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型耳机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82144发布日期:2022-01-12 12:30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型耳机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良型耳机壳。


背景技术:

2.耳机(headphones),又称耳筒或听筒,是一对转换单元,它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耳机一般是与媒体播放器可分离的,佩戴方式有入耳式、头戴式、耳塞式等,多用于手机、随身听、收音机、可携式电玩等,同时也用于电脑和hi-fi音响中。
3.现有的有线耳机一般包括线材、耳机壳和喇叭,在进行组装时,需要将喇叭安装在耳机壳中,同时将线材穿入至耳机壳中与喇叭进行连接,因此在耳机壳进行生产制造时,需要设置用于穿线的孔,并设置用于安装喇叭的空间,从而导致耳机壳比较薄弱,而为了提高耳机壳的强度,故在耳机壳内部设置筋位(如图4),以提高耳机壳强度,但筋位会对穿线造成一定阻碍,从而造成生产效率低,另外,线材在穿线的过程中,容易插入到调音网,对调音网造成破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生产效率、对调音网进行保护的改良型耳机壳。
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改良型耳机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手柄部、及与手柄部连接的听筒部,所述听筒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喇叭的凹槽,所述手柄部设置有过线孔,并连通于凹槽,且在连通处设置有筋位部;
7.所述听筒部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过线孔相对的第一调音孔,所述第一调音孔上设置有调音网,在所述第一调音孔与过线孔之间还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第一调音孔处。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筋位部包括横板、及两块侧板,所述横板和两块侧板分别贴合于凹槽的内壁,且两块侧板分别设置在横板的两侧,并呈

[’型,线材从手柄部的过线孔、及横板穿入至凹槽。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柄部上设置有第二调音孔。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听筒部的顶面设置有与耳机壳盖扣接的扣接部。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柄部与听筒部一体成型。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改良型耳机壳,通过在过线孔与凹槽的连通处设置筋位部,可提高手柄部与听筒部之间的强度,从而使耳机壳整体更加耐用,同时筋位部不会对线材穿线造成任何阻碍,因此,可提高穿线速度,以此来提高耳机的生产效率,而在第一调音孔处设置挡板,可防止线材在穿入至凹槽内后,对第一调音孔上的调音网造成破损,从而提高耳机生产质量,减少损坏率。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改良型耳机壳结构示意图一;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改良型耳机壳结构示意图二;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改良型耳机壳穿线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耳机壳结构示意图。
17.如附图所示:100、壳体;110、手柄部;120、听筒部;200、凹槽;300、过线孔;400、筋位部;410、横板;420、侧板;500、第一调音孔;600、调音网;700、挡板;800、第二调音孔;900、扣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1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1.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改良型耳机壳,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包括手柄部110、及与手柄部110连接的听筒部120,所述听筒部120设置有用于安装喇叭的凹槽200,所述手柄部110设置有过线孔300,并连通于凹槽200,且在连通处设置有筋位部400;所述听筒部120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过线孔300相对的第一调音孔500,所述第一调音孔500上设置有调音网600,在所述第一调音孔500与过线孔300之间还设置有挡板700,所述挡板700位于第一调音孔500处。
22.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其耳机壳由手柄部110与听筒部120组成,而为了安装喇叭,在听筒部120设置有凹槽200,同时,为了穿线,在手柄部110则设置有过线孔300,在对耳机进行组装时,将喇叭安装到凹槽200中,线材则从过线孔300中穿入,并至凹槽200与喇叭进行连接,当线材与喇叭之间都组装好后,再通过听筒部120顶面的扣接部900,与耳机壳盖进行扣合连接,以此实现对耳机的组装;
23.而为了提高耳机壳的整体强度,因此,手柄部110与听筒部120采用一体成型结构,并在过线孔300与凹槽200的连通处设置筋位部400,通过筋位部400可提高手柄部110与听筒部120之间的强度,最终,提高耳机壳的整体强度,使耳机壳更加的耐用。
24.同时,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筋位部400对线材穿入时造成影响,因此,所述筋位部
400包括横板410、及两块侧板420,所述横板410和两块侧板420分别贴合于凹槽200的内壁,且两块侧板420分别设置在横板410的两侧,并呈

[’型,而线材则从手柄部110的过线孔300、及横板410穿入至凹槽200,通过横板410与凹槽200的内壁进行贴合,使过线孔300可顺畅的与凹槽200之间进行连通,不会形成有间隔,使线材在进行穿线时,不会对其造成阻碍,使线材在穿线时能非常顺畅的穿入至凹槽200中,从而提高穿线速度,最终,提高耳机的生产效率,而两块侧板420分别设置在横板410的两侧,同时与凹槽200的内壁贴合,可提高耳机壳的整体强度,使耳机壳经久耐用,使用寿命长。
25.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生产的耳机能带来更好的听觉效果,让音质在耳中释放的更加悦耳动听,创造更好的音质和重低音效果,因此,在听筒部110的侧壁上还开设有第一调音孔500,并在第一调音孔500上设置有调音网600,同时,在手柄部110上设置有第二调音孔800,当然,也设置有调音网,通过第一调音孔500和第二调音孔800,以此方便空气的流入和流出,平衡耳机的内部压力,从而提高听觉效果。
26.而因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调音孔500与过线孔300是相对设置,而为了防止线材在穿线过程中,对第一调音孔500上的调音网造600成损坏,因此,在第一调音孔500处设置有挡板700,在穿线时,当线材穿入至凹槽200后,可通过挡板700对线材进行阻挡,使线材改变其方向,避免其与第一调音孔500上的调音网600进行接触,从而避免线材对调音网600进行损坏,以此降低损坏率,提高质量。
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凡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作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