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0385568发布日期:2022-06-11 08:45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5g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领域均应用到5g技术。而在5g技术中,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可用容量直接影响到5g数据存储的有效性,因此,准确计算出5g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可用容量,尤为重要。
3.在计算 5g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可用容量时,由于5g的服务质量(qos)框架与4g的服务质量框架有较大的不同,因此并不能根据4g中计算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可用容量的方法计算5g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可用容量。在4g服务质量框架中,集中单元用户面的与基站之间、基站与核心网之间,以及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和核心网之间的端到端都是按照承载粒度进行管理的。但是在5g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服务质量框架中,参照图1,在基站和核心网之间是pdu会话(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和qos流(服务质量流)两个粒度,一条pdu会话包含多条qos流,并每一条pdu会话在基站和核心网之间建立一条n3隧道。而在终端和基站之间,则是无线数据承载和qos流两个粒度,将一条pdu会话拆分成空口上的一条或多条无线数据承载,一条无线数据承载可包含多条qos流,pdu会话在终端与基站之间变为不可见。
4.而目前在计算 5g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可用容量时,笼统分为cpu(控制器)主频、内存和传输网络资源等几类,并没有针对集中单元用户面与核心网之间的接口(n3接口)、针对集中单元用户面与用户端节点之间的接口(f1-u接口)以及集中单元用户面与邻基站之间的接口(xn-u接口)等这几种接口进行区分,也没有考虑pdu会话数和无线数据承载数等资源维度,不能准确地反映的 5g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可用容量。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方法及装置,能够解决5g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可用容量计算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升5g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可用容量计算准确性。
6.在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方法,包括:在新终端接入时,根据多个集中单元用户面上报的可用容量信息,确定所述多个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可用容量,所述可用容量信息由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上报第一可用容量获得,其中,第一可用容量由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接入的所有终端的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得到,所述第一可用容量包括当前统计周期的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可用容量值、f1带宽可用容量值和xn带宽可用容量值;根据多个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可用容量与预设条件,确定可用容量符合预设条件的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
将新终端接入所述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在上报所述第一可用容量时,包括: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接入的所有终端的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得到第二可用容量,其中第二可用容量包括上一统计周期的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可用容量值、f1带宽可用容量值和xn带宽可用容量值;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获取第一可用容量的最小值和第二可用容量的最小值;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将所述第一可用容量的最小值和所述第二可用容量的最小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一差值;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将所述第一差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若比较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则上报所述第一可用容量。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可用容量由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接入的所有终端的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得到,包括: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接入的所有终端的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获取第二可用容量和第一已用量,以及获取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总容量和滤波因子,其中第二可用容量还包括上一统计周期的cpu主频可用容量值、内存可用容量值、pdu会话数可用容量值和无线数据承载数可用容量值,所述第一已用量包括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已用容量、f1带宽已用容量、xn带宽已用容量、cpu主频已用容量、内存已用容量、pdu会话数已用容量和无线数据承载数已用通用容量,所述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总容量包括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总容量、f1带宽总容量、xn带宽总容量、cpu主频总容量、内存总容量、pdu会话数总容量和无线数据承载数总容量,所述滤波因子包括n3带宽滤波因子、f1带宽滤波因子、xn带宽滤波因子、cpu主频滤波因子和内存滤波因子、pdu会话数滤波因子和无线数据承载数滤波因子;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将第二可用容量、第一已用量、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总容量与滤波因子进行运算处理,得到第一可用容量,所述第一可用容量还包括当前统计周期的cpu主频可用容量值、内存可用容量值、pdu会话数可用容量值和无线数据承载数可用容量值。
9.进一步的,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获取第一可用容量的最小值和第二可用容量的最小值,包括: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将所述第一可用容量中的当前统计周期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可用容量值、f1带宽可用容量值和xn带宽可用容量值、cpu主频可用容量值、内存可用容量值、pdu会话数可用容量值和所述无线数据承载数可用容量值进行比较,得到最小的可用容量值为所述第一可用容量的最小值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将所述第二可用容量中的上一统计周期的n3带宽可用容量值、f1带宽可用容量值和xn带宽可用容量值、cpu主频可用容量值、内存可用容量值、pdu会话数可用容量值和无线数据承载数可用容量值进行比较,得到最小的可用容量值为所述第二可用容量的最小值。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可用容量由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接入的所有终端的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得到,包括: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获取第二可用容量、第二已用量和第三已用量,以及获取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总容量和第一滤波因子,
