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62428发布日期:2021-12-04 00:04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卷轴屏智能终端方案中,电子器件一般布局在固定支架一侧或者传动支架一侧,对于双向拉伸的卷轴屏结构,也可能会出现部分器件需要同时布局在卷轴屏固定支架和传动支架两侧的情况。当卷轴屏内存在可相对运动的两个或多个器件时,比如摄像头、红外传感器、指纹等器件和印刷电路板布局在不同支架上而存在相对运动时,这些会发生相对运动的器件之间连接困难,导致器件在卷轴屏终端内的布设位置受到限制,布局不方便。如果采用柔性电路板对两个可相对移动的器件直接进行电连接时,柔性电路板在跟随器件拉伸或者折叠过程中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内部想要对两个可相对移动的器件利用柔性电路板直接进行电连接时,会存在柔性电路板在跟随器件拉伸或者折叠过程中容易损坏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柔性屏、支撑组件以及连接组件;
6.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主体相对两侧的第一移动主体和第二移动主体,所述第一移动主体、所述第二移动主体均与所述固定主体活动连接,所述柔性屏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第一移动主体和/或所述第二移动主体可相对于所述固定主体移动,以带动所述柔性屏展开或者收拢;
7.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支架以及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固定主体可转动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的部分卷绕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两端设置有互相连接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位于所述第一移动主体上的第一器件连接,所述第二接口与位于所述第二移动主体上的第二器件连接;
8.其中,在所述第一移动主体和/或所述第二移动主体相对于所述固定主体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支架相对于所述固定主体转动,以卷绕或释放所述柔性电路板。
9.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卷簧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固定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卷簧卷绕在所述第一支架上并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
10.可选的,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
11.可选的,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均开设有
定位孔,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通过所述定位孔固定在所述定位柱上。
12.可选的,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和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为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连为一体;其中,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和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呈一字排布,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和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层叠卷绕在所述第一支架的同一位置,或者,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和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呈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柔性路板和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分别卷绕在所述第一支架的不同位置。
13.可选的,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和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均沿顺时针方向或均沿逆时针方向卷绕在所述第一支架上。
14.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移动主体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移动主体连接。
15.可选的,所述柔性屏包括层叠设置的柔性支撑板、柔性显示面板和玻璃盖板,所述柔性支撑板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移动主体以及所述第二移动主体朝向所述柔性支撑板的一面均设置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和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还均包括旋转齿轮,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旋转齿轮分别与所述柔性支撑板的第一齿条以及所述第一移动主体的第二齿条啮合传动,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旋转齿轮分别与所述柔性支撑板的第一齿条以及所述第二移动主体的第二齿条啮合传动。
16.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一支架的中心轴同轴设置,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或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传动连接。
17.可选的,所述柔性电路板采用板对板连接器与所述第一器件以及所述第二器件连接。
1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利用连接组件连接电子设备中可相对移动的两个器件,通过根据两个器件之间的距离来释放或者卷绕连接组件中的柔性电路板,使得柔性电路板的展开长度与两个器件之间的距离相匹配,从而柔性电路板在跟随器件拉伸或折叠过程中不容易损坏。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柔性屏处于收拢状态的示意图;
