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轴机构及可折叠式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64063发布日期:2022-09-20 19:28阅读:25来源:国知局
转轴机构及可折叠式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轴机构及可折叠式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2.随着柔性屏幕技术的逐渐发展,可折叠式移动终端应运而生。可折叠式移动终端一般包括左壳体、右壳体、转轴机构以及柔性屏幕,柔性屏幕覆盖在左壳体和右壳体上,左壳体和右壳体均可以相对转轴机构转动,以折叠在一起或者展开。
3.当前转轴机构主要包括主支架,主支架两侧安装有摆臂,左壳体和右壳体分别通过相应摆臂转动安装于主支架的两侧。另外,主支架上还设置有浮板和弹簧,位于左壳体和右壳体之间位置,浮板与柔性屏幕非固定连接,在左壳体和右壳体相对合拢或展开过程中,浮板可以相对主支架上下运动,当左壳体和右壳体展开至180度时,浮板位于最高位置,这样浮板对与其相应的柔性屏幕可以起到支撑作用,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左壳体和右壳体折叠合拢时,浮板通常能够在弹簧的回复力下向相反方向移动。其中展平状态时,浮板和弹簧在可折叠式移动终端厚度方向所占空间是制约可折叠式移动终端整体厚度的重要参数。
4.随着使用者需求的不断提高,对于折叠式移动终端的厚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满足可折叠式移动终端超薄设计需求,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始终探索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轴机构及可折叠式移动终端,能够降低可折叠式移动终端的厚度,满足可折叠式移动终端超薄设计需求。
6.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轴机构,用于可折叠式移动终端,包括主轴本体、浮板和弹性支撑件,沿浮板的浮动方向,弹性支撑件至少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当所述可折叠式移动终端处于展平状态时,浮板处于支撑屏幕位置,弹性支撑件被压缩于浮板和主轴本体之间,并且第一部分至少部分缩至第二部分所处高度空间内部。当转轴机构由展平状态转动至折叠状态过程中,在弹性支撑件的回复力作用下,浮板向下动作直至运动至折叠设定位置,也就是说,浮板能够在折叠设定位置和支撑屏幕位置之间往复运动,以满足终端设备不同展开角度。本技术的高度空间是指弹性支撑件在伸缩方向上所占的空间,弹性支撑件的伸缩方向也是浮板的浮动方向。
7.当转轴机构处于展平状态时,弹性支撑件中第一部分中至少部分被压缩至第二部分所处高度空间内部,即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浮动方向上至少具有部分区段重叠,第二部分为部分或者全部第一部分提供了压缩变形空间,这样减小了弹性支撑件整体压缩变形时的高度尺寸,满足可折叠式移动终端超薄设计需求。
8.基于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
9.主轴本体包括轴盖和第一支架,轴盖至少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固连有第一支架,轴盖与每一个第一支架之间具有空腔;转轴机构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的第一端部位于
空腔内部,第二端部穿过第一支架上的通道连接浮板,弹性支撑件位于空腔且能够压缩于连接件的第一端部和第一支架之间。第一支架的两侧可以转动连接有摆臂组件,可折叠式移动终端的两个主体部可以通过摆臂组件连接于主轴本体,以实现两个主体部的相对折叠和展开。轴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转轴机构各零部件作用。弹性支撑件安装于轴盖与第一支架之间,结构比较紧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终端设备展开状态时的厚度。
10.基于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
