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GPS选线定位及信息集成一体化装置、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711523发布日期:2021-09-22 19:18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输电线路GPS选线定位及信息集成一体化装置、方法与流程
输电线路gps选线定位及信息集成一体化装置、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选线定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线路gps选线定位及信息集成一体化装置、方法。


背景技术:

2.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守牢安全生产红线,确保工程本质安全,加快现场作业机械替代、从源头降低安全风险,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的快速推进愈发急迫,对工程测量的精度、深度、广度提出了与一般输电线路通道测量作业方式不同的要求。
3.目前输电线路已广泛采用gps测绘仪器进行测量,点位精度已到到较高水平,但仍然存在信息量偏少,不能全方位、立体反映通道周边实际情况的问题,同时数据传递、交互效率偏低,不利于内业、外业互动,急需对测量方式做出改进,提高内外业交互效率,满足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精准投资、工作效能提升的深层次要求。
4.公告号为cn 103996991 b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的选线方法和系统,其中,该选线方法包括:在勘验输电线路的现场时,通过使用移动终端进行定位从而选择现场路线;对选择的现场路线在移动终端上进行绘制,得到输电线路图;在输电线路图中标注多个站点的位置。该发明的技术方案结合具有定位功能的移动终端在实地进行选线,减少现场勘验次数,提高选线效率,并增加所绘制的输电线路图的准确度,且通过对输电线路图的站点标注,可以提升输电线路图的精确性。但是,该发明在选线定位时只对点位信息进行采集,存在不能全方位、立体反映通道周边实际情况的问题。
5.公告号为cn 105676058 b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电网传感装置的高精度测量数据采样同步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采样数据缓冲器、采样数据计数器、高精度模数转换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晶体振荡器,所述采样数据缓冲器与高精度模数转换器、晶体振荡器、中央处理器、采样数据计数器连接,所述采样数据计数器还与全球定位系统连接、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还与晶体振荡器连接。该发明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秒脉冲信息,对本地高速采样数据进行周期性的定时调整,从而保证智能电网中各点安装的传感装置的采样数据精确同步,在此基础上可以采用全域判定算法完成智能电网的故障选线和定位。但是,该发明同样未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的一种输电线路gps选线定位及信息集成一体化装置、方法,能够全方位、立体反映通道周边实际情况,同时数据传递、交互效率提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电线路gps选线定位及信息集成一体化装置,包括gps测量仪器、全景摄像头、数据传输模块和天线,所述gps测量仪器周侧设置多个所述全景摄像头,多个所述全景摄像头均与所述gps测量仪器的内置芯
片信号连接,所述天线、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和所述gps测量仪器的内置芯片依次信号连接,所述gps测量仪器的内置芯片将多个所述全景摄像头采集的全景影像合成后,通过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和所述天线传输至移动端或者pc端。
8.进一步的,所述gps测量仪器包括测量主机和对中杆,所述对中杆设置在所述测量主机下部中心处。
9.进一步的,所述全景摄像头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全景摄像头均布设置在所述测量主机的周侧。
10.进一步的,所述对中杆包括上杆和下杆,所述上杆的上端固定于所述测量主机底面中心,所述下杆顶面设置插孔,所述上杆的下端插设于所述插孔内,并且通过设置在所述下杆侧面的锁紧螺栓固定。
