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通信用的对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77048发布日期:2022-04-14 21:42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防通信用的对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消防通信用的对讲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消防”即是消除隐患,预防灾患(即预防和解决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人为与自然、偶然灾害的总称),主要包括火灾现场的人员救援,重要设施设备、文物的抢救,重要财产的安全保卫与抢救,扑灭火灾等。目的是降低火灾造成的破坏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战时由各级人民防空指挥部统一指挥,以专业消防力量为骨干,动员企业事业单位、乡镇的专职消防队伍、志愿者队伍和人民群众实施。坚持先人后物、先控后灭和确保重点的行动原则。
[0003]
但是现有的一种消防通信用的对讲装置因缺少降温结构,导致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快速将主板与电池产生的热量进行排出,造成主板与电池因过热而损坏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实用性更高的一种消防通信用的对讲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防通信用的对讲装置,通过设置降温结构能解决现有的一种消防通信用的对讲装置因缺少降温结构,导致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快速将主板与电池产生的热量进行排出,造成主板与电池因过热而损坏的问题。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防通信用的对讲装置,包括外壳与背板,所述外壳外表面设置有调控组件,所述外壳内部连接有主板、电池和散热鳍片,所述外壳连接有与所述电池相适配的封盖,所述封盖设置有与所述电池相适配的usb接口,所述散热鳍片的正面与所述主板和所述电池的背面接触相连,所述外壳与所述背板之间通过一组紧固螺栓相连接,所述背板固定连接有进风管、出风管和风扇组件,且进风管、出风管和风扇组件均贯穿至外壳内部,所述进风管连接有第一鼓风机,所述出风管连接有第二鼓风机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背板背面固定连接有夹板与卡柱,且卡柱与夹板开设的卡槽相卡接。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柱与所述卡槽之间为过盈配合。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两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硅胶垫,两个所述硅胶垫分别开设有一组防滑花纹。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所述封盖和所述背板表面均刷涂有防火涂层。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鳍片内部开设有一组通孔。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一组所述紧固螺栓外表面分别开设有一组防滑槽。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3]
1、启动并调控外壳所连接调控组件使装置整体进入工作状态,散热鳍片可将主板与电池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吸附,工作中的风扇组件对准散热鳍片进行风冷降温,第一鼓风机通过进风管将外部空气导入外壳内部,第二鼓风机通过出风管将外壳内部空气加速排出,增大外壳内部空气流通进行降温,便于快速将主板与电池产生的热量进行快速排出,避免造成主板与电池因过热而损坏的问题,通过封盖开设的usb接口可对电池进行充电。
[0014]
2、操作人员将夹板穿过使用人员衣物或背带,然后将夹板开设的卡槽与卡柱相卡接,即可快速完成佩戴,卡柱与卡槽之间为过盈配合,便于卡柱与卡槽之间紧密相连,避免产生松动。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主视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右视剖视图;
[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剖视图。
[0019]
其中:1、外壳;2、调控组件;3、主板;4、电池;5、封盖;6、usb接口;7、散热鳍片;8、通孔;9、背板;10、紧固螺栓;11、防滑槽;12、进风管;13、第一鼓风机;14、出风管;15、第二鼓风机;16、风扇组件;17、夹板;18、卡柱;19、卡槽;20、硅胶垫;21、防滑花纹。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1]
实施例:
[0022]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防通信用的对讲装置,包括外壳1与背板9,外壳1外表面设置有调控组件2,外壳1内部连接有主板3、电池4和散热鳍片7,外壳1连接有与电池4相适配的封盖5,封盖5设置有与电池4相适配的usb接口6,散热鳍片7的正面与主板3和电池4的背面接触相连,外壳1与背板9之间通过一组紧固螺栓10相连接,背板9固定连接有进风管12、出风管14和风扇组件16,且进风管12、出风管14和风扇组件16均贯穿至外壳1内部,进风管12连接有第一鼓风机13,出风管14连接有第二鼓风机15;
[0023]
操作人员启动并调控外壳1所连接调控组件2使装置整体进入工作状态,散热鳍片7可将主板3与电池4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吸附,工作中的风扇组件16对准散热鳍片7进行风冷降温,第一鼓风机13通过进风管12将外部空气导入外壳1内部,第二鼓风机15通过出风管14将外壳1内部空气加速排出,增大外壳1内部空气流通进行降温,便于快速将主板3与电池4产生的热量进行快速排出,避免造成主板3与电池4因过热而损坏的问题,通过封盖5开设的usb接口6可对电池4进行充电。
[0024]
在其他实施例中,背板9背面固定连接有夹板17与卡柱18,且卡柱18与夹板17开设的卡槽19相卡接;
[0025]
操作人员将夹板17穿过使用人员衣物或背带,然后将夹板17开设的卡槽19与卡柱18相卡接,即可快速完成佩戴。
[0026]
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柱18与卡槽19之间为过盈配合;
[0027]
便于卡柱18与卡槽19之间紧密相连,避免产生松动。
[0028]
在其他实施例中,外壳1两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硅胶垫20,两个硅胶垫20分别开设有一组防滑花纹21;
[0029]
通过设置硅胶垫20及开设防滑花纹21增大摩擦力,便于避免操作人员拿取外壳1时手部打滑。
[0030]
在其他实施例中,外壳1、封盖5和背板9表面均刷涂有防火涂层;
[0031]
通过刷涂有防火涂层便于提升外壳1、封盖5和背板9的防火性能。
[0032]
在其他实施例中,散热鳍片7内部开设有一组通孔8;
[0033]
通过设置一组通孔8便于提升散热鳍片7内部的空气流通。
[0034]
在其他实施例中,一组紧固螺栓10外表面分别开设有一组防滑槽11;
[0035]
通过设置防滑槽11便于避免操作人员转动一组紧固螺栓10时手部打滑,便于操作使用。
[0036]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7]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