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仓、耳机控制方法及耳机控制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0761653发布日期:2022-07-15 21:16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耳机仓、耳机控制方法及耳机控制系统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仓、耳机控制方法及耳机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设备小型化及便携化的发展,装设于耳机仓中的耳机因其具有小巧便捷以及长时间续航的优点被人们所喜爱。市面上也出现越来越多类似的产品。此类产品通常由一对体积较小的蓝牙耳机和一个耳机充电仓组成,耳机的控制方式主要通过对体积较小的耳机进行操作来完成。这种控制方式的弊端在于要抬起手到耳部在自己看不见的情况下进行操作,容易造成耳机的掉落和其他误操作。且由于受到耳机本体体积的限制,更多实际有用的操作不能在耳机上完成,还是需要拿出手机调节音量,挂断电话等等,不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操作的耳机仓、耳机控制方法及耳机控制系统。
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仓,所述耳机仓包括仓体和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球状按钮和若干滚轮,所述球状按钮滚动设置于所述仓体内,所述球状按钮部分凸出于所述仓体,所述滚轮设于所述仓体内且转动连接于所述球状按钮,所述滚轮还电连接于所述耳机仓内的控制器,所述球状按钮被转动时带动所述滚轮在所述仓体内转动,所述滚轮转动并通过所述控制器生成对应的响应指令。
5.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仓体表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边缘围设有缓冲圈,所述球状按钮部分穿过所述缓冲圈凸出于所述仓体。
6.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耳机仓还包括用于承托所述球状按钮的托盘,所述托盘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仓体内,用以带动所述球状按钮朝向或远离所述开口移动,以与所述缓冲圈配合固定或松开所述球状按钮。
7.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耳机仓还包括感应机构,所述感应机构凹设于所述仓体上,用于感测手势信息并根据所述手势信息控制所述托盘升降。
8.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耳机仓还包括按键,所述按键固定于所述托盘背离所述球状按钮的一侧,所述按键还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球状按钮按压所述按键使所述控制器生成对应的响应指令。
9.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滚轮周侧设有摩擦层,所述摩擦层抵靠于所述球状按钮表面。
10.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两个所述滚轮,将所述滚轮与所述球状按钮的接触点分别作为第一接触点及第二接触点,所述第一接触点及所述第二接触点分别与所述球状按钮的球心的连线夹角的角度为90
°

11.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耳机控制方法,应用上述任一所述的耳机仓,用于控制耳机,包括以下步骤:
12.通过感应机构感应手势信息;
13.当感应机构未感应到手势信息时,托盘承托球状按钮抵持于缓冲圈并使球状按钮无法转动;
14.当感应机构感应到手势信息时,托盘承托球状按钮远离开口,使球状按钮能够受力转动,并通过转动球状按钮带动滚轮转动,最先转动预设圈数的滚轮通过控制器生成对应的响应指令。
15.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将两个所述滚轮按照操作方位分为第一滚轮及第二滚轮,所述响应指令包括:当所述球状按钮带动所述第一滚轮顺时针转动预设圈数时,在听歌状态下为“音量加”操作,在通话状态下为“听筒音量加”操作;当所述球状按钮带动所述第一滚轮逆时针转动预设圈数时,在听歌状态下为“音量减”操作,在通话状态下为“听筒音量减”操作。