11.进一步的,所述下杆侧面设置用于放置所述移动端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件和夹固件,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下杆的杆身上,所述夹固件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一侧。
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下杆两侧,并且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13.进一步的,所述夹固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挡板,所述底板上设置磁铁片,其中一个所述挡板上设置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销轴,所述销轴端部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销轴上固定设置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挡板之间设置阻尼垫片。
14.一种输电线路gps选线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gps测量仪器周侧均布设置四个全景摄像头,摄像头分辨率大于4k;s2:利用gps测量仪器的内置芯片,在采集点位坐标信息的同时,将全景摄像头采集的点位周边影像记录并组合为全景图片;s3:利用gps测量仪器的内置芯片对点位坐标信息及全景图像进行合成;s4:利用gps测量仪器内部存储器及数据收发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本地存储及远程传输。
15.gps测量仪器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中,使用时,将测量主机连接在对中杆的顶端,对中杆的底部对中在待测点上,将对中杆竖立,并利用水平气泡装置使对中杆保持竖直状态,然后对待测点的坐标和标高进行数据采集。鉴于此,由于gps测量仪器是用于测量待测点坐标的仪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对gps测量仪器进行改进或者设计时,通常容易想到的是:为了提高测量准确性,对对中杆的结构进行优化,以满足测量过程中的稳定性,如公布号为cn 108225289 a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gps测量对中杆。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测杆部,测杆部的底端连接有基座,基座的底面与待测的地面贴合。该对中杆可以提高土方测量中标高数据采集的精度;又如公告号为cn 103996991 b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的选线方法和系统,其中,该选线方法包括:在勘验输电线路的现场时,通过使用移动终端进行定位从而选择现场路线;对选择的现场路线在移动终端上进行绘制,得到输电线路图;在输电线路图中标注多个站点的位置。该发明的技术方案结合具有定位功能的移动终端在实地进行选线,减少现场勘验次数,提高选线效率,并增加所绘制的输电线路图的准确度,且通过对输电线路图的站点标注,可以提升输电线路图的精确性。由此可知,本技术在gps测量仪器上设置多个全景摄像机,用于立体展现线路通道周边实际情况,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不容易想到的。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输电线路gps选线定位及信息集成一体化装置及其定位方法,在gps测绘仪器中内置全景摄像机,在获取输电线路关键点位准确坐标信息的同时,利用360
°
全景方式采集点位周边实景影像,并通过4g、5g高速移动网络,实时传输数据共享给建设、运行维护、审查、设计等工程相关单位参与人员,实现输电线路选线定位工作的外业、内业联动。本发明能够立体展现线路通道周边实际情况,全方位参与、快速决策,可大幅提高输电线路设计工作效率、节约人力投入、提供现场翔实数据、优化设计成果,从而快速达成工程通道选择及杆塔定位的安全、经济、效率等各项指标的均衡。
17.另外,测量主机下部的对中杆,上杆插设于下杆内,通过拉长或者压缩上杆并使用锁紧螺栓拧紧固定,能够随意调整对中杆的长度,使用方便;下杆侧面设置支撑架,用于放置手簿或者智能手机等移动端,从而能够实时观察点位和全景图片信息;支撑架的固定件固定于下杆的杆身上,夹固件采用磁吸式与移动端连接,取用方便,而且,夹固件上设置销轴、限位板和阻尼垫片,从而夹固件可以与固定件相对转动,从而使得在测量时,可将夹固件转动一定角度,使移动端更加便于观察。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夹固件的左视剖面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杆体与底板的连接示意图;其中,1

