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射频测试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79721发布日期:2022-03-09 11:09阅读:86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射频测试治具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测试治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射频测试治具。


背景技术:

2.现有使用射频技术的产品,例如智能手机,在生产时需要对出厂的产品进行测试,保证产品的射频功能处于最佳状态,此时便需要射频测试治具。
3.然而,将待测移动终端放入现有的射频测试治具中进行射频测试时,如果待测移动终端没电或者突然电量消耗完,会导致测试工作无法进行或者被迫中途暂停,需要寻找对应的数据线对待测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后,才能继续完成测试工作,操作繁琐,使用不方便,影响测试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射频测试治具。
5.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射频测试治具,包括盒体以及滑动盖设在所述盒体上的盖体;
6.所述盒体具有用于放置待测移动终端的容置腔,所述盖体的靠近所述容置腔的一面设置有测试结构,所述测试结构用于对所述待测移动终端进行测试;所述盒体的背离所述盖体的一面设置有蓄电结构,所述蓄电结构用于在所述测试结构对所述待测移动终端进行测试时,对所述待测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7.进一步地,所述蓄电结构包括安装盒以及电池;所述安装盒设置在所述盒体的背离所述盖体的一面,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安装盒内,所述电池用于在所述测试结构对所述待测移动终端进行测试时与所述待测移动终端电连接,以为所述待测移动终端供电。
8.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电连接有数据线,所述数据线的远离所述电池的一端设置有插头;所述插头贯穿所述安装盒的盒壁并显露在所述安装盒外,以至少与所述待测移动终端插接。
9.进一步地,所述插头至少包括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所述第一插头用于与所述待测移动终端的充电口匹配插接,以使所述电池为所述待测移动终端进行供电;所述第二插头用于与所述测试结构匹配插接,以使所述电池为所述测试结构供电。
10.进一步地,所述插头还包括第三插头,所述第三插头用于与外部电源匹配插接,以使所述外部电源为所述电池供电。
11.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盒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数据线进行缠绕的缠绕结构;所述缠绕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盒内壁上的缠绕轴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盒外的握持部,所述握持部用于驱动所述缠绕轴转动,以使所述数据线绕设在所述缠绕轴上。
12.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盒对应所述插头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插头匹配的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插头伸出的避让孔,所述插头可插拔地连接在所述保护套
内。
13.进一步地,所述容置腔具有两个相对的内壁,两个相对的所述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柔性卡舌,两个所述柔性卡舌相对设置,且两个所述柔性卡舌围合形成用于卡持所述待测移动终端的卡持空间。
14.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盒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多个所述散热孔分设在所述安装盒相对设置的两侧壁上。
15.进一步地,所述盒体上设置有滑轨,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可供所述滑轨伸入的滑槽,所述盒体和所述盖体通过所述滑轨和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16.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7.本公开提供的移动终端射频测试治具,通过设置盒体以及滑动盖设在盒体上的盖体,其中,盒体具有用于放置待测移动终端的容置腔,盖体的靠近容置腔的一面设置有测试结构,测试结构用于对待测移动终端进行测试;盒体的背离盖体的一面设置有蓄电结构,蓄电结构用于在测试结构对待测移动终端进行测试时,对待测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测试时,通过滑动盒体或盖体露出容置腔,将待测移动终端放入容置腔内,并将待测移动终端与蓄电结构电性连接,再滑动盒体或盖体以将待测移动终端移动至盒体和盖体围合形成的测试空间内使用,基于此,测试结构在对待测移动终端进行测试时,蓄电结构还能够对待测移动终端进行持续充电,也就是说,本公开提供的移动终端射频测试治具能够对待测移动终端进行持续供电测试,从而能够避免因待测移动终端没电而导致测试工作被迫中断的现象发生,使用方便,测试效率高。
附图说明
18.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移动终端射频测试治具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盒体相对于盖体滑出,示意出了容置腔;
21.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22.图3为图1的后视图,其中移出了安装盒的后盖,示意出了安装盒的内部结构;
23.图4为图3中b部的放大图;