16.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球状按钮带动所述第二滚轮顺时针转动预设圈数时,在听歌状态下为“下一曲”操作,在来电状态下为“接听”操作;当所述球状按钮带动所述第二滚轮逆时针转动预设圈数时,在听歌状态下为“上一曲”操作,在来电状态下为“挂断”操作。
17.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球状按钮带动所述按键完成一次弹性开关运动,在听歌状态下为“暂停/播放”操作,在来电状态下为切换至手机单元音频输出;当所述球状按钮带动所述按键处于长按状态时,触发开启蓝牙搜索与连接功能。
18.本技术包含但非限制上述实施例的指令,控制指令亦可在根据个人使用习惯,在设备终端自主设置,由于自定义操作为连接外接设备的常规手段,因此不展开赘述。
19.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耳机控制系统,所述耳机控制系统包括:
20.控制器;
21.手势感应模块,用于通过感应机构感应手势信息;
22.抵持控制模块,用于当感应机构未感应到手势信息时,托盘承托球状按钮抵持于缓冲圈并使球状按钮无法转动;
23.指令响应模块,用于当感应机构感应到手势信息时,托盘承托所述球状按钮远离开口,使球状按钮能够受力转动,并通过球状按钮带动滚轮转动,最先转动预设圈数的滚轮通过控制器生成对应的响应指令。
24.上述耳机仓、耳机控制方法及耳机控制系统通过所述球状按钮带动所述滚轮转动,所述滚轮转动生成对应的响应指令,具有便于操作的优点。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耳机仓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耳机仓内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耳机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球状按钮与滚轮配合的俯视示意图。
29.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球状按钮滚动方向的示意图。
30.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耳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31.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耳机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2.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33.耳机仓
ꢀꢀꢀꢀꢀꢀꢀꢀꢀꢀꢀꢀꢀꢀꢀꢀꢀꢀꢀꢀꢀꢀꢀꢀꢀ
100
34.仓体
ꢀꢀꢀꢀꢀꢀꢀꢀꢀꢀꢀꢀꢀꢀꢀꢀꢀꢀꢀꢀꢀꢀꢀꢀꢀꢀꢀ
10
35.开口
ꢀꢀꢀꢀꢀꢀꢀꢀꢀꢀꢀꢀꢀꢀꢀꢀꢀꢀꢀꢀꢀꢀꢀꢀꢀꢀꢀ
11
36.缓冲圈
ꢀꢀꢀꢀꢀꢀꢀꢀꢀꢀꢀꢀꢀꢀꢀꢀꢀꢀꢀꢀꢀꢀꢀꢀꢀ
12
37.控制机构
ꢀꢀꢀꢀꢀꢀꢀꢀꢀꢀꢀꢀꢀꢀꢀꢀꢀꢀꢀꢀꢀꢀꢀ
20
38.球状按钮
ꢀꢀꢀꢀꢀꢀꢀꢀꢀꢀꢀꢀꢀꢀꢀꢀꢀꢀꢀꢀꢀꢀꢀ
30
39.滚轮
ꢀꢀꢀꢀꢀꢀꢀꢀꢀꢀꢀꢀꢀꢀꢀꢀꢀꢀꢀꢀꢀꢀꢀꢀꢀꢀꢀ
40
40.第一滚轮
ꢀꢀꢀꢀꢀꢀꢀꢀꢀꢀꢀꢀꢀꢀꢀꢀꢀꢀꢀꢀꢀꢀꢀ
40a
41.第二滚轮
ꢀꢀꢀꢀꢀꢀꢀꢀꢀꢀꢀꢀꢀꢀꢀꢀꢀꢀꢀꢀꢀꢀꢀ
40b
42.第一接触点
ꢀꢀꢀꢀꢀꢀꢀꢀꢀꢀꢀꢀꢀꢀꢀꢀꢀꢀꢀꢀꢀ
41
43.第二接触点
ꢀꢀꢀꢀꢀꢀꢀꢀꢀꢀꢀꢀꢀꢀꢀꢀꢀꢀꢀꢀꢀ
42
44.第一截面
ꢀꢀꢀꢀꢀꢀꢀꢀꢀꢀꢀꢀꢀꢀꢀꢀꢀꢀꢀꢀꢀꢀꢀ
s1
45.第二截面
ꢀꢀꢀꢀꢀꢀꢀꢀꢀꢀꢀꢀꢀꢀꢀꢀꢀꢀꢀꢀꢀꢀꢀ
s2
46.第一区域
ꢀꢀꢀꢀꢀꢀꢀꢀꢀꢀꢀꢀꢀꢀꢀꢀꢀꢀꢀꢀꢀꢀꢀ
s3
47.第二区域
ꢀꢀꢀꢀꢀꢀꢀꢀꢀꢀꢀꢀꢀꢀꢀꢀꢀꢀꢀꢀꢀꢀꢀ
s4
48.第一方向
ꢀꢀꢀꢀꢀꢀꢀꢀꢀꢀꢀꢀꢀꢀꢀꢀꢀꢀꢀꢀꢀꢀꢀ
a1
49.第二方向
ꢀꢀꢀꢀꢀꢀꢀꢀꢀꢀꢀꢀꢀꢀꢀꢀꢀꢀꢀꢀꢀꢀꢀ
a2
50.托盘
ꢀꢀꢀꢀꢀꢀꢀꢀꢀꢀꢀꢀꢀꢀꢀꢀꢀꢀꢀꢀꢀꢀꢀꢀꢀꢀꢀ
50
51.弧形面
ꢀꢀꢀꢀꢀꢀꢀꢀꢀꢀꢀꢀꢀꢀꢀꢀꢀꢀꢀꢀꢀꢀꢀꢀꢀ
51
52.感应机构
ꢀꢀꢀꢀꢀꢀꢀꢀꢀꢀꢀꢀꢀꢀꢀꢀꢀꢀꢀꢀꢀꢀꢀ
60
53.按键
ꢀꢀꢀꢀꢀꢀꢀꢀꢀꢀꢀꢀꢀꢀꢀꢀꢀꢀꢀꢀꢀꢀꢀꢀꢀꢀꢀ
70
54.耳机控制系统
ꢀꢀꢀꢀꢀꢀꢀꢀꢀꢀꢀꢀꢀꢀꢀꢀꢀꢀꢀ