根据公式得到所述第一可用容量;其中,所述第二可用容量包括上一统计周期的网络带宽可用容量值、cpu主频可用容量值和内存可用容量值,所述第二已用量包括无pdu会话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网络带宽已用容量、无终端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cpu主频已用容量和无终端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内存已用容量,所述第三已用量包括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网络带宽已用容量、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cpu主频已用容量和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内存已用容量,所述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总容量包括集中单元用户面的网络带宽总容量、cpu主频总容量和内存总容量,所述滤波因子包括网络带宽滤波因子、cpu主频滤波因子和内存滤波因子。
11.进一步的,所述网络带宽可用容量值包括n3带宽可用容量值、f1带宽可用容量值、xn带宽可用容量值,其中n3带宽可用容量值包括集中单元用户面的与核心网的用户单元对接的接口的带宽可用容量值,f1带宽可用容量值包括集中单元用户面的与分布单元对接的接口的带宽可用容量值,xn带宽包括集中单元用户面的与邻基站对接的接口的带宽可用容量值。
12.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获取第二可用容量中的上一统计周期的n3带宽可用容量、第一已用量中的无pdu会话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已用容量、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已用容量,并获取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总容量和n3带宽滤波因子;根据如下公式:得到第一可用容量中的当前统计周期的n3带宽可用容量值,其中,代表当前统计周期的n3带宽可用容量值,代表n3带宽滤波因子,代表上一统计周期的n3带宽可用容量值,代表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总容量,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已用容量,代表无pdu会话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已用容量;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获取第二可用容量中的上一统计周期的f1带宽可用容量、第一已用量中的无pdu会话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f1带宽已用容量、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f1带宽已用容量,并获取集中单元用户面的f1带宽总容量和f1带宽滤波因子;根据如下公式:得到第一可用容量中的当前统计周期的f1带宽可用容量值,
其中,代表当前统计周期的f1带宽可用容量值,代表f1带宽滤波因子,代表上一统计周期的f1带宽可用容量值,代表集中单元用户面的f1带宽总容量,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f1带宽已用容量,代表无pdu会话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f1带宽已用容量;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获取第二可用容量中的上一统计周期的xn带宽可用容量、第一已用量中的无pdu会话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xn带宽已用容量、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xn带宽已用容量,并获取集中单元用户面的xn带宽总容量和xn带宽滤波因子;根据如下公式:得到第一可用容量中的当前统计周期的xn带宽可用容量值,其中,代表当前统计周期的xn带宽可用容量值,代表xn带宽滤波因子,代表上一统计周期的xn带宽可用容量值,代表集中单元用户面的xn带宽总容量,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xn带宽已用容量,代表无pdu会话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xn带宽已用容量。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可用容量由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接入的所有终端的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得到,包括: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获取第二可用容量、第四已用量,以及获取第二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总容量和第二滤波因子,根据公式得到所述第一可用容量;其中,所述第二可用容量包括上一统计周期的pdu会话数可用容量值和无线数据承载数可用容量值,所述第四已用量包括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pdu会话数已用容量和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无线数据承载数已用容量,所述第二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总容量包括集中单元用户面的pdu会话数总容量和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无线数据承载数总容量,所述第二滤波因子包括pdu会话数滤波因子和无线数据承载数滤波因子。
14.进一步的,所述根据多个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可用容量与预设条件进行,确定可用容量符合预设条件的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包括:获取个集中单元用户面上报的可用容量信息,得到当前统计周期第个集中单元用户面上报的可用容量,其中;根据集中单元用户面上报的可用容量得到个集中单元用户面当前上报的总可用容量,其中,;若所述总可用容量满足预设条件,r等于0时,则得到第1个集中单元用户面为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
若所述总可用容量,满足预设条件,r为(0~255]之间的整数时,则得到第j个集中单元用户面为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
15.进一步的,所述将所述第一差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若比较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则上报所述第一可用容量,包括:预设可用容量上报更新周期为,预设第一差值表示为,预设阈值代表为和,其中和代表0~255之间的整数,且;将所述第一差值与预设阈值和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若比较结果为,则不等待可用容量上报更新周期为超时,立刻上报所述第一可用容量;若比较结果为,则等待可用容量上报更新周期为超时后上报所述第一可用容量;若比较结果为,则不上报所述第一可用容量。
16.在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装置,包括:多个可用容量确定单元,用于在新终端接入时,根据多个集中单元用户面上报的可用容量信息,确定所述多个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可用容量,所述可用容量信息由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不定时上报第一可用容量获得,其中,第一可用容量由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接入的所有终端的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得到,所述第一可用容量包括当前统计周期的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可用容量值、f1带宽可用容量值和xn带宽可用容量值;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多个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可用容量与预设条件,确定可用容量符合预设条件的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新终端接入单元,用于将新终端接入所述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