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柔性屏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爆炸图;
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连接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连接组件的侧面示意图;
25.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连接组件中的柔性电路板的平铺示意图;
26.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中连接组件中的柔性电路板的卷绕示意图;
27.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连接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28.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连接组件中的柔性电路板的平铺示意图;
30.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未展开时的柔性电路板的示意图;
32.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展开时的柔性电路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4.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35.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36.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柔性屏处于收拢状态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柔性屏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爆炸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柔性屏15、支撑组件以及连接组件13。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主体111、第一移动主体112和第二移动主体113,第一移动主体112和第二移动主体113分别设置于固定主体111相对的两侧,并且第一移动主体112和第二移动主体113均与固定主体111活动连接,使得固定主体111保持不动时,第一移动主体112和第二移动主体113可以相对于固定主体111移动,进而第一移动主体112和第二移动主体113之间的相对位置也可以发生变化,可选的,在第一移动主体112相对于固定主体111移动时,第二移动主体113可以固定不动,在第二移动主体113相对于固定主体111移动时,第一移动主体112可以固定不同,当然,第一移动主体112和第二移动主体113还可以同时相对于固定主体111移动;柔性屏15即设置于支撑组件上,由支撑组件提供支撑力,并且,第一移动主体112和/或第二移动主体113相对于固定主体111移动时,可以带动柔性屏15展开或者收拢。
37.可选的,第一移动主体112与第二移动主体113内部均设置有容置空间,柔性屏15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上,柔性屏15的第一部分与固定主体111固定连接,柔性屏15的第二部分与第一移动主体112滑动配合,柔性屏15的第三部分与第二移动主体113滑动配合,也就是说,在柔性屏15处于收拢状态时,柔性屏15部分卷设于第一移动主体112和第二移动主体113的容置空间内,例如,柔性屏15的中部区域(第一部分)与固定主体111正对并由固定主体111支撑,而柔性屏15的两侧区域(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对应至少部分卷绕在第一移动主体112和第二移动主体113的容置空间内,此处的卷绕可以是自第一移动主体112/第二移动主体113的第一面弯折绕至与其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当第一移动主体112和/或第二移
动主体113相对于固定主体111移动时,即可带动柔性屏15的第二部分和/或第三部分展开或收拢。
38.在一些可选的实时方式中,电子设备为了实现第一移动主体112和第二移动主体113的移动,还可以包括驱动机构12,驱动机构12分别与第一移动主体112、第二移动主体113连接,驱动机构12可以驱动第一移动主体112、第二移动主体113相对于固定主体111做直线运动,以带动柔性屏15在展开状态与收拢状态之间切换,也就是说,驱动机构12可以驱动第一移动主体112、第二移动主体113与固定主体111做相离运动或者相向运动,从而第一移动主体112、第二移动主体113可以带动其上支撑、卷绕的部分柔性屏15在固定主体111的两侧展开或者收拢;可以知道,柔性屏15在展开状态下用户可以看到的显示面积大于收拢状态下用户可以看到的显示面积,在收拢状态下所对应的可以看到的柔性屏15部分通常固定不动;可选的,驱动机构12可以仅驱动第一移动主体112、第二移动主体113的任一者运动,或者同时驱动第一移动主体112和第二移动主体113运动,也就是说,电子设备可以仅向一侧展开柔性屏15,也可以同时向两侧展开柔性屏15。
39.而连接组件13则包括第一支架132以及柔性电路板131,第一支架132与固定主体111可转动连接,柔性电路板131部分卷绕在第一支架132上,柔性电路板131的两端设置有互相连接的第一接口1311和第二接口1312,其中,第一接口1311与位于第一移动主体112上的第一器件141连接,第二接口1312则与位于第二移动主体113上的第二器件142连接。
40.在第一移动主体112、第二移动主体113相对于固定主体移动的情况下,第一支架132可相对于固定主体111转动,以卷绕或者释放柔性电路板131,继而使得第一器件141和第二器件142之间的距离与柔性电路板131的未被卷绕部分的长度相匹配,从而保证第一器件141和第二器件142之间的稳定连接。
41.由于第一器件141与第一移动主体112连接并且可随第一移动主体112的移动而移动,第二器件142与第二移动主体113连接并且可随第二移动主体113的移动而移动,则在第一移动主体112、第二移动主体113相对于固定主体111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器件141和第二器件142之间的距离也将发生变化,为保证第一器件141和第二器件142之间的连通,柔性电路板131的长度至少需要与第一器件141和第二器件142之间的最大距离相等。
42.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方案,即连接第一器件141和第二器件142的柔性电路板131的长度固定不变,则在第一器件141和第二器件142之间的距离小于最大距离时,柔性电路板131将发生冗余,导致柔性电路板131的过长部分在电子设备内部堆叠造成内部结构空间错乱、柔性电路板131也可能发生过度弯折损坏、误接触等问题。
