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主体及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29472发布日期:2021-12-15 12:11阅读:72来源:国知局
摄像主体及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摄像主体及摄像装置
1.本技术要求于2021年04月15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120779223.8、申请名称为“摄像主体及摄像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技术中。
技术领域
2.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像主体及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3.电视机的智能化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电视视屏电话、电视聊天等功能逐渐应用在电视机上,而这些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摄像装置。通过在电视机上设置摄像装置,使得电视机具有摄像功能。
4.摄像装置通常包括底座和摄像主体,其中,底座用于与电视机固定连接,以将摄像主体固定在电视机上。摄像主体包括外壳体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摄像头,外壳上设置有与摄像头相对的摄像口,且在外壳上滑动安装有滑盖,以打开或者关闭摄像口。
5.但是,滑盖全部暴露在摄像主体的前侧,容易误操作打开或者关闭摄像口,且影响摄像主体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摄像主体及摄像装置,以解决现有摄像主体的滑盖全部暴露在摄像主体的前侧,容易误操作打开或者关闭摄像口的技术问题。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8.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摄像主体,包括:外壳体、摄像本体以及滑盖组件;所述外壳体的前侧设置有摄像口,所述外壳体的顶侧设置有滑动开口;所述摄像本体安装在所述外壳体内部,且所述摄像本体的顶面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凹陷部,所述摄像本体的前面向后凹陷形成第二凹陷部,且所述第二凹陷部与所述第一凹陷部连通,所述第二凹陷部安装有与所述摄像口相对的摄像部;所述滑盖组件包括滑盖和拨手,所述滑盖包括相连接的前盖和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拨手固定连接,且所述顶盖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一凹陷部和所述外壳体之间;所述前盖容纳在所述第二凹陷部和所述外壳体之间;所述拨手端部穿出至所述滑动开口的外侧,所述拨手通过所述顶盖推动所述前盖相对所述外壳体移动,以打开或者遮蔽所述摄像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的摄像主体具有如下优点: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摄像主体,包括外壳体、摄像本体以及滑盖组件,其中,外壳体的前侧和顶侧分别设置有摄像口和滑动开口;摄像本体安装在外壳体内部,且摄像本体的顶面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凹陷部,摄像本体的前面向后凹陷形成第二凹陷部,且第二凹陷部与第一凹陷部连通,第二凹陷部安装有与摄像口相对的摄像部;滑盖组件包括滑盖和拨手,滑盖包括相连接的前盖和顶盖,顶盖与拨手固定连接,且顶盖可滑动的安装在第一凹陷部
和外壳体之间;前盖容纳在第二凹陷部和外壳体之间;拨手端部穿出至滑动开口的外侧,拨手通过顶盖推动前盖相对外壳体移动,以打开或者遮蔽摄像部,如此设置使得拨手位于外壳体的顶侧,不仅方便操作,还可以避免误操作打开或者关闭摄像部;顶盖和前盖均容纳在外壳体内部,仅摄像口对应部分暴露在外侧,有利于保持外壳体前侧的整洁,提高整机的美观性;摄像口仅与摄像部相对即可,面积较小,不仅有利于提高整机的美观度,还可以提高外壳体的结构强度,并为标识的设置提供充足的空间。