200
55.控制器
ꢀꢀꢀꢀꢀꢀꢀꢀꢀꢀꢀꢀꢀꢀꢀꢀꢀꢀꢀꢀꢀꢀꢀꢀꢀ
201
56.手势感应模块
ꢀꢀꢀꢀꢀꢀꢀꢀꢀꢀꢀꢀꢀꢀꢀꢀꢀꢀꢀ
202
57.抵持控制模块
ꢀꢀꢀꢀꢀꢀꢀꢀꢀꢀꢀꢀꢀꢀꢀꢀꢀꢀꢀ
203
58.指令响应模块
ꢀꢀꢀꢀꢀꢀꢀꢀꢀꢀꢀꢀꢀꢀꢀꢀꢀꢀꢀ
204
59.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6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61.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6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63.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仓,所述耳机仓包括仓体和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球状按钮和若干滚轮,所述球状按钮滚动设置于所述仓体内,所述球状按钮部分凸出于所述仓体,所述滚轮设于所述仓体内且转动连接于所述球状按钮,所述滚轮还电连接于所述耳机仓内的控制器,所述球状按钮被转动时带动所述滚轮在所述仓体内转动,所述滚轮转动并通过所述控制器生成对应的响应指令。
6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控制方法,应用上述任一所述的耳机仓,用于控制耳机,包括以下步骤:
65.通过感应机构感应手势信息;
66.当感应机构未感应到手势信息时,托盘承托球状按钮抵持于缓冲圈并使球状按钮无法转动;
67.当感应机构感应到手势信息时,托盘承托球状按钮远离开口,使球状按钮能够受力转动,并通过转动球状按钮带动滚轮转动,最先转动预设圈数的滚轮通过控制器生成对应的响应指令。
68.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控制系统,所述耳机控制系统包括:
69.控制器;
70.手势感应模块,用于通过感应机构感应手势信息;
71.抵持控制模块,用于当感应机构未感应到手势信息时,托盘承托球状按钮抵持于缓冲圈并使球状按钮无法转动;
72.指令响应模块,用于当感应机构感应到手势信息时,托盘承托所述球状按钮远离开口,使球状按钮能够受力转动,并通过球状按钮带动滚轮转动,最先转动预设圈数的滚轮通过控制器生成对应的响应指令。
73.上述耳机仓、耳机控制方法及耳机控制系统通过所述球状按钮带动对应的所述滚轮转动,所述滚轮转动生成对应的响应指令,具有便于操作的优点。
7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75.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的耳机仓100,用于放置耳机并对耳机进行充电,耳机仓100还用于在耳机使用时操控耳机,便于使用者在不接触耳机的情况下对耳机进行控制,以实现各种功能,如调节音量、切换曲目、接听电话等。
76.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耳机仓100包括仓体10及控制机构20。仓体10用于收容耳机并对耳机进行充电。控制机构20用于控制耳机,控制机构20包括球状按钮30和若干滚轮40。球状按钮30滚动设置于仓体10内。滚轮40相对球状按钮30位置固定,滚轮40分别转动连接于球状按钮30周侧且位于球状按钮30的外壁和仓体10的内壁之间,滚轮40还电连接于耳机仓100内的控制器201(参阅图7),球状按钮30带动滚轮40转动并通过所述控制器201生成对应的响应指令。耳机仓100还包括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201的托盘50和感应机构60,托盘50设置于仓体10内并承托球状按钮30。感应机构60设置于仓体10上,用于感测手势信息,并控制托盘50升降以控制球状按钮30是否能受力转动。
77.仓体10表面设有开口11。球状按钮30滚动设置于仓体10内,并且球状按钮30通过开口11部分凸出于仓体10,以便于使用者对所球状按钮30进行操作。开口11的直径小于球状按钮30的直径,以将球状按钮30限位于仓体10中。在一实施例中,开口11设置于仓体10表面中心位置。在一实施例中,仓体10的棱角为倒圆角,以便于给使用提供较好的握持体验。
