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网联的分布式热电转换传输优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96100发布日期:2022-07-09 17:16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网联的分布式热电转换传输优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热电设备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网联的分布式热电转换传输优化系统。


背景技术:

2.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智能网联是物联网的更高阶技术应用,是一种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
3.目前的智能网联多是采用多组分布式热电转换来支撑智能网联的运行,但受到分布式热电转换数量的增加,在分布式热电转换传输的过程中,会出现传输目标地址错误的情况以及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会经过很多的无效传输路径,使得在分布式热电转换传输中,并不能正确且快速的与目标地址的分布式热电转换建立联系,传输数据,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网联的分布式热电转换传输优化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智能网联的分布式热电转换传输优化系统,该种智能网联的分布式热电转换传输优化系统具有快速、精准性高的优点,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正确且快速的与目标地址的分布式热电转换建立联系的问题。
5.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智能网联的分布式热电转换传输优化系统,包括分布式节点汇聚层、热电转换数据传输层、网联信息表达层和接触式热电信号监测层,所述分布式节点汇聚层的输出端与热电转换数据传输层的输入端连接,且分布式节点汇聚层包括用于接收源地址发出数据的数据接收模块和用于获取源地址的网联协议地址以及目标分布式热电转换的网联协议地址的获取数据模块,所述热电转换数据传输层的输出端与网联信息表达层的输入端连接,且热电转换数据传输层包括与分布式热电转换对应的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和用于分配网联协议地址的网联协议地址分配模块,所述网联信息表达层包括用于连接分布式热电转换的分布式热电转换接入模块和用于输出数据的数据输出模块,所述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设有多组,且多组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采用多叉树的网络拓扑连接结构,所述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内设有地址判断单元,所述接触式热电信号监测层与分布式节点汇聚层、热电转换数据传输层及网联信息表达层连接,且接触式热电信号监测层包括用于监测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网络状态的网络状态监测模块和用于监测数据传输的数据监测模块。
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接触式热电信号监测层内还包括有用户认证模块及日志记录模块,所述用户认证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且用户认证模块用于
用户进行身份验证,所述日志记录模块与用户认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且日志记录模块用于记录登录的用户名。
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分布式节点汇聚层内还包括有节点协议控制模块,所述节点协议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网联协议地址分配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且节点协议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的节点选择算法,所述网联协议地址分配模块用于对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分配对应的网联协议地址。
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内设有地址判断单元,所述地址判断单元的输入端与获取数据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且地址判断单元用于将获取目标分布式热电转换的网联协议地址与当前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的网联协议地址进行对比判断。
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热电转换数据传输层还包括有节点表建立模块,所述节点表建立模块的输入端与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并获取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的网联协议地址,节点表建立模块根据多叉树的网络拓扑连接结构以及分配的网联协议地址构建对应的节点表。
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分布式节点汇聚层还包括有路径构建模块,所述路径构建模块的输入端与获取数据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且路径构建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目标分布式热电转换的网联协议地址以及节点表来构建信息传递路径。
11.进一步改进在于:当所述网络状态监测模块监测当前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的网络状态低于预设的阈值时,则路径构建模块在构建传递路径时,避开当前的网络状态出现异常情况的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重新构建信息传递路径。
12.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接触式热电信号监测层内还包括有警报模块,所述警报模块与网络状态监测模块以及数据监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且警报模块用于反馈对应的警报信息。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种智能网联的分布式热电转换传输优化系统通过采用多叉树的网络拓扑结构的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对分布式热电转换传输进行优化,使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与物联网的分布式热电转换进行连接,并采用网联协议地址分配模块对其网联协议地址进行分配,避免出现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网联协议地址混乱的情况,继而在传输时,能够更好的规划传递路径,避免无效的传递路径影响传输效率,并在路径构建模块构建的传递路径的作用下,从而能够正确且快速的与目的地址的分布式热电转换建立传输连接,并传输数据,同时,采用多叉树的网络拓扑结构块更容易进行分布式热电转换数量的扩展,方便本系统与分布式热电转换构建联系。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多叉树网络拓扑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17.实施例一
18.根据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智能网联的分布式热电转换传输优化系统,包括分布式节点汇聚层、热电转换数据传输层、网联信息表达层和接触式热电信号监测层,分布式节点汇聚层的输出端与热电转换数据传输层的输入端连接,且分布式节点汇聚层包括用于接收源地址发出数据的数据接收模块和用于获取源地址的网联协议地址以及目标分布式热电转换的网联协议地址的获取数据模块,热电转换数据传输层的输出端与网联信息表达层的输入端连接,且热电转换数据传输层包括与分布式热电转换对应的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和用于分配网联协议地址的网联协议地址分配模块,网联信息表达层包括用于连接分布式热电转换的分布式热电转换接入模块和用于输出数据的数据输出模块,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设有多组,且多组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采用多叉树的网络拓扑连接结构,所述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内设有地址判断单元,接触式热电信号监测层与分布式节点汇聚层、热电转换数据传输层及网联信息表达层连接,且接触式热电信号监测层包括用于监测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网络状态的网络状态监测模块和用于监测数据传输的数据监测模块,其中,智能网联的分布式热电转换是有多组的,并不仅仅是采用单组分布式热电转换的方式,继而利用多叉树网络拓扑连接结构的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与多组分布式热电转换进行对接,使得多组分布式热电转换也采用了多叉树网络拓扑连接结构的方式,并通过网联协议地址分配模块分别对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进行网联协议地址分配,避免了不同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的网联协议地址混乱的情况,继而在分布式节点汇聚层中,源地址发出数据传输需求,通过获取数据模块获取发出数据的网联协议地址以及目标分布式热电转换网联协议地址,根据目标分布式热电转换网联协议地址来规划对应的传递路径,提升了分布式热电转换传输的效率及精准性。