11.连接件还具有与第一支架上的通道滑动配合的导向轴段,导向轴段连接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这样,导向轴段和第一支架配合滑动能够对浮板起到运动导向的作用,确保浮板处于水平状态且沿预定方向浮动,使得浮板与柔性屏贴合接触,避免浮板发生偏斜局部与柔性屏接触而导致柔性屏局部受力现象发生。
12.基于一方面,或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
13.连接件的第一端部和第一支架相对的两表面至少一者设置有限位结构,用于限制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支撑件的最大径向尺寸处于预定范围。这样,能够控制弹性支撑件径向最大变形量,避免弹性支撑件变形过大难以恢复原状态现象发生,维持弹性支撑件在其弹性变形范围内变形,保护弹性支撑件。
14.基于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实施方式中的任一者,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
15.轴盖具有朝向连接件开口的有凹槽,当转轴机构处于折叠状态时,在弹性支撑件的回复力作用下,连接件的第一端部抵靠接触凹槽的底壁或者浮板抵靠第一支架。这样在轴盖与第一支架形成空腔尽量小的情形下满足浮板的活动空间需求,另外当转轴机构处于折叠状态时,浮板在弹性支撑件回复力作用下直接抵靠第一支架或者通过连接件间接抵靠轴盖,有利于浮板安装稳定性。
16.基于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实施方式中的任一者,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
17.弹性支撑件包括锥形弹簧,当转轴机构处于展平状态时,锥形弹簧的部分螺旋段位于另一部分螺旋段围成的内腔中。
18.基于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五种实施方式中的任一者,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方面的第六种实施方式:
19.主轴本体还包括至少一个固连于轴盖的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位于两第一支架之间,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导向部件,用于与浮板上设置的第二导向部件配合以浮动导向。
20.基于一方面的第六种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方面的第七种实施方式:
21.第一导向部件和第二导向部件其中一者为导向柱,另一者为与导向柱滑动配合的导向孔。第一导向部件可以为导向柱,也可以为导向孔。相应地,第二导向部件为导向孔或导向柱。与其他导向结构相比,导向柱和导向孔配合结构简单,空间占据小。
22.基于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七种实施方式中任一者,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方面的第八种实施方式:
23.主轴本体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至少一个摆臂组件,每一个摆臂组件的转动轴平行于所述主轴本体的长度方向,各摆臂组件在围绕主轴本体展开时,驱动浮板移动,并且摆臂组件能够将浮板支撑于支撑屏幕位置。这样,在摆臂组件支撑下,浮板可以稳定位于支撑屏幕位置,稳定支撑柔性屏。
24.基于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八种实施方式中任一者,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方面的第九种实施方式:
25.第一支架包括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靠近轴盖的一侧连接有支座部,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及各支座部形成沿主轴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容纳槽,浮板部分区段往复浮动于容纳槽,连接件的第二端部穿过支座部连接浮板,弹性支撑件能够压缩于连接件与支座部之间,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均具有支撑展开状态的柔性屏的顶面。摆臂组件可以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对于柔性屏的支撑面为水平面而言,当转轴机构处于展平状态时,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和浮板三者朝向柔性屏的顶面共面。这样,展开状态的柔性屏的弯曲部能够支撑于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和浮板三者的顶面,支撑面积比较大,柔性屏弯曲部受力较均匀。
