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导汗的耳挂式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44123发布日期:2021-10-12 17:38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导汗的耳挂式耳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骨传导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导汗的耳挂式耳机。


背景技术:

2.骨传导是一种声音传导方式,即将声音转化为不同频率的机械振动,通过人的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传递、螺旋器、听神经、听觉中枢来传递声波,相对于通过振膜产生声波的经典声音传导方式,骨传导省去了许多声波传递的步骤,能在嘈杂的环境中实现清晰的声音还原,而且声波也不会因为在空气中扩散而影响到他人。
3.目前的骨传导蓝牙耳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汗液的侵害,尤其是在佩戴骨传导蓝牙耳机运动结束后,过多的汗液会粘附在骨传导蓝牙耳机表面,一方面汗液会影响产品质量,另一方面,汗液无法及时导出也会给使用者带来不舒适感,影响正常使用。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一般骨传导蓝牙耳机无法及时排出汗液、导致用户体验感不佳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骨传导耳机的用户体验感以及及时导出汗液,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导汗的耳挂式耳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导汗的耳挂式耳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便于导汗的耳挂式耳机,包括耳机本体,所述耳机本体设置有与人耳相适配的耳挂,所述耳挂开设有导汗沟槽,所述导汗沟槽能够将皮肤上的汗液导出。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耳挂,能够稳定悬挂在耳部,间接能使耳机本体佩戴稳定。当耳机本体佩戴好后,从使用者皮肤流下或洒下的汗液,一些会流往导汗沟槽内,而导汗沟槽内的汗液会受重力流出导汗沟槽。通过此方式,能够将皮肤表面的汗液经导汗沟槽导出,有效减少汗液长期滞留造成皮肤不舒适感。同时减少汗液对耳机的侵害,增加产品质量及可靠性。
9.可选的,设定所述耳机本体朝向耳挂的一侧壁为顶端面,所述顶端面开设有导汗槽,所述导汗槽用于将汗液导出耳机本体。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汗槽的存在,能够进一步配合导汗沟槽将汗液排出,从而提高汗液效率,同时,也能有效避免汗液过长时间侵害到耳机本体,从而间接提高产品的质量。
11.可选的,所述导汗槽靠近耳机本体外面壳的一侧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供汗液导出耳机本体。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面朝向外面壳方向倾斜的方式,便于将汗液快速导出,且对比倾斜面朝向人体一侧倾斜的方式,能够进一步减少汗液再次流向皮肤,从而能提高汗液的排出效率。
13.可选的,所述耳挂与耳机本体外面壳之间形成有引流面,所述引流面能够将从耳
挂流下的汗液导向导汗槽或者顶端面或者倾斜面的表面。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流面的存在,能够进一步提高导出汗液的效率,从而有效提高汗液排出效率。
15.可选的,所述导汗沟槽从耳挂首端延伸至耳挂尾端。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汗沟槽从耳挂首端延伸至耳挂尾端的方式,能够保证汗液顺着导汗沟槽流出,针对此,能够有效提高排出汗液的效率。
17.可选的,所述导汗沟槽槽口背对耳机本体。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汗沟槽槽口背对耳机本体的方式,能便于汗液从槽口流出,且流出的路径能够有效减少汗液再次与皮肤相接触,针对此,便能有效提高用户体验感。
19.可选的,所述导汗槽至少设置有一条,所述导汗槽与倾斜面朝耳挂尾端方向延伸、以使汗液受重力滑出导汗槽与倾斜面。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汗槽与倾斜面朝耳挂尾端方向延伸的方式,能够方便汗液受重力加快滑落,从而能进一步提高排液效率。
21.可选的,所述导汗槽的深度0.5mm

1.5mm之间,所述导汗槽宽度在0.5mm

4mm之间。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汗槽的取值范围,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从而选择更好的取值。
23.可选的,所述导汗沟槽的宽度取值在0.5mm

