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采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0229576发布日期:2022-06-01 04:15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据采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数据采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数据采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电池储能电站在工作过程中会生成大量的数据,例如电池及pcs等关键设备的参数、温度及可燃气体浓度等环境参数、空调及消防设备等辅助设备的参数等等。为了更加有效管理电池储能电站,这些数据需要被收集起来并进行统一的监控。
3.现有的数据采集方法是在被监控设备附近设置端设备,端设备收集被监控设备的设备数据,并将设备数据传输给服务器。由于被监控设备的数量多,需要设置多个端设备,每个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均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当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网络出错后,在完成网络修复前,服务器无法再获取该端设备所传输的数据,导致其所采集的被监测设备的数据在这个时间段内会全部丢失。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少数据丢失,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采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采集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定期判断与服务器之间的常规通信是否正常,若与服务器之间的常规通信正常,则进入正常工作模式;若与服务器之间的常规通信不正常,则进入本地工作模式;在正常工作模式下:在进入正常工作模式时,判断本地存储空间内是否存储有设备参数,若本地存储空间内存储有设备参数,则将该设备参数进行上传;定期获取设备参数,并将相应得到设备参数进行上传;获取临时委托指令,其中,所述临时委托指令包括目标设备信息;与目标设备信息相对应的端设备建立临时通信;根据目标设备信息确定需临时监控的被监控设备,定期获取需临时监控的被监控设备以及预先匹配的被监控设备的设备参数,并将设备参数进行上传;在本地工作模式下:定期获取设备参数,并将设备参数存储在本地储存空间内;获取调用信号并根据调用信号进入待机模式;在待机模式下:停止获取设备参数,并定期判断临时通信是否维持,若临时通信没有维持,则进入本地工作模式。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与服务器的通信正常,则将定期采集的设备参数上传
到服务器,若与服务器的通信不正常,则将定期采集的设备参数存储在本地,当与服务器的通信恢复后再传输给服务器,另外,端设备之间具有通信能力,正常与服务器通信的端设备能够代替无法与服务器通信的端设备来进行设备参数的上传,从而减少因通信故障而出现的设备参数的丢失。
8.可选的,每个被监控设备预设有对应的优先等级;所述方法还包括:每获取到设备参数,则判断该设备参数是否超过预设值,若该设备参数超过预设值,则将相应被监控设备所对应的优先等级调整为高优先级;若该设备参数小于或等于预设值,则将相应被监控设备所对应的优先等级调整为低优先级;在正常工作模式下:定期获取设备参数,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设备参数后,判断被监控设备所对应的优先等级是否为高优先级,若被监控设备所对应的优先等级为高优先级,则在第一时间值的间隔后再次获取设备参数;若被监控设备所对应的优先等级不是高优先级,则在第二时间值的间隔后再次获取设备参数,其中,第二时间值大于第一时间值。