26.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可折叠式移动终端,包括柔性屏及两个主体部,还包括一方面、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九种实施例中任一项的转轴机构,两个主体部通过转轴机构连接,柔性屏包括固定部和弯曲部,其中至少部分弯曲部与主轴本体相对,固定部与主体部固定连接。该实施例中的可折叠式移动终端具有上述转轴机构,当可折叠式移动终端处于展平状态时,其转轴位置厚度比较薄,可以满足可折叠式移动终端超薄化设计需求。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式移动终端的三维示意图;
28.图2为图1所示可折叠式移动终端的爆炸示意图;
2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机构与柔性屏处于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3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3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轴机构处于展平状态的俯视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机构的连接销所处位置的横截面三维示意图;
32.图6为图5中a-a剖视后的局部视图;
33.图7为图5的a-a剖视图;
34.图8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
35.图9为图5所示转轴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36.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具有锥形弹簧的转轴机构处于展平状态时转轴机构处总体厚度的示意图;
38.图12为设置有圆柱螺旋弹簧的转轴机构处于展平状态时转轴机构处总体厚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式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车
载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具有柔性屏的可折叠式移动终端产品,,本技术实施例对电子设备的具体类型不作限制。
40.为了描述技术方案的简洁,本技术对方位词进行了以下定义:将靠近转轴机构300的中心线的位置定义为内,相应地远离中心线的两侧定义为外,以可折叠式移动终端处于展开状态使用时,靠近使用者的方向定义为前,相应地远离使用者的方向定义为后。
41.请参考图1至图2,该实施例中,可折叠式移动终端包括转轴机构300、两个主体部 200以及柔性屏100。可折叠式移动终端的两个主体部200通过转轴机构300连接,利用转轴机构300使得两个主体部200相对转动,从而实现可折叠式移动终端的折叠和展开。两个主体部200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完全相同,两个主体部200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具体产品而定,本文不做具体限定。
42.该实施例中,柔性屏100包括两个固定部及一个弯曲部,两个固定部能够与两个主体部200结合固定,弯曲部与转轴机构300的主轴本体相对设置,二者不固定,以满足弯曲部在折叠时弯曲变形的需求。当可折叠式移动终端处于折叠状态时,弯曲部能够呈弧形的弯曲状。图3中示出了,在闭合状态下,柔性屏100的弯曲部被弯曲成一个水滴式的样子。如此,屏幕内折的r角足够大,不会承受很大程度的弯折,而两侧固定部又能很好地贴合,不留缝隙,同时让弯折痕迹达到最小化。当然,柔性屏100在闭合状态下,弯曲部的折叠形状可以不局限于本文所描述的水滴式,也可以为其他形式。
