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移动型扬声器复合鼓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84978发布日期:2021-09-25 12:21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捷移动型扬声器复合鼓纸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扬声器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捷移动型扬声器复合鼓纸。


背景技术:

2.目前扬声器已广泛应用于电视、电脑、手机等设备中,鼓纸是扬声器中主要发生部件,且扬鼓纸性能的优良直接影响到扬声器性能特征的好坏,常见的鼓纸为复合鼓纸,复合鼓纸由酮体和悬边粘合而成,悬边套设在酮体外侧。
3.参照图1和图2,一般的悬边1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安装环11、缓冲环12和粘合环13,缓冲环12的环内侧壁与粘合环13固定连接,粘合环13与酮体2粘合,缓冲环12的外环侧壁与安装环11粘合,安装环11与扬声器骨架7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在安装鼓纸时,先将缓冲环12与安装环11粘合,然后移动酮体2靠近粘合环13,并使酮体2与粘合环13也粘合,整个鼓纸粘合完成,然后移动鼓纸靠近扬声器骨架7处,再利用螺栓将安装环11与扬声器骨架7进行固定,鼓纸安装完成;在需要对扬声器内部结构进行检修时,需要提前将鼓纸从扬声器骨架7上拆卸下来,常见拆卸方法为先解除鼓纸的固定状态,然后翻转扬声器的所在设备,鼓纸在重力的作用下远离扬声器骨架7,并承接住落下的鼓纸,鼓纸拆卸完成。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在对鼓纸的拆卸过程中,翻转扬声器所在设备会消耗大量的人力,且翻转的所需时间长,导致鼓纸的拆卸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鼓纸的拆卸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捷移动型扬声器复合鼓纸。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捷移动型扬声器复合鼓纸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便捷移动型扬声器复合鼓纸,包括悬边和酮体,悬边套设在酮体外侧,悬边从外到内依次包括用于连接扬声器骨架的安装环、缓冲环和粘合环,缓冲环的内环侧壁与粘合环固定连接,粘合环与酮体粘合,缓冲环的外环侧壁与安装环粘合,所述安装环连接有移动把手,移动把手与安装环可拆卸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粘合环将悬边和酮体粘合为鼓纸,粘合的方式了减小了鼓纸音效的影响;又由于缓冲环的设置,扬声器内部振动时带动酮体发生振动,酮体带动粘合环同步振动,缓冲环对粘合环与安装环之间振动的传递进行缓冲减弱,从而提高了安装环与扬声器骨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由于移动把手的设置,在对鼓纸进行拆卸时,在解除鼓纸固定状态后,利用移动把手来带动鼓纸进行移动,在不需要移动鼓纸时,将移动把手与鼓纸拆开,从而减小了移动把手对鼓纸音效的影响;通过移动把手的设置,为鼓纸的移动提供施力点,不再需要翻转搬动扬声器的所在设备,省事省力,达到提高了鼓纸拆卸效率的目的。
9.可选的,所述安装环开设有插接槽,插接槽与移动把手插接配合。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移动把手时,使移动把手一端插入插接槽内,通过移动把手与插接槽的配合,来实现移动把手对鼓纸的移动,提高了安装移动把手的便捷性。
