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三跨区域多方位距离智能感知预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86960发布日期:2021-11-06 04:13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输电线路三跨区域多方位距离智能感知预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输电线路三跨区域多方位距离智能感知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基础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优先发展重点。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和基础产业,电力行业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与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不仅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大问题,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稳定密切相关。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电的需求量不断扩大,电力销售市场的扩大又刺激了整个电力生产的发展。
3.随着电网及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升级、建设,输电线路“三跨”相关问题日趋频繁,在电网建设项目中,我们时常会碰到输电线路与铁路、公路、电力线等重要设施交叉,此类问题属于项目关键控制性指标问题,如处理不当,将可能导致发生较大的公共安全和电网安全事件,为切实保障电网及其交叉临近设施的安全,需要在相近之间的输电线路塔设置其能够对其多方位的安全距离进行预警监控设备,从而进行防护。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输电线路三跨区域多方位距离智能感知预警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输电线路三跨区域多方位距离智能感知预警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下方设有控制底座,所述控制底座顶端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下方设有驱动电机,所述装置主体顶端固定连接有防尘盖,所述装置主体底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底板,且连接底板与环形槽相适配,所述连接底板底端焊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中间设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底端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底端与气缸活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正面固定安装有主摄像头,所述主摄像头下方设有辅助摄像头,且辅助摄像头与装置主体底端固定连接,且辅助摄像头背面与控制底座相贴合。
7.优选的,所述环形槽表面开设有旋转槽,所述旋转槽位于控制底座表面中间位置,且气缸安装于旋转槽内,所述旋转槽侧壁设有上下对称设置的卡板,且卡板与旋转槽侧壁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气缸外壁套设有并固定连接有套环,且套环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套环卡合于上下相互对称设置的卡板之间,上下对称设置的所述卡板之间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穿过套环表面的滑槽,且套环与固定杆活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防尘盖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光源感应器,且两个光源感应器左右相互对称设置,所述防尘盖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灯壳,且光源感应器位于灯壳内部。
10.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架相邻一端均设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相对一端与联轴器两侧活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控制底座背面设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与控制底座背面固定连接,且固定板内侧一端与装置主体背面相贴合。
12.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控制底座控制监控设备的方向位置,便于多方向的进行监控,从而起到预警效果,在控制底座的表面开设旋转槽,通过旋转槽将气缸安装与旋转槽内,在气缸的外壁套设套环,并在套环的表面开设滑槽,在旋转槽的侧壁安装上下两个对称的卡板,通过将套环卡合与卡板之间,在上下两个卡板相对一端设置固定杆,固定杆穿过滑槽,从而与套环活动连接,在控制底座的内部设置驱动电机,并将驱动电机安装在气缸下方并与其连接,启动驱动电机,从而带动气缸进行旋转,套环通过与固定杆连接,从而避免出现旋转脱离的现象,气缸连接活动杆,活动杆连接装置主体,从而带动装置主体进行旋转,位于装置主体上的主摄像头与辅助摄像头对多方向的相对距离的视线进行监控,对输电线路之间进行防控,在出现异常现象时,能够及时反馈,增强其预警效果,减小出现事故的发生。
1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光源感应器,便于在异常天气时,起到对外部的预警及对监测的辅助效果,在防尘盖的两侧安装光源感应器,光源感应器直接连接装置主体,装置主体通过光源感应器进行阶段性的发光,在光源感应器的外部设置灯罩,通过灯罩将光源进一步的放大,在阴雨与大雾等天气时,从而有效的辅助监控设备进行监测,并通过闪烁对周围行人进行预警左右。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侧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例说明:
20.1、防尘盖;2、装置主体;3、控制底座;4、固定板;5、环形槽;6、主摄像头;7、光源感应器;8、灯壳;9、辅助摄像头;10、连接底板;11、固定架;12、联轴器;13、连接杆;14、活动杆;15、气缸;16、套环;17、卡板;18、固定杆;19、驱动电机;20、旋转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2.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23.具体实施例:
24.参照图1

4,输电线路三跨区域多方位距离智能感知预警装置,包括装置主体2,装
置主体2下方设有控制底座3,控制底座3顶端开设有环形槽5,环形槽5内固定安装有气缸15,气缸15下方设有驱动电机19,装置主体2顶端固定连接有防尘盖1,装置主体2底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底板10,且连接底板10与环形槽5相适配,连接底板10底端焊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架11,两个固定架11中间设有联轴器12,联轴器12底端灯壳8连接有活动杆14,活动杆14底端与气缸15活动连接。装置主体2正面固定安装有主摄像头6,主摄像头6下方设有辅助摄像头9,且辅助摄像头9与装置主体2底端固定连接,且辅助摄像头9背面与控制底座3相贴合。环形槽5表面开设有旋转槽20,旋转槽20位于控制底座3表面中间位置,且气缸15安装于旋转槽20内,旋转槽20侧壁设有上下对称设置的卡板17,且卡板17与旋转槽20侧壁固定连接。气缸15外壁套设有并固定连接有套环16,且套环16表面开设有滑槽,套环16卡合于上下相互对称设置的卡板17之间,上下对称设置的卡板17之间连接有固定杆18,且固定杆18穿过套环16表面的滑槽,且套环16与固定杆18活动连接。在控制底座3的表面开设旋转槽20,通过旋转槽20将气缸15安装与旋转槽20内,在气缸15的外壁套设套环16,并在套环16的表面开设滑槽,在旋转槽20的侧壁安装上下两个对称的卡板17,通过将套环16卡合与卡板17之间,在上下两个卡板17相对一端设置固定杆18,固定杆18穿过滑槽,从而与套环16活动连接,在控制底座3的内部设置驱动电机19,并将驱动电机19安装在气缸15下方并与其连接,启动驱动电机19,从而带动气缸15进行旋转,套环16通过与固定杆18连接,从而避免出现旋转脱离的现象,气缸15连接活动杆14,活动杆14连接装置主体2,从而带动装置主体2进行旋转,位于装置主体2上的主摄像头6与辅助摄像头9对多方向的相对距离的视线进行监控,对输电线路之间进行防控,在出现异常现象时,能够及时反馈,增强其预警效果,减小出现事故的发生。
25.防尘盖1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光源感应器7,且两个光源感应器7左右相互对称设置,防尘盖1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灯壳8,且光源感应器7位于灯壳8内部。两个固定架11相邻一端均设有连接杆13,且连接杆13相对一端与联轴器12两侧活动连接。通过与联轴器12连接,使装置主体2能够进行上下角度调整,提高监测范围,控制底座3背面设有固定板4,且固定板4与控制底座3背面固定连接,且固定板4内侧一端与装置主体2背面相贴合。在防尘盖1的两侧安装光源感应器7,光源感应器7直接连接装置主体2,装置主体2通过光源感应器7进行阶段性的发光,在光源感应器7的外部设置灯壳8,通过灯壳8将光源进一步的放大,在阴雨与大雾等天气时,从而有效的辅助装置主体2进行监测,并通过闪烁对周围行人进行预警左右。
2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
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