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智能网卡的业务链编排管理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094595发布日期:2021-05-18 21:2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面向智能网卡的业务链编排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和智能网卡;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控制平面进行业务链编排管理,定义流标识、对应流标识的业务流特征,组装对应流标识的业务处理链条,形成包含流标识、对应流标识的业务流特征、对应流标识的业务处理链条的业务链编排结果,对业务链编排结果进行下发、变更、撤销等管理操作;所述智能网卡,部署于服务器端,用于在数据平台接收、加载、执行业务链编排结果,对业务流数据进行处理,并能够抓取和上报未事先分配流标识的业务流特征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智能网卡的业务链编排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用户输入单元、业务链管理单元和智能网卡管理单元;所述用户输入单元,用于控制器与用户交互,接收业务处理要求;所述业务链管理单元,用于根据业务处理要求,创建、变更、撤销、存储业务链编排结果;所述智能网卡管理单元,用于控制器与智能网卡进行交互,管理和控制智能网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智能网卡的业务链编排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网卡,包含物理端口、虚拟端口、可扩展多级流水线、智能网卡管理代理;所述物理端口,是指智能网卡自带的物理接口,用于智能网卡与其它网卡或交换机进行通信;所述虚拟端口,是指智能网卡生成的虚拟接口,用于智能网卡与虚拟机、容器、应用进行通信;所述可扩展多级流水线,采用支持软硬件协同的处理加速技术的可编程器件,具备多级流水线处理能力,可编排、执行多种业务处理功能,所述业务处理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协议解析、流标识处理、多层流表处理、vxlan处理、过滤器、防火墙、gre隧道处理、ipsec隧道处理、nat处理等;所述智能网卡管理代理,负责智能网卡的初始能力设置,接受控制器的管理操作,可对所述的可扩展多级流水线进行功能编排,具备业务处理功能实体的创建、变更、撤销能力,可根据业务链编排结果,配置流标识对应的业务处理链条。4.根据权利要求1

3所述的面向智能网卡的业务链编排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扩展多级流水线,第1级处理单元为可编程解析器,第2级处理单元为可编程流管理器,从第3级处理单元开始,后续处理单元均为可扩展业务处理单元;所述可编程解析器,用于执行协议解析处理,对进入智能网卡的业务流数据进行协议解析,将解析结果、业务流数据块的缓存地址传递给可编程流处理器;所述可编程流处理器,用于执行流标识处理,识别出已定义的业务流特征,对业务流设置对应的流标识,将流标识、解析结果、业务流数据块的缓存地址传递给下一级处理单元,对于识别出未定义的业务流特征,上报控制器;所述可扩展业务处理单元,按照对应流标识的业务处理链条,对业务流数据块进行相应的处理。5.一种面向智能网卡的业务链编排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s1:流标识分配过程,根据待编排的业务流的特征,为该业务流定义一个流标识;s2:业务处理链条组装过程,根据待编排的业务流的处理需求,为该业务流对应的流标识组装相应的业务处理链条;s3:业务链编排结果下发过程,将该流标识、该流标识的业务流特征、该流标识的业务
处理链条下发至业务流处理装置中;s4:业务链编排结果执行过程,接收并加载业务编排结果,根据该流标识的业务流特征来识别对应的业务流,并执行针对该流标识的业务处理链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向智能网卡的业务链编排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程s1还包括业务流特征提取过程和业务链编排结果管理过程;所述业务流特征提取过程中,待编排的业务流的特征既可以来自用户直接输入,也可以来自于业务流处理装置抓取并上报的未分配流标识的业务流;所述业务链编排结果管理过程支持对业务链编排结果进行管理,管理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变更、撤销、存储,操作对象包括流标识、对应流标识的业务流特征、对应流标识的业务处理链条。7.根据权利要求5

6任意一项所述的面向智能网卡的业务链编排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业务处理链条,采用可扩展多级流水线处理方式,第一级为协议解析处理,第二级为流标识处理,每一级的功能为软硬件协同处理加速功能集合中的一种,所述软硬件协同处理加速功能集合包括但不限于协议解析处理、流标识处理、vxlan处理、过滤器、防火墙、gre隧道处理、ipsec隧道处理、nat处理、多层流表处理等。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