11.可选的,所述插接槽开设于安装环远离扬声器骨架的侧壁处,插接槽侧壁开设有用于将移动把手卡在安装环内的卡接槽,卡接槽侧壁未贯穿安装环远离扬声器骨架的侧壁。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移动把手一端插入插接槽内后,使移动把手与卡接槽卡接,利用卡接槽将移动把手卡在安装环内,从而提高了移动把手与安装环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13.可选的,所述移动把手内设置有锁死组件,锁死组件包括锁死杆、压板和弹簧,锁死杆一端与压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移动把手后与插接槽底壁抵接,锁死杆与移动把手滑动连接,弹簧位于压板和移动把手远离安装环一端之间,弹簧两端分别与压板和移动把手固定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调节移动把手在插接槽内位置时,拉动压板,压板将锁死杆提起,同时压板带动弹簧伸长,之后将移动把手卡在卡接槽内后,松开对压板的施力,弹簧回弹压缩,弹簧带动锁死杆向远离压板方向移动,直到锁死杆远离压板一端与插接槽底壁抵接,通过锁死杆远离压板一端端面与插接槽底壁之间的摩擦力对移动把手的位置进行锁死,进一步提高了移动把手卡在安装环内的稳定性。
15.可选的,所述安装环远离扬声器骨架的侧壁处开设有用于粘合缓冲环的粘合槽,粘合槽靠近酮体的侧壁贯穿安装环,粘合槽远离酮体的侧壁与缓冲环的外环侧壁抵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粘合槽为安装环与缓冲环的粘合提供区域,并且粘合槽远离酮体的侧壁对缓冲环的粘合位置进行快速定位,减少出现缓冲环与定位环粘偏的状态,进一步提高了缓冲环与安装环之间的粘合质量。
17.可选的,所述缓冲环远离扬声器骨架的一侧设置有压紧环,压紧环覆盖缓冲环的外环侧壁与粘合槽侧壁之间的缝隙,压紧环与安装环可拆卸固定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压紧环位于缓冲环远离扬声器骨架的一侧,利用压紧环对缓冲环的外环边缘压紧,减少缓冲环的外环边缘出现翻边的情况,提高了缓冲环与安装环之间连接的稳定性;由于压紧环覆盖缓冲环的外环侧壁与粘合槽侧壁之间的缝隙,压紧环对进入缓冲环与粘合槽侧壁之间缝隙的杂物进行阻挡,进一步提高了悬边的使用寿命。
19.可选的,所述压紧环远离酮体一侧设置有限位环,限位环与安装环固定连接,安装环靠近酮体的侧壁与压紧环抵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环将压紧环限位在压紧环的所需安装位置,减小了压紧环位置出现偏移的情况,从而提高了压紧环位于安装位置的稳定性。
21.可选的,所述限位环远离安装环的侧壁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靠近压紧环的侧壁贯穿限位环,压紧环固定连接有定位块,定位块与定位槽插接配合。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压紧环时,压紧环带动定位块插入定位槽内,定位块和定位槽配合着对压紧环进行限位,同时实现了对压紧环安装位置的精准定位,提高了调节压紧环安装位置的便捷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移动把手的设置,为鼓纸的移动提供施力点,不再需要翻转搬动扬声器的所在设备,省事省力,达到提高了鼓纸拆卸效率的目的;
25.2.通过卡接槽的设置,将移动把手卡在安装环内,从而提高了移动把手与安装环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26.3.通过压紧环的设置,对缓冲环的外环边缘压紧,减少缓冲环的外环边缘出现翻边的情况,提高了缓冲环与安装环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背景技术中鼓纸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背景技术中悬边处的剖面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改进后鼓纸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改进后鼓纸的悬边处的剖面示意图;