9.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进行模式切换时,生成对应的模式切换信号,并将模式切换信号传输给预设的同组其他端设备;在进入本地工作模式或在本地工作模式中获取模式切换信号时,判断预设的同组端设备所对应的工作模式是否均为本地工作模式,若同组端设备所对应的工作模式均为本地工作模式,则根据预存权限获取对应优先等级的被监控设备的设备参数;当预存权限为高优先级时,以预设的第一时间值为间隔定期获取高优先级的被监控设备的设备参数,并将相应的设备参数存储到同一预存权限下的本地存储空间;当预存权限为低优先级时,以预设的第二时间值为间隔定期获取低优先级的被监控设备的设备参数,并以预设间隔次数将相应的设备参数存储到同一预设权限下的本地存储空间。
10.可选的,若同组端设备所对应的工作模式均为本地工作模式,将相应的设备参数存储到本地存储空间,包括以下步骤:判断同组且优先权限相同的端设备所对应的本地存储空间是否已存储满,若同组且优先权限相同的端设备所对应的本地存储空间未存储满,则将设备参数存储到同组且优先权限相同的端设备所对应的本地存储空间中;若同组且优先权限相同的端设备所对应的本地存储空间已存储满,则以当前的设备参数替换存储时间最早的设备参数。
11.可选的,若同组端设备所对应的工作模式均为本地工作模式,且被监控设备所对应的优先等级从低优先级调整为高优先级时,建立与该被监控设备对应的计数值n,且计数值n=1,并在每次获取该被监控设备的设备参数时,判断计数值n是否超过预设次数,若计数值n未超过预设次数,则在完成当前获取的设备参数存储后,将该设备参数
标记为不可替换,且n=n+1;若计数值n超过预设次数,则删除计数值n,停止判断计数值n是否超过预设次数;以当前的设备参数替换存储时间最早的设备参数时,排除标记为不可替换的设备参数。
12.可选的,每个被监控设备对应优先等级;定期获取需临时监控的被监控设备以及预先匹配的被监控设备的设备参数,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需临时监控且优先等级为低优先级的被监控设备的数量m1,以及预先匹配且优先等级为低优先级的被监控设备的数量m2;根据(m1+m2)/m2的比例将预设的初始间隔时间扩大到临时间隔时间,并在临时间隔时间内依次获取需临时监控的被监控设备以及预先匹配的被监控设备的设备参数。
13.可选的,若同组端设备所对应的工作模式不均为本地工作模式,则在将相应的设备参数存储到本地存储空间,包括以下步骤:判断本地存储空间是否已存储满,若本地存储空间未存储满,则将设备参数存储到本地存储空间中;若本地存储空间已存储满,则以当前的设备参数替换存储时间最早的设备参数。
14.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采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数据采集系统,包括端设备和服务器,服务器,用于与端设备建立常规通信,并接收端设备上传的设备参数;端设备的工作模式包括本地工作模式和正常工作模式;端设备,用于定期判断与服务器之间的常规通信是否正常,若与服务器之间的常规通信正常,则进入正常工作模式;若与服务器之间的常规通信不正常,则进入本地工作模式;端设备在进入正常工作模式时,判断本地存储空间内是否存储有设备参数,若本地存储空间内存储有设备参数,则将该设备参数进行上传;在正常工作模式下:端设备用于定期获取设备参数,并将相应得到设备参数进行上传;端设备还用于获取临时委托指令,其中,所述临时委托指令包括目标设备信息;端设备用于与目标设备信息相对应的端设备建立临时通信,并根据目标设备信息确定需临时监控的被监控设备,定期获取需临时监控的被监控设备以及预先匹配的被监控设备的设备参数并将设备参数进行上传;在本地工作模式下:端设备用于定期获取设备参数,并将设备参数存储在本地储存空间内;还用于获取调用信号并根据调用信号进入待机模式;在待机模式下:端设备停止获取设备参数,并用于定期判断临时通信是否维持,若临时通信没有维持,则进入本地工作模式。
15.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1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若与服务器的通信正常,则将定期采集的设备参数上传到服务器,若与服务器的通信不正常,则将定期采集的设备参数存储在本地,当与服务器的通信恢复后再传输给服务器,另外,端设备之间具有通信能力,正常与服务器通信的端设备能够代替无法与服务器通信的端设备来进行设备参数的上传,从而减少因通信故障而出现的设备参数的丢失。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切换工作模式的步骤流程图。
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单个端设备处在本地工作模式下的存储参数的步骤流程图。
1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端设备处在正常工作模式下的步骤流程图。
