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25244发布日期:2021-08-10 14:36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设备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用电设备的运行状态的信息收集一般是通过信息柜对一个区域内的设备进行监控。使用信息柜就需要用到无线局域网,那么就需要安装中继路由,在使用中继的过程可能会出现数据传输速率慢以及数据泄露等问题。且由于在室内可能存在的障碍物较多,要使信息柜发送的信号能够覆盖区域内的多台设备,那么就需要将信息柜安装在较高的位置,这样就增加了人力成本。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设备进行检测时,信息传输效率低的问题,达到了提升信息传输效率和数据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多个目标监测设备,设置有无线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目标监测设备的状态信息;

多个灯,设置有无线开关控制模块,用于收集覆盖区域内的目标监测设备的状态信息,并通过供电电源线的电力线载波将收集的状态信息作为电线载波信号传送至转换网关;

转换网关,将所述电力线载波信号转换为tcp\ip信号,传送至服务器。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开关控制模块设置在灯的电源接入处。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灯之间通过供供电电源线进行电力载波通讯。

进一步的,上述数据传输系统还包括:

显示设备,与所述服务器相连,用于显示各目标监测设备的状态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灯包括:目标工区内的路灯。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利用灯来收集覆盖区域内的目标监测设备的状态信息,并通过供电电源线的电力线载波将收集的状态信息作为电线载波信号传送至转换网关,从而将电力线载波信号转换为tcp\ip信号,传送至服务器,可以实现对区域内设备的有效监测。通过上述方案解决了现有的设备监测效率较低,数据安全性较低的问题,达到了提升监测效率和数据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力线载波传输系统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该数据传输系统可以包括:

多个目标监测设备,设置有无线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目标监测设备的状态信息;

多个灯,设置有无线开关控制模块,用于收集覆盖区域内的目标监测设备的状态信息,并通过供电电源线的电力线载波将收集的状态信息作为电线载波信号传送至转换网关;

转换网关,将所述电力线载波信号转换为tcp\ip信号,传送至服务器。

即,在存在多个目标监测设备的情况下,每个灯对自己覆盖区域内的设备进行监测,具体的,监测设备中设置有采集模块以获取设备的状态信息,然后这些数据被灯获取到,灯再通过供电电源线的电力线载波将收集的状态信息作为电线载波信号传送至转换网关。

其中,所述无线开关控制模块可以设置在灯的电源接入处,多个灯之间通过供供电电源线进行电力载波通讯。

上述的数据传输系统中还可以包括:显示设备,与所述服务器相连,用于显示各目标监测设备的状态信息。

对于传送至转换网关的状态信息,可以传送至服务器,然后服务器通过显示设备进行显示,这样监测人员可以直观看到每个设备的状态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

对于上述的灯可以是目标工区内的路灯,例如,在目标工区内本身就设置有多个路灯,那么可以以这些路灯作为信息采集的设备对自身覆盖范围内的设备进行状态信息获取。

基于上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设备监测:

步骤1:收集覆盖区域内的目标监测设备的状态信息;

步骤2:基于供电电源线的电力线载波将收集的状态信息作为电线载波信号传送至转换网关,以转换为tcp\ip信号,传送至服务器。

具体的,收集覆盖区域内的目标监测设备的状态信息,可以包括:作为覆盖区域内的主节点进行无线点名;在无线点名的过程中,接收覆盖区域内的目标监测设备上传的状态信息。例如:在工厂的每盏灯中内置一个无线lora的开关控制装置,在每盏灯的电源接入处设置一个无线lora开关控制装置,该开关控制装置具备对灯的开关和亮度进行调节的功能,且具有作为区域内主节点进行无线点名的功能,带有电力线载波通信接口。

在实现的时候,基于供电电源线的电力线载波将收集的状态信息作为电线载波信号传送至转换网关,可以包括:对收集的状态信息进行打包,得到打包数据;将所述打包数据通过预置的电力线载波接口和灯的供电电源线,发送至所述转换网关。

例如:每个灯控装置将收集到的区域内的设备信息打包,然后,通过电力线载波接口利用每盏灯供电的电源线进行信息传输,将信息传输到整个厂房的转换网关处;转换网关将电力线载波信号转换为tcp/ip信号,传输到服务器,并通过管理平台进行展示,对整个厂房的设备信息进行实时监控。

