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络适配器以及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76242发布日期:2021-10-16 10:31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网络适配器以及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适配器以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2.5g(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或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5th

generation,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无线网卡,又被称为5g dongle,是一种5g移动通信网络的网络适配器,用于接入5g网络并将接入的5g网络信号转发至对应的网络输出装置。需联网的终端设备通过接入网络输出装置即可实现5g联网。
3.5g dongle能够方便未兼容5g上网功能的终端设备,或者无法接入宽带网络的终端设备进行5g网络联网。然而,由于5g dongle处理数据较大,功耗较大,导致发热量较大;又由于5g dongle的体积通常较小,散热效果较差,加剧了5g dongle的发热问题,影响5g dongle的正常使用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适配器以及终端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网络适配器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5.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适配器,其包括具有安装腔的壳体、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中的电路板、通信模组、网络输出装置以及导热件;
6.所述通信模组与所述网络输出装置安装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网络适配器通过所述通信模组接入移动通信网络,并通过所述网络输出装置将移动网络信号输出;
7.所述壳体包括金属制成的金属部,所述导热件一端与所述通信模组热接触,所述导热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金属部热接触。
8.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网络适配器中,导热件将通信模组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引导至金属部,金属部为导热系数较高的金属材质制成,因此可以将导热件中的热量引导至金属部,并通过金属部进行散热,从而提高了该网络适配器的散热效率,避免网络适配器因温度过高影响正常使用,提高网络适配器使用的稳定性,并保证了网络适配器的使用寿命。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包括与所述通信模组连接的通信天线,所述通信天线设置于所述安装腔,所述壳体包括塑料材料制成的塑料部。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和盖板,所述底座具有所述安装腔和安装开口,所述安装腔通过所述安装开口与外界贯通,所述盖板与所述底座安装并覆盖所述安装开口;所述盖板为所述金属部,所述底座为塑料材料制成的塑料部。
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部远离所述安装腔的外侧面并排设置有多个散热齿。
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有所述散热齿沿第一并排方向并排设置,至少一个所述散热齿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自所述散热齿沿所述第一并排方向外凸。
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齿为铝型材通过挤压模具挤压成型。
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络适配器滑动安装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网络适配器设置弹性凸起,所述弹性凸起在所述网络适配器相对于所述终端设备滑动至装配位置时弹性伸入所述定位孔;所述弹性凸起与所述定位孔配合以限制所述网络适配器继续滑动。
1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凸起包括与所述定位孔配合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靠近所述定位孔的端部设置有驱动斜面,所述网络适配器相对于所述终端设备滑动过程中,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驱动斜面推动所述定位柱脱离所述定位孔。
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热件为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盖板之间的导热硅胶垫,所述导热硅胶垫的一侧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通信模组接触,所述导热硅胶垫的另一侧与所述盖板接触。
1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模组为5g模组。
1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络输出装置为usb接口,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网络开口,所述usb接口通过所述网络开口露出。
19.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其包括金属外壳和第一连接部,第一方面实施例中所述的网络适配器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网络适配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配合安装于所述终端设备,安装后的所述网络适配器中金属部与所述金属外壳热接触;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网络适配器进行联网。
2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部远离所述安装腔的外侧面设置有多个沿第一并排方向并排设置的散热齿,所述金属外壳设置多个并排设置的配合齿,所述配合齿伸入所述散热齿沿所述第一并排方向的侧边区域,所述散热齿和所述配合齿相对的侧面接触配合。
2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相邻的所述散热齿和所述配合齿抵压接触,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所述散热齿,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所述配合齿。
2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所述散热齿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自所述散热齿沿所述第一并排方向外凸;所述配合齿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限位凸起和所述第一限位凸起配合以限制所述配合齿和所述散热齿脱离配合。
2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合齿为铝型材通过挤压模具挤压成型。
2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络适配器滑动安装于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网络适配器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配合的弹性凸起,所述弹性凸起在所述网络适配器滑动至装配位置时弹性伸入所述定位孔,所述弹性凸起与所述定位孔配合以限制所述网络适配器继续滑动。
2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为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屏和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包括设置于所述显示屏外周的显示边框和设置于所述显示屏背部的后盖,所述网络适配器安装于所述显示边框或所述后盖。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适配器的爆炸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适配器与显示设备的配合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适配器与显示设备在配合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
底座、
ꢀꢀꢀꢀꢀꢀꢀꢀꢀꢀꢀꢀꢀꢀ2‑
底板、
ꢀꢀꢀꢀꢀꢀꢀꢀꢀꢀꢀ3‑
侧板、
[0032]4‑
通信天线、
ꢀꢀꢀꢀꢀꢀꢀꢀꢀꢀ5‑
电路板、
ꢀꢀꢀꢀꢀꢀꢀꢀꢀ6‑
5g模组、
[0033]7‑
导热硅胶垫、
ꢀꢀꢀꢀꢀꢀꢀꢀ8‑
盖板、
ꢀꢀꢀꢀꢀꢀꢀꢀꢀꢀꢀ9‑
电源接头、
[0034]
10