全景摄像头,2

测量主机,3

上杆,4

下杆,5

锁紧螺栓,6

固定件,7

底板,8

挡板,9

销轴,10

限位板,11

阻尼垫片,12

活动夹杆,13

固定夹杆,14

齿条,15

条孔,16

齿轮,17

第一卡板,18

第二卡板,19

安装孔,20

半球形凹槽,21

杆体,22

弹簧钢珠,23

限位槽,24

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清楚阐述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保护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
20.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输电线路gps选线定位及信息集成一体化装置,包括gps测量仪器、全景摄像头1、数据传输模块和天线,所述gps测量仪器周侧设置多个所述全景摄像头1,多个所述全景摄像头1均与所述gps测量仪器的内置芯片信号连接,所述天线、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和所述gps测量仪器的内置芯片依次信号连接,所述gps测量仪器的内置芯片将多个所述全景摄像头1采集的全景影像合成后,通过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和所述天线传输至移动端或者pc端。
21.具体的,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为4g/5g无线模块,设置在所述gps测量仪器内部,所述移动端为手簿,所述gps测量仪器包括测量主机2和对中杆,所述对中杆设置在所述测量主
机2下部中心处。
22.所述全景摄像头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全景摄像头1均布设置在所述测量主机2的周侧。
23.所述对中杆包括上杆3和下杆4,所述上杆3的上端固定于所述测量主机2底面中心,所述下杆4顶面设置插孔,所述上杆3的下端插设于所述插孔内,并且通过设置在所述下杆4侧面的锁紧螺栓5固定。
24.所述下杆4侧面设置用于放置所述移动端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件6和夹固件,所述固定件6设置在所述下杆4的杆身上,所述夹固件设置在所述固定件6一侧。
25.所述固定件6包括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下杆两侧,并且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26.所述夹固件包括底板7,所述底板7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挡板8,所述底板7上设置磁铁片,其中一个所述挡板8上设置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销轴9,所述销轴9端部与所述固定件6连接,所述销轴9上固定设置限位板10,所述限位板10与所述挡板8之间设置阻尼垫片11。
27.本发明针对现有输电线路选线及定位而提出的一种输电线路gps选线定位及信息集成一体化装置,它可将线路通道内的点位坐标信息与周边360
°
全方位实景进行融合,并利用高速移动通信网络实施传输给工程各参与者高效决策,保证了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同时大幅提高输电线路测量工作效率。
28.实施例二一种输电线路gps选线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gps测量仪器周侧均布设置四个全景摄像头,摄像头分辨率大于4k;s2:利用gps测量仪器的内置芯片,在采集点位坐标信息的同时,将全景摄像头采集的点位周边影像记录并组合为全景图片;s3:利用gps测量仪器的内置芯片对点位坐标信息及全景图像进行合成;s4:利用gps测量仪器内部存储器及数据收发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本地存储及远程传输。
29.实施例三如图2、图3所示,一种输电线路gps选线定位及信息集成一体化装置,包括gps测量仪器、全景摄像头1、数据传输模块和天线,所述gps测量仪器周侧设置多个所述全景摄像头1,多个所述全景摄像头1均与所述gps测量仪器的内置芯片信号连接,所述天线、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和所述gps测量仪器的内置芯片依次信号连接,所述gps测量仪器的内置芯片将多个所述全景摄像头1采集的全景影像合成后,通过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和所述天线传输至移动端或者pc端。
30.具体的,所述移动端为手簿,所述gps测量仪器包括测量主机2和对中杆,所述对中杆设置在所述测量主机2下部中心处。
31.所述全景摄像头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全景摄像头1均布设置在所述测量主机2的周侧。
32.所述对中杆包括上杆3和下杆4,所述上杆3的上端固定于所述测量主机2底面中心,所述下杆4顶面设置插孔,所述上杆3的下端插设于所述插孔内,并且通过设置在所述下
杆4侧面的锁紧螺栓5固定。
33.所述下杆4侧面设置用于放置所述移动端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件6和夹固件,所述固定件6设置在所述下杆4的杆身上,所述夹固件设置在所述固定件6一侧。
34.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下杆两侧,并且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35.本发明实施例的输电线路gps选线定位及信息集成一体化装置,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移动端为智能手机。
36.所述夹固件包括底板7,所述底板7上左侧设置多个(优选3个,当然也可为4个或者更多)活动夹杆12,右侧设置多个(优选3个,当然也可为4个或者更多)固定夹杆13,三个所述固定夹杆13分别通过转轴固定在所述底板7上,即三个所述固定夹杆13能够在所述底板7上转动;所述底板7内部设置三个齿条14,所述底板7顶面对应各齿条14的位置均设置条孔15,三个所述活动夹杆12的下部分别插设于三个条孔15内,且三个所述活动夹杆12的下端均固定一齿轮16,所述齿轮16与所述齿条14相互啮合;三个所述活动夹杆12上均设置限位卡件,所述限位卡件包括位于所述底板7内的第一卡板17和位于所述底板7外的第二卡板18,用于保持活动夹杆在条孔内移动时的稳定性。所述第一卡板17和第二卡板18均圆形卡板,且两者通过套筒连接,所述套筒固定套设在所述活动夹杆12的下部。
37.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将移动端从上向下放入所述夹固件时,三个活动夹杆和三个固定夹杆受摩擦力发生转动,活动夹杆在转动时,能够随着齿条向右移动,从而能够将移动端紧紧夹固,避免掉落损坏;当需要将移动端取下时,向上拉动移动端,三个活动夹杆即向左移动,即可轻松取下。
38.本发明实施例针对采用磁吸式夹固件在装置移动时稳定性差,而设计的一种夹固件,不仅夹固稳定,而且安装、取下方便。
39.实施例四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作为实施例三的进一步改进,其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底板7左侧面设置安装孔19,所述安装孔19的孔壁上均布设置多个(优选8个,当然也可为10个、12个或者更多)半球形凹槽20;所述固定件右端设置杆体21,所述杆体21的右端设置两个弹簧钢珠22,所述杆体21右端插设于所述安装孔19内,且所述弹簧钢珠22卡于所述半球形凹槽20内;所述安装孔19的内侧边缘设置限位槽23,所述杆体21端部设置限位环24,当将所述杆体21安装于所述安装孔19时,所述限位环24卡接于所述限位槽23内,防止杆体21向外侧脱落。
40.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选线定位时,为了更方便的观察移动端信息,可将夹固件转动一定角度,使两个弹簧钢珠进入不同的半球形凹槽内,从而将夹固件固定住。
41.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