下面结合一个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法进行说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该具体实施例仅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考虑到无线局域网需要安装中继的问题,以及无线中继传输数据帧短以及通讯时间慢的问题。在本例中,通过以灯作为信号的发送和接收端通过lora(lora的名字就是远距离无线电(longrangeradio))进行无线通讯的无线组网方案,从而可以解决对无线局域网安装中继路由以及信息柜对设备信号接收受障碍物阻挡的问题。同时,对灯节点采集的信息通过电力载波传输使得信息可以进行大量、快速地传输,实现了对设备实时监控的目的。

具体的,利用工厂的照明系统安装在厂房内高处的位置,可以使无线信号覆盖范围广且信号强度高,并且厂房内灯的供电系统是独立的,灯和灯之间的通过独立的电源供电,从而使得电力线载波传输信号干扰小。因此,利用厂房内照明系统的特点,通过无线lora与灯控开关结合,以及灯与灯之间进行电力线载波通信,组建了信息采集的传输网络,大大降低了通讯采集设施的成本,提高了信息采集系统的传输质量,提高了信息响应时间。

例如,在每一盏灯上设置一个无线lora的开关控制装置,该开关装置具备无线点名采集功能,该控制装置不仅可以作为灯的无线控制,也可以作为这个灯光覆盖范围内的每个设备状态监测装置的无线信息接收点,灯的无线控制装置来点名覆盖范围内每个设备的状态信息并进行传输。且通过灯的无线控制装置可以实现无线的错频处理,从而保障整个无线网络的通讯信号质量,避免同频道干扰问题。为了解决lora无线信号的短帧和时延问题,可以在每个灯节点之间通过电力载波传输(每盏灯都要有电源线,灯和灯之间是通过供电的电源线连接起来,电力线载波通讯是通过灯和灯之间的电源线进行通讯,将通讯信号叠加在电源线上),直接将厂房内所有的设备信息汇总后上传到pc监控中心及手持设备app端对设备进行远程监控。

在本例中,提供了一种通过工厂的照明系统组建的无线网络和电力线载波传输系统,如图1所示,可以包括:

1)灯控装置,在工厂的每盏灯中内置一个无线lora的开关控制装置,例如,可以在每盏灯的电源接入处设置一个无线lora开关控制装置,该开关控制装置具备对灯的开关和亮度进行调节的功能,且具有作为区域内主节点进行无线点名的功能,带有电力线载波通信接口;

2)灯控区域无线组网:厂房内每台设备带有一个无线lora的采集模块,每盏灯的灯控装置通过无线信号点名覆盖区域内的设备状态信息,收集区域内的设备状态信息并将收集的数据打包;

3)区域设备状态信息传输:每个灯控装置将收集到的区域内的设备信息打包,然后,通过电力线载波接口利用每盏灯供电的电源线进行信息传输,将信息传输到整个厂房的转换网关处;

4)转换网关:将电力线载波信号转换为tcp/ip信号,传输到服务器,并通过管理平台进行展示,对整个厂房的设备信息进行实时监控。

在上例中,通过在灯和目标监测设备中安装lora无线模块进行通讯,同时针对无线传输中出现的数据帧短和通讯时间慢的问题采用照明灯节点间通过电力载波进行传输数据,从而使得数据传输速度快,且成本低。

经大量的试验验证,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利用灯来收集覆盖区域内的目标监测设备的状态信息,并通过供电电源线的电力线载波将收集的状态信息作为电线载波信号传送至转换网关,从而将电力线载波信号转换为tcp\ip信号,传送至服务器,可以实现对区域内设备的有效监测。通过上述方案解决了现有的设备监测效率较低,数据安全性较低的问题,达到了提升监测效率和数据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经大量的试验验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利用灯来收集覆盖区域内的目标监测设备的状态信息,并通过供电电源线的电力线载波将收集的状态信息作为电线载波信号传送至转换网关,从而将电力线载波信号转换为tcp\ip信号,传送至服务器,可以实现对区域内设备的有效监测。通过上述方案解决了现有的设备监测效率较低,数据安全性较低的问题,达到了提升监测效率和数据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综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