24.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移动终端射频测试治具的安装盒的后视图。
25.其中,1、盒体;11、容置腔;12、柔性卡舌;13、滑轨;131、滑轮;14、防滑结构;2、盖体;21、滑槽;22、通孔;3、测试结构;31、控制器;311、通电插孔;32、射频测试器;33、显示屏;4、蓄电结构;41、安装盒;411、散热孔;412、防尘板;413、悬挂孔;42、电池;43、数据线;44、缠绕结构;441、缠绕轴;442、握持部;51、第一插头;52、第二插头;53、第三插头;6、保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
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8.参考图1至图5中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射频测试治具,包括盒体1以及滑动盖设在盒体1上的盖体2;盒体1具有用于放置待测移动终端的容置腔11,盖体2的靠近容置腔11的一面设置有测试结构3,测试结构3用于对待测移动终端进行测试;盒体1的背离盖体2的一面设置有蓄电结构4,蓄电结构4用于在测试结构3对待测移动终端进行测试时,对待测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29.可以理解的是,盒体1和盖体2滑动连接,盒体1和盖体2围合形成用于测试的测试空间,测试空间包括容置腔11。使用时,既可以滑动盒体1使容置腔11显露在外,也可以滑动盖体2使容置腔11显露在外,根据具体的使用工况可以任意选用,在此不做过多限制。
30.在本实施例中,测试结构3与待测移动终端耦合连接,例如通过wifi、4g、蓝牙等无线技术实现通讯连接,从而通过测试结构3可以对待测移动终端进行测试。
31.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定义:盖体2的靠近容置腔11的一面为盖体2的背面,盖体2的远离容置腔11的一面为盖体2的前面;盒体1的靠近容置腔11的一面为盒体1的背面,盒体1的远离容置腔11的一面为盒体1的前面。盒体1的前面和盖体2的前面均显露在外部,盒体1的背面和盖体2的背面围合形成测试空间。
32.其中,测试结构3包括控制器31、射频测试器32以及显示屏33,一般地,显示屏33安装在盖体2的远离容置腔11的一面即盖体2的前面上,控制器31和射频测试器32安装在盖体2的靠近容置腔11的一面即盖体2的背面上。示例性地,参考图3中所示,射频测试器32安装在盖体2的背面的下方,控制器31安装在盖体2的背面的上方。
33.在本实施例中,蓄电结构4安装在盒体1的背离盖体2的一面上,即蓄电结构4安装在盒体1的前面上,并与盒体1相对固定。
34.可以理解的是,蓄电结构4可以是任意合适的结构,能够为放置在容置腔11内的待测移动终端进行供电即可,在此不做过多限制。
3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移动终端射频测试治具,通过设置盒体1以及滑动盖设在盒体1上的盖体2,其中,盒体1具有用于放置待测移动终端的容置腔11,盖体2的靠近容置腔11的一面设置有测试结构3,测试结构3用于对待测移动终端进行测试;盒体1的背离盖体2的一面设置有蓄电结构4,蓄电结构4用于在测试结构3对待测移动终端进行测试时,对待测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测试时,通过滑动盒体1或盖体2露出容置腔11,将待测移动终端放入容置腔11内,并将待测移动终端与蓄电结构4电性连接,再滑动盒体1或盖体2以将待测移动终端移动至盒体1和盖体2围合形成的测试空间内使用,基于此,测试结构3在对待测移动终端进行测试时,蓄电结构4还能够对待测移动终端进行持续充电,也就是说,本公开提供的移动终端射频测试治具能够对待测移动终端进行持续供电测试,从而能够避免因待测移动终端没电而导致测试工作被迫中断的现象发生,使用方便,测试效率高。
36.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3中所示,蓄电结构4包括安装盒41以及电池42;安装盒41设置在盒体1的背离盖体2的一面,即,安装盒41安装在盒体1的前面,电池42设置在安装盒41
内,电池42用于在测试结构3对待测移动终端进行测试时与待测移动终端电连接,以为待测移动终端供电。
37.可以理解的是,安装盒41可以是任意合适的结构,例如矩形安装盒、圆形安装盒等,只要能够容置电池42并将电池42固定在盒体1的前面即可。
38.具体实现时,安装盒41可以通过结构胶粘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在盒体1上,当然,安装盒41也可以与盒体1一体成型。根据具体的使用工况可以任意选用,在此不做过多限制。
39.一般地,在安装盒41的远离盒体1的一面上设置有悬挂孔413,用于悬挂本公开提供的移动终端射频测试治具,方便收纳,节省空间。
40.其中,电池42可以是太阳能电池42、锂电池42等,能够为放置在容置腔11内的待测移动终端供电即可。
41.具体使用时,将待测移动终端放置在容置腔11内,测试结构3可对待测移动终端进行测试,与此同时,蓄电结构4还能够对待测移动终端进行持续充电,从而使得本公开提供的移动终端射频测试治具能够对待测移动终端进行持续供电测试,进而有效避免了因待测移动终端没电而导致测试工作被迫中断的现象发生,使用方便,测试效率高。
42.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3和图5中所示,电池42电连接有数据线43,数据线43的远离电池42的一端设置有插头;插头贯穿安装盒41的盒壁并显露在安装盒41外,以至少与待测移动终端插接。
43.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安装盒41侧壁上对应数据线43的位置处开设有用于使数据线43穿过的过孔,过孔的开口尺寸小于插头的尺寸,插头安装在数据线43的远离电池42的一端并显露在安装盒41外,即插头位于过孔的外部。
44.使用时,将插头插接在容置于容置腔11内的待测移动终端的充电口中,即可通过电池42为待测移动终端供电,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45.根据一些实施例,电池42与待测移动终端也可以采用电磁感应、无线电波等无线充电的方式进行充电。
46.可以理解的是,电池42除了可以为待测移动终端供电外,也可以为测试结构3供电。
47.示例性地,参考图5中所示,插头至少包括第一插头51和第二插头52;第一插头51用于与待测移动终端的充电口匹配插接,以使电池42为待测移动终端进行供电;第二插头52用于与测试结构3匹配插接,以使电池42为测试结构3供电。
