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可视化前端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89252发布日期:2022-01-19 20:02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水利工程可视化前端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水利工程可视化前端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2.水利工程是指为消除水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而修建的工程,水利工程包括防洪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水力发电工程、航道和港口工程、供水和排水工程、环境水利工程、海涂围垦工程等,水利工程中很多地方需要进行监控,防止发生险情,以便及时维护,现有的水利工程前端监控装置多为固定在支撑杆顶部的摄像机,而水利工程现成往往需要监控的面积很大,需要很多的摄像机,监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监控摄像机摄像范围固定导致需要安装较多的监控摄像机的问题,提出水利工程可视化前端监控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水利工程可视化前端监控装置,包括盒体、筒体、支撑杆、动力装置、方形杆、摄像装置、支撑柱、支撑架、弧形板、挡板和支撑环;
5.筒体竖直设置在盒体上;支撑杆底部配合插入筒体内,支撑杆上竖直设置盲孔,盲孔水平截面形状为方形,盲孔在支撑杆下端面形成开口;动力装置设置在盒体内,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与方形杆传动连接,方形杆穿过盒体顶部并配合插入盲孔内;摄像装置设置在支撑杆顶部;支撑柱设置在筒体顶部,支撑柱上设置有供支撑杆穿过的通孔,通孔在支撑柱朝向弧形板的端面上形成开口;支撑架设置在筒体外周壁上,弧形板竖直设置在支撑架顶部,弧形板内周圆直径与通孔直径相等,弧形板左右两侧面与支撑柱不接触,弧形板位于筒体上方;挡板设置在支撑杆外周壁上,挡板位于弧形板上方;支撑环设置在支撑杆外周壁上,支撑环外周壁同时与通孔孔壁以及弧形板内周壁贴合,筒体上设置有带动支撑环上下移动的升降组件;支撑柱上设置有检测支撑环移动至最高位置处的第一感应组件,支撑柱上设置有检测挡板向后转动至最大角度位置处的第二感应组件,支撑柱上设置有检测摄像装置位于最低点且支撑杆向前转动至最大角度的第三感应组件;盒体内设置控制系统。
6.优选的,升降组件包括电动伸缩杆和t型块;筒体上端面设置设置安装孔;电动伸缩杆竖直设置在安装孔孔底;t型块设置在电动伸缩杆顶部,t型块位于筒体上方,支撑环上设置一端缺口,支撑环下端面上设置一圈t型槽,t型槽在支撑环的缺口上形成两个开口,t型块配合插入t型槽内。
7.优选的,第一感应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支撑板水平设置在支撑柱顶部,第一支撑板一部分伸入通孔内周面内侧;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支撑板底部,支撑环位于最高点状态下,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支撑环顶部接触。
8.优选的,第二感应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板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支撑板竖直设置在支撑柱顶部;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第二支撑板朝向弧形板的端面上;挡板向后转动至最大角度位置处的状态下,挡板与第二压力传感器接触。
9.优选的,第三感应组件为第三压力传感器;支撑柱朝向弧形板的端面上设置条形槽,条形槽位于支撑杆前方,第三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条形槽内,当摄像装置位于最低点且支撑杆向前转动至最大角度状态下,挡板与第三压力传感器接触。
10.优选的,摄像装置外侧设置透明的防护罩。
11.优选的,动力装置、第一感应组件、第二感应组件、第三感应组件、升降组件以及摄像装置均做防水处理。
12.优选的,支撑杆外周壁上设置锥形板,锥形板位于支撑柱上方,竖直投影状态下,支撑柱、支撑架以及弧形板均位于锥形板内。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摄像装置对水利工程进行监控,动力装置带动方形杆转动,方形杆带动摄像装置转动,直到挡板与第二感应组件接触,动力装置停止工作,升降组件带动支撑环向下移动至最低点,升降组件停止工作,然后动力装置带动方形杆反向转动,使支撑杆带动摄像装置反向转动,直到挡板与第三感应组件接触后动力装置停止工作,最后升降组件通过支撑环带动支撑杆向上移动直到与第一感应组件接触,升降组件停止工作,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在一个循环内,摄像装置依次正向转动,下降,反向转动和上升,摄像面积得到增大,有利于减少需要安装的摄像装置数量,降低监控成本。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的侧视图;
16.图3为图1的主视剖视图;
17.图4为图1的俯视剖视图;