17.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可用容量上报单元;所述第一可用容量上报单元,用于对接入的所有终端的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得到第二可用容量,其中第二可用容量包括上一统计周期的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可用容量值、f1带宽可用容量值和xn带宽可用容量值;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获取第一可用容量的最小值和第二可用容量的最小值;将所述第一可用容量的最小值和所述第二可用容量的最小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一差值;将所述第一差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若比较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则上报所述第一可用容量。
18.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可用容量计算单元;所述第一可用容量计算单元,用于对接入的所有终端的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获取第二可用容量和第一已用量,以及获取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总容量和滤波因子,其中第二可用容量还包括上一统计周期的cpu主频可用容量值、内存可用容量值、pdu会话数可用容量值和无线数据承载数可用容量值,所述第一已用量包括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已用容量、f1带宽已用容量、xn带宽已用容量、cpu主频已用容量、内存已用容量、pdu会
话数已用容量和无线数据承载数已用通用容量,所述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总容量包括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总容量、f1带宽总容量、xn带宽总容量、cpu主频总容量、内存总容量、pdu会话数总容量和无线数据承载数总容量,所述滤波因子包括n3带宽滤波因子、f1带宽滤波因子、xn带宽滤波因子、cpu主频滤波因子和内存滤波因子、pdu会话数滤波因子和无线数据承载数滤波因子;将第二可用容量、第一已用量、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总容量与滤波因子进行运算处理,得到第一可用容量,所述第一可用容量还包括当前统计周期的cpu主频可用容量值、内存可用容量值、pdu会话数可用容量值和无线数据承载数可用容量值。
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可用容量上报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一可用容量中的当前统计周期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可用容量值、f1带宽可用容量值和xn带宽可用容量值、cpu主频可用容量值、内存可用容量值、pdu会话数可用容量值和所述无线数据承载数可用容量值进行比较,得到最小的可用容量值为所述第一可用容量的最小值将所述第二可用容量中的上一统计周期的n3带宽可用容量值、f1带宽可用容量值和xn带宽可用容量值、cpu主频可用容量值、内存可用容量值、pdu会话数可用容量值和无线数据承载数可用容量值进行比较,得到最小的可用容量值为所述第二可用容量的最小值。
2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可用容量计算单元,还用于对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获取第二可用容量、第二已用量和第三已用量,以及获取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总容量和第一滤波因子,根据公式得到所述第一可用容量;其中,所述第二可用容量包括上一统计周期的网络带宽可用容量值、cpu主频可用容量值和内存可用容量值,所述第二已用量包括无pdu会话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网络带宽已用容量、无终端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cpu主频已用容量和无终端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内存已用容量,所述第三已用量包括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网络带宽已用容量、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cpu主频已用容量和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内存已用容量,所述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总容量包括集中单元用户面的网络带宽总容量、cpu主频总容量和内存总容量,所述滤波因子包括网络带宽滤波因子、cpu主频滤波因子和内存滤波因子。
21.进一步的,所述网络带宽可用容量值包括n3带宽可用容量值、f1带宽可用容量值、xn带宽可用容量值,其中n3带宽可用容量值包括集中单元用户面的与核心网的用户单元对接的接口的带宽可用容量值,f1带宽可用容量值包括集中单元用户面的与分布单元对接的接口的带宽可用容量值,xn带宽包括集中单元用户面的与邻基站对接的接口的带宽可用容量值。
2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可用容量计算单元,用于对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获取第二可用容量中的上一统计周期的n3带宽可用容量、第一已用量中的无pdu会话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已用容量、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已用容量,并获取集中单
元用户面的n3带宽总容量和n3带宽滤波因子;根据如下公式:得到第一可用容量中的当前统计周期的n3带宽可用容量值,其中,代表当前统计周期的n3带宽可用容量值,代表n3带宽滤波因子,代表上一统计周期的n3带宽可用容量值,代表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总容量,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已用容量,代表无pdu会话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已用容量;对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获取第二可用容量中的上一统计周期的f1带宽可用容量、第一已用量中的无pdu会话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f1带宽已用容量、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f1带宽已用容量,并获取集中单元用户面的f1带宽总容量和f1带宽滤波因子;根据如下公式:得到第一可用容量中的当前统计周期的f1带宽可用容量值,其中,代表当前统计周期的f1带宽可用容量值,代表f1带宽滤波因子,代表上一统计周期的f1带宽可用容量值,代表集中单元用户面的f1带宽总容量,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f1带宽已用容量,代表无pdu会话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f1带宽已用容量;对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获取第二可用容量中的上一统计周期的xn带宽可用容量、第一已用量中的无pdu会话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xn带宽已用容量、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xn带宽已用容量,并获取集中单元用户面的xn带宽总容量和xn带宽滤波因子;根据如下公式:得到第一可用容量中的当前统计周期的xn带宽可用容量值,其中,代表当前统计周期的xn带宽可用容量值,代表xn带宽滤波因子,代表上一统计周期的xn带宽可用容量值,代表集中单元用户面的xn带宽总容量,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xn带宽已用容量,代表无pdu会话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xn带宽已用容量。
2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可用容量计算单元,还用于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获取第二可用容量、第四已用量,以及获取第二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总容量和第二滤波因子,根据公式