11.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其包括底座、连接支架以及第一方面所述的摄像主体,所述连接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连接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摄像主体的外壳体固定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的摄像装置,由于其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摄像主体,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的摄像装置也具有与第一方面所述的摄像主体的相同的优点。
13.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摄像主体及摄像装置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摄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摄像主体的爆炸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摄像主体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摄像主体遮蔽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图4中a

a向剖视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盖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盖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1.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拨手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1000:摄像主体;
24.100:外壳体;110:矩形筒;111:摄像口;112:滑动开口;120:端盖;
25.200:摄像本体;211:第二凹陷部;212:第一凹陷部;220:摄像部;230:内壳体;231:前半壳;232:后半壳;233:安装开口;240:摄像头;250:光学镜片;251:拍摄区域;252:指示灯区域;260:电路板;270:泡棉;280:安装口;
26.300:滑盖组件;310:滑盖;311:前盖;3111:倾斜面;312:顶盖;3121:第一加强筋;313:第一限位扣;3131:第一连接臂;3132:第一限位头;314:第二限位扣;3141:第二连接臂;3142:第二限位头;315:卡接口;316:卡接座;317:定位口;318:安装凹槽;319:滑动支撑条;320:拨手;321:卡扣;3211:第三连接臂;3212:卡接头;322:定位柱;323:第二加强筋;330:阻尼调节片;
27.400:底座;
28.500:连接支架;510:支撑臂;520: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29.电视机的智能化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电视视屏电话、电视聊天等功能逐渐应用在电视机上,而这些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摄像装置。通过在电视机上设置摄像装置,使得电视机具有摄像功能。摄像装置通常包括底座和摄像主体,其中,底座用于与电视机固定连接,以将摄像主体固定在电视机上。摄像主体包括外壳体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摄像头,外壳上设置有与摄像头相对的摄像开口,且在外壳上滑动安装有滑盖,以打开或者关闭摄像开口。但是,滑盖全部暴露在摄像主体的前侧,容易误操作打开或者关闭摄像开口,且影响摄像主体的美观性。并且,外壳上设置有较大的滑动开口,不仅影响外壳的结构强度,还影响商标的布置。
30.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摄像主体包括外壳体、摄像本体以及滑盖组件;在外壳体的前侧设置有摄像口,在内壳体的顶侧和前侧分别设置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第二凹陷部内设置有与摄像口相对的摄像部;滑盖组件包括滑盖以及拨手,滑盖包括相连接的前盖和顶盖,前盖容纳在第二凹陷部外壳体之间,顶盖可滑动的安装在第一凹陷部和外壳体之间,既可以提高整机的美观性,还可以避免误操作滑盖;拨手与顶盖连接,且拨手穿出至滑动开口的外侧,拨手通过顶盖推动前盖相对外壳体移动,以打开或者遮蔽摄像部。拨手位于外壳体的顶侧,既可以保持外壳体前侧的简洁,提高整机的美观性,还可以避免误操作。外壳体前侧开口较小,不仅有利于提高整机的美观度,还可以提高外壳体的结构强度,并为商标等标识的安装提供充足的空间。