4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插头51通过一根数据线43与电池42电性连接,第二插头52通过另一根数据线43与电池42电性连接,即一个插头对应一个数据线43。
49.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插头51和第二插头52可以通过一根数据线43与电池42电性连接,换句话说,与电池42电性连接的一根数据线43上可以设置有多个插头,多个插头分别用于与不同的插口匹配插接。
50.其中,第一插头51可以包括第一子插头和第二子插头,第一子插头和第二子插头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待测移动终端的充电口,例如苹果插头和安卓插头。
51.在本实施例中,在控制器31上设置有通电插孔311,在盖体2的对应通电插孔311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22。使用时,通过滑动方式将盒体1上的容置腔11移出,将待测移动终端
放入容置腔11后,并将第一插头51插接在待测移动终端的充电口中,再移动至本公开提供的移动终端射频测试治具内部以使第二插头52与通电插孔311对接,从而通过电池42可为测试结构3供电,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52.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根据一些实施例,将充电线的一端贯穿通孔22和通电插孔311与控制器31电性连接,将充电线的另一端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即可通过外部电源给测试结构3供电。
53.进一步地,参考图5中所示,插头还包括第三插头53,第三插头53用于与外部电源匹配插接,以使外部电源为电池42供电。
54.进一步地,参考图3和图5中所示,在安装盒41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数据线43进行缠绕的缠绕结构44;缠绕结构44包括设置在安装盒41内壁上的缠绕轴441以及设置在安装盒41外的握持部442,握持部442用于驱动缠绕轴441转动,以使数据线43绕设在缠绕轴441上。
55.可以理解的是,缠绕轴441沿安装盒41的厚度方向布置在安装盒41内,并能够相对于安装盒41转动,以使数据线43绕设在缠绕轴441上。
56.具体实现时,缠绕轴441的一端固定在安装盒41的靠近盒体1的一面上,缠绕轴441的另一端贯穿安装盒41的远离盒体1的一面并延伸至安装盒41外且设置有握持部442。该握持部442与缠绕轴441相对固定,从而转动握持部442即可驱动缠绕轴441转动,以使数据线43绕设在缠绕轴441上。
57.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缠绕轴441的转动即可让数据线43绕设卷收到安装盒41的内部存放,从而可以防止显露在安装盒41外的数据线43过长,使用方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数据线43起到保护作用。
58.其中,握持部442可以是任意合适的结构,能够驱动缠绕轴441转动即可,例如握持部442可以是旋转圆板、旋转凸块等。
59.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3和图4中所示,在安装盒41对应插头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插头匹配的保护套6,保护套6上设置有用于供插头伸出的避让孔,插头可插拔地连接在保护套6内。
60.具体实现时,如果不使用数据线43,可以转动对应的握持部442以使该数据线43绕设在缠绕轴441上,在数据线43绕设的过程中,插头沿靠近安装盒41的方向移动,从而可以使插头容置在保护套6中,进而可以将不使用的插头存放在保护套6内,避免未使用状态时的插头外露,可以对插头起到有效保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其使用寿命。
61.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中所示,容置腔11具有两个相对的内壁,两个相对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柔性卡舌12,两个柔性卡舌12相对设置,且两个柔性卡舌12围合形成用于卡持待测移动终端的卡持空间。
62.其中,柔性卡舌12可以通过结构胶粘接、卡接等方式固定在容置腔11的内壁上,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使用方便,卡持稳定。
63.进一步地,参考图3中所示,在安装盒41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411,多个散热孔411分设在安装盒41相对设置的两侧壁上,通过自然风即可使安装盒41内的工作热量排出,从而防止安装盒41内的热量堆积影响使用寿命。
64.具体实现时,在安装盒41对应散热孔411的位置处还设置有防尘板412,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灰尘等杂质通过散热孔411进入到安装盒41内。
65.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中所示,在盒体1上设置有滑轨13,盖体2上设置有可供滑轨13伸入的滑槽21,盒体1和盖体2通过滑轨13和滑槽21滑动连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66.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沿滑轨13的延伸方向,在滑轨13上可以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滑轮131,从而可以使滑动流畅,摩擦力小,省时省力。
67.可以理解地,在盒体1的测试上还设置有防滑结构14,例如防滑纹、防滑凹槽、防滑凸起等,使得手持过程中摩擦力较高,方便握持检测。
6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69.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