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便携录音麦克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26355发布日期:2021-08-10 14:38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便携录音麦克风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录音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便携录音麦克风。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应用越来越丰富,手机用麦克风的应用越来越多,麦克风可以用于录音、录制视频和进行视频对话等。近年来,k歌软件广泛流行,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手机录歌展示自己的歌声或释放生活压力。

人们一般通过具有录音功能的线控耳机或蓝牙耳机来进行录音,但是传统的线控耳机、蓝牙耳机的麦克风录音效果较差,录好的音频视频容易存在音质不清晰、喷麦等情况;而专业的录音设备价格昂贵,占用空间大,不方便携带,并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使用。

为此,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6596163u提供了一种k歌麦克风,包括从下到上的手柄、手柄盒子和音头,所述手柄盒子内置有与麦克风输入内部输出通路连接的扬声器以及与所述扬声器和音头电连接的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还电连接设在麦克风主体表面的用于开启/关闭所述扬声器并自动切换麦克风输入对应内部/外部输出通路的扬声器开关,进一步还配合设置3.5寸音频插孔、蓝牙单元和fm发射单元,可以实现麦克风的随身携带。

但是上述方案具有以下缺点:

(1)k歌麦克风功能单一,不能根据用户的使用需要和环境条件对麦克风的技术参数进行调整,录音效果较差;

(2)采用单一固定音头拾音的方式,不能进行立体音或双声道音频的录制,使用场合有限。

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麦克风进行改进,使其适用于不同的环境条件,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麦克风功能单一、不能根据用户需要和环境条件进行参数调整、不满足用户使用需要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便携录音麦克风,包括:

控制盒,包括控制盒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控制盒外壳内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盒外壳上设有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的录音灵敏度选择按键和场景模式选择按键;所述控制盒上设有用于与移动设备连接的接头;

两个麦克风,转动设置在所述控制盒外壳的左右两侧,所述麦克风与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

在本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控制盒外壳为封闭的壳体,包括面壳和侧壳,所述面壳包括:

面壳本体,其外侧面上设有述录音灵敏度选择按键和所述场景模式选择按键,所述面壳本体的内侧面上设有pcb板安装架和第一螺钉固定座;所述面壳本体的左右两个侧面上转轴孔,所述面壳本体的内侧面上设有限位凸部,所述限位凸部设置在所述转轴孔的一侧;

顶板,设置在所述面壳本体的顶面上,其侧面上设有卡钩;

底板,设置在所述面壳本体的底面上,所述底板上设有接头孔;

所述侧壳安装在所述面壳上,其内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卡钩相适配的卡槽,所述侧壳的外侧面上设有贯穿的第一螺钉孔,与所述第一螺钉座相适配。

在本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顶板上设有第二螺钉孔,所述侧壳的内端面上设有第二螺钉座,所述第二螺钉座设置在所述第二螺钉孔的下方;

所述侧壳的内端面上还设有插板,所述插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顶面上,所述插板上设有插头缺口。

在本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面壳本体和所述侧壳的下部内凹形成台阶,所述台阶上套设有限位圈。

在本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

pcb板,固定在所述pcb板安装架上,所述pcb板上设有控制电路;

接头座,设置在所述pcb板的下部,所述接头通过所述接头座设置在pcb板上,所述接头的下端穿出所述接头孔设置。

在本方案中,优选的,所述pcb板上还设有3.5mm接头座和充电母座,所述顶板上设有3.5mm接头插口和充电母座插口;

所述面壳本体的外侧面上还设有麦克风灵敏度指示灯和场景模式指示灯。

在本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麦克风包括:

麦克风底座,呈开口向上的筒状,所述麦克风底座的连接端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侧面上设有限位键,所述限位键上设有与所述限位部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转轴通过轴套转动设置在所述转轴孔内;

麦克风内筒,其下端固定在所述麦克风底座内,其顶面上设有咪头安装座,咪头设置在所述咪头安装座上;所述麦克风内筒内设有麦克风线路板;所述麦克风内筒的外圆周面和顶面上设有防尘网;