得到所述第一可用容量;其中,所述第二可用容量包括上一统计周期的pdu会话数可用容量值和无线数据承载数可用容量值,所述第四已用量包括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pdu会话数已用容量和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无线数据承载数已用容量,所述第二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总容量包括集中单元用户面的pdu会话数总容量和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无线数据承载数总容量,所述第二滤波因子包括pdu会话数滤波因子和无线数据承载数滤波因子。
24.进一步的,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确定单元,还用于获取个集中单元用户面上报的可用容量信息,得到当前统计周期第个集中单元用户面上报的可用容量,其中;根据集中单元用户面上报的可用容量得到j个集中单元用户面当前上报的总可用容量,其中,;若所述总可用容量满足预设条件,r等于0时,则得到第1个集中单元用户面为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若所述总可用容量,满足预设条件,r为(0~255]之间的整数时,则得到第j个集中单元用户面为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
2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可用容量上报单元,还用于预设可用容量上报更新周期为,预设第一差值表示为,预设阈值代表为和,其中和代表0~255之间的整数,且;将所述第一差值与预设阈值和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若比较结果为,则不等待可用容量上报更新周期为超时,立刻上报所述第一可用容量;若比较结果为,则等待可用容量上报更新周期为超时后上报所述第一可用容量;若比较结果为,则不上报所述第一可用容量。
26.在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方法。
27.在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方法。
28.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新终端接入时,根据多个集中单元用户面上报的可用容量信
息,确定多个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可用容量,根据多个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可用容量与预设条件,确定可用容量符合预设条件的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将新终端接入所述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其中,可用容量信息由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上报第一可用容量获得,第一可用容量由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接入的所有终端的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得到,所述第一可用容量包括当前统计周期的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可用容量值、f1带宽可用容量值和xn带宽可用容量值。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可以通过接收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上报的包括当前统计周期的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可用容量值、f1带宽可用容量值和xn带宽可用容量值的第一可用容量,以此在获取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可用容量时能够针对集中单元用户面与核心网之间的n3接口、针对集中单元用户面与用户端节点之间的f1接口以及集中单元用户面与邻基站之间的xn接口进行区分,提升5g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可用容量计算准确性。此外,通过确定可用容量符合预设条件的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能够筛选合适可用容量的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使得新终端接入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后能够实现良好的数据交互,提高了新终端接入的合理性。
附图说明
29.图1是现有5g服务质量框架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可用容量上报流程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可用容量上报流程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报流程配置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或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31.本技术提供的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方法及装置,旨在固新终端接入时,通过接收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上报的包括当前统计周期的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可用容量值、f1带宽可用容量值和xn带宽可用容量值的第一可用容量,以此提升5g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可用容量计算准确性。并且,确定可用容量符合预设条件的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
可以提高了新终端接入的合理性。相对于传统的新终端接入方式,其通常在计算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可用容量时,笼统分为cpu(控制器)主频、内存和传输网络资源等几类,并没有针对集中单元用户面与核心网之间的接口(n3接口)、针对集中单元用户面与用户端节点之间的接口(f1-u接口)以及集中单元用户面与邻基站之间的接口(xn-u接口)等这几种接口进行区分,也没有考虑pdu会话数和无线数据承载数等资源维度,不能准确地反映的 5g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可用容量。基于此,提供本技术实施例的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方法,以解决现有5g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可用容量计算准确率低问题。
32.图2给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方法可以由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设备执行,该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设备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该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设备可以是两个或多个物理实体构成,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实体构成。一般而言,该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如计算机设备等。
33.下述以计算机设备为执行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方法的主体为例,进行描述。参照图2,该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方法具体包括:s101、在新终端接入时,根据多个集中单元用户面上报的可用容量信息,确定所述多个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可用容量,所述可用容量信息由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上报第一可用容量获得,其中,第一可用容量由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接入的所有终端的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得到,所述第一可用容量包括当前统计周期的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可用容量值、f1带宽可用容量值和xn带宽可用容量值。
