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的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90536发布日期:2021-08-24 12:46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机的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耳机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耳机的保护套。



背景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正在从方方面面切实的影响着当代人的生活轨迹。真无线技术虽然还在纯熟中,但由于其便利携带的优点也培养了许多支持的粉丝;不过相较于传统有缆线的无线蓝牙耳机还是有一些劣势,例如:通话效果、连线品质较差。因此,使用有线耳机的群体还是比较多的,而当你在跑步、穿越拥挤的人群、野外旅行的时候,使用有线耳机很容易脱落,给使用者带来很多不便,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机的保护套,具有结构紧凑、安装简单、定位效果好、使用方便的优点。

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耳机的保护套,包括:保护套本体,其包括主体、成型于所述主体一侧且与用户耳廓内壁贴合的挂耳部;所述主体成型有贯穿的中空内腔;成型于所述中空内腔腔壁上的限位槽,其设于与所述挂耳部相对应的腔壁上;其中,所述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连通所述中空内腔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靠近所述挂耳部设置,所述第一开口内侧设有限位凸缘。

优选的,所述中空内腔从靠近所述挂耳部至远离所述挂耳部的方向上依次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其中,所述第二腔室较所述第一腔室呈收缩态势。

优选的,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连接处设有环状凸缘,所述环状凸缘的中心处开设有供耳机线穿设的中心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腔室从靠近用户耳廓方向至远离用户耳廓的方向呈逐渐收缩态势,所述第一腔室呈喇叭状,所述第一腔室用于容置耳机本体,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所述第一腔室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腔室设为两端较中间呈收缩态势的腔室,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

优选的,所述主体从靠近所述挂耳部至远离所述挂耳部的方向上依次成型有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其中,所述第一开口开设于所述第一主体的端部开口处,所述第二开口开设于所述第二主体的端部开口处。

优选的,所述挂耳部通过圆弧过渡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所述挂耳部设为与用户耳廓壁相配合的弧形挂耳。

优选的,所述主体另一侧开设有与所述中空内腔连通的缺口。

优选的,所述保护套本体整体呈蜗牛型。

优选的,所述保护套本体一体成型制得,所述保护套本体的材质为硅胶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耳机的保护套,其通过挂耳部与用户耳廓内壁贴合,防止耳机脱落,中空内腔用于容置耳机,限位槽用于定位耳机安装,第一开口靠近耳道,第二开口用于供耳机线穿设,具有结构紧凑、安装简单、定位效果好、使用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提出的耳机的保护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出的耳机的保护套的左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出的耳机的保护套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出的耳机的保护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00-保护套本体;200-主体;210-中空内腔;211-第一腔室;212-第二腔室;220-限位槽;230-第一开口;231-限位凸缘;240-第二开口;250-环状凸缘;251-中心孔;260-第一主体;270-第二主体;280-缺口;300-挂耳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耳机的保护套,包括:保护套本体100,其包括主体200、成型于主体200一侧且与用户耳廓内壁贴合的挂耳部300;主体200成型有贯穿的中空内腔210;成型于中空内腔210腔壁上的限位槽220,其设于与挂耳部300相对应的腔壁上;其中,主体200的两端分别设有连通中空内腔210的第一开口230和第二开口240,第一开口230靠近挂耳部300设置,第一开口230内侧设有限位凸缘231。

通过上述方式,其通过挂耳部300与用户耳廓内壁贴合,防止耳机脱落,中空内腔210用于容置耳机,限位槽220用于定位耳机安装,第一开口230靠近耳道,第二开口240用于供耳机线穿设,具有结构紧凑、安装简单、定位效果好、使用方便的优点。

进一步,中空内腔210从靠近挂耳部300至远离挂耳部300的方向上依次包括第一腔室211、第二腔室212,其中,第二腔室212较第一腔室211呈收缩态势,第一腔室211用于容纳耳机本体,第二腔室212用于耳机线连接部。

进一步,第一腔室211与第二腔室212连接处设有环状凸缘250,环状凸缘250的中心处开设有供耳机线穿设的中心孔251。

进一步,第一腔室211从靠近用户耳廓方向至远离用户耳廓的方向呈逐渐收缩态势,第一腔室211呈喇叭状,第一腔室211用于容置耳机本体,第一开口230与第一腔室211连通,第一腔室211呈喇叭状具有更好的安装导向效果。

进一步,第二腔室212设为两端较中间呈收缩态势的腔室,第二开口240与第二腔室212连通,起到更好的限位效果。

进一步,主体200从靠近挂耳部300至远离挂耳部300的方向上依次成型有第一主体260、第二主体270,其中,第一开口230开设于第一主体260的端部开口处,第二开口240开设于第二主体270的端部开口处。

进一步,挂耳部300通过圆弧过渡连接于第一主体260,挂耳部300设为与用户耳廓壁相配合的弧形挂耳,更加的人机工程学,也便于携带。

进一步,主体200另一侧开设有与中空内腔210连通的缺口280。

进一步,保护套本体100整体呈蜗牛型,圆滑式设计,更加的人机工程学。

进一步,保护套本体100一体成型制得,保护套本体100的材质为硅胶材质,柔软质感,佩戴舒适。

上述仅为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其它基于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做出的任何改进都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