31.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摄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3.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摄像装置,包括摄像主体1000、连接支架500以及底座400。其中,摄像主体1000与显示设备通信连接,使得摄像主体1000拍摄的画面能够在显示设备上显示,其中,显示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电视机、台式电脑。
34.连接支架500用于连接摄像主体1000和底座400,可选的,连接支架500包括支撑臂510和固定座520,支撑臂510的一端与底座400铰接,如此支撑臂510能够相对底座400转动,可以调整底座400的安装角度,提高安装角度的灵活性;支撑臂510的另一端与固定座520铰接,固定座520与摄像主体1000的外壳体固定连接,如此支撑臂510可以相对摄像主体1000转动,以调节摄像主体1000的拍摄角度。
35.底座400可以包括与支撑臂510铰接的活动架以及过盈连接在活动架上的硅胶垫,并且,活动架内卡接有铁片,铁片上吸附有磁铁片,通过磁铁片与显示设备的铁质背板吸附,使得摄像装置固定在显示设备上。在一种可能的安装方式中,以电视机为例,底座400吸附在电视机的背板上,固定座520与电视机的前面抵接,如此底座400和固定座520相配合,夹设在电视机上。
3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方位词“前”、“后”、“左”、“右”、“顶”、“底”均以附图中示出的方向定义,其中前后方向对应y轴,左右方向对应x轴,上下方向对应z轴。
3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摄像主体的爆炸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
的摄像主体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摄像主体遮蔽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

a向剖视图。
38.结合图2和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摄像主体1000包括外壳体100、摄像本体200以及滑盖组件300。
39.其中,外壳体100的前侧设置有摄像口111,外壳体100的顶侧设置有滑动开口112。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外壳体100为矩形壳体,外壳体100包括左右两端开口的矩形筒110以及固定在矩形筒110两端的端盖120。可选的,摄像本体200容纳在矩形筒110内,且摄像本体200的外侧设置有与矩形筒110过盈连接的筋条;端盖120与摄像本体200的左右两端卡接。矩形筒110包括前侧板、后侧板、顶侧板以及底侧板,前侧板上设置有摄像口111,顶侧板上设置有滑动开口112,后侧板上设置有连接端口,用于与显示设备电连接,底侧板上可以设置有与固定座520固定连接的连接结构。
40.摄像本体200安装在外壳体100内部,摄像本体200的形状与外壳体100的形状一致。摄像本体200的顶面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凹陷部212,第一凹陷部212为开口向上的凹槽;摄像本体200的前面向后凹陷形成第二凹陷部211,第二凹陷部211为开口向前的凹槽。第二凹陷部211与第一凹陷部212连通。第二凹陷部211安装有与摄像口111相对的摄像部220,摄像部220具有摄像功能。
41.滑盖组件300包括滑盖310和拨手320,拨手320端部穿出至滑动开口112的外侧,用户通过拨手320推动滑盖310移动,以打开或者遮蔽摄像部220。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滑盖310包括相连接的前盖311和顶盖312,前盖311和顶盖312垂直;可选的,前盖311和顶盖312为一体成型的一体件,方便加工,结构强度大。其中,前盖311容纳在第二凹陷部211和外壳体100的矩形筒110之间,也就是说,前盖311被限制在第二凹陷部211和外壳体100之间;顶盖312可滑动的安装在第一凹陷部212和外壳体100的矩形筒110之间,如此,顶盖312不仅被限制在第一凹陷部212和外壳体100之间,而且顶盖312与第一凹陷部212连接,从而使得滑盖310安装在摄像本体200上。
42.拨手320与顶盖312固定连接的方式有多种,例如,顶盖312可以与拨手320为一体件;再例如,顶盖312与拨手320卡接、螺接等。拨手320的端部穿出至滑动开口112的外侧,方便操作。通过拨动拨手320带动滑盖310沿左右方向(对应x轴)移动。拨手320位于外壳体100的顶板上,既可以保持外壳体100前侧的整洁,还可以避免误操作打开或者关闭摄像口111。