34.5g独立组网基站通常包含基带基础单元(bbu)和射频处理单元(rru),为了节省硬件成本、实现站点的灵活部署和协调管理,基带基础单元(bbu)进一步采用了集中单元(cu, central unit)和分布单元(du, distributed unit)分离的方式,对基站的协议栈进行了划分。集中单元包括集中单元用户面(cu-up)和集中单元控制面(cu-cp)。在集中单元中一个集中单元控制面可以对应多个集中单元用户面,让多个集中单元用户面均衡地承担业务对于保持整个集中单元的稳定运行非常关键。
35.在一个集中单元控制面对接多个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场景中,一个集中单元用户面可以接入多个终端,而某个终端所属的pdu会话、无线数据承载和qos流只在某个指定的集中单元用户面中处理。集中单元控制面可以通过集中单元用户面上报的可用容量信息,及时知悉对应的集中单元用户面的负载状态,然后通过本实施例的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方法为初始接入到基站的新终端分配其中一个集中单元用户面用于处理该新终端下属的pdu会话、无线数据承载和qos流。其中,新终端接入的方式可以是通过xn连接切换接入、非激活状态跨站恢复接入、重建跨站接入或双连接建立接入。
36.本实施例以集中单元控制面为主体进行阐述。在一个集中单元控制面对接多个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场景下,多个集中单元用户面会不定时上报自身的可用容量信息给集中单元控制面。在新终端需要接入时,集中单元控制面根据对接的多个集中单元用户面当前时刻之前最后一次上报的可用容量信息,确定当前对接的多个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可用容量。所述可用容量信息由对接的所有集中单元用户面上报自身的可用容量获得,同时所述可用容量信息包括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上报第一可用容量获得。其中,某一集中单元用户面上
报的可用容量是由对应的集中单元用户面对接入该用户面的所有终端的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得到。进一步的,第一可用容量由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接入的所有终端的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得到。其中,所述第一可用容量包括当前统计周期的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可用容量值、f1带宽可用容量值和xn带宽可用容量值。
37.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接入的所有终端的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得到第一可用容量过程中,首先对对接入的所有终端的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获取第二可用容量和第一已用量获取第二可用容量和第一已用量,以及获取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总容量和滤波因子。其次,将第二可用容量、第一已用量、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总容量与滤波因子进行运算处理,得到第一可用容量。
38.其中,第二可用容量包括上一统计周期的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可用容量值、f1带宽可用容量值和xn带宽可用容量值、cpu主频可用容量值、内存可用容量值、pdu会话数可用容量值和无线数据承载数可用容量值。第一已用量包括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已用容量、f1带宽已用容量、xn带宽已用容量、cpu主频已用容量、内存已用容量、pdu会话数已用容量和无线数据承载数已用通用容量,所述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总容量包括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总容量、f1带宽总容量、xn带宽总容量、cpu主频总容量、内存总容量、pdu会话数总容量和无线数据承载数总容量,所述滤波因子包括n3带宽滤波因子、f1带宽滤波因子、xn带宽滤波因子、cpu主频滤波因子和内存滤波因子、pdu会话数滤波因子和无线数据承载数滤波因子。第一可用容量包括当前统计周期的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可用容量值、f1带宽可用容量值和xn带宽可用容量值、cpu主频可用容量值、内存可用容量值、pdu会话数可用容量值和无线数据承载数可用容量值。
39.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可用容量包括上一统计周期的集中单元用户面的网络带宽可用容量值,第一可用容量包括当前统计周期的集中单元用户面的网络带宽可用容量值。所述网络带宽可用容量值包括n3带宽可用容量值、f1带宽可用容量值、xn带宽可用容量值,其中n3带宽可用容量值包括集中单元用户面的与核心网的用户单元对接的接口的带宽可用容量值,f1带宽可用容量值包括集中单元用户面的与分布单元对接的接口的带宽可用容量值,xn带宽包括集中单元用户面的与邻基站对接的接口的带宽可用容量值。
40.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接入的所有终端的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得到第一可用容量的过程具体为:对接入的所有终端的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获取第二可用容量、第二已用量和第三已用量,以及获取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总容量和第一滤波因子。其中第一已用量包括第二已用量和第三已用量。根据公式:得到所述第一可用容量。其中,所述第二可用容量包括上一统计周期的网络带宽可用容量值、cpu主频可用容量值和内存可用容量值。所述第二已用量包括无pdu会话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网络带宽已用容量、无终端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cpu主频已用容量和无终端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内存已用容量。所述第三已用量包括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网络带宽已用容量、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cpu主频已用容量和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内存已用容量。所述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总容量包括集中
单元用户面的网络带宽总容量、cpu主频总容量和内存总容量。所述第一滤波因子包括网络带宽滤波因子、cpu主频滤波因子和内存滤波因子。其中,第一滤波因子为常数项,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第一滤波因子用于平滑的剧烈变化。所述第一可用容量包括当前统计周期的网络带宽可用容量值、cpu主频可用容量值和内存可用容量值。
41.具体的,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接入的所有终端的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得到第一可用容量的cpu主频可用容量值过程具体为: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获取第二可用容量中的上一统计周期的cpu主频可用容量、第一已用量中的无终端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cpu主频已用容量、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cpu主频已用容量,并获取集中单元用户面的cpu主频总容量和cpu主频滤波因子。根据如下公式:得到第一可用容量中的当前统计周期的cpu主频可用容量值,其中,代表当前统计周期的cpu主频可用容量值,代表cpu主频滤波因子,代表上一统计周期的cpu主频可用容量值,代表集中单元用户面的cpu主频总容量,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cpu主频已用容量,代表终端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cpu主频已用容量。其中,cpu主频滤波因子为常数项,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cpu主频滤波因子用于平滑的剧烈变化。
