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卡套结构的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33116发布日期:2021-11-03 18:05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卡套结构的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卡套结构的手机壳。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手机壳一般只具有保护功能,样式传统。人们出行时往往需要随身携带手机、公交卡、银行卡等物品,手拿不方便,放在包里时又容易和其他物品混乱,不易快速找到。
3.现有的带卡套结构的手机壳,通常在卡片嵌入后,会直接接触手机的背面,容易刮伤或者弄脏手机;亦或者是在手机保护壳的背面设置单独的卡套结构,容易使手机壳显得臃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卡套结构的手机壳,便于卡片手机和多功能使用,且能更好的保护手机背壳。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卡套结构的手机壳,包括:
6.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中部内凹形成用于容纳手机的手机容纳区;
7.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中部内凹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壳体的壳体包裹区,所述第二壳体的背侧设有卡套。
8.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带卡套结构的手机壳,所述第二壳体的背侧部分镂空形成容易容纳卡片的卡套区,所述卡套包括一突出于所述第二壳体的背板设置的软质连接板,所述软质连接板的外周与所述卡套区的外周连接形成用于装载卡片的卡套。
9.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带卡套结构的手机壳,所述卡套区为矩形,所述软质连接板连接所述卡套区的三个侧边,所述软质连接板的上部开口设置形成卡片入口。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带卡套结构的手机壳,环绕所述卡套区的外周设有一圈凸缘,所述软质连接板的外周连接于所述凸缘的外围。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带卡套结构的手机壳,所述第一壳体为硬质塑料材料,所述第二壳体为软质的塑料或者皮质材料。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带卡套结构的手机壳,所述软质连接板与所述卡套区的外周缝制连接。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带卡套结构的手机壳,所述第一壳体的侧面下凹形成按键区,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周设有匹配在所述按键区的若干按键孔,各所述按键孔内均设有壳体按键。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带卡套结构的手机壳,各所述壳体按键分离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设置,各所述壳体按键分别嵌入在各所述按键孔内。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带卡套结构的手机壳,所述第一壳体的背部设有突出设置的摄像头保护板,所述摄像头保护板上设有若干摄像孔,所述第二壳体的背部设有环绕所述摄像头保护板设置的摄像头镂空孔。
16.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
17.此带卡套结构的手机壳设置了双层的壳体,通过第一壳体包裹手机形成保护,并在第一壳体包裹第二壳体,通过第二设置上设置的卡套以存放卡片,将手机的背板与卡片间良好隔开,从而可更好的保护手机背板,且在无需存放卡片时,可拆卸第二壳体使用,从而可提供更多可能的使用场景。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带卡套结构的手机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带卡套结构的手机壳的整体结构另一视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2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以及“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不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间接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26.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案。
27.参照图1至图2所示,一种带卡套结构的手机壳,包括:
28.第一壳体100,第一壳体100的中部内凹形成用于容纳手机的手机容纳区110;
29.第二壳体200,第二壳体200的中部内凹形成用于容纳第一壳体100的壳体包裹区
210,第二壳体200的背侧设有卡套220。
30.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壳体200的背侧部分镂空形成容易容纳卡片的卡套区,卡套220包括一突出于第二壳体200的背板设置的软质连接板,软质连接板的外周与卡套区的外周连接形成用于装载卡片的卡套220。
31.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卡套区为矩形,软质连接板连接卡套区的三个侧边,软质连接板的上部开口设置形成卡片入口221。
32.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环绕卡套区的外周设有一圈凸缘222,软质连接板的外周连接于凸缘222的外围。
33.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0为硬质塑料材料,第二壳体200为软质的塑料或者皮质材料。
34.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软质连接板与卡套区的外周缝制连接。
35.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0的侧面下凹形成按键区120,第二壳体200的外周设有匹配在按键区120的若干按键孔230,各按键孔230内均设有壳体按键231。
36.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各壳体按键231分离于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设置,各壳体按键231分别嵌入在各按键孔230内。
37.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0的背部设有突出设置的摄像头保护板130,摄像头保护板130上设有若干摄像孔131,第二壳体200的背部设有环绕摄像头保护板130设置的摄像头镂空孔240。
38.此带卡套结构的手机壳设置了双层的壳体,通过第一壳体100包裹手机形成保护,并在第一壳体100包裹第二壳体200,通过第二设置上设置的卡套220以存放卡片,将手机的背板与卡片间良好隔开,从而可更好的保护手机背板,且在无需存放卡片时,可拆卸第二壳体200使用,从而可提供更多可能的使用场景。
39.第二壳体200通过软质的塑料或者皮质材料制作形成,直接在第二壳体200的背侧开口形成卡片入口221,即可使得卡片入口221内侧在第二壳体200与第一壳体100间形成卡套220。但由此形成的卡套220对卡片的容纳数量有限。
40.为了改善这一结构,设置了本技术方案中所描述的通过缝制连接的软质连接板的形式,在第二壳体200的背侧镂空形成卡套区,将通过软质塑料或者皮质材料制作的软质连接板的外周缝制连接在卡套区的外周,并留出位于软质连接板上方的区域开口以形成卡片入口221。此结构使得由卡片入口221进入的第二壳体200与第一壳体100间的卡套空间得以增加,可容纳更多的卡片收纳。同时,由于软质连接板通常为软质的塑料或者皮质材料,在没有容纳卡片时,其能自动紧贴第一壳体100的背侧贴紧,不会使得手机壳整体显得臃肿。
41.手机壳的功能件,其中,摄像头的孔位设置在了第一壳体100上,由此,在没有卡片需要收纳使用时,可拆下第二壳体200,单独使用硬质塑料材料的第一壳体100,即可形成对手机外周的保护,且不影响手机功能的使用。
42.第一壳体100的侧面下凹形成缺口设置的按键区120,在仅使用第一壳体100时,手机上的按键可以直接自按键区120露出。
43.作为手机壳一部分的壳体按键231分离于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存在,并嵌入于第二壳体200内的各按键孔230内安装,具有更好的使用灵活性。
4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