78.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开口11边缘围设有缓冲圈12,球状按钮30部分穿过缓冲圈12并凸出于仓体10。缓冲圈12沿开口11的圆周方向环绕设置于开口11周侧,减小了球状按钮30于开口11之间的间隙,避免灰尘进入仓体10内,起到了防尘的效果。并且缓冲圈12用于在托盘50承托球状按钮30向开口11移动时,抵持于球状按钮30周侧,使球状按钮30紧贴缓冲圈12并无法在外力的作用下转动,防止误触带动球状按钮30转动。在一实施例中,缓冲圈12由橡胶材料制成。
79.当球状按钮30被转动时,球状按钮30带动滚轮40转动,最先转动预设圈数的滚轮40通过所述控制器201生成对应的响应指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圈数为一圈。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圈数为半圈、两圈或三圈等。
80.在一实施例中,控制机构20包括两个滚轮40,两个滚轮40分别转动连接于球状按钮30周侧。将两个滚轮40与球状按钮30的接触点分别定义为第一接触点41及第二接触点42,当球状按钮30转动时,分别对第一接触点41和第二接触点42施加摩擦力带动滚轮40转动。在一实施例中,滚轮40呈圆柱状,滚轮40沿所述圆周轴线为轴心转动。
81.当球状按钮30被转动时,球状按钮30表面与滚轮40表面产生摩擦力并带动滚轮40转动。按照球状按钮30转动方向将力分解为对第一接触点41和第二接触点42施加的摩擦力,第一接触点41和第二接触点42受力较多的转速较快,进而带动对应的滚轮40最先转动预设圈数。即球状按钮30的转动方向趋向其中一个滚轮40的滚动方向,该滚轮40的转速快于另外的滚轮40。与其他形式的按钮相比,球状按钮30不限于固定的转动方向,只需球状按钮30的转动方向趋向其中一个滚轮40的滚动方向,便能使对应的滚轮40通过所述控制器201生成对应的响应指令,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82.请一并参阅图4,具体在一实施例中,将两个滚轮40分别定义为第一滚轮40a和第二滚轮40b,第一滚轮40a与球状按钮30的接触点为第一接触点41,第二滚轮40b与球状按钮30的接触点为第二接触点42。第一接触点41及第二接触点42与球状按钮30球心的连线构成的夹角角度为90
°
。例如第一接触点41位于球状按钮30的正前方向,第二接触点42位于球状按钮30的正右方向。当球状按钮30完全向前转动,此时第一滚轮40a完全受力转速最快,而第二滚轮40b受力很小,几乎不会转动。进而第一滚轮40a相较于第二滚轮40b最先转动预设圈数,第一滚轮40a通过所述控制器201生成对应的响应指令。
83.请一并参阅图5,以由于第一接触点41位于球状按钮30的正前方向,第二接触点42位于球状按钮30的正右方向为例。第一接触点41及第二接触点42沿穿过球状按钮30球心的第一截面s1对称,第一接触点41与球状按钮30球心的连线与第一截面s1呈45
°
。第二接触点42与球状按钮30球心的连线与第一截面s1的夹角呈45
°
。同理,第一接触点41及第二接触点42分别在球状按钮30表面的投影点与球状按钮30球心的连线与第二截面s2的夹角呈45
°

84.第一截面s1与第二截面s2将球状按钮30表面分为四个区域,定义第一接触点41及第一接触点41在球状按钮30表面的投影点所在区域为第一区域s3,定义第二接触点42及第二接触点42在球状按钮30表面的投影点所在区域为第二区域s4。当球状按钮30表面第一区域s3范围内受力转动时,球状按钮30的转动方向趋向第一接触点41的滚动方向,此时球状按钮30的转动方向如图5中的第一方向a1所示。此时,当球状按钮30向上转动或向下转动时,允许有一定角度倾斜,倾斜范围即为第一区域s3构成的角度范围,即如图5中的第一方向a1所示。
85.当球状按钮30表面第二区域s4范围内受力转动时,球状按钮30的转动方向趋向第二接触点42的滚动方向,此时球状按钮30的转动方向如图5中的第二方向a2所示。此时,当球状按钮30向左转动或向右转动时,允许有一定角度倾斜,倾斜范围即为第二区域s4构成的角度范围,即如图5中的第二方向a2所示。
86.在一实施例中,每一滚轮40周侧设有摩擦层,所述摩擦层抵靠于球状按钮30表面,以提高球状按钮30与滚轮40之间的摩擦力,便于球状按钮30带动滚轮40转动。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摩擦层为均匀排列于滚轮40周侧的齿条状。
87.在一实施例中,每一滚轮40上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201,通过所述传感器监测对应的滚轮40是否转动预设圈数。
88.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托盘50设有弧形面51,弧形面51适配于球状按钮30,以使球状按钮30转动设置于托盘50上。托盘50可升降地设置于仓体10内并承托球状按钮30。当托盘50承托球状按钮30朝向开口11移动时,球状按钮30抵持于缓冲圈12并无法转动;当托盘50承托球状按钮30远离所述开口11时,球状按钮30不再抵持于缓冲圈12,球状按钮30在开口11中可以受力转动。