42.具体的,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接入的所有终端的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得到第一可用容量的内存可用容量值过程具体为: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获取第二可用容量中的上一统计周期的内存可用容量、第一已用量中的无终端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内存已用容量、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内存已用容量,并获取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内存总容量和内存滤波因子。根据如下公式:得到第一可用容量中的当前统计周期的内存可用容量值,其中,代表当前统计周期的内存可用容量值,代表内存滤波因子,代表上一统计周期的内存可用容量值,代表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内存总容量,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内存已用容量,代表终端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内存已用容量。其中,内存滤波因子为常数项,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内存滤波因子用于平滑的剧烈变化。
43.具体的,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接入的所有终端的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得到第一可用容量的n3带宽可用容量值过程具体为: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获取第二可用容量中的上一统计周期的n3带宽可用容量、第一已用量中的无pdu会话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已用容量、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已用容量,并获取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总容量和n3带宽滤波因子。根据如下公式:
得到第一可用容量中的当前统计周期的n3带宽可用容量值,其中,代表当前统计周期的n3带宽可用容量值,代表n3带宽滤波因子,代表上一统计周期的n3带宽可用容量值,代表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总容量,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已用容量,代表无pdu会话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已用容量。其中,n3带宽滤波因子为常数项,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n3带宽滤波因子用于平滑的剧烈变化。
44.具体的,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接入的所有终端的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得到第一可用容量的f1带宽可用容量值过程具体为: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获取第二可用容量中的上一统计周期的f1带宽可用容量、第一已用量中的无pdu会话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f1带宽已用容量、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f1带宽已用容量,并获取集中单元用户面的f1带宽总容量和f1带宽滤波因子。根据如下公式:得到第一可用容量中的当前统计周期的f1带宽可用容量值,其中,代表当前统计周期的f1带宽可用容量值,代表f1带宽滤波因子,代表上一统计周期的f1带宽可用容量值,代表集中单元用户面的f1带宽总容量,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f1带宽已用容量,代表无pdu会话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f1带宽已用容量。其中,f1带宽滤波因子为常数项,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f1带宽滤波因子用于平滑的剧烈变化。
45.具体的,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接入的所有终端的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得到第一可用容量的xn带宽可用容量值过程具体为: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获取第二可用容量中的上一统计周期的xn带宽可用容量、第一已用量中的无pdu会话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xn带宽已用容量、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xn带宽已用容量,并获取集中单元用户面的xn带宽总容量和xn带宽滤波因子。根据如下公式:得到第一可用容量中的当前统计周期的xn带宽可用容量值。其中,代表当前统计周期的xn带宽可用容量值,代表xn带宽滤波因子,代表上一统计周期的xn带宽可用容量值,代表集中单元用户面的xn带宽总容量,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xn带宽已用容量,代表无pdu会话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xn带宽已用容量。其中,xn带宽滤波因子为常数项,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xn带宽滤波因子用于平滑的剧烈变化。
46.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接入的所有终端的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得到第一可用容量的过程具体为: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获取
第二可用容量、第四已用量,以及获取第二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总容量和第二滤波因子。所述第一已用量包括第四已用量。根据公式得到所述第一可用容量。其中,所述第二可用容量包括上一统计周期的pdu会话数可用容量值和无线数据承载数可用容量值。所述第四已用量包括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pdu会话数已用容量和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无线数据承载数已用容量。所述第二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总容量包括集中单元用户面的pdu会话数总容量和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无线数据承载数总容量。所述第二滤波因子包括pdu会话数滤波因子和无线数据承载数滤波因子。所述第一可用容量包括当前统计周期的pdu会话数可用容量值和无线数据承载数可用容量值。其中,第二滤波因子为常数项,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第二滤波因子用于平滑的剧烈变化。
47.具体的,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接入的所有终端的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得到第一可用容量的pdu会话数可用容量值过程具体为: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获取第二可用容量中的上一统计周期的pdu会话数可用容量、第一已用量中的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pdu会话数已用容量,并获取集中单元用户面的pdu会话数总容量和pdu会话数滤波因子。根据如下公式:得到第一可用容量中的当前统计周期的pdu会话数可用容量值。其中,代表当前统计周期的pdu会话数可用容量值,代表pdu会话数滤波因子,代表上一统计周期的pdu会话数可用容量值,代表集中单元用户面的pdu会话数总容量,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pdu会话数已用容量。其中,pdu会话数滤波因子为常数项,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pdu会话数滤波因子用于平滑的剧烈变化。