43.而本技术实施例中,在第一移动主体112、第二移动主体113相对于固定主体111移动的情况下,第一支架132相对于固定主体111转动,例如,第一支架132可绕自身的中心轴做旋转运动,从而同步匹配柔性屏15展开的大小,以卷绕或者释放相应长度的柔性电路板131,使得柔性电路板131的未被卷绕部分的长度始终可以保持与第一器件141和第二器件142之间的距离基本相同甚至相同,由此,通过使柔性电路板的展开长度与两个器件之间的距离相匹配,柔性电路板不会发生冗余或长度不足,从而柔性电路在跟随器件拉伸或折叠过程中不容易损坏。
44.可选的,驱动机构12还与第一支架132连接。第一支架132可以由驱动机构12驱动,使第一支架132可绕自身中心轴旋转;连接组件13也可以包括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
与第一支架132连接,从而驱动第一支架132可绕自身中心轴旋转;可选的,在柔性电路板131所需的卷绕力较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在第一支架132上设置弹片等机构,利用弹片的弹性恢复力实现柔性电路板131的回卷,而在柔性电路板131需要展开时,则通过第一移动主体112上的第一器件牵动,和/或,通过第二移动主体113上的第二器件牵动。
4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利用连接组件连接电子设备中可相对移动的两个器件,通过释放或者卷绕连接组件中的柔性电路板,使得柔性电路板的展开长度与两个器件之间的距离相匹配,从而柔性电路板在跟随器件拉伸或折叠过程中不容易损坏,并且,可以降低器件在电子设备中的设置限制,方便器件布局,提高电子设备内部空间的布局效率。
46.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13还包括卷簧133和第二支架134,第一支架132和第二支架134活动连接,而第二支架134则与固定主体111固定连接,卷簧133卷绕在第一支架132上并与第二支架134连接。
47.可选的,第二支架134可以通过螺钉、定位柱等方式固定在固定主体111上,第二支架134用于支撑第一支架132,第一支架132和第二支架134活动连接可以是第一支架132的一端活动连接在第二支架134上,例如通过轴承连接等方式,使得第一支架132可以绕自身中心轴旋转,并且第二支架134可以保持第一支架132除旋转之外不发生其他运动,从而第一支架132可以在驱动机构12的带动下绕自身中心轴旋转以卷绕或释放柔性电路板131。而卷簧133卷绕在第一支架132上并与第二支架134连接则是为了提供约束力,即卷簧133的作用力作用在柔性电路板131上,使得柔性电路板131在卷绕或者释放过程中始终处于紧凑状态,从而确保电子设备的柔性屏15在展开或收拢过程中内部结构的稳定。
48.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的,柔性电路板131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其中,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和第二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电性连接,第一接口1311设置于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第二接口1312设置于第二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由此,第一接口1311和第二接口1312实现电性连接,而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的连接部位可以固定在第一支架132上,第一柔性电路板部分卷绕在第一支架132上,而后向第一器件141方向伸出并通过第一接口与第一器件141连接,而第二柔性电路板部分卷绕在第一支架132上,而后向第二器件142方向伸出并通过第二接口1312与第二器件142连接。
49.请参考图4至图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连接组件的爆炸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连接组件的侧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连接组件中的柔性电路板的平铺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中连接组件中的柔性电路板的卷绕示意图。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131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131a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31b,第一柔性电路板131a的第一端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31b的第一端电性连接,第一接口1311设置于第一柔性电路板131a的第二端,第二接口1312设置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131b的第二端,第一柔性路板131a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31b分别卷绕在第一支架132的不同位置。
50.示例性的,柔性电路板131可以呈门字形,也就是说,在柔性电路板131完全展开的情况下,第一柔性电路板131a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31b共同构成门字形,或者说,第一柔性电路板131a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31b平行设置,第一柔性电路板131a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31b可以一体成型,即第一柔性电路板131a的第一端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31b的第一端连为一体,实现两者的电性连接,第一柔性电路板131a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31b连接的部分卷绕在第一
支架132,并且第一柔性电路板131a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31b在第一支架132上的卷绕位置不同,之后,第一柔性电路板131a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31b分别向相反的两个方向伸出,在柔性屏15展开或收拢过程中,第一柔性电路板131a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31b同步被释放或者卷绕第一支架132。
