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信息通讯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44998发布日期:2022-04-07 07:25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信息通讯终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终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化信息通讯终端。


背景技术:

2.通信终端是人们享受不同信息应用知的直接工具,它承担着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用户界面、完成所需的业务功能、接入通信网络等任务,经由通信设施向计算机输入程序和数据或接收计算机输出处理结果的设备。
3.终端设备通常设置在能利用通信设施与远处计算机联接工作的方便场所,它主要由通信接口控制装置与专用或选定的输入输出装置组合而成,然而当终端设备出现问题时,由于其输入输出端两两间较为靠近,使得其维修和检修较为麻烦,若设置间距较大,使得占据的空间较大,放置不方便,同时使得误触的风险增加,所以我们提出一种智能化信息通讯终端。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化信息通讯终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智能化信息通讯终端包括:
8.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座,所述外壳的内壁设置有十二个输入输出端口和四个限位块,所述输入输出端口与外壳的内部相连接;
9.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包括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转动连接在外壳的内壁上,所述滑动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在其中一个移动块的内壁上;
10.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齿轮,所述齿轮的外表面均啮合有两个齿条,所述齿条滑动连接在外壳的内壁上。
11.优选的,所述外壳的正面开设有一个滑槽和两个移动槽,所述滑动座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壁上,十二个所述输入输出端口对称分布在两个移动槽内壁上,处于所述移动槽内壁上的六个输入输出端口均与相邻的输入输出端口相贴合,且处于两端的输入输出端口相反的一侧均与限位块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滑动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六个贯穿的插槽,所述插槽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插块,两个所述插块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13.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相对应的输入输出端口的背面,所述螺纹杆贯穿外壳的背面向外延伸,且延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轮,其中两个所述限位块的内壁上均开设有贯穿的卡槽。
14.优选的,所述卡槽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卡块,两个所述卡块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
接有限位弹簧,两个所述限位弹簧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座。
15.优选的,所述连接座与齿条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连接座之间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所述齿轮的内壁上固定插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贯穿外壳的侧面向外延伸,且延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16.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化信息通讯终端,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17.1、该智能化信息通讯终端,在移动组件的作用下,使得滑动座在滑槽的内壁上进行滑动,随着滑动座的移动,从而使得十二个输入输出端口相对应的进行移动,当滑动座移动到最底端时,此时相邻的输入输出端口之间的距离相同,且处于最大间距,便于进行检测和维修,当检测完成后,进行上述相反运动,使得输入输出端口回到起始位置,使得其占用空间较小,同时避免了误触的风险。
18.2、该智能化信息通讯终端,在限位组件的作用下,对滑动座进行固定,避免了因为人为误触导致的输入输出端口发生移动,从而增加风险。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拆分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组件拆分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限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限位组件拆分示意图。
25.图中:1、外壳;101、滑动座;102、输入输出端口;103、滑槽;104、限位块;105、移动槽;2、螺纹杆;201、移动块;202、固定块;203、插块;204、插槽;205、转轮;3、齿轮;301、齿条;302、连接座;303、挤压弹簧;304、限位弹簧;305、卡块;306、卡槽;307、转动轴;308、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智能化信息通讯终端,