48.具体的,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接入的所有终端的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得到第一可用容量的无线数据承载数可用容量值过程具体为: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获取第二可用容量中的上一统计周期的无线数据承载数可用容量、第一已用量中的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无线数据承载数已用容量,并获取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无线数据承载数总容量和无线数据承载数滤波因子。根据如下公式:得到第一可用容量中的当前统计周期的无线数据承载数可用容量值。其中,代表当前统计周期的无线数据承载数可用容量值,代表无线数据承载数滤波因子,代表上一统计周期的无线数据承载数可用容量值,代表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无线数据承载数总容量,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无线数据承载数已用容量。
其中,无线数据承载数滤波因子为常数项,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无线数据承载数滤波因子用于平滑的剧烈变化。
49.在一实施例中,还存在集中单元用户面和分布单元合设的情况。在集中单元用户面和分布单元合设的情况下,集中单元用户面和分布单元位于同一物理主机,两者可以通过主机内通信比如进程间通信的一种如共享内存,因而可以用共享内存资源替换f1带宽资源。因此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接入的所有终端的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得到第一可用容量的共享内存可用容量值过程具体为: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获取第二可用容量中的上一统计周期的共享内存可用容量、第一已用量中的无终端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共享内存已用容量、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共享内存已用容量,并获取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共享内存总容量和共享内存滤波因子。根据如下公式:得到第一可用容量中的当前统计周期的共享内存可用容量值,其中,代表当前统计周期的共享内存可用容量值,代表共享内存滤波因子,代表上一统计周期的共享内存可用容量值,代表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共享内存总容量,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共享内存已用容量,代表无pdu会话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共享内存已用容量。其中,共享内存滤波因子为常数项,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共享内存滤波因子用于平滑的剧烈变化。
50.在一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可用容量中的当前统计周期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可用容量值、f1带宽可用容量值和xn带宽可用容量值、cpu主频可用容量值、内存可用容量值、pdu会话数可用容量值和所述无线数据承载数可用容量值进行比较,得到最小的可用容量值为所述第一可用容量的最小值。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将所述第二可用容量中的上一统计周期的n3带宽可用容量值、f1带宽可用容量值和xn带宽可用容量值、cpu主频可用容量值、内存可用容量值、pdu会话数可用容量值和无线数据承载数可用容量值进行比较,得到最小的可用容量值为所述第二可用容量的最小值。
5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在上报所述第一可用容量时,对接入的所有终端的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得到第二可用容量。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获取第一可用容量的最小值和第二可用容量的最小值。其中,根据上述可以计算得到第一可用容量包括当前统计周期的cpu主频可用容量值、内存可用容量值、n3带宽可用容量值、f1带宽可用容量值、xn带宽可用容量值、pdu会话数可用容量值、无线数据承载数可用容量值和共享内存可用容量值,因此得到第一可用容量的最小值为,或者第一可用容量的最小值为
。同理,得到第二可用容量的最小值为,或者第一可用容量的最小值为。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将所述第一可用容量的最小值和所述第二可用容量的最小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一差值。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将所述第一差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若比较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则上报所述第一可用容量。通过各个集中单元用户面上报所述第一可用容量给集中单元控制面。
5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在上报所述第一可用容量时,预设统计周期,单位为毫秒,例如2000毫秒,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预设可用容量上报更新周期为,单位为毫秒,例如500毫秒,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其中。预设第一差值表示为,预设阈值代表为和,其中和代表0~255之间的整数,且,和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将所述第一差值与预设阈值和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若比较结果为,则不等待可用容量上报更新周期为超时,立刻上报所述第一可用容量。若比较结果为,则等待可用容量上报更新周期为超时后上报所述第一可用容量。若比较结果为,则不上报所述第一可用容量。
53.在一实施例中,集中单元用户面将可用容量信息上报给集中单元控制面时,在e1接口建立之后,集中单元用户面可以通过gnb-cu-up配置上报流程来主动发起对可用容量的上报。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可用容量上报流程图,参照图3,通过集中单元用户面发起的e1流程中gnb-cu-up e1 setup request消息中的gnb-cu-up-capacity字段传递,进行集中用户单元用户面和集中单元控制面板之间的数据传输。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可用容量上报流程图,参照图4,通过集中单元控制面发起的e1流程中gnb-cu-cp e1 setup response消息中的gnb-cu-up-capacity字段传递,进行集中用户单元用户面和集中单元控制面板之间的数据传输。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报流程配置示意图,参照图5,通过集中单元控制面发起的gnb-cu-up配置流程中gnb-cu-up configuration update消息中的gnb-cu-up-capacity字段传递,进行集中用户单元用户面和集中单元控制面板之间的数据传输。
5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在上报所述第一可用容量时,将所述第一差值与预设阈值和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若比较结果为,则不等待可用容量上报更新周期为超时,立刻发起gnb-cu-up配置更新流程上报所述
第一可用容量。若比较结果为,则等待可用容量上报更新周期为超时后,发起gnb-cu-up配置更新流程上报所述第一可用容量。若比较结果为,则不发起gnb-cu-up配置更新流程上报所述第一可用容量。
55.s102、根据多个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可用容量与预设条件,确定可用容量符合预设条件的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
56.在一个集中单元控制面对接多个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场景中,设集中单元控制面中共有个集中单元用户面。获取个集中单元用户面上报的可用容量信息gnb-cu-up-capacity,得到当前统计周期第个集中单元用户面上报的可用容量,其中,其中可用容量,包括、、、、、、、和。是一个0到255之间的整数。令个之和根据集中单元用户面上报的可用容量得到j个集中单元用户面当前上报的总可用容量,其中,。确定所述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时,生成一个介于0和之前均匀分布的随机整数r。若所述总可用容量满足预设条件,r等于0时,则得到第1个集中单元用户面为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若所述总可用容量,满足预设条件,r为(0~255]之间的整数时,则得到第j个集中单元用户面为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