网络输出装置、
ꢀꢀꢀꢀꢀ
11

电源开口、
ꢀꢀꢀꢀꢀꢀ
12

网络开口、
[0035]
13

显示设备、
ꢀꢀꢀꢀꢀꢀꢀꢀꢀ
14

网络适配器、
ꢀꢀꢀꢀ
15

显示边框、
[0036]
16

显示屏、
ꢀꢀꢀꢀꢀꢀꢀꢀꢀꢀꢀ
17

配合齿、
ꢀꢀꢀꢀꢀꢀꢀꢀ
18

散热齿。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8]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适配器的爆炸图,如图1所示,该网络适配器包括壳体、电路板5、通信模组、网络输出装置10、通信天线4和导热件。
[0039]
其中,壳体为长方体状的箱体结构,包括底座1和盖板8。底座1包括底板2和垂直立设于该底板2同一侧面的四个侧板3。底板2为矩形板,四个侧板3分别安装于矩形板的四个侧边,并沿侧边延伸,沿相应侧边延伸的四个侧板3连接成闭合结构。四个侧板3远离底板2的端部距离底板2距离相等,也就是说,四个侧板3相对于底板2等高。底板2和四个侧板3包围形成具有安装开口的安装腔,安装开口为四个侧板3远离底板2的顶部边缘限制形成,安装腔通过该安装开口与外部贯通。
[0040]
盖板8为与底座1相连并覆盖安装开口的矩形板,安装时,盖板8四周边缘与与侧板3远离底板2的顶端边缘接触。
[0041]
四个侧板3中的一个侧板3上设置有电源开口11和网络开口12,另一侧板3上设置有卡槽开口,底座1上还设置有散热孔。电源开口11、网络开口12、卡槽开口和散热孔均贯穿底座1与安装腔连通。
[0042]
在上述壳体中,底座1采用不会对通信信号产生影响的塑料材料制成,例如abs塑料(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plastic,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塑料),从而有利于设置内置的通信天线4。盖板8采用导热系数较高的金属材质制成,例如铝、铜等,以方便热传导和散热。
[0043]
电路板5、通信模组、网络输出装置10和通信天线4设置在壳体的安装腔中,电路板5安装后平行于底板2。通信天线4与通信模组相连,通信模组和网络输出装置10连接于该电
路板5。通信模组为用于接入移动通信网络,可以为3g模组、4g模组或5g模组等能够接入移动通信网络的装置。
[0044]
本文以通信模组为5g模组为例进行说明,5g模组6与通信天线4相连,并通过通信天线4接入5g移动网络,本实施例中通信天线4设置有四个,四个通信天线4可以贴合安装于侧板3的内侧,以及,贴合安装于底板2与电路板5相对侧面,多个通信天线4的设置能够提高网络连接的连接质量。
[0045]
电路板5上还设置有处理芯片,5g模组6接收移动网络信号后发送至处理芯片,处理芯片将移动网络信号输出至网络输出装置10,需联网的终端设备通过与网络输出装置10连接,实现终端设备的5g联网。
[0046]
网络输出装置10可以为以太网接口,例如为rj