麦克风上壳,安装固定在所述麦克风内筒上的外圆周面上,所述麦克风上壳和所述麦克风内筒上设有多个拾音孔。

在本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麦克风内筒内设有隔板,所述麦克风线路板设置在所述隔板上;所述隔板上设有第一线路孔。

在本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转轴内设有线路通道,所述麦克风内筒的下部设有与所述线路板上设有第二线路孔,所述第二线路孔与所述线路通道连通。

在本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麦克风底座上设有沉孔,所述隔板的底面上设有盲孔,所述麦克风内筒通过设置在所述沉孔和所述盲孔以及螺栓和螺丝固定在所述麦克风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便携录音麦克风,包括控制盒以及转动设置在控制盒两侧的两个麦克风,控制盒内设有控制组件,通过控制盒上的录音灵敏度选择按键和场景模式选择按键可以对麦克风的技术参数进行设置,满足不同使用场景的录音要求;麦克风转动设置在外壳两侧,通过对麦克风的转动,实现麦克风与音源距离的调整,提高了录制出的音频效果的多样性,满足用户不同的拾音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多功能便携录音麦克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面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侧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麦克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麦克风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6中各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控制盒1,麦克风2,接头3,录音灵敏度选择按键4,场景模式选择按键5,控制组件11,pcb板111,接头座112,3.5mm接头座113,充电母座114,面壳10,侧壳12,面壳本体13,顶板14,底板15,pcb板安装架131,第一螺钉固定座132,转轴孔133,限位凸部134,卡钩141,第二螺钉孔142,3.5mm接口143,充电插口144,录音灵敏度指示灯18,场景模式指示灯19,接头孔151,卡槽121,第一螺钉孔122,第二螺钉座123,插板124,插头缺口125,台阶16,限位圈17,麦克风底座21,麦克风内筒22,麦克风上壳23,咪头24,转轴25,轴套26,限位键251,线路通道253,限位凸部134,沉孔211,咪头安装座221,隔板222,第一线路孔223,盲孔224,第二线路孔225,防尘网226,拾音孔2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便携录音麦克风,包括控制盒和转动设置在控制盒两侧的麦克风,可以通过控制盒上的录音灵敏度选择按键和场景模式选择按键调整麦克风的技术参数,满足不同场景的使用要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便携录音麦克风,包括控制盒1和转动设置在控制盒1两侧的麦克风2,控制盒1上设有接头3、录音灵敏度选择按键4和场景模式选择按键5。

控制盒1包括控制盒外壳和控制组件11,控制组件11设置在控制盒外壳内,控制组件11包括pcb板111和接头座112,pcb板111上设有控制电路,麦克风2和录音灵敏度选择按键4以及场景模式选择按键5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接头座112设置在pcb板111的下部,接头3通过接头座112连接在pcb板111上。pcb板111上还设有3.5mm接头座113和充电母座114。

如图3和图4所示,控制盒外壳为封闭的壳体,包括面壳10和侧壳12,面壳10包括面壳本体13、顶板14和底板15,录音灵敏度选择按键4和场景模式选择按键5设置在面壳本体13的外侧面上,面壳本体13的内侧面上设有pcb板安装架131和第一螺钉固定座132,pcb板111安装在pcb安装座131上。面壳本体13的左右两个侧面上设有转轴孔133,面壳本体13的内侧面上设有限位凸部134,限位凸部134设置在转轴孔133的一侧,用于限制转轴的位置。面壳本体13的外侧面上还设有与pcb板111电性连接的录音灵敏度指示灯18和场景模式指示灯19。

顶板14设置在面壳本体13的的顶面上,顶板14的侧面上设有卡钩141。顶板14的顶面上设有第二螺钉孔142和3.5mm接口143以及充电插口144。底板15设置在面壳本体13的底面上,底板15上设有接头孔151,接头3穿出接头孔151设置。

