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支架功能的绕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92498发布日期:2022-03-09 12:50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具有支架功能的绕线器。


背景技术:

2.科技日益发展,电子设备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显著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作为电子设备的配件之一,数据线提供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和数据传输,因此,人们给电子设备进行充电、进行数据传输时需要使用数据线。
3.传统技术的数据线长度较长,然而较长的数据线可能会缠绕在一起,难以整理。另外,目前市面上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本身没有设置支架,使用者进行阅读、观看视频等操作时较为不便。为解决这两个问题,市面上出现了带绕线器的手机支架,但其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易丢失。
4.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支架功能的绕线器,其实现一物两用:通过弯折绕线器的第一平板,用作电子设备支架,满足电子设备倾斜放置的需求;正常使用状态下,用作数据线绕线器;同时,其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作、使用方便、占用空间较小。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支架功能的绕线器,包括上下间距叠设的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所述第一平板与第二平板的后端之间通过连接部一体成型连接;所述第一平板、第二平板的前端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平板的前端为可向上弯折弹性变形结构;第一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平板、第二平板的前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平板、第二平板之间形成用于扎线的容纳空间;第二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平板的前端脱离第二平板的前端,所述第一平板的前端向上弯折变形以形成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具有弹性复位作用力。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平板、第二平板、连接部采用软性胶料一体成型而成。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软性胶料为硅胶或tpr或tpe或tpu材料。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平板的前端设置有连接孔,相应地,所述第二平板的前端向上设置有凸部;所述凸部可拆卸式扣入连接孔内。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凸部的周侧凸设有止挡边,并且,所述连接孔内还设置有限位台阶,所述止挡边倒扣于限位台阶上。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止挡边的上端具有第一导引面,相应地,所述连接孔底部设置有第二导引面,使得:凸部插入连接孔时,通过第一导引面沿第二导引面挤入连接孔内。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部内设置有贯通连接部左、右侧的通孔。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绕线器内壁面设置有第一防滑层。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平板的前端、第二平板的前端分别设置有相互磁吸的第一磁吸件、第二磁吸件。
15.所述第一磁吸件、第二磁吸件的磁极相反,或者,所述第一磁吸件、第二磁吸件中其一为磁铁另一为铁。
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绕线器外壁面设置有第二防滑层。
1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该绕线器实现一物两用:通过弯折绕线器的第一平板,用作电子设备支架,满足电子设备倾斜放置的需求;正常使用状态下,用作数据线绕线器;同时,其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作,使用方便,占用空间较小。
18.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正视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截面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第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第二使用状态示意图(支架使用状态,电子设备纵向放置状态);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第二使用状态示意图(支架使用状态,电子设备横向放置状态);
25.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立体图;
26.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第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27.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第二使用状态示意图(支架使用状态)。
