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6547发布日期:2021-08-03 13:23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一般涉及扬声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扬声器。



背景技术:

扬声器是一种把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的换能器件,目前扬声器以驱动方式分为:等磁式扬声器、动圈式扬声器、压电式扬声器及静电式扬声器。

扬声器包括振膜和磁轭,振膜为挠性的薄膜,在振膜的一侧或两侧分别设置磁轭。而振膜通常固定在扬声器的壳体上,振膜相对于壳体静止。

上述扬声器结构使得振膜的振动幅度受到约束或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扬声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包括:

第一磁体;

第二磁体;

振膜组件,包括第三磁体与连接至所述第三磁体的振膜;及

壳体,设有腔体,所述第一磁体、所述振膜组件及所述第二磁体依次相隔设置于所述腔体,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连接至所述腔体,所述第三磁体分别与所述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磁体作用以使所述振膜组件悬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相斥设置,所述第三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相斥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振膜组件还包括若干个线圈,所述线圈设置于所述振膜的边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圈呈环形布置于所述振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设有至少两个连通孔,以使所述振膜组件与所述腔体能够滑动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振膜组件划分所述腔体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一个所述连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另一个所述连通孔位于所述第二部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连通孔直径与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连通孔直径不相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体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振膜相对设置,使得所述第一通孔的正投影覆盖所述振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体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振膜相对设置,使得所述第二通孔的正投影覆盖所述振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磁体包括塑料件和涂覆于所述塑料件的磁性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方案通过振膜组件悬浮设置于腔体,避免振膜的振动幅度受到限制,有助于提高高频时振膜的灵敏度和防止低频时振膜的撕裂;线圈设置于所述振膜的边缘,避免因在振膜中间位置布置线圈导致的振膜偏硬,使得振膜在高频时响应灵敏;振膜组件与壳体滑动配合,有利于提高低频时振膜的振动幅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一种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第一磁体或第二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4中:10-壳体,11-第一连通孔,12-第二连通孔,20-第一磁体,21-第一通孔,30-第二磁体,31-第二通孔,40-振膜组件,41-振膜,42-第三磁体,43-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图1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扬声器包括:第一磁体20、第二磁体30、振膜组件40及壳体10。振膜组件40包括第三磁体42和连接至第三磁体42的振膜41。壳体10设有腔体,第一磁体20、振膜组件40及第二磁体30依次相隔设置于腔体。第一磁体20与第二磁体30连接至腔体;第三磁体42分别与第一磁体20、第二磁体30作用以使振膜组件40悬浮。

第一磁体20与第三磁体42之间存在第一作用力,第二磁体30与第三磁体42之间存在第二作用力,第二作用力与第一作用力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使得第三磁体42能够悬浮于腔体,进而振膜组件40悬浮于腔体。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振膜组件40悬浮设置于腔体,避免振膜41的振动幅度受到限制,有助于提高高频时振膜41的灵敏度和防止低频时振膜41的撕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磁体42与所述第一磁体20相斥设置,所述第三磁体42与所述第二磁体30相斥设置。

参考图1,第一磁体20、振膜组件40及第二磁体30依次相隔设置于腔体。第一磁体20与第二磁体30连接至腔体,振膜组件40包括第三磁体42。

第一磁体20的s极朝向第三磁体42的s极设置,使得第一磁体20与第三磁体42相斥设置,第一磁体20与第三磁体42之间形成的第一作用力向左推第三磁体42。第二磁体30的n极朝向第三磁体42的n极设置,使得第二磁体30与第三磁体42相斥设置,第二磁体30与第三磁体42之间形成的第二作用力向右推第三磁体42。第一作用力与第二作用力大小相等且反向相反,使得第三磁体42悬浮于腔体,进而实现振膜组件40悬浮于腔体。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磁体20的n极朝向第三磁体42的n极设置,第二磁体30的s极朝向第三磁体42的s极设置,也可以使得第三磁体42悬浮于腔体,进而实现振膜组件40悬浮于腔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振膜组件40还包括若干个线圈43,所述线圈43设置于所述振膜41的边缘。

