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角防摔隐形指环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15829发布日期:2021-06-18 16:32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四角防摔隐形指环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手机配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四角防摔隐形指环手机壳。



背景技术:

手机作为便携式智能通讯产品,广受用户喜爱,如今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使用者与手机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用于聊天,上网及观看视频,为了保护手机不被划伤、摔坏,各种各样的手机壳也随之而来,使用者在手机壳保护手机安全的同时还想具有以下功能比如增加支架功能,增加吸附悬挂功能等;

现有技术中,传统手机壳的指环往往是粘附在手机壳背部。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长时间使用,其粘性降低,粘贴不牢固,易于脱落,还会残留胶水,影响平时的打电话等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指环安装的稳固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四角防摔隐形指环手机壳。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四角防摔隐形指环手机壳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四角防摔隐形指环手机壳,包括内壳、外壳以及指环,所述内壳用于套接手机,所述外壳的侧壁与所述内壳固定连接,所述内壳朝向所述外壳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指环与所述安装槽插接,所述外壳的两侧壁对应贯穿开设有开口,所述指环朝向所述外壳一侧的边缘与所述外壳朝向所述内壳的一侧侧壁相抵接,所述指环内侧部分由所述开口处伸出于所述外壳的侧壁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通过将指环插接于安装槽内,然后将外壳的开口与安装槽相对准,并将外壳与内壳固定连接,从而将指环锁紧在安装槽,有利于提高指环安装的稳固性,从而有利于减少指环因粘贴不牢固而造成的指环脱离等情况的发生。

可选的,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为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壳与内壳可拆卸连接的设置,方便了工厂在生产的过程中,对外壳、内壳以及指环的组装,也有利于对外壳或内壳损坏的部分进行快速更换。

可选的,所述外壳朝向所述内壳一侧的边缘周向固定有卡接块,所述内壳朝向所述外壳一侧的边缘周向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块与所述卡接槽卡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块与卡接槽的卡接配合设置,实现了外壳与内壳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件。

可选的,所述指环包括外环部以及内环部,所述外环部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外环部部分与所述外壳朝向所述内壳一侧的侧壁相抵接,所述内环部与所述外环部铰接,且所述内环部可从所述开口处转动打开并伸出于所述外壳的侧壁外用于支撑手机壳,所述外环部朝向所述安装槽一侧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用于对所述外环部的转动角度进行定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环部转动安装于安装槽内的设置,使得使用者能够通过转动外环部带动内环部转动,从而对内环部支撑的角度进行调节,有利于提高指环对手机壳支撑角度的调节能力,定位组件的设置,则由于对外环部的转动角度进行定位,从而有利于提高外环部转动调节的准确性。

可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若干个凸起,若干个所述凸起沿所述安装槽的中心线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外环部朝向所述安装槽一侧的侧壁对应开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起与凹槽的配合设置,使得外环部能在转动时,通过外环部上的凹槽与安装槽内的凸起相插接,实现了定位组件对外环部的转动角度进行定位的作用。

可选的,所述安装槽的槽内固定连接有定位座,且所述定位座与所述内环部套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座的设置,能对内环部在转动闭合的过程起到辅助导向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内环部转动闭合过程中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定位座朝向远离所述安装槽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金属贴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贴片的设置,方便使用者通过磁吸的方式将手机壳固定在车子上,从而方便使用者在开车的过程中使用手机进行导航。

可选的,所述内壳沿周向的四角均设置有防撞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撞角的设置,在手机跌落时,首先接触地面的是四个防撞角,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手机屏幕等部位受到冲击,有利于减少跌落对手机造成的损坏。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安装时,使用者先将指环安装于安装槽内,然后将外壳的开口与内壳上的安装槽相对准,并通过卡接块与卡接槽的卡接配合,从而将外壳与内壳固定连接,进而对指环进行固定,有利于提高指环安装的稳定性,减少了指环因黏贴不牢固而造成指环脱落的情况发生;

2.凸起与凹槽的配合设置,使得凸起与凹槽相配合对指环外环部转动的过程进行定位作用,有利于提高指环外环部转动调节的准确性;

3.金属贴片的设置,方便了使用者在驾车的过程中,通过将金属贴片磁吸在车辆预先安装还的磁吸座上,有利于提高使用者在驾车过程中利用手机进行导航的操作的便利性;

