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于调节的头戴式蓝牙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97898发布日期:2021-11-06 05:10阅读:85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易于调节的头戴式蓝牙耳机。


背景技术:

2.耳机是一对转换单元,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随身听、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配套的耳机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3.然而,目前市面上现有的耳机大多采用有线的方式,容易受到线缆的束缚,且携带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易于调节的头戴式蓝牙耳机,旨在解决现有的耳机采用有线的方式,容易受到线缆的束缚,且携带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易于调节的头戴式蓝牙耳机,包括头梁、头梁垫、支架、上盖板、耳壳、喇叭单元、可充电锂电池、蓝牙芯片以及耳套,所述头梁包括上头梁壳体和下头梁壳体,所述上头梁壳体可拆卸的盖设于所述下头梁壳体的上端部设置,所述头梁垫设置于所述下头梁壳体的下端部,所述支架的上端部分别可上下滑动的嵌设于所述头梁的两端设置,所述上盖板分别通过螺钉可拆卸的盖设于所述下头梁壳体的两端部设置,且所述上盖板的下端壁与所述支架的上端壁滑动抵接设置,所述支架的下端部通过螺钉分别与所述耳壳固定连接,所述喇叭单元、可充电锂电池以及蓝牙芯片均设置于所述耳壳内,所述耳壳的前端壁均设有透音孔,所述喇叭单元分别位于所述透音孔的内侧设置,所述耳套分别可拆卸的套设在所述耳壳的前端壁设置,所述耳壳的外侧壁分别设有控制按键和状态指示灯,所述耳壳的下端壁设有充电接口。
6.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上端部分别凸设有一滑块,所述上盖板分别凹设一沿圆周方向延伸的滑槽,且所述滑块分别可滑动的嵌设于所述滑槽内设置。
7.进一步地,还包括防滑硅胶条,所述防滑硅胶条分别设置于所述上盖板的下端壁的两侧,且所述防滑硅胶条分别与所述支架的上端壁滑动抵接设置。
8.进一步地,所述上头梁壳体的下端壁的两侧凸设有多个第一卡扣凸起,所述下头梁壳体的上端壁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卡扣槽,且所述第一卡扣凸起分别可拆卸的卡设于所述卡扣槽内设置。
9.进一步地,还包括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嵌设于所述头梁内设置,且所述金属弹片的两端分别通过螺钉与所述下头梁壳体的两端可拆卸固定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弹片采用形状记忆合金形成。
11.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上端部的两侧分别凸设有一卡钩,所述上盖板的上端部的两侧分别凸设有一弹性卡扣臂,所述弹性卡扣臂的前端部的外侧壁分别相对的凸设有第二卡扣凸起,且所述卡钩可分别与所述第二卡扣凸起可拆卸固定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耳套包括记忆海绵和蛋白皮革层,所述蛋白皮革层包裹于所述记忆海绵的外周壁设置。
13.进一步地,所述喇叭单元的直径大小均为50mm。
14.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上头梁壳体可拆卸的盖设于下头梁壳体的上端部设置,头梁垫设置于下头梁壳体的下端部,支架的上端部分别可上下滑动的嵌设于头梁的两端设置,上盖板分别通过螺钉可拆卸的盖设于下头梁壳体的两端部设置,且上盖板的下端壁与支架的上端壁滑动抵接设置,支架的下端部通过螺钉分别与耳壳固定连接,喇叭单元、可充电锂电池以及蓝牙芯片均设置于耳壳内,耳壳的前端壁均设有透音孔,喇叭单元分别位于透音孔的内侧设置,耳套分别可拆卸的套设在耳壳的前端壁设置,耳壳的外侧壁分别设有控制按键和状态指示灯,耳壳的下端壁设有充电接口,从而使得耳机可通过蓝牙无线连接进行播放音乐,避免了线缆的束缚,携带及使用更方便,支架可通过上下拉动伸缩调节长度,调节灵活顺畅且无噪音,适应性广,耳套柔软,舒适,防潮,透汽性好,降低耳压的同时增强散热,长久佩戴也能贴合舒适,且不入耳,可避免擦伤耳道,有效提升了耳机佩戴的舒适度,且头梁内部设有金属弹片,有效保证耳机佩戴稳