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接口保护功能的通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91564发布日期:2022-03-09 12:43阅读:81来源:国知局
具有接口保护功能的通讯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接口保护功能的通讯设备。


背景技术:

2.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讯,不仅使计算机的利用率大大提高,还极大地扩展了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实现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与数据资源的共享,保证了计算机的远距离实时控制和对数据的远距离收集等项工作。通过利用计算机的远距离实时控制和对数据的远距离收集技术,能够方便地对码头、机场、建筑、电力等行业的实时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实现了对数据的远程管控,从而有效提升了远程操作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3.现有技术中的通讯设备通常留置有多个接口,接口使用时,需将外接端子插入接口内,而未使用的接口通常裸露在外界环境中,从而导致未使用的接口处容易落入灰尘和杂物,使得接口与外接端子接触不良,导致通讯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通讯设备接口处无防护,导致未使用的接口容易落入灰尘引起接口与外接端子接触不良,导致通讯设备运行异常的问题。
5.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具有接口保护功能的通讯设备,包括:
6.壳体,其外周壁上开设有多个接口;
7.若干遮挡机构,其固设在所述壳体的外周壁上,所述遮挡机构包括:
8.遮挡件,其与所述接口一一对应;
9.安装件,其固设在所述接口外周的所述壳体上,所述安装件上开设有滑动部,驱动所述遮挡件在所述滑动部上滑动,以使所述遮挡件间歇性挡设在所述接口的外侧端。
10.优选的是,多个所述接口间隔设置。
11.优选的是,所述遮挡件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安装件上,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遮挡件的收纳腔。
12.优选的是,所述滑动部由第一遮挡槽和与所述第一遮挡槽连通的第一容置槽组成,所述第一遮挡槽位于靠近所述接口所在遮挡位置的下方,所述第一容置槽位于远离所述接口所在遮挡位置的一侧。
13.优选的是,所述安装件固设在所述接口的下方,所述滑动部位于所述安装件上表面,所述遮挡件设置在所述滑动部中。
14.优选的是,所述安装件固设在所述接口的上下两侧,两个所述滑动部相对设置,所述遮挡件沿所述滑动部在所述接口外侧端左右往复运动。
15.优选的是,所述安装件固设在所述接口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滑动部相对设置,所述遮挡件沿所述滑动部在所述接口外侧端上下往复运动。
16.优选的是,外接端子与所述接口连接,所述遮挡件底部抵触在所述外接端子上方。
17.优选的是,所述遮挡件由轻质材料制成。
18.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讯设备的壳体外周壁上开设有多个接口,由于壳体的外周壁上固设有若干遮挡机构,遮挡机构用于挡设在接口处,避免未使用的接口暴露于外界环境中,起到了防尘作用。具体的,遮挡机构包括:遮挡件和安装件,遮挡件与接口一一对应,安装件固设在接口外周的壳体上,安装件上开设有滑动部,驱动遮挡件在滑动部上滑动,以使遮挡件间歇性挡设在接口的外侧端。本实用新型遮挡机构的工作过程为:当接口处未连接有外接端子时,对遮挡件施加作用力,使遮挡件滑动至接口的前侧,从而起到保护接口、防止灰尘进入的作用;当需要将外接端子与接口连接时,再次施加作用力,使遮挡件从接口处滑至远离接口的一侧,再将外接端子与接口连接即可。从而具有防止灰尘进入通讯接口的作用,提高了通讯设备的防护性能和使用寿命。