28.附图标识说明:
29.10、第一平板11、连接孔
30.12、限位台阶13、第二导引面
31.14、第一防滑层20、第二平板
32.21、凸部22、止挡边
33.23、第一导引面24、第二防滑层
34.30、容纳空间40、连接部
35.41、通孔51、第一磁吸件
36.52、第二磁吸件。
具体实施方式
37.请参照图1至图9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38.一种具有支架功能的绕线器,其包括上下间距叠设的第一平板10和第二平板20,所述第一平板10与第二平板20的后端之间设置有连接部40,所述第一平板10、第二平板20、
连接部40为一体成型式结构,通常采用软性胶料一体成型而成,例如硅胶材料或tpr或tpe或tpu材料等。所述具有支架功能的绕线器呈横向u型结构。所述第一平板10的前端为可向上弯折弹性变形结构。第一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平板10、第二平板20的前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平板10、第二平板20之间形成用于扎线的容纳空间30;第二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平板10的前端脱离第二平板20的前端,所述第一平板10的前端向上弯折变形以形成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具有弹性复位作用力。
39.优选地,所述具有支架功能的绕线器内壁面包覆有第一防滑层14,详细而言,所述第一防滑层14设置于第一平板10内侧面以及第二平板20内侧面。
40.优选地,所述具有支架功能的绕线器外壁面包覆有第二防滑层24。详细而言,所述第二防滑层24设置于第二平板20外壁面。
41.图1所示,其分别展示了实施例一的具有支架功能的绕线器立体图。所述第一平板10的前端设置有连接孔11,相应地,所述第二平板20的前端向上设置有凸部21。所述凸部21可拆卸式扣入连接孔11内,使得:第一平板10与第二平板20之间形成容纳空间30,容纳空间30可以放置扎线。
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孔11设置有一个,相应地,所述凸部21设置有一个。所述连接部40内设置有贯通连接部左、右侧的通孔41。所述通孔41可以与扎线连接,将所述具有支架功能的绕线器固定于扎线上,使得:具有支架功能的绕线器不易丢失。
43.图2及图3所示,其分别展示了实施例一的具有支架功能的绕线器的正视图、截面图。所述凸部21的周侧凸设有止挡边22,并且,所述凸部21的顶部周侧向内倾斜,形成第一导引面23。所述第一导引面23设置于止挡边22的上端。所述连接孔1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导引面13,使得:凸部21插入连接孔11时,通过第一导引面23沿第二导引面13挤入连接孔11内。所述连接孔11内还设置有限位台阶12,所述凸部21插入连接孔11后,所述止挡边22倒扣于限位台阶12上。
44.图4所示,其展示了实施例一的具有支架功能的绕线器的第一使用状态示意图。所述第一平板10、第二平板20的前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平板10、第二平板20之间形成用于扎线的容纳空间30。使用时,扎线穿设于通孔41,此时,具有支架功能的绕线器固定于扎线上。将扎线缠绕于第一平板10与第二平板20之间,最后,将凸部21插入连接孔11,使得扎线缠绕并固定于容纳空间30中,实现扎线的便捷收纳。
45.图5及图6所示,其展示了实施例一的具有支架功能的绕线器的第二使用状态示意图,具有支架功能的绕线器用作电子设备支架的状态示意图。其中,图5展示了实施例一的具有支架功能的绕线器的第二使用状态示意图,电子设备呈纵向放置状态;图6展示了实施例一的具有支架功能的绕线器的第二使用状态示意图,电子设备呈横向放置状态。使用时,第一平板10向上弯折,将电子设备放置于第一平板10与第二平板20之间,此时,第一平板10对电子设备进行支撑,第二平板20上的凸部21对电子设备进行限位,第一防滑层14使得电子设备倾斜固定于具有支架功能的绕线器上,第二防滑层24确保具有支架功能的绕线器整体的稳固放置;同时,通孔41对具有支架功能的绕线器的连接部40起支撑作用,使得具有支架功能的绕线器作为支架使用更稳固。由此可知,具有支架功能的绕线器实现一物两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46.图7所示,其展示了实施例二的具有支架功能的绕线器的立体图,实施例二在实施
例一的基础上将公母扣连接结构(凸部与连接孔连接结构)替换为磁吸连接结构。所述具有支架功能的绕线器,所述第一平板10上设置有第一磁吸件51,相应地,所述第二平板20上设置有第二磁吸件52,所述第一磁吸件51的磁极与所述第二磁吸件52的磁极相反。在实际设计时,所述第一磁吸件51、所述第二磁吸件52中,其一为磁铁,另一为铁,亦可。
47.图8所示,其展示了实施例二的具有支架功能的绕线器具有支架功能的绕线器的第一使用状态示意图。所述第一磁吸件51吸附于第二磁吸件52上,使得:第一平板10与第二平板20之间形成容纳空间30,容纳空间30可以放置扎线。
48.图9所示,其展示了实施例二的具有支架功能的绕线器的第二使用状态示意图,具有支架功能的绕线器用作电子设备支架的状态示意图。使用时,第一平板10向上弯折,将电子设备放置于第一平板10与第二平板20之间,此时,第一平板10对电子设备进行支撑,第一防滑层14使得电子设备倾斜固定于具有支架功能的绕线器上,第二防滑层24确保具有支架功能的绕线器整体的稳固放置,使得具有支架功能的绕线器作为支架使用更稳固。由此可知,具有支架功能的绕线器实现一物两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49.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该绕线器实现一物两用:通过弯折绕线器的第一平板,用作电子设备支架,满足电子设备倾斜放置的需求;正常使用状态下,用作数据线绕线器;同时,其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作,使用方便,占用空间较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