43.柔性屏100包括显示模组和透明盖板,显示模组能够显示图像以及视频等,显示模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 (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的,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light-emitting diode,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qled)等。透明盖板覆盖于显示模组的外侧,起到保护显示模组的作用。透明盖板可以为玻璃盖板,当然也可以为其他能够起到保护功能的透明材料。柔性屏100还可以兼具触控的功能,即柔性屏100可以为触控屏。
44.请参考图3至图9,本实施例中,转轴机构300包括轴盖1、浮板2、锥形弹簧3、第一支架7、第二支架8和摆臂组件。其中轴盖1的横截面大致为u型结构,第一支架7和第二支架8的数量至少为一个,第一支架7位于轴盖1的端部。各第一支架7和各第二支架8安装于轴盖1的开口位置,轴盖1、第一支架7和第二支架8形成主轴本体,提供转轴机构300各零部件的安装基础,并且转轴机构300中其他零部件基本安装于轴盖1的内侧,轴盖1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转轴机构300的外壳,通过合理设置轴盖1的外表面形状可以与主体部200共同形成较为美观的可折叠式移动终端外型。
45.该实施例中,转轴机构300还包括摆臂组件,摆臂组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主摆臂4和至少一个辅助摆臂5,主摆臂4的内端部、辅助摆臂5的内端部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架 7、第二支架8。主摆臂4的外端部42铰接或者枢接有连接板6,请参见图5和图6,主轴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相应侧的主摆臂4连接有第一连接板61和第二连接板62,第一连接板61和第二连接板62能够随主摆臂4在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往复动作。辅助摆臂5 主要起到各
连接板围绕主轴本体转动过程中的导向作用,辅助摆臂5的外端部与相应侧连接板滑动连接。即连接板朝向辅助摆臂5的侧面可以设置有滑槽,辅助摆臂5部分滑设于滑槽内部。辅助摆臂5与滑槽的配合请参见图4,关于滑槽、主摆臂4和辅助摆臂5的具体结构本文不做具体限定。
46.第一连接板61和第二连接板62分别连接固定两个主体部200,第一连接板61和第二连接板62二者与两个主体部200的连接方式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做详述。该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61和第二连接板62的前板面与柔性屏100的部分固定部固连,第一连接板61和第二连接板62均可以通过胶粘的形式与柔性屏100固连。另外,关于第一连接板 61和第二连接板62的尺寸本文不做要求,只要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即可。
47.该实施例中,主摆臂4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架7,辅助摆臂5转动连接于第二支架8,因主摆臂4和辅助摆臂5在功能上略有差别,因此主摆臂4与第一支架7转动连接方式、辅助摆臂5与第二支架8的转动连接方式可以不同。请参见图4,该实施例中给出了主摆臂4的内端部具有半圆弧段41,半圆弧段41与支架的弧形面转动配合。辅助摆臂5的内端部铰接连接第二支架8。
48.其中第一支架7和第二支架8是支架在转轴机构300中设置位置不同的两部分,仅是为了描述技术方案的简洁,第一支架7和第二支架8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当然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后文以第一支架7和第二支架8为分体式结构为例,继续介绍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