43.示例性的,参照图3,向左拨动拨手320,拨手320通过顶盖312带动前盖311向左滑动而打开摄像部220,使得外壳体100上的摄像口111内的光线可以进入摄像部220,此时摄像部220能够通过摄像口111拍摄画面,滑盖310隐藏在外壳体100内侧;参照图4和图5,向右拨动拨手320,拨手320通过顶盖312带动前盖311向右滑动而遮蔽摄像部220,摄像口111内的光线被前盖311遮挡而不能进入摄像部220。
44.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弯折结构的滑盖310以及相互垂直的第一凹陷部212和第二凹陷部211,使得前盖311能够遮蔽或者打开摄像部220;通过顶盖312可滑动的安装在第一凹陷部212内,使得滑盖310安装在摄像本体200上;拨手320与顶盖312连接,拨手320可以通过顶盖312带动前盖311移动。如此,不仅使得前盖311结构简单,避免前盖311结构复杂而划伤摄像部220,还可以提高滑盖310安装在摄像本体200上的稳定性;并且,顶盖312连接拨手320,使得拨手320可以靠近外壳体100的后侧,有利于提高摄像装置整机的美观性,还可以
避免误操作拨手320。
45.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摄像装置,其摄像主体1000包括外壳体100、摄像本体200以及滑盖组件300,其中,外壳体100的前侧和顶侧分别设置有摄像口111和滑动开口112;摄像本体200的顶面和前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凹陷部212和第二凹陷部211,且第一凹陷部212和第二凹陷部211连通,第二凹陷部211内设置有与摄像口111相对的摄像部220;滑盖组件300包括滑盖310和拨手320,其中,滑盖310包括前盖311和顶盖312,前盖311容纳在第二凹陷部211和外壳体100之间,顶盖312可滑动的安装在第一凹陷部212和外壳体100之间,既可以提高整机的美观性,还可以避免误触碰而移动滑盖310;拨手320与顶盖312固定连接,且拨手320穿处置滑动开口112的外侧,拨手320通过顶盖312推动前盖311相对外壳体100移动,以打开摄像部220,使得光线可以经由摄像口111进入摄像部220,或者,遮蔽摄像部220,遮挡摄像口111处的光线。拨手320位于外壳体的顶侧,既可以保持外壳体100前侧的整洁,提高整机的美观性,还可以避免误操作拨手320而移动滑盖310。并且,外壳体100前侧的摄像口111开口较小,不仅有利于提高整机的美观度,还可以提高外壳体100的结构强度,并为商标等标识的安装提供充足的空间。
46.在顶盖312滑动安装的一种具体的结构中,第一凹陷部212底部开设有安装开口233,安装开口233沿左右方向(对应x轴)延伸。
47.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盖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盖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6和图7,顶盖312的底面设置有第一限位扣313和第二限位扣314,第一限位扣313和第二限位扣314沿前后方向(对应y轴)间隔设置,且第一限位扣313和第二限位扣314穿过安装开口233,分别与第一凹陷部212抵接,如此使得顶盖312安装在第一凹陷部212内,避免滑盖310从摄像本体200上脱落。且第一限位扣313和第二限位扣314能够相对第一凹陷部212滑动。
48.第一限位扣313可以沿左右方向(对应x轴)延伸,起到引导顶盖312沿左右方向(对应x轴)滑动的作用。第二限位扣314可以沿左右方向(对应x轴)延伸,起到引导顶盖312沿左右方向(对应x轴)滑动的作用。可选的,第一限位扣313与顶盖312为一体成型的一体件。第二限位扣314与顶盖312为一体成型的一体件。第一限位扣313和第二限位扣314可以为相背的l形结构。
49.结合图7,第一限位扣313包括第一连接臂3131和第一限位头3132,第一连接臂3131的一端与顶盖312的底面连接,第一连接臂3131的另一端朝向第二限位扣314弯折延伸形成第一限位头3132,第一限位头3132与第一凹陷部212抵接。第一连接臂3131沿左右方向(对应x轴)延伸,且第一连接臂3131垂直于顶盖312。第一限位头3132位于第一连接臂3131背离第二限位扣314的一侧,如此,第一限位头3132、第一连接臂3131与顶盖312形成向后开口的导向槽,且第一连接臂3131穿过安装开口233,第一限位头3132与第一凹陷部212抵接,如此使得顶盖312卡扣在摄像本体200上。
50.可选的,第一连接臂3131朝向第二限位扣314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加强筋,第三加强筋分别与第一连接臂3131、顶盖312连接,以提高第一限位扣313的结构强度。第三加强筋可以设置有两个,沿左右方向(对应x轴)间隔设置,进一步提高第一限位扣313的结构强度。
51.继续结合图7,第二限位扣314包括第二连接臂3141和第二限位头3142,第二连接臂3141的一端与顶盖312的底面连接,第二连接臂3141的另一端朝向第一限位扣313弯折延
