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局域网高效组网通讯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483923发布日期:2021-08-31 17:39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局域网高效组网通讯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局域网高效组网通讯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通讯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信息通讯几乎覆盖每个行业、每个领域、每个人。建筑行业作为我国主要发展行业之一,各类建筑工程遍布各地,塔机作为建筑机械的一种,在输送施工物料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建筑工程行业当中塔机的使用频率极高,高空作业过程中,塔机作业期间相互的信息传递都是通过主从模式的局域网通讯方法,当多个塔机同时作业时多个数据信息同时发送,管理人员无法及时区分接收到的信息对应哪一台设备,信息传达的效率较低。管理较为困难;

综上所述,针对多个塔机同时作业时数据信息传达效率低,组网效率低,组网通讯需要时间长的问题,亟需研发一种非主从模式的局域组网通讯方法,提高数据信息传达效率,减少组网通讯时长,提升组网通讯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多个塔机同时作业时多个数据信息同时发送,管理人员无法及时区分接收到的信息对应哪一台设备,信息传达的效率较低,组网通讯需要时间长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局域网高效组网通讯方法,提高数据信息传达效率,减少组网通讯时长,提升组网通讯效率。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基于局域网高效组网通讯方法:

步骤1:开启组网塔机监测系统;

开启塔机监测系统,所述塔机监测系统进入工作状态;

步骤2:确定监测系统组网设备数量;

所述塔机监测系统进入工作状态后,获取所述塔机监测系统组网设备数量;

其中,所述获取的塔机监测系统组网设备数量为特定数量n;

步骤3:确定本设备组网排序;

根据步骤2中所述塔机监测系统组网设备数量n,对组网内工作设备进行排序处理;所述排序处理完毕后,确定本设备在组网设备数量n中的排列序号;

其中,所述本设备的排列序号设为i;

步骤4:确定单位等待时长;

根据报文信息发出的内容,预先设置信息发出时长;其中,所述发出时长设为t;

步骤5:确定等待系数;

所述组网设备数量n分别发出报文信息后,均设有预定的等待时长,所述等待时长设置为等待系数k;

步骤6:设定初始值并且循环组网;

设备开启后的第一个循环周期:设定初始值x=1,延时等待时长为t1;

后续循环周期根据是否收到其他组网设备的数据来确定编号为i的设备x的不同取值,根据所述x的不同取值设定不同的等待时长。

优选地,所述步骤6还包括有:所述延时等待时长t1内,判断是否收到其他组网设备发出的报文信息;若收到所述组网内其他设备发出的报文信息,则获取收到的其他组网设备的组网排序,其中,设定所述其他组网设备的组网排序为j;若在所述延时等待时长t1内未收到所述组网内其他设备发出的报文信息,则发送编号为i的设备报文信息,继续设定x=1,重新循环。

优选地,所述步骤6还包括有:判断j的数值是否小于i的数值;若j的数值小于i的数值,则设定x=2,所述延时等待时长为t2;若j的数值大于i的数值,则设定x=3,所述延时等待时长为t3。

优选地,所述步骤6还包括有:所述设定值x=1时,延时等待时长公式为:t1=(n*k+1)*t;所述设定值x=2时,延时等待时长公式为:((i-j-1)*k+1)*t;所述设定值x=3时,延时等待时长公式为:t3=((i+n-j-1)*k+1)*t。

优选地,包括有:所述步骤2中获取的塔机监测系统组网设备数量n大于等于2。

优选地,包括有:所述步骤4中所述发出时长t=5微秒。

优选地,包括有:所述步骤5中所述等待系数k大于等于1。

有益效果:

利用基于局域网高效组网通讯方法,能够缩短组网通讯时长,克服局域网通讯中主从模式的缺点,有效率的进行数据信息传输,提高塔机作业的工作效率,提升组网通讯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操作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基于局域网高效组网通讯方法,如图1所示,其使用步骤如下:

步骤1:开启组网塔机监测系统;

开启工作区域内塔机监测系统,塔机监测系统能够监测到全部组网设备;

步骤2:确定监测系统组网设备数量;

塔机监测系统进入工作状态后,获取塔机监测系统组网设备的总数量;设定塔机监测系统组网设备数量为5;

步骤3:确定本设备组网排序;

根据步骤2中塔机监测系统组网设备数量为5,对组网内工作设备进行排序处理;其中,排序为:1、2、3、4、5;排序处理完毕后,确定本设备在组网5台设备内的排列序号;设定本设备的排列序号设为3;

步骤4:确定单位时长;

根据报文信息发出的内容,预先设置信息发出时长;其中,报文信息内容发出时长设为5微秒;

步骤5:确定等待系数;

组网内5台设备分别发出报文信息后,均设有预定的等待时长,等待系数设置为1;

步骤6:设定初始值并且循环组网

设备开启后设定的指定数值x=1,则所述设备3的延时等待时长为:t1=(5*1+1)*5=30微秒;

在延时等待时长t1=30微秒内,判断是否收到其他组网设备发出的报文信息;若收到所述组网内其他设备发出的报文信息,则获取收到的其他组网设备的组网排序,其中,若设定其他组网设备的组网排序为2;若在所述延时等待时长t1=30微秒内未收到所述组网内其他设备发出的报文信息,则发送本设备3的报文信息,且继续设定x=1,重新循环;

步骤6中获取所述其他组网设备的组网排序为2后,判断2小于3;则设定x=2,所述x=2时的延时等待时长为t2=((3-2-1)*1+1)*5=5微秒;若设定其他组网设备的组网排序为4,4大于3,则设定x=3,所述x=3时的延时等待时长为t3=((3+5-4-1)*1+1)*5=20微秒;

当步骤5中k的等待系数设为1.1时,其余步骤及设定不变的情况下,t1=(5.5*1+1)*5=32.5微秒;t2=((3-2-1)*1.1+1)*5=5微秒;t3=((3+5-4-1)*1.1+1)*5=20.5微秒。

综上所述,利用基于局域网高效组网通讯方法,能够缩短组网通讯时长,克服局域网通讯中主从模式的缺点,有效率的进行数据信息传输,提高塔机作业的工作效率,提升组网通讯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