19.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通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通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通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通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通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中通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2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具有接口保护功能的通讯设备,图1~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形式,该通讯设备包括:壳体1和若干遮挡机构2,壳体1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多个接口11,多个接口11间隔设置。若干遮挡机构2固设在壳体1的外周壁上,遮挡机构2用于挡设在接口11处,避免未使用的接口11暴露于外界环境中,起到了防尘作用。具体的,遮挡机构2包括:遮挡件21和安装件22,遮挡件21与接口11一一对应,安装件22固设在接口11外周的壳体1上,安装件22上开设有滑动部,驱动遮挡件21在滑动部上滑动,以使遮挡件21间歇性挡设在接口11的外侧端。本实用新型遮挡机构2的工作过程为:当接口11处未连接有外接端子时,对遮挡件21施加作用力,使遮挡件21滑动至接口11的前侧,从而起到保护接口11、防止灰尘进入的作用;当需要将外接端子与接口11连接时,再次施加作用力,使遮挡件21从接口11处滑至远离接口11的一侧,再将外接端子与接口11连接即可。从而具有防止灰尘进入通讯接口的作用,提高了通讯设备的防护性能和使用寿命。
28.为使遮挡件21挡设在接口11处以实现遮挡件21的防尘功能,提供以下实施方式:
29.实施例一
30.遮挡件21可拆卸设置在安装件22上,壳体1上开设有用于放置遮挡件21的收纳腔12。
31.具体的,安装件22固设在接口11的下方,滑动部位于安装件22上表面,遮挡件21设置在滑动部中。
32.本实施例遮挡机构2的工作过程为:对遮挡件21施加作用力,使遮挡件21在滑动部上朝靠近接口11的方向滑动,直至遮挡件21挡设在接口11处,当需要将接口11与外接端子连接时,继续对遮挡件21施加作用力,使遮挡件21在滑动部上朝远离接口11的方向滑动,直至遮挡件21与安装件22分离,最后可将遮挡件21置于收纳腔12中。实施例一适用于接口较多的通讯设备,当接口11与外接端子连接时,可将遮挡件21从安装件22上取下,以避免占用空间。
33.实施例二
34.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安装件22与接口11的相对位置及数量。具体的,安装件22固设在接口11的上下两侧,两个滑动部相对设置,遮挡件21沿滑动部在接口11外侧端左右往复运动。
35.本实施例遮挡机构2的工作过程为:对遮挡件21施加作用力,使遮挡件21的上下两侧在滑动部上朝靠近接口11的方向滑动,直至遮挡件21挡设在接口11处,当需要将接口11与外接端子连接时,继续对遮挡件21施加作用力,使遮挡件21在滑动部上朝远离接口11的方向滑动,直至遮挡件21与安装件22分离,最后可将遮挡件21置于收纳腔12中。实施例二适用于接口较多的通讯设备,两个安装件22分部在接口11的上下两侧,有助于遮挡件21在滑动部上滑动,当接口11与外接端子连接时,可将遮挡件21从安装件22上取下,以避免占用空间。
36.实施例三
37.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安装件22与接口11的相对位置及数量。安装件22固设在接口11的左右两侧,两个滑动部相对设置,遮挡件21沿滑动部在接口11外侧端上下往复运动,滑动部为一凹槽,可使遮挡件21在其上滑动,且该凹槽不贯穿开设,其底部有限位结构,以防遮挡件21在滑动时掉落,最终使遮挡件21沿滑动部在接口11外侧端上下往复运动。
38.本实施例遮挡机构2的工作过程为:对遮挡件21施加作用力,使遮挡件21的上下两侧在滑动部上朝靠近接口11的方向滑动,直至遮挡件21挡设在接口11处,当需要将接口11与外接端子连接时,继续对遮挡件21施加作用力,使遮挡件21在滑动部上朝远离接口11的方向滑动,直至遮挡件21与安装件22分离,最后可将遮挡件21置于收纳腔12中。实施例三适用于接口11较多的通讯设备,两个安装件22分部在接口11的左右两侧,有助于遮挡件21在滑动部上滑动,当接口11与外接端子连接时,可将遮挡件21从安装件22上取下,以避免占用空间;或者使遮挡件21底部抵触在外接端子上方,为防止遮挡件21的自身重力对外接端子与接口11的连接可靠性造成影响,遮挡件21由轻质材料制成。
39.实施例四