49.请进一步结合图8理解,该实施例中,锥形弹簧3通过连接销9安装于第一支架7和浮板2之间,沿伸缩方向,锥形弹簧3的横截面外轮廓尺寸逐渐变化,例如可以自柔性屏 100至轴盖1方向(即由前向后方向),横截面外轮廓尺寸逐渐增大或者逐渐减小。以锥形弹簧3为圆锥弹簧为例,圆锥弹簧的各横截面的外轮廓为圆形,自柔性屏100至轴盖1方向,锥形弹簧3的横截面的半径可以逐渐增大或者逐渐减小。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将垂直于浮动方向的平面定义为横截面。在转轴机构300由折叠状态逐渐展平过程中,主摆臂 4或者辅助摆臂5在转动的同时能够驱动浮板2朝向柔性屏100运动,最终支撑浮板2于支撑屏幕位置,此时浮板2与柔性屏100的弯曲部接触起到支撑柔性屏100弯曲部的作用。同时,锥形弹簧3被压缩于连接销9的第一端部和支架之间,对浮板2产生朝向轴盖1侧的拉力。当转轴机构300反向转动,即由展平状态逐渐转动至折叠状态时,主摆臂4的内端部逐渐脱离浮板2,浮板2在锥形弹簧3的回复力作用下朝向轴盖1侧运动,以避让柔性屏100的弯曲变形。
50.该实施例中,当转轴机构300处于展平状态,压缩于第一支架7与连接销9的第一端部之间的锥形弹簧3的部分螺旋段位于另一部分螺旋段围成的内腔中,也就是说,锥形弹簧3在被压缩过程中,直径较小的螺旋段可以对与其临近的直径较大的螺旋段施加一个横向力,迫使直径较大的螺旋段在横向也发生变形,这样直径较小的螺旋段可以被压缩至直径较大的螺旋段的内部空间中,进而能够降低锥形弹簧3压缩高度。这样在产生同样回复力的前提下,与圆柱螺旋弹簧压缩各部分在浮动方向依次排布相比,该实施例中锥形弹簧 3被压缩后占用的高度空间比较小,可折叠式移动终端展开后转轴机构300处的厚度也相应比较薄,满足折叠式电子设备超薄设计需求。请参见图11和图12,图11示出了锥形弹簧3压缩变形后的高度h1,图12示出了圆柱螺旋弹簧压缩变形后的高度h2,显而易见,初始状态同样高度的锥形弹簧3和圆柱螺旋弹簧10’到达各自的最大压缩量后,锥形弹簧 3的高度要小于
圆柱螺旋弹簧10’,即应用锥形弹簧3的转轴机构300在浮动方向所需空间要小,转轴机构300处的厚度h1小于具有圆柱螺旋弹簧的转轴机构300的厚度h2。
51.请再次参见图5至图7,该实施例中,轴盖1与第一支架7之间具有空腔,连接销9 的第一端部位于空腔内部,第二端部穿过支架上的通道连接浮板2,浮板2与连接销9连接位置可以设置朝向轴盖1凸起的凸台,这样增大浮板2连接位置的局部厚度,以增强使用强度。锥形弹簧3安装于连接销9的第一端部和第一支架7之间。当浮板2在主摆臂4 的带动下朝向柔性屏100方向移动时,连接销9也随浮板2一起朝向柔性屏100方向运动,锥形弹簧3将被压缩于连接销9的第一端部和第一支架7之间。
52.该实施例中,连接销9的第一端部可以具有朝向第一支架7的支撑面,锥形弹簧3的下端支撑于支撑面,上端与第一支架7底壁抵靠。连接销9与浮板2可以螺纹连接,也可以通过粘接工艺或者过盈配合连接固定。支撑面可以为平面,当然也可以为曲面结构,例如球面等等,只要能够满足锥形弹簧3的稳定支撑即可。
53.该实施例提供的转轴机构300将锥形弹簧3安装于轴盖1与第一支架7之间,充分利用了轴盖1与第一支架7之间的空间,结构比较紧凑。
54.为了提高浮板2往复浮动的稳定性以及方向性,该实施例中的连接销9还可以包括导向轴段,用于与第一支架7上的通道滑动配合。也就是说,导向轴段与第一支架7上的通道配合安装,二者起到对浮板2运动导向的作用。图5至图7中示出了导向轴段为圆柱体,第一支架7上的通道为圆形孔的具体结构形式,当然导向轴段的横截面外轮廓还可以为其他形式,只要能够满足上述导向效果即可。请参考图5至图7,连接销9可以包括三个顺次连接且直径依次减小的轴段:第一端部轴段91、导向轴段92和第二端部轴段93,该实施例中的连接销9仅包括三个圆柱段,结构简单且易于加工。当然,连接销9的结构不局限于文中描述。
55.当然,满足上述技术效果的弹性支撑件不仅局限于锥形弹簧3,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弹簧,例如包括至少两个圆柱段的螺旋弹簧,相邻两个圆柱段非等径,压缩式直径较小的圆柱段可以位于直径较大的圆柱段内腔。关于弹性支撑件的其他形式本文不再一一列举,只要能够实现在压缩时,弹性支撑件中第一部分的至少部分缩至第二部分所处空间内部即可。这样弹性支撑件压缩时在沿浮动方向所占空间比较小。
56.如上文所述,锥形弹簧3等弹性支撑件在压缩变形时,第一部分至少部分弹簧圈会被挤压进入与其相邻的第二部分弹簧圈内部,这样第二部分弹簧圈的径向尺寸将会变大,理论上,锥形弹簧3位于最外层的弹簧圈径向尺寸变化越大,压缩进入其内部的弹簧圈数就越多,这样锥形弹簧3压缩后高度所占空间也就相应越小。但是,弹簧圈径向尺寸变化越大,其弹性失效的风险相应增大。也就是说,弹簧圈径向尺寸变化过大,有可能会发生塑性变形,无法恢复至原状态。
57.因此,该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第一端部和第一支架7相对的两表面种至少一者设置有限位结构,用于限制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支撑件的最大径向尺寸处于预定范围。也就是说,限位结构限制弹性支撑件压缩时沿径向的最大尺寸。这样通过限位结构的限制,可以将弹性支撑件的径向尺寸限制在预定范围内,避免弹性支撑件沿径向发生过大变形,提高弹性支撑件工作的可靠性。