19.接触式热电信号监测层内还包括有用户认证模块及日志记录模块,用户认证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且用户认证模块用于用户进行身份验证,主要用于抵御一些不怀好意的黑客攻击,保证数据传输时的信息安全和通信安全,日志记录模块与用户认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且日志记录模块用于记录登录的用户名,日志记录模块主要是对操作的用户名进行记录,并记录对应的操作时间,方便后续追溯时进行调用。
20.分布式节点汇聚层内还包括有节点协议控制模块,节点协议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网联协议地址分配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且节点协议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的节点选择算法,网联协议地址分配模块用于对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分配对应的网联协议地址,本实施例中,由节点协议控制模块进行控制,采用的是静态节点选择协议,继而使网联协议地址分配模块能够正确的对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分配对应的网联协议地址,同时,由网联协议地址分配模块进行网联协议地址分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不同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的网联协议地址混乱的情况。
21.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内设有地址判断单元,地址判断单元的输入端与获取数据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且地址判断单元用于将获取目标分布式热电转换的网联协议地址与当前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的网联协议地址进行对比判断,当地址判断单元判断当前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的网联协议地址是否与目标分布式热电转换的网联协议地址一致,若一致,则数据输出模块将数据进行输出,若不一致,则传递至下一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
22.热电转换数据传输层还包括有节点表建立模块,节点表建立模块的输入端与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并获取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的网联协议地址,节
点表建立模块根据多叉树的网络拓扑连接结构以及分配的网联协议地址构建对应的节点表。
23.分布式节点汇聚层还包括有路径构建模块,路径构建模块的输入端与获取数据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且路径构建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目标分布式热电转换的网联协议地址以及节点表来构建信息传递路径,因多叉树的网络拓扑连接结构是一级一级往下延伸的,继而在根据目标分布式热电转换网联协议地址,以及源地址的网联协议地址并加上节点表,构建对应的传递路径,继而在传输的过程中,避开多于的数据路径,有利于提升数据传输的精准性。
24.接触式热电信号监测层内还包括有警报模块,警报模块与网络状态监测模块以及数据监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且警报模块用于反馈对应的警报信息。
25.实施例二
26.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智能网联的分布式热电转换传输优化系统,包括分布式节点汇聚层、热电转换数据传输层、网联信息表达层和接触式热电信号监测层,分布式节点汇聚层的输出端与热电转换数据传输层的输入端连接,且分布式节点汇聚层包括用于接收源地址发出数据的数据接收模块和用于获取源地址的网联协议地址以及目标分布式热电转换的网联协议地址的获取数据模块,热电转换数据传输层的输出端与网联信息表达层的输入端连接,且热电转换数据传输层包括与分布式热电转换对应的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和用于分配网联协议地址的网联协议地址分配模块,网联信息表达层包括用于连接分布式热电转换的分布式热电转换接入模块和用于输出数据的数据输出模块,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设有多组,且多组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采用多叉树的网络拓扑连接结构,所述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内设有地址判断单元,接触式热电信号监测层与分布式节点汇聚层、热电转换数据传输层及网联信息表达层连接,且接触式热电信号监测层包括用于监测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网络状态的网络状态监测模块和用于监测数据传输的数据监测模块。
27.接触式热电信号监测层内还包括有用户认证模块及日志记录模块,用户认证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且用户认证模块用于用户进行身份验证,日志记录模块与用户认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且日志记录模块用于记录登录的用户名。
28.分布式节点汇聚层内还包括有节点协议控制模块,节点协议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网联协议地址分配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且节点协议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的节点选择算法,网联协议地址分配模块用于对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分配对应的网联协议地址。
29.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内设有地址判断单元,地址判断单元的输入端与获取数据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且地址判断单元用于将获取目标分布式热电转换的网联协议地址与当前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的网联协议地址进行对比判断。
30.热电转换数据传输层还包括有节点表建立模块,节点表建立模块的输入端与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并获取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的网联协议地址,节点表建立模块根据多叉树的网络拓扑连接结构以及分配的网联协议地址构建对应的节点表。
31.分布式节点汇聚层还包括有路径构建模块,路径构建模块的输入端与获取数据模
块的输出端连接,且路径构建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目标分布式热电转换的网联协议地址以及节点表来构建信息传递路径。
32.接触式热电信号监测层内还包括有警报模块,警报模块与网络状态监测模块以及数据监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且警报模块用于反馈对应的警报信息。
3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当网络状态监测模块监测当前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的网络状态低于预设的阈值时,则路径构建模块在构建传递路径时,避开当前的网络状态出现异常情况的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重新构建信息传递路径,即意味着,本实施例中,一组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至少拥有两个连接点,且该两个连接点分别是与不同的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连接,并用于数据的传递,同时,由于连接点的增加,路径构建模块的工作量也会增大,但由于多叉树多叉树的网络拓扑连接结构的特点,上级节点器服务模块收到传输信息,向下传递,仅需要构建一条到达目标分布式热电转换的路径,继而不会影响到数据的传输。
34.同时,在分布式节点汇聚层内还设有节点表统计模块,该节点表统计模块是用于连接节点分布式热电转换模块,并调用其对应的节点表的,在传输路径规划时,通过节点表统计模块统计的节点表信息,来进行路径规划。
3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