40.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遮挡件21可在安装件22上滑动,但遮挡件21不从安装件22上拆卸。具体的,滑动部由第一遮挡槽221和与第一遮挡槽221连通的第一容置槽222组成,第一遮挡槽221位于靠近接口11所在遮挡位置的下方,第一容置槽222位于远离接口11所在遮挡位置的一侧。
41.本实施例遮挡机构2的工作过程为:对遮挡件21施加作用力,使遮挡件21在滑动部
上朝靠近接口11的方向滑动,遮挡件21挡设在接口11处,直至遮挡件21底部全部处于第一遮挡槽221中,当需要将接口11与外接端子连接时,对遮挡件21施加反省作用力,使遮挡件21在滑动部上朝远离接口11的方向滑动,直至遮挡件21底部全部处于第一容置槽222中。实施例四适用于接口11较少的通讯设备,在接口11外周设置可容纳遮挡件21且与第一遮挡槽221连通的第一容置槽222,从而在遮挡前,无需将遮挡件21与安装件的滑动部连接,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
42.实施例五
43.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遮挡件21可在安装件22上滑动,但遮挡件21不从安装件22上拆卸。具体的,滑动部由第一遮挡槽221和与第一遮挡槽221连通的第一容置槽222组成,第一遮挡槽221位于靠近接口11所在遮挡位置的下方,第一容置槽222位于远离接口11所在遮挡位置的一侧。
44.本实施例遮挡机构2的工作过程为:对遮挡件21施加作用力,使遮挡件21在滑动部上朝靠近接口11的方向滑动,遮挡件21挡设在接口11处,直至遮挡件21底部全部处于第一遮挡槽221中,当需要将接口11与外接端子连接时,对遮挡件21施加反省作用力,使遮挡件21在滑动部上朝远离接口11的方向滑动,直至遮挡件21底部全部处于第一容置槽222中。实施例五适用于接口11较少的通讯设备,在接口11外周设置可容纳遮挡件21且与第一遮挡槽221连通的第一容置槽222,从而在遮挡前,无需将遮挡件21与安装件的滑动部连接,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同时,两个安装件22分部在接口11的上下两侧,有助于遮挡件21在滑动部上滑动。
45.实施例六
46.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遮挡件21可在安装件22上滑动,但遮挡件21不从安装件22上拆卸。具体的,滑动部由第一遮挡槽221和与第一遮挡槽221连通的第一容置槽222组成,第一遮挡槽221位于靠近接口11所在遮挡位置的下方,第一容置槽222位于远离接口11所在遮挡位置的一侧。
47.本实施例遮挡机构2的工作过程为:对遮挡件21施加作用力,使遮挡件21在滑动部上朝靠近接口11的方向滑动,遮挡件21挡设在接口11处,直至遮挡件21底部全部处于第一遮挡槽221中,当需要将接口11与外接端子连接时,对遮挡件21施加反省作用力,使遮挡件21在滑动部上朝远离接口11的方向滑动,直至遮挡件21底部全部处于第一容置槽222中。实施例六适用于接口11较少的通讯设备,在接口11外周设置可容纳遮挡件21且与第一遮挡槽221连通的第一容置槽222,从而在遮挡前,无需将遮挡件21与安装件的滑动部连接,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同时,两个安装件22分部在接口11的左右两侧,有助于遮挡件21在滑动部上滑动,当外接端子与接口11连接时,遮挡件21底部抵触在外接端子上方,为防止遮挡件21的自身重力对外接端子与接口11的连接可靠性造成影响,遮挡件21由轻质材料制成。
48.本实用新型的通讯设备包括:壳体1和若干遮挡机构2,壳体1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多个接口11,多个接口11间隔设置。若干遮挡机构2固设在壳体1的外周壁上,遮挡机构2用于挡设在接口11处,避免未使用的接口11暴露于外界环境中,起到了防尘作用。具体的,遮挡机构2包括:遮挡件21和安装件22,遮挡件21与接口11一一对应,安装件22固设在接口11外周的壳体1上,安装件22上开设有滑动部,驱动遮挡件21在滑动部上滑动,以使遮挡件21间歇性挡设在接口11的外侧端。本实用新型遮挡机构2的工作过程为:当接口11处未连接有外
接端子时,对遮挡件21施加作用力,使遮挡件21滑动至接口11的前侧,从而起到保护接口11、防止灰尘进入的作用;当需要将外接端子与接口11连接时,再次施加作用力,使遮挡件21从接口11处滑至远离接口11的一侧,再将外接端子与接口11连接即可。从而具有防止灰尘进入通讯接口的作用,提高了通讯设备的防护性能和使用寿命。
49.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