58.该实施例中,限位结构可以为凹槽结构,也可以为凸台结构。请参考图7,图中给出了在第一支架7与连接销9的第一端部相对的表面设置限位凸台731,即第一支架7的底壁设
置有限位凸台731,限位凸台朝向轴盖1一侧突起。这样锥形弹簧3在限位凸台731 围成的空间内变形,限位凸台731可以为360度弧形结构,也可以为弧形段,当然还可以为离散的多个凸台,多个凸台围合形成限制锥形弹簧3的变形空间。
59.为了尽量获得展开时厚度比较薄的可折叠式移动终端,该实施例中,轴盖1朝向连接件的表面设置有凹槽11,在满足轴盖1使用强度需求的前提下,将轴盖1与连接件的第一端部相对的位置设置凹槽11,如图7所示。当可折叠式移动终端处于折叠状态时,连接件的第一端部可以运动至凹槽11内部,这样在轴盖1与第一支架7形成空腔尽量小的情形下满足浮板2的活动空间需求。当转轴机构300处于折叠状态时,在弹性支撑件回复力作用下,连接件的第一端部抵靠接触凹槽的底壁,或者浮板2抵靠第一支架7。也就是说,无论转轴机构300处于哪种状态,弹性支撑件可以始终处于张紧状态,在弹性支撑件的张紧力作用下,浮板2可以抵靠第一支架7或者间接抵靠轴盖1(连接销9与轴盖1抵靠),避免浮板2晃动,这样浮板2的安装稳定性比较高。
60.当前技术中轴盖1的两端部均安装有主摆臂4,为了避免主摆臂4与浮板2干涉,设置主摆臂4的位置不设置浮板2,浮板2位于两主摆臂4之间,即浮板2的长度小于轴盖 1长度。而,该实施例中的浮板2自轴盖1一端延伸至轴盖1的另一端,即浮板2的长度大约等于轴盖1的长度,或者浮板2的长度略小于轴盖1长度,为了尽量提高浮板2往复运动的稳定性,还可以如下设置。
61.该实施例中,两个第一支架7之间还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支架8,图8和图9中示出了一种示例中第二支架8的设置位置,第二支架8上设置有第一导向部件,用于浮板 2上设置的第二导向部件配合以浮动导向。在浮板2往复浮动过程中,第一导向部件和第二导向部件配合起到对浮板2运动导向的作用。
62.第一导向部件和第二导向部件配合只要能够实现运动导向即可,在一种示例中,第一导向部件和第二导向部件其中一者可以为导向柱,另一者为与导向柱滑动配合的导向孔。导向柱和导向孔配合导向结构比较简单,且占据空间比较小,有利于满足可折叠式移动终端的超薄设计需求。请参考图10,在一示例中,第二支架8设置有朝向浮板2突出的导向柱81,浮板2上设置有导向孔。
63.该实施例中,第二支架8不仅能够起到连接辅助摆臂5的作用,而且能够对浮板2起到导向功能。
64.如上文所述,摆臂组件在围绕主轴本体展开时,摆臂组件驱动浮板2朝向柔性屏100 运动,并且当摆臂组件位于展平状态时,浮板2也被摆臂组件支撑于支撑屏幕位置。该实施例中,摆臂组件包括主摆臂4和辅助摆臂5,在展平状态时,浮板2可以同时支撑于主摆臂4和辅助摆臂5上,或者浮板2仅支撑于主摆臂4或者辅助摆臂5其中一者上。关于在展平状态支撑浮板2的结构本技术不做详细描述。
65.该实施例中,与浮板2固定连接的连接件不局限于连接销9结构,还可以为其他形式,例如螺栓或者螺杆等。
66.在一种示例中,第一支架7可以包括第一连接体71和第二连接体72,第一连接体71 和第二连接体72靠近轴盖1的一侧连接有支座部73,第一连接体71、第二连接体72及支座部73形成沿主轴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容纳槽,浮板2部分区段往复浮动于容纳槽,连接件的第二端部穿过支座部连接浮板,弹性支撑件能够压缩于连接件与支座部之间,第一连接体
和第二连接体均具有支撑展开状态的柔性屏的顶面。摆臂组件可以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体71和第二连接体72,对于柔性屏100的被支撑面为水平面而言,当转轴机构处于展平状态时,第一连接体71、第二连接体72和浮板2三者朝向柔性屏100的顶面共面。这样,展开状态的柔性屏100的弯曲部能够支撑于第一连接体71、第二连接体72和浮板 2三者的顶面,支撑面积比较大,柔性屏100弯曲部受力较均匀。
67.第一支架7和第二支架8的结构不局限于本文记载,还可以为其他结构,只要满足上述使用需求即可。
68.该实施例中仅描述了主轴本体包括轴盖1、第一支架7和第二支架8的一种示例,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主轴本体主要提供其他零部件的安装基础,其不局限于包括上述部件。
69.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