参考图1至图3,振膜组件40包括振膜41、第三磁体42及若干个线圈43。腔体的截面为圆形,第三磁体42为环状结构,第三磁体42的外径与腔体的直径相等,第三磁体42与腔体间隙配合。振膜41为圆形,振膜41连接在第三磁体42内圈,使得第三磁体42的轴线穿过振膜41的中心。线圈43大致为弹簧状。线圈43固定连接在振膜41的边缘。线圈43的轴线与第三磁体42的轴线平行,线圈43的一个出线端朝向第一磁体20,线圈43的另一个出线端朝向第二磁体30。其中,线圈43的两个出线端分别穿过壳体10且与信号线电连接。

上述线圈43的设置方式,避免因在振膜41中间位置布置线圈43导致的振膜41偏硬,使得振膜41在高频时响应灵敏。

进一步地,若干个线圈43相对于振膜41的中心等角度均布于振膜41的边缘位置。当通过信号线输电至线圈43时,线圈43形成磁场,线圈43与第一磁体20作用,线圈43与第二磁体30作用,使得振膜41左右振动,从而扬声器输出声信号。上述线圈43等角度均布于振膜41,有利于振膜41振动,实现扬声器将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

进一步地,壳体10还设有第一连通孔11及第二连通孔12。振膜组件40将腔体划分为第一部分c和第二部分d,第一连通孔11位于第一部分c,第一连通孔11用于连通第一部分c和壳体10外的大气空间;第二连通孔12位于第二部分d,第二连通孔12用于连通第二部分d和壳体10外的大气空间。其中,第一磁体20位于第一部分c,第二磁体30位于第二部分d。

当通过信号线输电至线圈43时,线圈43形成磁场,线圈43与第一磁体20作用,改变上述的第一作用力的大小,线圈43与第二磁体30作用,改变上述的第二作用力的大小。第一作用力与第二作用力大小不等,使得振膜组件40沿着壳体10内壁向右滑动,反之,振膜组件40沿着壳体10内壁向左滑动,实现振膜组件40与壳体10滑动配合,有利于提高低频时振膜41的振动幅度。

需要说明的时,第三磁体42包括塑料件和涂覆于塑料件的磁性层,减小了振膜组件40的整体重量,有利于振膜组件40沿壳体10的内壁的滑动。

此外,位于第一部分c的第一连通孔11为圆形孔,位于第二部分d的第二连通孔12为圆形孔,第一连通孔11的直径大于第二连通孔12的直径。第一连通孔11作为出音孔,有利于声音传播出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体20设有第一通孔21,所述第一通孔21与所述振膜41相对设置,使得所述第一通孔21的正投影覆盖所述振膜41。所述第二磁体30设有第二通孔31,所述第二通孔31与所述振膜41相对设置,使得所述第二通孔31的正投影覆盖所述振膜41。

参考图1和图4,腔体为截面为圆形。第一磁体20为环形结构,第一磁体20设有第一通孔21。第一磁体20的外径与腔体的直径相等,第一磁体20与腔体过渡配合,第一磁体20固定于腔体。第二磁体30为环形结构,第二磁体30设有第二通孔31。第二磁体30的外径与腔体的直径相等,第二磁体30与腔体过渡配合,第二磁体30固定于腔体。

振膜组件40悬浮设置于第一磁体20于第二磁体30之间,第一磁体20的轴线和第二磁体30的轴线均穿过振膜41的中心。第一磁体20的第一通孔21与振膜41相对设置,使得第一通孔21的正投影覆盖振膜41。当振膜41振动时,振膜41形成的声波从第一通孔21通过,减小了第一磁体20对声波的阻挡,有利于提高扬声器的声音响度。

同理地,第二磁体30的第二通孔31与振膜41相对设置,使得第二通孔31的正投影覆盖振膜41。当振膜41振动时,振膜41形成的声波从第二通孔31通过,减小了第二磁体30对声波的阻挡,有利于提高扬声器的声音响度。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前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