2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1至图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数据采集方法,应用在端设备和服务器构建的数据采集系统中。该系统中端设备有多个,服务器与多个端设备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通信,而端设备之间通过以太网通信。
23.一种数据采集方法,参见图1至图3,包括以下步骤:s100、定期判断与服务器之间的常规通信是否正常。
24.若与服务器之间的常规通信正常,则进入正常工作模式。
25.若与服务器之间的常规通信不正常,则进入本地工作模式。
26.本地工作模式是指端设备采集被监控设备的设备参数,并将设备参数存储在本地存储空间的工作模式。
27.正常工作模式是指端设备采集被监控设备的设备参数,并将设备参数上传到服务器的工作模式。
28.常规通信是指服务器和端设备间向对方通知状态的通信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常规通信是指服务器和端设备之间相互发送心跳包。
29.步骤s100中定期判断与服务器之间的常规通信是否正常,是由端设备执行的,当端设备能够定期接受到服务器发出的心跳包,则端设备判断常规通信是正常的,反之,端设备判断常规通信是不正常的。
30.其中,定期判断的时间由人工设定,其具体数值与服务器向端设备发出的心跳包的发送频率有关,为确保不遗漏正常发送的心跳包,端设备相邻两次判断间的间隔时间需至少能够覆盖两次相邻心跳包发送所需的间隔时间。
31.相对的,服务器中存在定期判断与端设备之间的常规通信是否正常这一操作步骤。具体的,当服务器能够定期接受到端设备发出的心跳包,则服务器认为端设备处在正常工作模式;反之,服务器认为端设备处在本地工作模式。
32.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以本地工作模式作为端设备的初始工作模式,即端设备开机后自动进入到本地工作模式。后续的工作模式,则根据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常规通信情
况由端设备自行调整。
33.在本地工作模式下:s200、定期获取设备参数,并将设备参数存储在本地储存空间内。
34.设备参数是被监控设备在工作时产生的数据。每个端设备中均预先设置有所需采集设备参数的被监控设备的信息。
35.根据被监控设备种类的不同,设备参数也有多种,例如电池电流、电池电压、电池温度、环境温度、空调功率等等。其中,对于电池电流、电池电压、电池温度等关键数据,端设备还会额外进行异常识别。
36.具体的异常识别方式是:每获取到设备参数,则判断该设备参数是否超过预设值。若该设备参数超过预设值,则表明该设备参数所对应的被监控设备为异常。若该设备参数小于或等于预设值,则表明该设备参数所对应的被监控设备为正常。
37.在本实施例中,不同的关键数据对应不同的预设值,例如,电池电压对应的预设值为a,电池温度对应的预设值为b。且异常的判定是只要设备参数中任意一个关键数据超过相应的预设值,则该被监控设备就会被认定为异常。
38.定期获取设备参数是指以预设的时间间隔对被监控设备的设备参数进行采样。
39.端设备在同一时间段中只能采集一个被监控设备的设备参数。当端设备需采集多个被监控设备的设备参数时,需要轮流进行采样。例如一个端设备对应10个被监控设备,预设的时间间隔为10分钟,则分配到每个被监控设备上的采样时间为2分钟。对于单个被监控设备而言,仍是每10分钟被采样一次。当然,实际采样所需花费的时间很短,并不会使用到2分钟,而之所以会将采样时间安排的比较长,就是为了降低采样频率,从而减少数据传输压力、处理压力。
40.但是对于异常的被监控设备,其后续的工作变化是需要密切关注的,这就要求端设备加快对异常被监控设备的设备参数的获取频率。
41.为此,在端设备中配置与被监控设备一一对应的优先等级,端设备在采集被监控设备的设备参数时,根据被监控设备所对应的优先等级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采样间隔来获取相应的设备参数。其中,高优先级的被监控设备所对应的采样间隔比低优先级的同一被监控设备所对应的采样间隔短。
42.被监控设备初始的优先等级均默认为低优先级。且若设备参数超过预设值,即设备参数所对应的被监控设备为异常时,将相应被监控设备所对应的优先等级调整为高优先级。若设备参数小于或等于预设值,即设备参数所对应的被监控设备为正常时,将相应被监控设备所对应的优先等级调整为低优先级。