伸形成第二限位头3142,第二限位头3142与第一凹陷部212抵接。第二连接臂3141沿左右方向(对应x轴)延伸,且第二连接臂3141垂直于顶盖312,第二连接臂3141与第一连接臂3131平行。第二限位头3142位于第二连接臂3141背离第一限位扣313的一侧,如此,第二限位头3142、第二连接臂3141与顶盖312形成向前开口的导向槽;且第二连接臂3141穿过安装开口233,第二限位头3142与第一凹陷部212抵接,如此使得顶盖312卡扣在摄像本体200上。
52.可选的,第二连接臂3141朝向第一限位扣31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加强筋3121,第一加强筋3121分别与第二连接臂3141、顶盖312连接,以提高第二限位扣314的结构强度。第一加强筋3121可以设置有两个,沿左右方向(对应x轴)间隔设置,进一步提高第二限位扣314的结构强度。
53.本实施例通过在顶盖312的底面设置相背的l形第一限位扣313和第二限位扣314,第一限位扣313的第一连接臂3131和第二限位扣314的第二连接臂3141穿设在安装开口233内,且第一限位扣313的第一限位头3132和第二限位扣314的第二限位头3142分别与第一凹陷部212抵接,不仅使得顶盖312安装在第一凹陷部212内,还可以使得顶盖312相对第一凹陷部212滑动,结构简单。
54.顶盖312与拨手320的固定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顶盖312与拨手320螺接、卡接等。参照图8,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拨手的结构示意图,拨手320上设置有卡扣321,卡扣321与顶盖312卡接。具体的,结合图6和图7,顶盖312上设置有卡接口315,顶盖312的底面设置卡接座316;卡扣321穿过卡接口315与卡接座316卡接。卡接口315可以是矩形开口,卡接口315可以位于第一限位扣313和第二限位扣314的外侧;卡接座316可以与顶盖312为一体成型的一体件,卡接座316可以位于卡接口315的外侧,避免卡接座316和第一限位扣313、第二限位扣314干涉。此处所说的“外”指的是沿着滑盖组件300滑动方向远离拨手320中心的外侧。
55.此时,卡扣321和卡接座316容纳在安装开口233内,避免卡扣321和卡接座316与第一凹陷部212干涉而影响滑盖310滑动。可选的,安装开口233可以是“凸”字形开口,卡接座316位于第一限位扣313和第二限位扣314的外侧,而与“凸”字形的安装开口233的较宽处抵接;第一限位扣313与“凸”字形的安装开口233的较窄处抵接。
56.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结合图7,顶盖312上间隔设置有两个卡接口315,示例性的,顶盖312沿左右方向(对应x轴)间隔设置有两个卡接口315,两个卡接口315分别设置在第一限位扣313和第二限位扣314的两端。且顶盖312在两个卡接口315之间设置有定位口317,也就是说,定位口317位于第一限位扣313和第二限位扣314之间。此时,左侧的卡接座316位于左侧的卡接口315远离右侧的卡接口315的一侧,右侧的卡接座316位于右侧的卡接口315远离左侧卡接口315的一侧。
57.结合图8,拨手320设置有两个卡扣321,且两个卡扣321之间设置有定位柱322,定位柱322穿设在定位口317内。定位柱322不仅可以提高卡扣321安装的便利性,定位柱322还可以限制拨手320相对顶盖312沿左右方向x和前后方向y的自由度,提高拨手320与顶盖312连接的稳定性。
58.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两个卡扣321与顶盖312卡接,进一步提高拨手320与顶盖312连接的稳定性。
59.可选的,卡扣321与拨手320为一体成型的一体件。示例性的,结合图8,卡扣321包
括第三连接臂3211和卡接头3212,第三连接臂3211的一端与顶盖连接,第三连接臂3211的另一端背离定位柱322弯折延伸形成卡接头3212,卡接头3212与卡接座316卡接。卡扣321为l形结构,且两个卡扣321的卡接头3212均背离定位柱322设置。第三连接臂3211垂直于拨手320,且第三连接臂3211与定位柱322平行。
60.可选的,卡扣321还包括第二加强筋323,第二加强筋323分别与拨手320、第三连接臂3211连接,有利于提高卡扣321的结构强度。
61.结合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顶盖312的底面设置有安装凹槽318,安装凹槽318内固定设置有阻尼调节片330,阻尼调节片330与第一凹陷部212抵接。
62.其中,安装凹槽310可以是矩形凹槽;可选的,安装凹槽310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卡接座316远离卡接口315的一侧。阻尼调节片330为矩形片,其可以粘接在安装凹槽318内。阻尼调节片330可以是胶片、金属片等。阻尼调节片330可以通过粘接或螺接等方式与安装凹槽318固定连接。