89.请再次参阅图1,感应机构60设置于仓体10上并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201,用于感测手势信息并控制托盘50升降,进而控制球状按钮30是否能受力转动。在一实施例中,当感应机构60未感应到手势信息时,托盘50承托球状按钮30抵持于缓冲圈12并无法转动,以避免误触导致球状按钮30转动生成响应指令干扰耳机使用。当感应机构60感应到所述手势信息时,托盘50承托球状按钮30远离开口11,使球状按钮30受力转动,以便于操作。
90.在一实施例中,感应机构60为触摸感应器,所述触摸感应器凹设于仓体10表面。具体地,所述触摸感应器位于仓体10侧面,与开口11所在的仓体10表面相邻。用以根据手的握持习惯,在握持耳机仓100时,拇指拨动球状按钮30,食指放在所述触摸感应器上,便于操作。
9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摸感应器采用与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用手指或者带静电的柔软物体触碰时才会起作用。避免所述触摸感应器误触其他物体控制托盘50升降。相应的,所述触摸感应器感应的手势信息即为手指触碰所述触摸感应器。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触摸感应器还可以为指纹识别装置,用于识别确认使用者信息。
92.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耳机仓100还包括按键70,按键70固定于托盘50背离球状按钮30的一侧,按键70还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201,通过球状按钮30按压按键70带动按键70完成一次弹性开关运动或使按键70处于长按状态,分别使所述控制器201生成对应的响应指令。按键70与球状按钮30配合,在转动球状按钮30控制耳机的基础上,增加了按压球状按钮30控制耳机的控制方式,便于通过球状按钮30实现对耳机的更多操作,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93.在一实施例中,按键70连接于所述托盘50的一端穿过所述托盘50并凸出于弧形面51,按键70凸出于弧形面51的端部呈半球状并抵接于球状按钮30,以减小球状按钮30滚动时产生的摩擦。
94.上述耳机仓100中,球状按钮30滚动设置于仓体10内,滚轮40分别转动连接于球状按钮30周侧。球状按钮30带动滚轮40转动,最先转动预设圈数的滚轮40通过所述控制器201生成对应的响应指令。与其他形式的按钮相比,球状按钮30不限于固定的转动方向,只需球
状按钮30的转动方向趋向其中一个滚轮40的滚动方向,便能使对应的滚轮40通过所述控制器201生成对应的响应指令,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通过感应机构60感测手势信息并控制托盘50升降,控制球状按钮30是否能受力转动,避免误触导致球状按钮30转动生成响应指令干扰耳机使用。按键70与球状按钮30配合,在转动球状按钮30控制耳机的基础上,增加了按压球状按钮30控制耳机的控制方式,便于通过球状按钮30实现对耳机的更多操作,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95.请参阅图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耳机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的耳机仓100,用于控制耳机,包括以下步骤:
96.通过感应机构60感应手势信息;
97.当感应机构60未感应到手势信息时,托盘50承托球状按钮30抵持于缓冲圈12并使球状按钮30无法转动;
98.当感应机构60感应到手势信息时,托盘50承托球状按钮30远离开口11,使球状按钮30能够受力转动,并通过球状按钮30带动滚轮40转动,最先转动预设圈数的滚轮40通过控制器201生成对应的响应指令。
9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响应指令包括:
100.将两个滚轮40按照滚轮40与球状按钮30的接触点定义为第一滚轮40a及第二滚轮40b,第一滚轮40a与球状按钮30的接触点为第一接触点41,第二滚轮40b与球状按钮30的接触点为第二接触点42。