43.将设备参数存储在本地储存空间内,包括以下步骤:s210、判断本地存储空间是否已存储满。
44.端设备的本地存储空间的容量小,若持续用于存储数据,端设备容易出现存储满的情况,因此在新获取到设备参数时,要先判断自身的存储空间是否已存储满,再根据判断结果来处理新获取的设备参数。
45.s220、若本地存储空间未存储满,则将设备参数存储到本地存储空间中。
46.当本地存储空间未存储满,那么获取到的设备参数即可存储到本地存储空间中。
47.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减轻本地存储压力,当本地存储空间未存储满,获取
到的设备参数也需要进一步根据其对应的优先等级来判断是否进行存储。
48.具体的,当设备参数对应的优先等级为高优先级时,对每次获取的设备参数均进行存储;当设备参数对应的优先等级为低优先级时,则以间隔存储的方式对相应的设备参数进行存储,例如,仍以10分钟每次的方式对低优先级的被监控设备进行采样,采样得到的设备参数只要一直对应低优先级,那么以间隔4次的方式来存储数据,即每40分钟存储一次低优先级的被监控设备的设备参数。
49.s230、若本地存储空间已存储满,则以当前的设备参数替换存储时间最早的设备参数。
50.无论新获取的设备参数对应高优先级还是对应低优先级,均先判断本地存储空间内是否存在对应有低优先级的设备参数。
51.若本地存储空间内存在对应有低优先级的设备参数,则将新获取的设备参数替换最早存储的对应低优先级的设备参数。
52.若本地存储空间内不存在对应有低优先级的设备参数,则判断新获取的设备参数是否对应高优先级。
53.若新获取的设备参数对应高优先级,则将新获取的设备参数替换最早存储的对应高优先级的设备参数。
54.若新获取的设备参数对应低优先级,则不对新获取的设备参数进行存储。
55.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被监控设备的优先等级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导致存在“端设备进入本地工作模式前被监控设备就已经处于高优先级”、以及“在端设备处在本地工作模式中被监控设备再从低优先级转变成高优先级”这两种情况,一旦端设备处在本地工作模式的时间较久且采用上述的存储方式,最终端设备内存储的设备参数将无法体现出上述两种情况的区别,为此,需要进一步地限定端设备的本地存储方法。
56.具体的,当端设备处在本地工作模式且被监控设备所对应的优先等级从低优先级调整为高优先级时,建立与该被监控设备对应的计数值n,且计数值n=1,并在每次获取该被监控设备的设备参数时,判断计数值n是否超过预设次数,若计数值n未超过预设次数,则在完成当前获取的设备参数存储后,将该设备参数标记为不可替换,且n=n+1。
57.若计数值n超过预设次数,则删除计数值n,停止判断计数值n是否超过预设次数。
58.以当前的设备参数替换存储时间最早的设备参数时,排除标记为不可替换的设备参数。
59.其中,标记为不可替换的设备参数不再参与到本地存储空间的时间排序,也就不会发生作为存储时间最早的设备参数而被替换的情况。
60.预设次数由工作人员设定,一般为10次,设置预设次数的目的就是将刚转变成高优先级的被监控设备的前10次设备参数保存下来,以便于工作人员后续对被监控设备异常发生的时间有更加清楚的了解,方便对异常发生的原因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
61.在正常工作模式下:s300、在进入正常工作模式时,判断本地存储空间内是否存储有设备参数。
62.若本地存储空间内存储有设备参数,则将该设备参数进行上传。
63.当然,若本地存储空间内没有设备参数,则就不需要上传本地的设备参数。
64.s400、定期获取设备参数,并将相应得到设备参数进行上传。
65.其中,定期获取设备参数,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设备参数后,判断被监控设备所对应的优先等级是否为高优先级,若被监控设备所对应的优先等级为高优先级,则在第一时间值的间隔后再次获取设备参数;若被监控设备所对应的优先等级不是高优先级,则在第二时间值的间隔后再次获取设备参数,其中,第二时间值大于第一时间值。
66.可以看出,步骤s400中的定期获取设备参数的方式同步骤s200一样。
67.但是步骤s400中对于获取到的设备参数的处理方式则不同于步骤s200。在步骤s400中,无论获取到的设备参数对应高优先级还是低优先级,端设备均会传输给服务器。
68.上述的数据采集方法均是针对单个端设备独立工作而言的,但实际使用中,往往会将多个端设备设定为同一小组,同一小组的端设备会相互通信,并根据同一小组的端设备的工作模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数据采集方法。