51.请参考图9至图11,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连接组件的爆炸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连接组件中的柔性电路板的平铺示意图。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131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131a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31b,第一柔性电路板131a的第一端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31b的第一端电性连接,第一接口1311设置于第一柔性电路板131a的第二端,第二接口1312设置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131b的第二端,第一柔性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31b层叠卷绕在第一支架132的相同位置。也就是说,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柔性电路板131不同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柔性电路板131呈一字型,即第一柔性电路板131a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31b在同一直线上排列,即一字排布,第一柔性电路板131a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31b可以一体成型,即第一柔性电路板131a的第一端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31b的第一端连为一体,实现两者的电性连接,当然,此时也可以通过可弯折的连接件将第一柔性电路板131a的第一端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31b的第一端进行电性连接,第一柔性电路板131a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31b连接的部分卷绕在第一支架132上的同一位置后,第一柔性电路板131a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31b分别向相反的两个方向伸出,在柔性屏15展开或收拢过程中,第一柔性电路板131a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31b同步被释放或者卷绕第一支架132。与上述实施例相比,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柔性电路板131采用双层叠设结构,卷绕在第一支架132的同一位置,由此可以缩短所需的第一支架132的长度(为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32长度的一半左右),从而节省连接组件13在电子设备的布局空间。
52.本技术实施例中,可选的,第一柔性电路板131a的第一端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31b的第一端均开设有定位孔1313,也即第一柔性电路板131a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31b连接的部位设置有定位孔1313,而第一支架132上则对应设置有相应直径大小的定位柱,第一柔性电路板131a的第一端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31b的第一端即通过定位孔1313固定在定位柱上,从而保证第一柔性电路板131a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31b可以始终卷绕在第一支架132上。可选的,第一柔性电路板131a的第一端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31b的第一端还可以通过双面胶等进一步固定在第一支架132上,也即第一柔性电路板131a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31b连接的部位可以通过双面胶等进一步固定在第一支架132上,以提高其连接的稳定性。
5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柔性电路板131a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31b均沿顺时针方向或均沿逆时针方向卷绕在第一支架132上,从而使得第一支架132沿顺时针方向或均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第一柔性电路板131a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31b可以同步收卷或展开。
5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131采用板对板连接器与第一器件141以及第二器件142连接。示例性的,第一接口1311和第二接口1312可以设置为板对板连接器公头,而第一器件141和第二器件142上则设置有板对板连接器母头,通过公头与母头的扣合实现牢固连接;也就是说,通过板对板连接器进行连接的方式可以方便第一接口1311与第一器件141之间、以及第二接口1312与第二器件142之间的连接,提升牢固性,并且,也方便后续的拆卸分离。
55.本技术实施例中,驱动机构12包括电机121、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电机121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第一移动主体112连接,电机121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第二移动主体113连接,从而,电机121输出驱动力,通过第一传动组件带动第一移动主体112做直线运动,通过第二传动组件带动第二移动主体113做直线运动,最终实现柔性屏15的展开与收拢。
5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移动主体112和第二移动主体113对称设置在固定主体111的两侧,因此,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采用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就是说,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和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可以均包括主动齿轮123、传动带124和从动齿轮125。其中,以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中的任意一个为例,电机121与主动齿轮123连接,将输出的动力传输给主动齿轮123;而主动齿轮123和从动齿轮125支撑并带动传动带124转动,从而将动力传输给传动带124。第一传动组件的传动带124则与第一移动主体112连接,第二传动组件的传动带124与所述第二移动主体113连接,由此,第一传动组件的传动带124可以带动第一移动主体112做直线运动,第二传动组件的传动带124则可以带动第二移动主体113做直线运动。可选的,电机121可以具有两个动力输出端,两个动力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当然,也可以采用两个电机121提供动力。