固,使耳套紧贴包裹耳朵,能够有效隔绝外界噪音,还能防止漏音,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易于调节的头戴式蓝牙耳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易于调节的头戴式蓝牙耳机的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易于调节的头戴式蓝牙耳机的又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易于调节的头戴式蓝牙耳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0.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3.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易于调节的头戴式蓝牙耳机。
25.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易于调节的头戴式蓝牙耳机,包括头梁101、头梁垫102、支架103、上盖板104、耳壳105、喇叭单元(未图示)、可充电锂电池(未图示)、蓝牙芯片(未图示)以及耳套106,所述头梁101包括上头梁壳体1011和下头梁壳体1012,所述上头梁壳体1011可拆卸的盖设于所述下头梁壳体1012的上端部设置,所述头梁垫102设置于所述下头梁壳体1012的下端部,所述支架103的上端部分别可上下滑动的嵌设于所述头梁101的两端设置,所述上盖板104分别通过螺钉可拆卸的盖设于所述下头梁壳体1012的两端部设置,且所述上盖板104的下端壁与所述支架103的上端壁滑动抵接设置,所述支架103的下端部通过螺钉分别与所述耳壳105固定连接,所述喇叭单元、可充电锂电池以及蓝牙芯片均设置于所述耳壳105内,所述耳壳105的前端壁均设有透音孔(未图示),所述喇叭单元分别位于所述透音孔的内侧设置,所述耳套106分别可拆卸的套设在所述耳壳105的前端壁设置,所述耳壳105的外侧壁分别设有控制按键107和状态指示灯108,所述耳壳105的下端壁设有充电接口109。
26.具体地,所述支架103的上端部分别凸设有一滑块1031,所述上盖板104分别凹设一沿圆周方向延伸的滑槽1041,且所述滑块1031分别可滑动的嵌设于所述滑槽1041内设置。
27.具体地,还包括防滑硅胶条(未图示),所述防滑硅胶条分别设置于所述上盖板104的下端壁的两侧,且所述防滑硅胶条分别与所述支架103的上端壁滑动抵接设置。
28.具体地,所述上头梁壳体1011的下端壁的两侧凸设有多个第一卡扣凸起1013,所述下头梁壳体1012的上端壁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卡扣槽1014,且所述第一卡扣凸起1013分别可拆卸的卡设于所述卡扣槽1014内设置。
29.具体地,还包括金属弹片110,所述金属弹片110嵌设于所述头梁101内设置,且所述金属弹片110的两端分别通过螺钉与所述下头梁壳体1012的两端可拆卸固定连接。
30.具体地,所述金属弹片110采用形状记忆合金形成。
31.具体地,所述支架103的上端部的两侧分别凸设有一卡钩1032,所述上盖板104的上端部的两侧分别凸设有一弹性卡扣臂1042,所述弹性卡扣臂1042的前端部的外侧壁分别相对的凸设有第二卡扣凸起1043,且所述卡钩1032可分别与所述第二卡扣凸起1043可拆卸固定连接。
32.具体地,所述耳套106包括记忆海绵和蛋白皮革层,且所述蛋白皮革层包裹于所述记忆海绵的外周壁设置。
33.具体地,所述喇叭单元的直径大小均为50mm。
34.具体地,本实用新型通过上头梁壳体可拆卸的盖设于下头梁壳体的上端部设置,头梁垫设置于下头梁壳体的下端部,支架的上端部分别可上下滑动的嵌设于头梁的两端设置,上盖板分别通过螺钉可拆卸的盖设于下头梁壳体的两端部设置,且上盖板的下端壁与支架的上端壁滑动抵接设置,支架的下端部通过螺钉分别与耳壳固定连接,喇叭单元、可充电锂电池以及蓝牙芯片均设置于耳壳内,耳壳的前端壁均设有透音孔,喇叭单元分别位于
透音孔的内侧设置,耳套分别可拆卸的套设在耳壳的前端壁设置,耳壳的外侧壁分别设有控制按键和状态指示灯,耳壳的下端壁设有充电接口,从而使得耳机可通过蓝牙无线连接进行播放音乐,避免了线缆的束缚,携带及使用更方便,支架可通过上下拉动伸缩调节长度,调节灵活顺畅且无噪音,适应性广,耳套柔软,舒适,防潮,透汽性好,降低耳压的同时增强散热,长久佩戴也能贴合舒适,且不入耳,可避免擦伤耳道,有效提升了耳机佩戴的舒适度,且头梁内部设有金属弹片,有效保证耳机佩戴稳固,使耳套紧贴包裹耳朵,能够有效隔绝外界噪音,还能防止漏音,实用性强。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