69.现以小组内的一个端设备分别处在正常工作模式、本地工作模式为例,来具体介绍以小组形式工作时与独立工作时的数据采集方法的不同之处。
70.在形成小组时,小组内的每个端设备被赋予不同的编号,例如小组由四个端设备构成时,四个端设备分别被赋予的编号为1号、2号、3号和4号。
71.并且每个端设备在进行模式切换时,端设备生成对应的模式切换信号,并将模式切换信号传输给预设的同组其他端设备。
72.例如,1号端设备从正常工作模式进入本地工作模式时,1号端设备生成代表进入本地工作模式的模式切换信号,并分别发送给2号、3号和4号端设备。而接收到模式切换信号的端设备再根据模式切换信号记录对应编号的端设备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
73.需注意的是,从待机模式进入正常工作模式或是从本地工作模式进入待机模式,端设备均不会生成模式切换信号,也就是说,当前端设备中所记录的其他端设备的工作模式要么是正常工作模式,要么就是本地工作模式。
74.在正常工作模式下:s500、获取临时委托指令,其中,所述临时委托指令包括目标设备信息。
75.临时委托指令由服务器发出。在服务器在一定时间内未接收到由端设备发出的心跳包后,服务器已经认为该端设备处在本地工作模式,此时服务器向与该端设备的同组且处在正常工作模式下的端设备发送临时委托指令。
76.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优先将临时委托指令发送给同组的编号数值小的端设备,例如,当2号端设备处在本地工作模式时,服务器将临时委托指令发送给同组的1号端设备;当1号和3号端设备均处在本地工作模式时,服务器将临时委托指令发送给同组的3号端设备。
77.s510、与目标设备信息相对应的端设备建立临时通信。
78.临时通信是指端设备之间建立的通信方式。
79.临时通信的建立方法是端设备在接收到临时委托指令后向目标设备信息所对应的端设备持续发送调用信号。并且临时通信的建立并不考虑目标端设备是否会向发送调用信号的端设备进行信号反馈。而当端设备接收到目标设备信号所对应的端设备或者服务器
发出的停止指令时,当前的端设备就会停止调用信号的发送,即临时通信断开。
80.s520、根据目标设备信息确定需临时监控的被监控设备,定期获取需临时监控的被监控设备以及预先匹配的被监控设备的设备参数,并将设备参数进行上传。
81.需临时监控的被监控设备是指分配给目标设备信息所对应端设备监控的被监控设备。
82.当前端设备在发送调用信号的同时,代替目标设备信息所对应的端设备来采集相应的设备参数,并完成设备参数向服务器的传输。从而避免处在本地工作模式下的端设备进行本地存储,减少设备参数的缺失。
83.由于当前端设备除了采集需临时监控的被监控设备外,还需要采集原先分配的被监控设备的设备参数,这就导致当前端设备的采集时间会随着需采集的被监控设备的增加而发生相应的改变。
84.具体的,定期获取需临时监控的被监控设备以及预先匹配的被监控设备的设备参数,包括以下步骤:s521、确定需临时监控且优先等级为低优先级的被监控设备的数量m1,以及预先匹配且优先等级为低优先级的被监控设备的数量m2。
85.s522、根据(m1+m2)/m2的比例将预设的初始间隔时间扩大到临时间隔时间,并在临时间隔时间内依次获取需临时监控的被监控设备以及预先匹配的被监控设备的设备参数。
86.初始间隔时间由工作人员设定,一般为10分钟,假设m1为10,m2为10,那么临时间隔时间将会被调整到20分钟,而在20分钟内每个被监控设备分配到的采集时间仍是1分钟。
87.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提高采集间隔的方式来适应被监控设备的增加,当然也可以采用缩短采集时间的方式来适应被监控设备的增加,例如将采集时间从1分钟缩短到30秒,仍可只需要10分钟的间隔时间即可完成增加到20个被监控设备的一次采样工作。另外,增加采集间隔时间和缩短采集时间也可以结合起来使用,具体方式由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88.在本地工作模式下:s240、在进入本地工作模式或在本地工作模式中获取模式切换信号时,判断预设的同组端设备所对应的工作模式是否均为本地工作模式。
89.s241、若同组端设备所对应的工作模式不均为本地工作模式,则当前端设备按照独立工作时的方法进行设备参数的采集和存储。
90.在同组端设备中存在正常工作模式时,理论上,服务器会较为及时地安排正常工作模式下的端设备来采集当前端设备所分配的被监控设备的设备参数。那么当前端设备只需要在短时间内先对设备参数进行存储即可。因此按照步骤s200的方法存储即可。