4mm之间。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0.5mm

4mm之间的取值,较为合适,能够使得导汗沟槽快速排出汗液。
25.可选的,所述内侧壳设有用于与内耳廓相适配的橡胶塞,所述橡胶塞用于配合耳挂以使骨传导振子的传递面贴紧面部。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橡胶塞,能够进一步起到稳固的作用,从而能使骨传导振子的传递面紧贴面部。同时,也能便于汗液从导汗沟槽以及导汗槽流出。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8.1.当耳机本体佩戴好后,从使用者皮肤流下的汗液,会流往导汗沟槽内,而导汗沟槽内的汗液会受重力流出导汗沟槽。通过此方式,能够将皮肤表面的汗液经导汗沟槽导出,有效减少汗液长期滞留造成皮肤不舒适感。同时减少汗液对耳机的侵害,增加产品质量及可靠性;
29.2.导汗槽的存在,能够进一步配合导汗沟槽将汗液排出,从而提高汗液效率,同时,也能有效避免汗液过长时间侵害到耳机本体,从而间接提高产品的质量;
30.3.倾斜面朝向外侧壳倾斜的方式,便于将汗液快速导出,且对比倾斜面朝向人体一侧倾斜的方式,能够进一步减少汗液再次流向皮肤,从而能提高汗液的排出效率。
附图说明
3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耳机本体的佩戴示意图;
3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耳机本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导汗沟槽的位置示意图;
3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导汗槽的位置示意图。
35.附图标记:1、耳机本体;10、引流面;11、内侧壳;12、外侧壳;13、顶端面;14、倾斜面;2、骨传导振子;3、触摸触点;4、耳挂;5、导汗沟槽;6、导汗槽;8、橡胶塞。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便于导汗的耳挂式耳机,参照图1,用于使用者通过骨传导方式听取声音,还能有效将使用者流下的汗液排出皮肤。
38.参照图1,便于导汗的耳挂式耳机包括耳机本体1、触摸触点3以及耳挂4,耳挂4连接在耳机本体1上,耳挂4用于将耳机本体1稳固悬挂在被悬挂物上,在本实施例中,被悬挂物为人体耳朵。耳机本体1设有内侧壳11与外侧壳12,内侧壳11与外侧壳12相对设置,内侧壳11朝向人体皮肤的一侧。外侧壳12背对内侧壳11,触摸触点3安装在外侧壳12表面并与耳机本体1电连接,用于配合人手触控耳机本体1,通过设置的触摸触点3,能够启停音频信号。
39.参照图2,便于导汗的耳挂式耳机还包括骨传导振子2以及橡胶塞8,骨传导振子2以及橡胶塞8处于同一侧,具体的,骨传导振子2安装在内侧壳11的首端,橡胶塞8安装在内侧壳11的尾端,橡胶塞8的存在,能够配合耳挂4使得骨传导振子2的传递面紧贴面部。在本实施例中,耳挂4的首端安装在内侧壳11与外侧壳12之间的耳机本体1上,且靠向骨传导振子2,耳挂4的尾端悬空设置。
40.参照图3,为了方便将流入耳挂4上的汗液及时排出,在耳挂4上开设有导汗沟槽5,导汗沟槽5能够将皮肤上的汗液导出人体皮肤表面,具体的,导汗沟槽5从耳挂4首端延伸至耳挂4尾端,且导汗沟槽5槽口背对耳机本体1,针对此,能够很方便的将汗液排出皮肤表面,减少了汗液再次接触皮肤的可能性。另外,对导汗钩槽的形状不做限定,但凡导汗沟槽5的形状能够达到将汗液排出人体的效果即可。另外,导汗沟槽5的宽度取值在0.5mm

4mm之间。
41.参照图4,设定耳机本体1朝向耳挂4的一面为顶端面13,顶端面13处于内侧壳11与外侧壳12之间,在顶端面13上开设有导汗槽6,导汗槽6也能够将流入到导汗槽6内的汗液导出,从而提高排汗液效率。具体的,导汗槽6可以是1条,也可以是2条,也可以是3条,但凡导汗槽6的形状以及数量能够达到将汗液排出导汗槽6的效果即可。另外,导汗槽6的深度0.5mm

1.5mm之间,导汗槽6宽度在0.5mm

4mm之间。
42.参照图4,为了进一步提高排汗效率,在顶端面13与外侧壳12之间设置有倾斜面14,倾斜面14也能供汗液导出耳机本体1,倾斜面14朝向外侧壳12倾斜,针对此,既能够将导汗槽6内多余的汗液排出,也能加快多余汗液排出耳机本体1的效率。另外,导汗槽6与倾斜面14朝耳挂4尾端方向延伸,通过此方式,能够使汗液受重力尽快滑出导汗槽6与倾斜面14。另外,在耳挂4与耳机本体1的外侧壳12之间形成有引流面10,引流面10能够将从耳挂4流下的汗液导向导汗槽6或者顶端面13或者倾斜面14的表面。
4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便于导汗的耳挂式耳机的实施原理为:导汗沟槽5、导汗槽6以及倾斜面14的存在,能够将流向耳机本体1上的大部分汗液尽快排出耳机本体1,一方面,能够减少汗液对耳机的侵害,增加产品质量及可靠性,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汗液长期滞留造成皮肤不舒适感,从而能提高用户体验感。
4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