63.本实施例在顶盖312的底面安装阻尼调节片330,且阻尼调节片330与第一凹陷部212抵接,通过设置不同的阻尼调节片330调节顶盖312与第一凹陷部212槽底壁的摩擦力,从而调节滑盖310的滑动力度,以改善加工精度、装配精度带来的滑盖310滑动力度大小不一的问题。
64.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凹槽318内填充有润滑脂,润滑脂可以是转轴润滑脂,润滑脂还可以是其他无颗粒填充物的膏状润滑脂。在具体的安装过程中,在安装凹槽318内放入润滑脂,在顶盖312相对第一凹陷部212多次滑动后,在安装凹槽318和第一凹陷部212之间形成润滑脂层,润滑脂层可以弥补加工精度、装配精度等导致的顶盖312和第一凹陷部212之间的不同间隙,并且,润滑脂层还可以起到润滑的作用,提高滑盖310相对内壳体230滑动的顺畅性;此外,安装凹槽318和第一凹陷部212之间形成的润滑脂层,使得顶盖312和第一凹陷部212之间具有一定的摩擦力,该摩擦力略微大于顶盖312的重力,如此使得摄像主体1000竖直放置时,顶盖312不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滑动,且在顶盖312施加推力可以使得滑盖310相对内壳体230顺畅的滑动。
65.相对于在安装凹槽318内设置阻尼调节片330,在安装凹槽318内填充润滑脂,还可以弥补阻尼调节片330加工精度、装配精度误差,而且润滑脂还可以起到润滑的作用。
66.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摄像本体200包括内壳体230以及位于内壳体230内部的摄像头240。其中,内壳体230可以包括前半壳231和后半壳232,且前半壳231为后侧开口的矩形壳体,前半壳231包括前板、顶板、底板、左侧板以及右侧板;后半壳232为前侧开口的矩形壳体,后半壳232包括后板、顶板、底板、左侧板以及右侧板。前半壳231和后半壳232卡接形成内壳体230。内壳体230的前半壳23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凹陷部212;内壳体230的前半壳231的前侧设置有第二凹陷部211。
67.参照图5,第二凹陷部211内设置有安装口280,安装口280内安装光学镜片250。光学镜片250和摄像头240形成摄像部220。可选的,光学镜片250为矩形玻璃片,且其上丝印形成圆形的拍摄区域251和指示灯区域252,其中,拍摄区域251分别与摄像口111、摄像头240正对;指示灯区域252可以使得指示灯的光线穿过,从而指示摄像主体1000的工作状态。
68.摄像本体200还包括电路板260,电路板260固定在内壳体230内部,例如,电路板260通过螺钉固定在前半壳231上。摄像头240集成在电路板260上。参照图5,在前半壳231的
前板的内侧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泡棉270,泡棉270与摄像头240的前端连接,既可以固定支撑摄像头240,还可以避免外部灰尘杂质等进入到摄像头240内部。电路板260上还可以设置有连接端子,例如usb端口,方便与显示设备电连接。
69.在一些示例中,参照图6,前盖311的前侧面设置有滑动支撑条319,滑动支撑条319与外壳体100前侧的内表面抵接。滑动支撑条319沿左右方向(对应x轴)延伸,滑动支撑条319使得前盖311和外壳体100的内表面之间具有间隙,在滑盖310有微变形或装配尺寸公差时,滑动支撑条319可以保护前盖311,避免前盖311的前侧面被外壳体100的内表面擦伤。
70.在一些示例中,结合图7,前盖311的后侧面的边缘向前倾斜形成避让光学镜片250的倾斜面3111,增大前盖311边缘与光学镜片250的距离,避免滑盖310滑动时擦伤光学镜片250。
7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摄像主体1000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72.1、外壳体100的正面摄像口111开口尺寸小,滑盖310隐藏在外壳体100和滑动槽210的槽壁形成的滑动腔内,避免误操作,提高摄像主体1000的美观性;外壳体100前侧可以提供充足的空间设置图案标识等。
73.2、拨手320设置在外壳体100的顶面上,不仅方便波动,同时不会影响摄像主体1000前侧结构的简洁性。
74.3、光学镜片250上同时丝印形成拍摄区域251和指示灯区域252,不仅有利于简化结构,还有利于提高摄像主体1000的整机性。
75.4、顶盖312底面的安装凹槽318内设置有阻尼调节片330或者填充有润滑脂,调节滑盖310的滑动力度;并且,在滑盖310的前盖311的前侧面设置有滑动支撑条319,防止滑盖310被外壳体100划伤;并在前盖311的后侧面的边缘设置倾斜面3111,防止前盖311划伤光学镜片250。
7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