91.而当同组的其他端设备发出调用信号时,当前的端设备获取调用信号并根据调用信号进入待机模式。
92.在待机模式下:s242、停止获取预先匹配的被监控设备的设备参数。
93.为了避免重复采集数据,处在待机模式下的端设备不再对预先匹配的被监控设备进行参数采集。
94.并且在接收到调用信号后,当前的端设备将存储在本地的设备参数传输给发起调用信号的端设备。
95.s243、定期判断临时通信是否维持。
96.若临时通信维持,则端设备继续维持待机模式。
97.若临时通信没有维持,则端设备重新进入到本地工作模式。
98.临时通信是否维持,取决于端设备是否在定期判断的间隔时间内接收到调用信号。端设备定期判断临时通信是否维持的间隔时间至少覆盖相邻两次的调用信号发送所需的时间间隔。
99.除了临时通信没有维持外,端设备还可以根据接收到服务器发出的心跳包来直接进入到正常工作模式。并且端设备在正常工作模式时接收到调用信号,则该端设备向发出调用信号的端设备发送停止信号,相应的端设备在接受到停止信号后停止调用信号的发送。
100.s244、若同组端设备所对应的工作模式均为本地工作模式,则根据预存权限获取对应优先等级的被监控设备的设备参数。
101.当预存权限为高优先级时,以预设的第一时间值为间隔定期获取高优先级的被监控设备的设备参数,并将相应的设备参数存储到同一预存权限下的本地存储空间。
102.当预存权限为低优先级时,以预设的第二时间值为间隔定期获取低优先级的被监控设备的设备参数,并以预设间隔次数将相应的设备参数存储到同一预设权限下的本地存储空间。
103.同一预存权限下的本地存储空间是指小组内具有相同预存权限的端设备的本地存储空间的总和。
104.假设小组内有四个端设备,且其中1号和2号端设备的预存权限为高优先级,另外3号和4号端设备的预存权限为低优先级。那么当小组内四个端设备均处在本地工作模式时,1号和2号端设备的存储空间用于存储整个小组采集的对应高优先级的设备参数,3号和4号端设备的存储空间用于存储整个小组采集的对应低优先级的设备参数。
105.至于设备参数的采集,可以由端设备自己采集预先分配的被监控设备的设备参数后,再将高、低优先级对应的设备参数分开传输给对应的端设备;也可以将对应高优先权的设备参数直接交给预存权限为高优先级的端设备来采集,并在被监控设备的优先等级发生变化后重新分配用于采集设备参数的端设备。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前一采集方式。
106.在使用同一预存权限下的本地存储空间时,需要同组端设备之间进行通信以确定相应的本地存储空间是否已存储满、以及若存储满后需要替换的设备参数的确定,整体的通信量会比独立工作时提高很多,但是相较于独立工作的端设备,小组共用本地存储空间能够对存储空间的利用率最大化,从而保留更多的设备参数。
107.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数据采集系统,参见图4,包括多个端设备和一个服务器,每个端设备均与服务器之间通过互联网通信,而端设备之间由以太网通信。
108.服务器,用于与端设备建立常规通信,并接收端设备上传的设备参数。
109.端设备的工作模式包括本地工作模式和正常工作模式。
110.端设备,用于定期判断与服务器之间的常规通信是否正常,若与服务器之间的常规通信正常,则进入正常工作模式。
111.若与服务器之间的常规通信不正常,则进入本地工作模式。
112.端设备在进入正常工作模式时,判断本地存储空间内是否存储有设备参数,若本地存储空间内存储有设备参数,则将该设备参数进行上传。
113.在正常工作模式下:端设备用于定期获取设备参数,并将相应得到设备参数进行上传。
114.端设备还用于获取临时委托指令,其中,所述临时委托指令包括目标设备信息;端设备用于与目标设备信息相对应的端设备建立临时通信,并根据目标设备信息确定需临时监控的被监控设备,定期获取需临时监控的被监控设备以及预先匹配的被监控设备的设备参数并将设备参数进行上传。
115.在本地工作模式下:端设备用于定期获取设备参数,并将设备参数存储在本地储存空间内。
116.还用于获取调用信号并根据调用信号进入待机模式。
117.在待机模式下:端设备停止获取设备参数,并用于定期判断临时通信是否维持,若临时通信没有维持,则进入本地工作模式。
118.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任一种数据采集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11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