3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插接槽横截面的剖视示意图;
3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移动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说明:1、悬边;11、安装环;111、粘合槽;112、限位环;1121、定位槽;12、缓冲环;13、粘合环;2、酮体;3、移动装置;31、移动把手;311、底板;312、竖杆;313、施力杆;32、插接槽;321、卡接槽;4、压紧环;41、定位块;5、固定螺栓;6、锁死组件;61、锁死杆;62、压板;63、弹簧;7、扬声器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3

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便捷移动型扬声器复合鼓纸。参照图3,一种便捷移动型扬声器复合鼓纸包括悬边1和酮体2,悬边1水平设置在酮体2外侧,悬边1与酮体2粘合,悬边1的边缘顶端连接有移动装置3,悬边1底端与扬声器骨架7可拆卸固定连接。在需要对鼓纸进行拆卸时,先解除悬边1的固定状态,然后利用移动装置3对悬边1进行移动,悬边1带动酮体2同步运动,直到使鼓纸远离扬声器骨架7,对鼓纸的拆卸工作完成。
36.参照如4,悬边1从内到外依次包括粘合环13、缓冲环12和安装环11,粘合环13、缓冲环12和安装环11的圆心对齐,粘合环13倾斜设置,粘合环13的内环侧壁为粘合环13底端,粘合环13远离扬声器骨架7的一侧与酮体2边缘粘合,安装环11水平设置,安装环11底端与扬声器骨架7抵接,缓冲环12位于粘合环13和安装环11之间,缓冲环12的内环侧壁与粘合环13的外环侧壁固定连接,缓冲环12的外环侧壁与安装环11顶端粘合,缓冲环12为橡胶材质。
37.在组装鼓纸时,先将缓冲环12的外环侧壁与安装环11顶端粘合,将悬边1制作好,然后移动酮体2逐渐靠近悬边1顶端,并使酮体2的外侧边缘与粘合环13远离扬声器骨架7一侧粘合,鼓纸组装完成。
38.参照图4,安装环11顶端水平开设有环状的粘合槽111,粘合槽111靠近酮体2的侧壁贯穿安装环11侧壁,粘合槽111底端涂有胶水,缓冲环12的外环边缘插入粘合槽111内,且缓冲环12的外环侧壁与粘合槽111远离酮体2的侧壁抵接。移动缓冲环12的外环边缘插入粘合槽111内,使缓冲环12的外环侧壁与粘合槽111远离酮体2的侧壁抵接,然后对缓冲环12的外环边缘顶端进行挤压,使缓冲环12的外环边缘底端与粘合槽111底壁粘合。
39.参照图4,安装环11顶端水平设置有压紧环4,压紧环4覆盖了缓冲环12外侧边缘与安装环11之间的缝隙处,压紧环4远离酮体2一侧竖直设置有限位环112,限位环112底端与
安装环11顶端固定连接,限位环112靠近酮体2的侧壁与压紧环4的外环侧壁抵接,限位环112与安装环11之间竖直设置有固定螺栓5,固定螺栓5沿竖直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固定螺栓5设置在粘合槽111和限位环112之间,固定螺栓5底端依次穿过压紧环4和安装环11后与扬声器骨架7螺纹连接。
40.在缓冲环12和安装环11粘合完成后,移动压紧环4靠近安装环11顶端,直到压紧环4底端与安装环11顶端抵接,且压紧环4的外环侧壁与限位环112靠近酮体2的侧壁抵接,限位环112对压紧环4在安装环11顶端的位置进行限制,将压紧环4限制在覆盖了缓冲环12外侧边缘与安装环11之间的缝隙处,压紧环4对外界杂物进行阻挡,以防外界杂物进入缓冲环12外侧边缘与安装环11之间的缝隙处,且压紧环4在安装环11顶端方向对缓冲环12进行压紧,之后转动固定螺栓5,使固定螺栓5次穿过压紧环4和安装环11后与扬声器骨架7螺纹连接,进而将压紧环4、安装环11和扬声器骨架7进行固定。
41.为了便于使压紧环4和安装环11内用于固定螺栓5穿过的孔对齐,参照图4,压紧环4外环侧壁水平固定连接有定位块41,定位块41与压紧环4的厚度相同,限位环112顶端水平开设有定位槽1121,定位槽1121底壁贯穿限位环112底端,定位槽1121靠近压紧环4的侧壁贯穿限位环112靠近酮体2的侧壁,定位槽1121与定位块41插接配合。