57.请参考图12,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屏15包括层叠设置的柔性支撑板151、柔性显示面板152和玻璃盖板153;其中,柔性支撑板151背离柔性显示面板152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齿条,而第一移动主体112以及第二移动主体113朝向柔性支撑板151的一面均设置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和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还均包括旋转齿轮,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旋转齿轮分别与柔性支撑板151的第一齿条以及第一移动主体112的第二齿条啮合传动,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旋转齿轮分别与柔性支撑板151的第一齿条以及第二移动主体113的第二齿条啮合传动,与第一传动组件的旋转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位于柔性支撑板151的一端,而与第二传动组件的旋转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位于柔性支撑板151的另一端。由此,在第一移动主体112以及第二移动主体113相对于固定主体111做相离运动时,可以通过第一齿条、旋转齿轮以及第二齿条三者之间的啮合传动,使得柔性屏15向两侧展开。
58.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和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还均包括减速器122,电机121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减速器122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主动齿轮123连接,电机121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减速器122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主动齿轮123连接。减速器122可以对电机121输出的转速进行转换,降低转速,提高扭矩。可选的,第一传动组件的减速器122输出的扭矩的方向与第二传动组件的减速器122输出的扭矩的方向相反。
59.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机121还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或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第一支架132传动连接。从而,电机121输出动力以带动第一支架132绕自身中心轴旋转,从而使第一支架132卷绕或释放柔性电路板131,继而使得柔性电路板131被释放部分的长度同步匹配柔性屏15展开的大小。
60.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13还包括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第一支架132固定连接,传动齿轮的中心轴与第一支架132的中心轴同轴设置,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或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传动连接,例如,传动齿轮与第一传动组件的传动带124或第二传动组件的传动带124啮合传动,从而可以通过传动带124将动力传递给传动齿轮,继而带
动第一支架132绕自身中心轴旋转。
61.请参考图13和图14,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未展开时的柔性电路板131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展开时的柔性电路板131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中,柔性屏15未展开时,即初始位置时,传动齿轮与传动带124处于啮合状态,卷簧133处于收缩状态,在卷簧133和传动带124的作用下,柔性电路板131处于卷绕缩紧固定状态,此时第一器件141和第二器件142通过柔性电路板131正常连接,传递信号。当柔性屏15展开时,第一移动主体112和第二移动主体113之间的距离变大,传动带124带动传动齿轮带动第一支架132旋转以释放柔性电路板131,使得柔性电路板131被释放部分的长度始终与第一器件141和第二器件142之间的距离相匹配,并且,在卷簧133的作用下,柔性电路板131依旧保持相对紧凑的状态。而在柔性屏15收拢时,第一移动主体112和第二移动主体113之间的距离变小,传动带124带动传动齿轮带动第一支架132旋转以卷绕柔性电路板131,使得柔性电路板131被释放部分的长度始终与第一器件141和第二器件142之间的距离相匹配,并且,在卷簧133的作用下,柔性电路板131依旧保持相对紧凑的状态,从而避免柔性电路板131在卷绕时可能出现的冗余杂乱、不按轨道卷绕收紧的情况的发生。
6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电池144和扬声器145,电池144为电子设备整机提供电源,扬声器145用于提供声音外放功能。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壳体161、第二壳体162以及第三壳体163,第一壳体161与固定主体相配合以固定整机元件和柔性屏,第二壳体162和第三壳体163分别位于电子设备两侧,以将第一移动主体、第二移动主体收纳其中,并与第一壳体161一同固定整机元件和柔性屏15。
6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器件141和第二器件142可以是印刷电路板、摄像头、充电接口、摄像头马达、芯片等元、器件。
6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利用连接组件连接电子设备中可相对移动的两个器件,通过释放或者卷绕连接组件中的柔性电路板,使得柔性电路板的展开长度与两个器件之间的距离相匹配,从而柔性电路板在跟随器件拉伸或折叠过程中不容易损坏,并且,可以降低器件在电子设备中的设置限制,方便器件布局,提高电子设备内部空间的布局效率。
65.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

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非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等,本技术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6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67.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