45接口、rj

11接口、sc光纤接口、fddi接口、aui接口、bnc接口或console接口,网络输出装置10还可以为usb接口。终端设备通过对应的连接线缆接入网络输出装置10即可实现联网。
[0047]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输出装置10还可以包括能够无线发射网络信号的无线网卡,终端设备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与网络输出装置10相连,从而使得终端设备通过网络输出装置10实现联网。
[0048]
处理芯片将5g模组6接收的移动网络信号转换成与网络输出装置10对应类型的网络数据,并输出至网络输出装置10。
[0049]
电路板5上还设置有电源接头9,电源接头9用于引入供网络适配器14正常工作的电源。5g模组6包括用于安装身份识别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简称sim卡)的卡槽。电路板5安装于安装腔内部后,电路板5上的电源接头9与电源开口11对齐,并通过该电源开口11露出,从而方便接入电源。网络输出装置10与网络开口12对齐,并通过网络开口12露出,从而方便终端设备与网络输出装置10的连接。用于安装sim卡的卡槽与卡槽开口对齐,并通过卡槽开口露出,如此设计方便使用者从外部拆装sim卡,无需打开壳体。
[0050]
壳体在电路板5与盖板8之间的区域还设置有导热件,导热件为设置于电路板5与盖板8之间的导热硅胶垫7,导热硅胶垫7为导热硅胶制成的方形垫,导热硅胶垫7一侧与电路板5和电路板5上的5g模组6热接触,能够将电路板5和5g模组6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引入导热硅胶垫7,此处热接触可以为实际接触,也可以非实际接触,通过热辐射的方式实现热传递。导热硅胶垫7的另一侧与盖板8热接触。
[0051]
由于盖板8为导热系数较高的金属材质制成,因此可以将导热硅胶垫7中的热量引导至盖板8,并通过盖板8进行散热,从而提高了该网络适配器14的散热效率,避免网络适配器因温度过高影响正常使用,提高网络适配器14使用的稳定性,并保证了网络适配器的使用寿命。
[0052]
本实施例中导热件并不局限于此,例如,由于5g模组6处理数据较为巨大,功耗较高,导热件应可仅将5g模组6产生的热量导出,也就是说,导热件的一端可仅与5g模组6热接触。又例如,导热件在结构上还可以为导热带、导热垫圈等,导热件在材料上可采用导热系数较大的有机高分子材料或者金属材料,能够将热量引导至盖板8即可。
[0053]
在上述实施例中,盖板8为金属材质制成的金属部,但是金属部可以为底座1或盖板8的一部分。为了兼顾内置通信天线4的信号传输,底座1为采用塑料制成的塑料部,但是该网络适配器还可以采用外置天线,在外置天线的实施方式中,整个壳体可以均采用金属
结构,如此设计可以进一步提高该网络适配器14的散热性能。
[0054]
本实施例中,盖板8远离安装腔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多个散热齿,多个散热齿垂直立设于盖板8的外侧面,且在外侧面上并排设置。定义散热齿与外侧面相交线的延伸方向为第一长度方向,并排散热齿之间的方向为第一并排方向,垂直于外侧面的方向为第一高度方向,可以理解的,散热齿平行于第一长度方向和第一高度方向,且垂直于第一并排方向。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盖板8外侧面上设置多个散热齿,可以增加盖板8的散热面积,有利于提高盖板8的散热效率,从而能够避免网络适配器因温度过高影响正常使用,提高网络适配器使用的稳定性,并保证了网络适配器的使用寿命。
[0055]
在上述散热齿中,至少一个散热齿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第一限位凸起自散热齿沿第一并排方向外凸。盖板8上还设置有弹性凸起,通过设置弹性凸起和第一限位凸起能够有利于网络适配器与终端设备的配合,该部分内容在下文中结合终端设备进行描述。
[005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同时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网络适配器安装于该终端设备,终端设备通过该网络适配器实现5g联网。终端设备可以为智能电视、触控一体机、会议平板等显示设备,也可以为电脑等任何需要联网的设备。本实施例中以显示设备为例进行说明。
[0057]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适配器与显示设备的配合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适配器与显示设备在配合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显示设备13包括显示屏16和金属外壳,金属外壳包括显示边框15,显示边框15环绕于显示屏16的外周,网络适配器14安装于显示边框15。网络适配器14可以安装于显示边框15的任一位置,例如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网络适配器14安装于显示设备13右上方的显示边框15。
[0058]
显示边框15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网络适配器14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网络适配器14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安装于显示设备13,安装后的网络适配器14中金属部与显示边框15热接触。如此设计,能够将网络适配器14产生的热量引导至显示边框15,通过显示边框15进行进一步的散热,由于显示边框15为散热面积远大于金属部的金属结构,利用显示边框15进行散热有利于提高网络适配器14的散热效率。
[0059]
显示边框15包括与金属部热接触的接触部,在金属部外侧面为平面的实施方式中,接触部可以为相对于显示边框15外凸的凸台,凸台的顶面与金属部接触;接触部还可以为显示边框15中的部分结构。