18.图5为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
19.附图标记:1、盒体;2、筒体;3、支撑杆;4、盲孔;5、动力装置;6、方形杆;7、摄像装置;8、支撑柱;9、通孔;10、支撑架;11、弧形板;12、挡板;13、第一支撑板;14、第一压力传感器;15、第二支撑板;16、第二压力传感器;17、条形槽;18、第三压力传感器;19、安装孔;20、电动伸缩杆;21、t型槽;22、t型块;23、支撑环。
具体实施方式
20.实施例一
21.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水利工程可视化前端监控装置,包括盒体1、筒体2、支撑杆3、动力装置5、方形杆6、摄像装置7、支撑柱8、支撑架10、弧形板11、挡板12和支撑环23;
22.筒体2竖直设置在盒体1上;支撑杆3底部配合插入筒体2内,支撑杆3上竖直设置盲孔4,盲孔4水平截面形状为方形,盲孔4在支撑杆3下端面形成开口;动力装置5设置在盒体1内,动力装置5的输出轴与方形杆6传动连接,方形杆6穿过盒体1顶部并配合插入盲孔4内;摄像装置7设置在支撑杆3顶部;支撑柱8设置在筒体2顶部,支撑柱8上设置有供支撑杆3穿过的通孔9,通孔9在支撑柱8朝向弧形板11的端面上形成开口;支撑架10设置在筒体2外周壁上,弧形板11竖直设置在支撑架10顶部,弧形板11内周圆直径与通孔9直径相等,弧形板
11左右两侧面与支撑柱8不接触,弧形板11位于筒体2上方;挡板12设置在支撑杆3外周壁上,挡板12位于弧形板11上方;支撑环23设置在支撑杆3外周壁上,支撑环23外周壁同时与通孔9孔壁以及弧形板11内周壁贴合,筒体2上设置有带动支撑环23上下移动的升降组件;支撑柱8上设置有检测支撑环23移动至最高位置处的第一感应组件,支撑柱8上设置有检测挡板12向后转动至最大角度位置处的第二感应组件,支撑柱8上设置有检测摄像装置7位于最低点且支撑杆3向前转动至最大角度的第三感应组件;盒体1内设置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升降组件以及动力装置5均控制连接,控制系统与第一感应组件、第二感应组件以及第三感应组件均信号传输连接。
23.本实施例中,摄像装置7对水利工程进行监控,动力装置5带动方形杆6转动,方形杆6带动摄像装置7转动,直到挡板12与第二感应组件接触,动力装置5停止工作,升降组件带动支撑环23向下移动至最低点,升降组件停止工作,然后动力装置5带动方形杆6反向转动,使支撑杆3带动摄像装置7反向转动,直到挡板12与第三感应组件接触后动力装置5停止工作,最后升降组件通过支撑环23带动支撑杆3向上移动直到与第一感应组件接触,升降组件停止工作,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在一个循环内,摄像装置7依次正向转动,下降,反向转动和上升,摄像面积得到增大,有利于减少需要安装的摄像装置7数量,降低监控成本。
24.所述第一感应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13和第一压力传感器14;第一支撑板13水平设置在支撑柱8顶部,第一支撑板13一部分伸入通孔9内周面内侧;第一压力传感器14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3底部,支撑环23位于最高点状态下,第一压力传感器14与支撑环23顶部接触;当支撑环23上升至其与第一压力传感器14接触后,第一压力传感器14将信号传递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即可以控制升降组件停止上升。
25.所述第二感应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板15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6;第二支撑板15竖直设置在支撑柱8顶部;第二压力传感器16设置在第二支撑板15朝向弧形板11的端面上;挡板12向后转动至最大角度位置处的状态下,挡板12与第二压力传感器16接触;支撑杆3向后转动,使挡板12与第二压力传感器16接触后触发信号,控制系统就可以控制动力装置5停止工作。
26.所述第三感应组件为第三压力传感器18;支撑柱8朝向弧形板11的端面上设置条形槽17,条形槽17位于支撑杆3前方,第三压力传感器18设置在条形槽17内,当摄像装置7位于最低点且支撑杆3向前转动至最大角度状态下,挡板12与第三压力传感器18接触,支撑杆3下降后挡板12转动与第三压力传感器18接触产生触发信号,控制系统控制动力装置5停止工作。
27.所述摄像装置7外侧设置透明的防护罩,对摄像装置7提供保护。
28.所述动力装置5、第一感应组件、第二感应组件、第三感应组件、升降组件以及摄像装置7均做防水处理,提高使用寿命和工作稳定性。
29.所述支撑杆3外周壁上设置锥形板,锥形板位于支撑柱8上方,竖直投影状态下,支撑柱8、支撑架10以及弧形板11均位于锥形板内,防止雨水侵蚀各个电力设备。
30.实施例二
3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水利工程可视化前端监控装置,相较于实施例一,升降组件包括电动伸缩杆20和t型块22;筒体2上端面设置设置安装孔19;电动伸缩杆20竖直设置在安装孔19孔底;t型块22设置在电动伸缩杆20顶部,t型块22位于筒体2上方,支撑环23上设置
一端缺口,支撑环23下端面上设置一圈t型槽21,t型槽21在支撑环23的缺口上形成两个开口,t型块22配合插入t型槽21内。
32.本实施例中,电动伸缩杆20能够通过支撑环23带动支撑杆3上的摄像装置7升降,同时由于t型块22配合插入t型槽21内,支撑环23能正常转动。
33.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