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Wifi通信的物联网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78895发布日期:2021-06-22 15:48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Wifi通信的物联网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wifi通信的物联网模组。



背景技术:

物联网产品的连接方式包括无线连接、有线连接和混合连接,其中,有线连接需要大量的改造和布线工作,不能灵活移动,因此,市面上绝大多数的物联网厂家只售卖成品且售价高昂,且相对封闭不支持二次开发。

而电气化、信息化已经发展多年,在此现状下很多设备并未老旧,想要使用物联网产品只能淘汰旧设备,造成大量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wifi通信的物联网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基于传统设备的物联网开发技术复杂,旧设备难以投入使用所造成的不必要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wifi通信的物联网模组,包括:控制主模块、与所述控制主模块连接的接口转换模块、网络通信模块和下载电路模块,以及与所述下载电路模块连接的电源模块;

所述接口转换模块还连接外部设备,所述控制主模块接收所述外部设备的控制信号和/或传感数据,并将所述传感数据重新封装;

所述网络通信模块接收控制信号和/或重新封装后的传感数据并上传。

可选地,所述控制主模块包括第一控制端、第二控制端和第三控制端;

所述接口转换模块包括第一转换端和第二转换端;

所述网络通信模块包括传感数据传输端;

所述下载电路模块包括第一传输端和第二传输端;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输出端;

所述第一转换端连接所述外部设备的电源接口和/或所述外部设备的传感数据传输接口,所述第一控制端和所述第二转换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端与所述传感数据传输端连接,所述第三控制端和所述第一传输端连接,所述第二传输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下载电路模块还包括第三传输端和第四传输端;

所述第三传输端连接usb下载电路,所述usb下载电路包括usb模组;

所述第四传输端连接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电阻。

可选地,所述下载电路模块还包括第一时钟连接端和第二时钟连接端;

所述第一时钟连接端和所述第二时钟连接端之间串联晶振电路。

可选地,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电源接入端和接地端;

所述电源接入端和所述接地端之间串联有电源保护电路,所述电源接入端串联所述电源保护电路后与所述接地端连接并接地;

所述电源保护电路包括并联的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

可选地,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电源接入端和接地端;

所述电源接入端和所述接地端之间串联有电源保护电路,所述电源接入端串联所述电源保护电路后与所述接地端连接并接地;

所述电源保护电路包括并联的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

可选地,所述控制主模块还包括第四控制端,所述第四控制端连接复位电路,所述复位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二电阻、第一开关和第三电阻。

可选地,所述控制主模块还包括第四控制端,所述第四控制端连接复位电路,所述复位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二电阻、第一开关和第三电阻。

可选地,所述控制主模块还包括第四控制端,所述第四控制端连接复位电路,所述复位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二电阻、第一开关和第三电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wifi通信的物联网模组,控制主模块、与控制主模块连接的接口转换模块、网络通信模块和下载电路模块,以及与下载电路模块连接的电源模块;接口转换模块还连接外部设备,控制主模块接收外部设备的控制信号和/或传感数据,并将传感数据重新封装;网络通信模块接收控制信号和/或重新封装后的传感数据并上传,重新封装后的传感数据为标准串口通信的模式,因此,通过基于wifi通信的物联网模组,可以打通与外部设备的传感数据传输,以及控制信号传输,通过简单的接线实现外部设备的控制信号、传感数据获取,完成外部设备的物联网化改造,且不需要对外部设备进行大量的改造和布线工作。从而允许用户自行定义组装的物联网设备及配套的支持二次开发的物联网云平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wifi通信的物联网模组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wifi通信的物联网模组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文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wifi通信的物联网模组100,包括:控制主模块10、与控制主模块10连接的接口转换模块20、网络通信模块30和下载电路模块40,以及与下载电路模块连接的电源模块50;

接口转换模块20用于连接外部设备,控制主模块10接收外部设备的控制信号和/或传感数据,并将传感数据重新封装,以使传感数据符合标准串口通信的模式,则外部设备与控制主模块10之间可以实现数据传输,其中,网络通信模块30接收控制信号和/或重新封装后的传感数据并上传。

在本实施例中,外部设备可以是传统的家电设备。

其中,网络通信模块30可以为物联网模组,本实施例中,物联网模组中已经烧录基于http协议与云服务器通讯的程序,以实现上述的控制信号和重新封装后的传感数据的上传。

其中,下载电路模块40作用于控制主模块10,控制主模块10通过下载电路模块40获取程序。

示例性的,在实际应用中,外部设备的物联网化改造可以为:

将上述的控制信号和重新封装后的传感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并在云服务器中设置集数据采集、控制下发等功能于一体的物联网云平台,此时能够将上述的外部设备中的数据推送至其他友商云平台,方便用户使用及二次开发。如当传输外部设备的控制信号时,可以实现对外部设备的远程关断。当传输外部设备的传感数据时,可以实现对外部设备的工作状态的远程监测。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示出了上述基于wifi通信的物联网模组100中,控制主模块10、接口转换模块20、网络通信模块30、下载电路模块40和电源模块50的实际结构以及实际连接方式,说明基于wifi通信的物联网模组100的工作原理。

图2中,控制主模块10包括第一控制端11、第二控制端12和第三控制端13;接口转换模块20包括第一转换端21和第二转换端22;网络通信模块30包括传感数据传输端;下载电路模块40包括第一传输端41和第二传输端42;电源模块50包括电源输出端51;

在具体应用中,第一转换端21连接外部设备的电源接口和/或外部设备的传感数据传输接口,第一控制端11和第二转换端22连接,通过简单的接线将外部设备和控制主模块10连接起来;第二控制端12与传感数据传输端连接,第三控制端13和第一传输端41连接,完成控制主模块10和网络通信模块30及下载电路模块40的连接;第二传输端12与电源输出端51连接,以使下载电路模块40接入电源模块50。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转换端21连接外部设备的电源接口和外部设备的传感数据传输接口时,第一转换端21具有至少两个端口,分别与外部设备的电源接口和传感数据传输接口连接,则控制主模块10可以同时接收外部设备的控制信号和传感数据。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示出的下载电路模块40,还包括第三传输端43和第四传输端44;第三传输端43连接usb下载电路200,usb下载电路200包括usb模组;第四传输端44连接开关电路300,开关电路300包括第一电阻r1。

以及第一时钟连接端45和第二时钟连接端46;第一时钟连接端45和第二时钟连接端46之间串联晶振电路400,以保证各模块的稳定性。

请参与图2,本实施例示出的电源模块50,还包括电源接入端52和接地端53;电源接入端52和接地端53之间串联有电源保护电路500;电源保护电路500包括并联的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2。

请参与图2,本实施例示出的控制主模块10还包括第四控制端14,第四控制端14连接复位电路600,复位电路600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二电阻r2、第一开关k1和第三电阻r3。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示例性的说明了图2中各模块的部分外围电路,如复位电路、串联晶振电路等,以及部分功能端口,在实际应用中,图2中各模块还其他功能端口及外围电路,如:

主控模块10还包括电源接入端16和高电平触发端17以及连接上拉电阻r5的接口18。高电平触发端17串联第四电阻r4后,与电源接入端16连接并接地。

下载电路模块40中也包括相互连接并接地的两个端口47和48,且端口47连接电容c4后连接端口48并接地。

usb模组中还包括与下载电路模块连接的端口、usb接口、相互连接并接地的vss端口和in端口。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