42.在移动压紧环4靠近安装环11顶端时,压紧环4带动定位块41逐渐靠近定位槽1121,直到定位块41底端插入安装槽内,且定位块41底端与安装环11顶端抵接,定位块41远离压紧环4的侧壁与定位槽1121远离压紧环4的侧壁抵接,此时正好使压紧环4用于连接固定螺栓5的孔与定位环用于连接固定螺栓5的孔对齐,从而对压紧环4进行快速定位。
43.参照图4,移动装置3设置在安装环11顶端,移动装置3位于限位环112远离压紧环4一侧,移动装置3设置有两组,两组移动装置3沿悬边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移动装置3包括移动把手31和插接槽32,插接槽32竖直开设于安装环11顶端,插接槽32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插接槽32沿垂直于悬边1直径的方向设置,插接槽32内对称的两侧壁均水平开设有卡接槽321,移动把手31竖直设置,移动把手31底端插入插接槽32内,且移动把手31底端与卡接槽321卡接配合,移动把手31内设置有锁死组件6。
44.在需要使用移动装置3时,先移动移动把手31靠近安装环11顶端,并使移动把手31底端插入插接槽32内,然后利用卡接槽321与移动把手31卡接,将移动把手31卡在安装环11内,再利用锁死组件6对移动把手31进行锁死,随后移动移动把手31,移动把手31带动安装环11发生移动,进而带动整个鼓纸进行移动;移动把手31为鼓纸的移动提供施力点,不再需要翻转搬动扬声器的所在设备,省事省力,达到提高了鼓纸拆卸效率的目的。
45.参照图4和图5,卡接槽321设置为扇形,卡接槽321顶端侧壁未贯穿安装环11顶端,两个卡接槽321沿插接槽32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卡接槽321底端侧壁与插接槽32底壁齐平,移动把手31在卡接槽321内可以旋转90
°

46.参照图5和图6,移动把手31包括底板311、竖杆312和施力杆313,竖杆312竖直设置,底板311水平设置在竖杆312底端,且底板311顶端中心与竖杆312底端固定连接,施力杆313水平设置在竖杆312顶端侧壁处,施力杆313位于竖杆312远离限位环112的一侧,施力杆313一端与竖杆312侧壁固定连接。移动施力杆313,施力杆313通过竖杆312的传动来带动底板311靠近定位环顶端,并使底板311底端插入插接槽32内,底板311底端与插接槽32底壁齐平,然后逆时针转动施力杆313,使底板311在卡接槽321内转动90
°
,此时底板311长度方向
的侧壁与卡接槽321的扇形直面侧壁抵接,此时底板311垂直与限位条,底板311被卡在卡接槽321内。
47.参照图4和图6,锁死组件6包括锁死杆61、压板62和弹簧63,压板62水平设置在移动把手31远离扬声器骨架7一侧,锁死杆61竖直设置,锁死杆61顶端与压板62底端中心固定连接,锁死杆61底端穿过竖杆312和底板311后与插接槽32底壁抵接,锁死杆61与竖杆312和底板311滑动连接,弹簧63竖直设置在压板62和竖杆312远离安装环11一端之间,弹簧63套设在锁死杆61外侧,弹簧63两端分别与压板62顶端和竖杆312顶端固定连接。
48.在使移动把手31插入插接槽32的过程中,对压板62施拉力,压板62带动锁死杆61远离底板311底端,压板62带动弹簧63伸长;在移动把手31插入插接槽32内后,转动移动把手31旋转90
°
,然后松开对压板62的施力,弹簧63回弹压缩,弹簧63带动锁死杆61向靠近安装环11的方向移动,直到锁死杆61底端与插接槽32底壁抵接,通过锁死杆61底端与插接槽32底壁之间的摩擦力对移动把手31的位置进行锁死,移动把手31安装完毕。
4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便捷移动型扬声器复合鼓纸的实施原理为:在将鼓纸从扬声器所在设备拆卸下来时,首先转动固定螺栓5,使固定螺栓5远离扬声器骨架7,然后将移动把手31插入插接槽32内,之后使移动把手31逆时针转动90
°
,再利用锁死组件6对移动把手31的位置进行锁死,随即对另一个移动把手31重复上述步骤,在两个移动把手31安装完成后,通过两个移动把手31来带动鼓纸远离扬声器骨架7,进而实现了对鼓纸的拆卸,不再需要翻转搬动扬声器的所在设备,省事省力。
5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