4.防撞角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避免手机屏幕、手机摄像头等部件受到冲击,从而有利于减少跌落对手机造成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中一种四角防摔隐形指环手机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一种四角防摔隐形指环手机壳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中一种四角防摔隐形指环手机壳的另一视角装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内壳;101、底板;102、框体;2、外壳;21、平面部;22、弯折部;3、指环;31、内环部;32、外环部;4、防撞角;5、弯折面;6、卡接块;7、卡接槽;8、安装槽;9、凸起;10、凹槽;11、定位座;12、金属贴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四角防摔隐形指环手机壳。参照图1,四角防摔隐形指环3手机壳包括内壳1、外壳2以及指环3。内壳1包括底板101以及框体102,框体102与底板101的侧壁呈一体设置,且框体102朝底板101的一侧延伸并与底板101相配合用于套接手机。外壳2的侧壁与内壳1背离框体102延伸方向的一侧侧壁通过一卡接件可拆卸连接。指环3转动安装于内壳1朝向外壳2的一侧侧壁上,外壳2的两侧壁对应贯穿开设有开口,指环3朝向外壳2一侧的边缘与外壳2朝向内壳1一侧的侧壁相抵接,且指环3内侧的部分从开口处伸出于外壳2的侧壁外。

具体的,框体102沿轴向的四角均固定设置有防撞角4。防撞角4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防撞角4的设置,能够在手机跌落时,首先使防撞角4接触地面,从而可以起到缓冲作用,有利于减少手机屏幕等部位受到冲击的损伤,减小跌落对手机造成的损坏。

参照图2和图3,外壳2包括平面部21以及弯折部22,弯折部22固定连接于平面部21的周向。弯折部22与平面部21呈一体设置,且弯折部22沿外壳2朝向内壳1一侧弯折。内壳1的底板101朝向外壳2的一侧周向对应设置有与弯折部22相贴合的弯折面5。外壳2的弯折部22朝向弯折面5一侧周向固定连接有若干卡接块6,内壳1的弯折面5上对应开设有若干卡接槽7,卡接块6与卡接槽7卡接配合。从而实现了外壳2与内壳1的可拆卸连接。

参照图2,指环3包括外环部32以及内环部31,内环部31位于外环部32的内侧并与外环部32铰接。具体的,内环部31的一侧与外环部32的内侧壁通过一转杆铰接。内壳1的侧壁对应开设有用于容置外环部32以及内环部31的安装槽8。外环部32与内环部31均转动安装于安装槽8内。当外壳2与内壳1通过卡接件固定卡接时,外环部32的边缘与外壳2开口处朝向内壳1一侧的侧壁抵接,外环部32的另一部分从外壳2的开口处伸出于外壳2的侧壁外。内环部31从外壳2的开口处转动打开并伸出于外壳2的侧壁外用于支撑手机壳。使用时,使用者可以通过转动打开内环部31用于手机壳,并通过转动外环部32,从而对手机壳的摆放角度进行调节,从而转到合适的位置以方便使用者观看手机。

参照图2和图3,安装槽8的槽底设置有若干个凸起9,若干个凸起9与内侧呈一体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若干的凸起9的数量至少为四个。若干个凸起9沿安装槽8的槽底的垂直中心线呈环形阵列设置,外环部32朝向内壳1一侧的侧壁上对应开设有若干个凹槽10,若干个凹槽10沿外环部32的轴向中心线呈环形阵列设置,且若干个凸起9与若干个凹槽10插接配合。凹槽10与凸起9的配合设置,使得外环部32在转动的过程中,可以不断的通过凹槽10与凸起9的插接,对外环部32的转动角度进行定位调整,有利于提高外环部32在调节转动角度过程中的准确性。

参照图2,内环部31的内侧设置有定位座11,定位座11的一侧与内壳1朝向外壳2一侧的侧壁固定连接。定位座11与内环部31套接配合。且定位座11与内壳1呈一体式设置。定位座11的设置,能够对内环部31在转动闭合的过程起到导向的作用,从而有利于提高内环部31在闭合过程中的稳定性。

具体的,定位座11远离内壳1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金属贴片12,金属贴片12上对应设置有用于防滑的cd纹。金属贴片12的设置,使得使用者在开车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磁性底座将金属贴片12磁吸在车内,从而将手机壳以及手机固定在车上以方便使用者通过手机使用道路导航等便捷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四角防摔隐形指环3手机壳的实施原理为:

安装时,先将指环3套接在定位座11上,并将指环3与安装槽8插接,然后在将外壳2通过卡接块6与内壳1的卡接槽7卡接配合,从而完成手机壳的安装。这样设置,能够提高指环3安装在手机壳上的稳定性,减少因粘贴不牢固而造成的指环3脱离的情况发生。使用者可以通过转动指环3的外环部32对指环3的支撑角度进行调节,并转动打开内环部31对手机壳进行支撑,从而有利于使用者观看手机视频等,省去人手握持手机的操作。使用者还可以通过金属贴片12将手机壳磁吸在车辆内部的磁吸座上,从而方便使用者使用手机进行道路导航等功能。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