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听诊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82165发布日期:2022-05-26 14:01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听诊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听诊器。


背景技术:

2.心内科临床给心脏听诊时,常用到听诊器,而目前的听诊器仅供一个人听诊使用,如在为疑难心脏病患会诊时,常常需要各医护人员轮流听诊后,在集中讨论诊治方案,容易延误抢救时间。又如,在心内教学时,也常需要各实习生依次听诊后,再有导师进行解说,浪费时间。鉴于该种技术问题,迫切需要出现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于各学科听诊时或会诊时使用,或教学时使用的,节省听诊时间的一种智能听诊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听诊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智能听诊器,包括听诊器、远程会诊/教学仪器与远程终端,所述听诊器的结构中包含有传声导管、拾音器与耳塞,所述拾音器与耳塞之间通过传声导管相连接,所述拾音器上设置有声音接收器与无线信号发射器,所述远程终端上设置有无线信号接收器,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与无线信号接收器之间建立无线通信渠道,所述远程终端与远程会诊/教学仪器之间通过传输线相连接。
6.优选的,所述远程终端为手机或电脑。
7.优选的,所述远程会诊/教学仪器的结构中包含有机体,所述机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机体的前侧设置有控制开关,且控制开关上设置有开关按钮,所述机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外放音箱。
8.优选的,所述机体的两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且两组安装槽内均固定安装有录音器。
9.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前侧还通过传输线固定连接有耳机,所述耳机上套装海绵保护套。
10.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程终端识别听诊信号的方法,具体的,所述远程终端中的无线信号接收器与无线信号发射器之间采用无线光通信(fso)技术,最大程度的保证无线信号的传输实时性以及真实性。
11.优选的,所述远程终端与远程会诊/教学仪器之间信号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2.s1:远程会诊/教学仪器与远程终端通过传输线连接;
13.s2:工作人员使用远程会诊/教学仪器进行听诊;
14.s3:远程会诊/教学仪器采集到听诊信号后经过传输线传输到无线信号发射器端;
15.s4:无线信号发射器端接收到信号后进行信号解析处理,解析后将信号重新打包;
16.s5:无线信号发射器端将信号包通过无线光通信技术传输到无线信号接收器端;
17.s6:无线信号接收器端将信号进行解包并进行解析,将分析结果展示在手机终端。
18.优选的,所述远程终端中信号传输过程中,采集的听诊信号均是以数字信号进行传输。
19.优选的,所述远程终端s4中对采集信号进行解析处理包括对采集信号的放大、调理和转换、由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后再进行重新打包。
20.优选的,所述远程终端s6中无线信号接收器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包,使用d/a转换器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展示在远程终端处,远程终端信号端对电信号的波动以及起伏特征进而分析听诊信号。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智能听诊器,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听诊器结构中拾音器获取的声音传递至远程终端,再由远程终端传递至远程会诊/教学仪器,利于心内科会诊时使用,或心内科教学时使用,节省听诊时间,其中,录音器的设置,更加方便了医务人员听诊与研究患者的病情,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该听诊器不仅可以听心脏,还可以听肺部呼吸音,还可以听腹腔肠鸣音等,可以将声音传导出来,大家一起共同识别,更主要可以通过软件智能识别识别,有益于各学科会诊和教学使用。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一种智能听诊器中听诊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一种智能听诊器中远程会诊/教学仪器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一种智能听诊器中远程终端识别信号流程示意图。
25.图中:1、无线信号发射器;2、声音接收器;3、耳塞;4、传声导管;5、机体;6、耳机;7、控制开关;8、开关按钮;9、录音器;10、外放音箱;11、底座;12、拾音器。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27.如图1-2所示,一种智能听诊器,包括听诊器、远程会诊/教学仪器与远程终端,听诊器的结构中包含有传声导管4、拾音器12与耳塞3,拾音器12与耳塞3之间通过传声导管4相连接,拾音器12上设置有声音接收器2与无线信号发射器1,远程终端上设置有无线信号接收器,无线信号发射器1与无线信号接收器之间建立无线通信渠道,远程终端与远程会诊/教学仪器之间通过传输线相连接,拾音器12上声音接收器2获取声音,并通过无线信号发射器1与无线信号接收器建立的无线通信渠道,将声音数据传递至远程终端,最终由远程终端传递至远程会诊/教学仪器。
28.进一步的,远程终端为手机或电脑,能够与听诊器结构中的无线信号发射器建立无线通信渠道。
29.进一步的,远程会诊/教学仪器的结构中包含有机体5,机体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11,机体5的前侧设置有控制开关7,且控制开关7上设置有开关按钮8,机体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外放音箱10,拾音器12上声音接收器2获取声音,并通过无线信号发射器1与无线信号接收器建立的无线通信渠道,将声音数据传递至远程终端,最终由远程终端传递至远程会诊/教学仪器,远程会诊/教学仪器上设置的外放音箱10可播放声音,可直接提供给会诊医生以及处于学习阶段的医生,缩短整体听诊时间。
30.进一步的,机体5的两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且两组安装槽内均固定安装有录音器9,录音器9能够录制声音,更加方便了医务人员听诊与研究患者的病情。
31.进一步的,机体5的前侧还通过传输线固定连接有耳机6,耳机6上套装海绵保护套,耳机6同样能够播放声音,可直接提供给会诊医生以及处于学习阶段的医生,缩短整体听诊时间。
32.进一步的,所述远程终端中的无线信号接收器与无线信号发射器之间采用无线光通信(fso)技术,最大程度的保证无线信号的传输实时性以及真实性。
33.如图3所示,所述远程终端与远程会诊/教学仪器之间信号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4.s1:远程会诊/教学仪器与远程终端通过传输线连接;
35.s2:工作人员使用远程会诊/教学仪器进行听诊;
36.s3:远程会诊/教学仪器采集到听诊信号后经过传输线传输到无线信号发射器端;
37.s4:无线信号发射器端接收到信号后进行信号解析处理,解析后将信号重新打包;
38.s5:无线信号发射器端将信号包通过无线光通信技术传输到无线信号接收器端;
39.s6:无线信号接收器端将信号进行解包并进行解析,将分析结果展示在手机终端。
40.进一步的,所述远程终端中信号传输过程中,采集的听诊信号均是以数字信号进行传输。
41.进一步的,所述远程终端s4中对采集信号进行解析处理包括对采集信号的放大、调理和转换、由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后再进行重新打包。
42.进一步的,所述远程终端s6中无线信号接收器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包,使用d/a转换器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展示在远程终端处,远程终端信号端对电信号的波动以及起伏特征进而分析听诊信号。
43.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一种智能听诊器,使用时,主诊治医生佩戴并使用听诊器,拾音器12上声音接收器2获取声音,并通过无线信号发射器1与无线信号接收器建立的无线通信渠道,将声音数据传递至远程终端,最终由远程终端传递至远程会诊/教学仪器,远程会诊/教学仪器上设置的耳机6与外放音箱10均可播放声音,可直接提供给会诊医生以及处于学习阶段的医生,缩短整体听诊时间,录音器9能够录制声音,更加方便了医务人员听诊与研究患者的病情,较为实用。
4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