27.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外壳1,外壳1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座101,外壳1的内壁设置有十二个输入输出端口102和四个限位块104,输入输出端口102与外壳1的内部相连接,外壳1的正面开设有一个滑槽103和两个移动槽105;
28.滑动座101滑动连接在滑槽103的内壁上,十二个输入输出端口102对称分布在两个移动槽105内壁上,处于移动槽105内壁上的六个输入输出端口102均与相邻的输入输出端口102相贴合,且处于两端的输入输出端口102相反的一侧均与限位块104固定连接;
29.当终端设备出现问题,需要输入输出端口102进行检测时,通过移动滑动座101带动了输入输出端口102进行移动,使得相邻的输入输出端口102之间的间距相同,从而便于进行检测和维修,当检修完成后,反向移动滑动座101,从而使得输入输出端口102回到起始位置,使得其占用空间较小,同时避免了误触的风险;
30.如图3和图4所示,包括螺纹杆2,螺纹杆2转动连接在外壳1的内壁上,滑动座10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块201,螺纹杆2螺纹连接在其中一个移动块201的内壁上,滑动座101的上表面开设有六个贯穿的插槽204,插槽204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插块203;
31.两个插块203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02,固定块202固定连接在相对应的输入输出端口102的背面,螺纹杆2贯穿外壳1的背面向外延伸,且延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轮205;
32.当需要进行检测和维修时,首先通过转动转轮205,带动了螺纹杆2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其中一个移动块201沿着螺纹杆2进行滑动,进而带动了滑动座101在滑槽103的内壁上进行滑动,随着滑动座101的移动,从而使得六个插槽204随之进行移动,此时十二个插块203沿着插槽204进行滑动,从而带动了固定块202进行滑动;
33.输入输出端口10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线,连接线可向外抽出,随着固定块202的移动,从而使得十二个输入输出端口102相对应的进行移动,当滑动座101移动到最底端时,此时相邻的输入输出端口102之间的距离相同,且处于最大间距,便于进行检测和维修,当检测完成后,进行上述相反运动,使得输入输出端口102回到起始位置,使得其占用空间较小,同时避免了误触的风险;
34.如图5和图6所示,包括齿轮3,齿轮3的外表面均啮合有两个齿条301,齿条301滑动连接在外壳1的内壁上,其中两个限位块104的内壁上均开设有贯穿的卡槽306,卡槽306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卡块305,两个卡块305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304;
35.两个限位弹簧304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座302,连接座302与齿条301固定连接,且两个连接座302之间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303,齿轮3的内壁上固定插接有转动轴307,转动轴307贯穿外壳1的侧面向外延伸,且延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308;
36.当需要进行检测和维修时,首先通过转动把手308,带动了转动轴307和齿轮3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了两个齿条301进行相向移动,同时连接座302进行相向移动,从而对挤压弹簧303进行挤压,同时随着两个连接座302的移动,从而带动了两个卡块305相向移动,使得其与卡槽306相分离,此时即可通过转动转轮205,使得滑动座101进行移动;
37.当检修完成后,随着滑动座101的移动,从而使得限位块104进行移动,随着移动两个卡块305的斜面与外壳1相接触,从而对限位弹簧304进行挤压,当卡块305与卡槽306相重合时,在限位弹簧304的反弹下,使得两个卡块305插接在卡槽306的内壁上,从而对滑动座101进行固定,避免了因为人为误触导致的输入输出端口102发生移动,从而增加风险。
38.工作原理:当终端设备出现问题,需要输入输出端口102进行检测时,首先通过转动把手308,带动了转动轴307和齿轮3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了两个齿条301进行相向移动,同时连接座302进行相向移动,从而对挤压弹簧303进行挤压,同时随着两个连接座302的移动,从而带动了两个卡块305相向移动,使得其与卡槽306相分离;
39.此时即可通过转动转轮205,带动了螺纹杆2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其中一个移动块201沿着螺纹杆2进行滑动,进而带动了滑动座101在滑槽103的内壁上进行滑动,随着滑动座101的移动,从而使得六个插槽204随之进行移动,此时十二个插块203沿着插槽204进行滑动,从而带动了固定块202进行滑动;
40.输入输出端口10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线,连接线可向外抽出,随着固定块202的移动,从而使得十二个输入输出端口102相对应的进行移动,当滑动座101移动到最底端时,此时相邻的输入输出端口102之间的距离相同,且处于最大间距,便于进行检测和维修,当检测完成后,进行上述相反运动,使得输入输出端口102回到起始位置;
41.首先滑动座101进行移动,从而使得限位块104进行移动,随着移动两个卡块305的
斜面与外壳1相接触,从而对限位弹簧304进行挤压,当卡块305与卡槽306相重合时,在限位弹簧304的反弹下,使得两个卡块305插接在卡槽306的内壁上,从而对滑动座101进行固定,避免了因为人为误触导致的输入输出端口102发生移动,从而增加风险,同时使得其占用空间较小,同时避免了误触的风险。
4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