端连接的功率放大单元、其输出端与所述方波信号发生器的复位端连接的保护电路和为所述方波信号发生器提供稳定电压的稳压单元。

进一步,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二极管d1,电阻r1的一端与电源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经电阻r4接地,电阻r2的一端与电源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二极管的阴极与电源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经电阻r3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与二极管d1的阳极和电阻r3的公共连接点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2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的公共连接点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电阻r4的公共连接点为保护电路的输出端;

其中,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均为npn型三极管。

进一步,所述功率放大单元包括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三极管q3的基极与所述方波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电源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喇叭的负极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喇叭的正极与电源连接;

其中,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均为npn型三极管。

进一步,所述稳压单元包括电阻r5和稳压二极管dw1,电阻r5的一端与电源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w1的负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w1的正极接地,其中,稳压二极管dw1的负极和电阻r5的公共连接点为稳压单元的输出端。

进一步,所述方波信号发生器为芯片pic10f200,芯片pic10f200的vdd引脚与稳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芯片pic10f200的gp3引脚与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芯片pic10f200的gp2引脚为方波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芯片pic10f200的gp2引脚与功率放大单元的控制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电子喇叭还包括软启动电路,所述软启动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1的一端与芯片pic10f200的vdd引脚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本申请可在电子喇叭受到大的电压干扰时,通过强制复位方波信号发生器,中断方波输出,从而避免喇叭功率驱动管被击穿,有效保护机动车电子喇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申请的保护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申请的方波芯片引脚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喇叭驱动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保护电路的电子喇叭,其特征在于:包括:方波信号发生器、与所述方波信号发生器输出端连接的功率放大单元、其输出端与所述方波信号发生器的复位端连接的保护电路和为所述方波信号发生器提供稳定电压的稳压单元。上述方案可在电子喇叭受到大的电压干扰时,通过强制复位方波信号发生器,中断方波输出,从而避免喇叭功率驱动管被击穿,有效保护机动车电子喇叭。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二极管d1,电阻r1的一端与电源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经电阻r4接地,电阻r2的一端与电源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二极管的阴极与电源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经电阻r3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与二极管d1的阳极和电阻r3的公共连接点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2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的公共连接点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电阻r4的公共连接点为保护电路的输出端;

其中,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均为npn型三极管。

其工作原理如下,当未受到大电压干扰时,二极管d1未被反向击穿,三极管q2截止,三极管q1导通,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为高电平,即芯片pic10f200的gp3引脚为高电平,方波信号发生器自由振动,即芯片pic10f200的gp2引脚输出一定频率和幅值的方波;当受到大电压干扰时,二极管d1被反向击穿,三极管q2导通,三极管q1截止,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为低电平,即芯片pic10f200的gp3引脚为低电平,即芯片pic10f200的gp3引脚被强制复位,芯片pic10f200的gp2引脚无输出。从而避免喇叭功率驱动管被击穿,有效保护机动车电子喇叭。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功率放大单元包括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三极管q3的基极与所述方波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电源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喇叭的负极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喇叭的正极与电源连接;

其中,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均为npn型三极管。

通过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组成放大单元,放大芯片pic10f200的gp2引脚的输出的信号的幅值,更易驱动喇叭发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稳压单元包括电阻r5和稳压二极管dw1,电阻r5的一端与电源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w1的负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w1的正极接地,其中,稳压二极管dw1的负极和电阻r5的公共连接点为稳压单元的输出端。通过稳压二极管dw1稳压,避免芯片被大电压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方波信号发生器为芯片pic10f200,芯片pic10f200的vdd引脚与稳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芯片pic10f200的gp3引脚与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芯片pic10f200的gp2引脚为方波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芯片pic10f200的gp2引脚与功率放大单元的控制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喇叭还包括软启动电路,所述软启动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1的一端与芯片pic10f200的vdd引脚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通过电容c1实现芯片上电时的软启动,对芯片形成保护。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