101.当球状按钮30带动第一滚轮40a顺时针转动预设圈数时,在耳机听歌状态下为“音量加”操作,在耳机通话状态下为“听筒音量加”操作;当球状按钮30带动第一滚轮40a逆时针转动预设圈数时,在耳机听歌状态下为“音量减”操作,在耳机通话状态下为“听筒音量减”操作。
102.当球状按钮30带动第二滚轮40b顺时针转动预设圈数时,在耳机听歌状态下为“下一曲”操作,在耳机来电状态下为“接听”操作;当球状按钮30带动第二滚轮40b逆时针转动预设圈数时,在耳机听歌状态下为“上一曲”操作,在耳机来电状态下为“挂断”操作。
103.当球状按钮30带动按键70下压时,带动与之连接的按键70完成一次弹性开关运动,在耳机听歌状态下为“暂停”或“播放”操作,在耳机来电状态下为切换至手机单元音频输出;长按球状按钮30带动按键70处于长按状态时,触发开启蓝牙搜索与连接功能。
104.具体在一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5,第一接触点41位于球状按钮30的正前方向,第二接触点42位于球状按钮30的正右方向。当球状按钮30向上转动带动第一滚轮40a逆时针转动预设圈数时,在听歌状态下为“音量加”操作,在通话状态下为“听筒音量加”操作;当球状按钮30向下转动带动第一滚轮40a顺时针转动预设圈数时,在听歌状态下为“音量减”操作,在通话状态下为“听筒音量减”操作。当球状按钮30向上转动或向下转动时,允许有一定角度倾斜,倾斜范围即为第一区域s3构成的角度范围,即如图5中的第一方向a1所示。
105.当球状按钮30向右转动带动第二滚轮40b逆时针转动预设圈数时,在听歌状态下为“下一曲”操作,在来电状态下为“接听”操作;当球状按钮30向左转动带动第二滚轮40b顺时针转动预设圈数时,在听歌状态下为“上一曲”操作,在来电状态下为“挂断”操作。当球状按钮30向左转动或向右转动时,允许有一定角度倾斜,倾斜范围即为第二区域s4构成的角度范围,即如图5中的第二方向a2所示。
106.上述耳机控制方法中,通过感应机构60感测手势信息并控制托盘50升降,控制球状按钮30是否能受力转动,避免误触导致球状按钮30转动生成响应指令干扰耳机使用。通过球状按钮30带动滚轮40转动,最先转动预设圈数的滚轮40通过所述控制器201生成对应的响应指令,丰富耳机仓100对耳机的操作,有效代替通过手机以及直接触碰耳机进行操作的方式,可以直接在口袋里或手掌里进行盲操,便于使用者操作。
107.请参阅图7,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耳机控制系统200,可以理解的是,对应上述基于耳机控制方法中的各实施方式,基于耳机仓100可以包括耳机控制系统200图中所示的各功能模块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各模块的功能将在以下具体介绍。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基于耳机控制方法中相同的相关名词及其具体的解释说明也可以适用于以下对各模块的功能介绍。为节省篇幅及避免重复起见,在此就不再赘述。
108.耳机控制系统200包括:
109.控制器201;
110.手势感应模块202,用于通过感应机构60感应手势信息;
111.抵持控制模块203,用于当感应机构60未感应到手势信息时,托盘50承托球状按钮30抵持于缓冲圈12并使球状按钮30无法转动;
112.指令响应模块204,用于当感应机构60感应到手势信息时,托盘50承托球状按钮30远离开口11,使球状按钮30能够受力转动,并通过球状按钮30带动滚轮40转动,最先转动预设圈数的滚轮40通过控制器201生成对应的响应指令。
113.控制器201用于控制手势感应模块202、抵持控制模块203及指令响应模块204的运行及模块之间的匹配和信号传输。
114.上述耳机控制方法及耳机控制系统200中的操作逻辑即球状按钮30的实现方法,不仅可以应用在耳机仓100上,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电子设备上。
115.本技术包含但非限制上述实施例的指令,控制指令亦可在根据个人使用习惯,在设备终端自主设置,由于自定义操作为连接外接设备的常规手段,因此不展开赘述。
116.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应该理解到,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117.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技术要求公开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