侧壳12安装在面壳13上,侧壳12的内端上设有卡槽121,卡槽121与卡钩141相适配。侧壳12的外侧面上设有贯穿的第一螺钉孔122,与第一螺钉座132相适配。侧壳12的内端面上设有第二螺钉座123,第二螺钉座123设置在第二螺钉孔142的下方,通过螺钉使侧壳12与顶板14固定在一起。侧壳12的内端面上还设有插板124,侧壳12安装在面壳13上时,插板124设置在底板15的顶面上,插板124上还设有插头缺口125。

面壳本体13和侧壳12的下部内凹形成台阶16,台阶16上设置限位圈17,可以避免控制盒1受到冲击时面壳10与侧壳12分开。

如图5和图6所示,麦克风2包括麦克风底座21、麦克风内筒22、麦克风上壳23和咪头24。麦克风底座21呈开口向上的筒状,麦克风底座21的连接端上设有转轴25,转轴25通过轴套26转动设置在转轴孔133内,转轴25的侧面上设有限位键251,限位键251上设有限位槽,限位槽与限位凸部134相适配。转轴25上设有贯穿的线路通道253,用于供麦克风2与控制盒1内的控制组件11电性连接。麦克风底座21的底面上设有沉孔211。

麦克风内筒22固定在麦克风底座21内,麦克风内筒22的顶面上设有咪头安装座221,咪头24安装在咪头安装座221内。麦克风内筒22内还设有隔板222,麦克风电路板(图中未画出)设置在隔板222上。隔板222上还设有贯穿的第一线路孔223,隔板222的底面上设有盲孔224,麦克风内筒22通过设置在盲孔224和沉孔211内的螺栓和螺丝固定在麦克风底座21上。麦克风内筒22的下部设有第二线路孔225,第二线路孔225与线路通道253连通。麦克风内筒22的外圆周面和顶面上设有防尘网226。

麦克风上壳23安装固定在麦克风内筒22的外圆周面上,麦克风上壳23和麦克风内筒22上设有多个拾音孔27。

用户可以根据其使用环境和使用需要,通过录音灵敏度选择按键4场景模式选择按键5对录音灵敏度和场景模式进行选择,其中,场景模式包括语音模式、高保真模式和音乐模式,语音模式适用于个人交谈,语音翻译,会议,课堂记录等,高保真模式可以调节为平直eq实现,音乐模式具有增强高低音的效果,而录音灵敏度的增益可设置为0db、-6db、-12db三级,避免用户使用时破0db。当用户通过录音灵敏度选择按键4场景模式选择按键5进行录音灵敏度和场景模式的选择时,相应的录音灵敏度指示灯18和场景模式指示灯19点亮,指示选择的录音灵敏度和场景模式。

用户还可以根据录音需要,通过转轴25和轴套26转动麦克风2,调整其相对位置,录制立体音或双声道音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便携录音麦克风,通过控制盒进行麦克风录音灵敏度和场景模式的选择,调整麦克风的技术参数,使麦克风满足不同使用场景的录音需要。两个麦克风转动设置在控制盒的两侧,方便用户根据其录音需要对麦克风的相对位置以及麦克风与音源的相对距离调整,丰富了麦克风的拾音效果。

在本方案中,控制盒外壳包括面壳和侧壳,侧壳通过设置在侧壳上的卡槽以及设置在面壳顶板上的卡钩固定在面壳上,安装方便。侧壳和面壳通过第一螺钉孔和第一螺钉座固定,结构紧凑,外形美观。

在本方案中,面壳本体和侧壳的下部上套设有限位圈,提高了控制盒外壳的结构稳定性,避免控制盒外壳收到冲击后裂开。

在本方案中,麦克风包括麦克风底座、麦克风内筒和麦克风上壳,麦克风内筒通过设置在麦克风底座上的沉孔和螺钉固定在麦克风底座上,提高了麦克风的整体外观的美观性;麦克风底座上设有转轴,转轴内设有线路通道,用于设置与控制盒线路电性连接的麦克风线路,提高了麦克风整体结构的简洁紧凑性。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