[0060]
在金属部外侧面设置有散热齿18的实施方式中,显示边框15设置有与散热齿18的配合齿17。定义网络适配器14安装于显示设备13后,显示边框15与网络适配器14对应的位置为装配位置,显示边框15在装配位置设置有多个配合齿17,配合齿17垂直立设于显示边框15的边框侧面,多个配合齿17在边框侧面上并排设置。
[0061]
定义配合齿17与边框侧面相交线的延伸方向为第二长度方向,并排配合齿17之间的方向为第二并排方向,垂直于边框侧面的方向为第二高度方向,可以理解的,配合齿17平行于第二长度方向和第二高度方向,且垂直于第二并排方向。
[0062]
网络适配器14与显示设备13连接后,散热齿18和配合齿17交错配合,配合齿17伸入散热齿18沿第一并排方向的侧边区域,散热齿18和配合齿17相对的侧面接触配合。在交错配合的散热齿18和配合齿17之间,第一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二长度方向,第一并排方向平行于第二并排方向,第二高度方向平行于第二高度方向。
[0063]
如此设计,可以通过将散热齿18和配合齿17之间的配合,将盖板8中的热量通过散热齿18和配合齿17传递至显示边框15,而且可以增大网络适配器14与显示设备13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网络适配器14与显示设备13之间的热传导效率,进而有利于网络适配器14利用显示边框15进行延伸散热,提高网络适配器14的散热效率。
[0064]
网络适配器14可以通过散热齿18和配合齿17安装于显示设备13,即配合齿17位第一连接部,散热齿18为第二连接部。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相邻散热齿18和配合齿17弹性抵压接触,通过相互抵压产生的摩擦力实现网络适配器14与显示设备13的安装连接。
[0065]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相邻的配合齿17限制出与散热齿18滑动配合的安装滑槽,安装滑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二长度方向。安装时,散热齿18可自安装滑槽长度方向的一端滑入。
[0066]
与第一限位凸起相对应的,配合齿17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第二限位凸起自配合齿17沿第二并排方向外凸,散热齿18滑入配合齿17之间的安装滑槽后,第二限位凸起和所述第一限位凸起配合阻止配合齿17与散热齿18脱离配合,从而保证配合齿17与散热齿18配合的可靠性,实现网络适配器14滑动安装于显示设备13。
[0067]
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对应网络适配器14与显示设备13不同的配合方式具有不同的实施方式,例如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网络适配器14安装显示设备13的右侧显示边框15,且在右侧显示边框15设置于靠近顶部的位置,第一长度方向和第二长度方向均为竖直方向,安装滑槽竖直延伸,安装滑槽具有位于长度方向两端的上开口与下开口,以及与显示边框15相对的顶开口。散热齿18自安装滑槽的上开口滑入,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相互配合限制散热齿18自安装滑槽的下开口和顶开口脱离配合齿17。
[0068]
配合齿17和散热齿18均可以采用铝型材通过挤压模具挤压成型,即配合齿17和散热齿18均可以为铝挤出结构,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配合齿17和散热齿18的加工工艺可以为切割、冲压、铸造等工艺制作,而材料可以为铜、铝等导热系数较高的金属材料。
[0069]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散热齿18与配合齿17相互配合实现网络适配器14与显示设备13的安装连接,相较于直接插装于显示设备中usb接口的方式,本实施例中的安装方式可靠性更高,能够有效避免网络适配器14自显示设备13跌落。
[0070]
显示边框15上还设置有与弹性凸起配合的定位孔,定位孔设置于显示边框15对应靠近中间位置的相邻配合齿17之间的区域。弹性凸起设置于与定位孔对应的位置,弹性凸起包括与定位孔配合的定位柱,定位柱在网络适配器14相对于显示边框15滑动至装配位置时弹性伸入定位孔,以阻止网络适配器14在显示边框15上继续滑动,起到安装定位的作用。定位柱靠近定位孔的端部设置有驱动斜面,网络适配器14沿滑动方向运动过程中,显示边框15通过驱动斜面推动定位柱脱离定位孔,从而实现网络适配器14的拆卸。
[0071]
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与配合齿17为不同的结构,第二连接部与散热齿18为不同的结构,例如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以为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的连接孔,还可以卡扣连接的卡扣结构,又例如,第一连接部为显示边框15,第二连接部为夹设于显示边框15边缘的弹性夹。
[0072]
上述实施例以网络适配器14安装于显示边框15为例进行描述,但是网络适配器14还可以安装于金属外壳的其它结构件,例如金属外壳包括设置于显示屏16背部的后盖,网络适配器14可以安装于后盖。
[0073]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7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75]
此外,上文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76]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