57.s103、将新终端接入所述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
58.将新终端接入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将接入的新终端下属的pdu会话、无线数据承载和qos流交由所述第一单元用户面进行处理,使得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应的可用容量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后续上报的可用容量信息与未接入新终端时不相同。
59.上述,通过在新终端接入时,根据多个集中单元用户面上报的可用容量信息,确定多个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可用容量,根据多个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可用容量与预设条件,确定可用容量符合预设条件的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将新终端接入所述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其中,可用容量信息由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上报第一可用容量获得,第一可用容量由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接入的所有终端的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得到,所述第一可用容量包括当前统计周期的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可用容量值、f1带宽可用容量值和xn带宽可用容量值。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可以通过接收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上报的包括当前统计周期的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可用容量值、f1带宽可用容量值和xn带宽可用容量值的第一可用容量,以此在获取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可用容量时能够针对集中单元用户面与核心网之间的n3接口、针对集中单元用户面与用户端节点之间的f1接口以及集中单元用户面与邻基站之间的xn接口进行区分,提升5g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可用容量计算准确性。此外,通过确定可用容量符合预设条件的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能够筛选合适可用容量的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使得新终端接入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后能够实现良好的数据交互,提高了新终端接入的合理性。
60.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
的装置具体包括:多个可用容量确定单元21、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确定单元22和新终端接入单元23。
61.其中,多个可用容量确定单元21,用于在新终端接入时,根据多个集中单元用户面上报的可用容量信息,确定所述多个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可用容量,所述可用容量信息由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不定时上报第一可用容量获得,其中,第一可用容量由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接入的所有终端的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得到,所述第一可用容量包括当前统计周期的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可用容量值、f1带宽可用容量值和xn带宽可用容量值。其中,多个可用容量确定单元21位于集中单元控制面中。
62.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确定单元22,用于根据多个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可用容量与预设条件,确定可用容量符合预设条件的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其中,所述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确定单元22位于集中单元控制面中。
63.新终端接入单元23,用于将新终端接入所述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
64.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可用容量上报单元;所述第一可用容量上报单元,用于对接入的所有终端的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得到第二可用容量,其中第二可用容量包括上一统计周期的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可用容量值、f1带宽可用容量值和xn带宽可用容量值;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获取第一可用容量的最小值和第二可用容量的最小值;将所述第一可用容量的最小值和所述第二可用容量的最小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一差值;将所述第一差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若比较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则上报所述第一可用容量。
65.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可用容量计算单元;所述第一可用容量计算单元,用于对接入的所有终端的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获取第二可用容量和第一已用量,以及获取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总容量和滤波因子,其中第二可用容量还包括上一统计周期的cpu主频可用容量值、内存可用容量值、pdu会话数可用容量值和无线数据承载数可用容量值,所述第一已用量包括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已用容量、f1带宽已用容量、xn带宽已用容量、cpu主频已用容量、内存已用容量、pdu会话数已用容量和无线数据承载数已用通用容量,所述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总容量包括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总容量、f1带宽总容量、xn带宽总容量、cpu主频总容量、内存总容量、pdu会话数总容量和无线数据承载数总容量,所述滤波因子包括n3带宽滤波因子、f1带宽滤波因子、xn带宽滤波因子、cpu主频滤波因子和内存滤波因子、pdu会话数滤波因子和无线数据承载数滤波因子;将第二可用容量、第一已用量、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总容量与滤波因子进行运算处理,得到第一可用容量,所述第一可用容量还包括当前统计周期的cpu主频可用容量值、内存可用容量值、pdu会话数可用容量值和无线数据承载数可用容量值。
6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可用容量上报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一可用容量中的当前统计周期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可用容量值、f1带宽可用容量值和xn带宽可用容量值、cpu主频可用容量值、内存可用容量值、pdu会话数可用容量值和所述无线数据承载数可用容量值进行比较,得到最小的可用容量值为所述第一可用容量的最小值
将所述第二可用容量中的上一统计周期的n3带宽可用容量值、f1带宽可用容量值和xn带宽可用容量值、cpu主频可用容量值、内存可用容量值、pdu会话数可用容量值和无线数据承载数可用容量值进行比较,得到最小的可用容量值为所述第二可用容量的最小值。
6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可用容量计算单元,还用于对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获取第二可用容量、第二已用量和第三已用量,以及获取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总容量和第一滤波因子,根据公式得到所述第一可用容量;其中,所述第二可用容量包括上一统计周期的网络带宽可用容量值、cpu主频可用容量值和内存可用容量值,所述第二已用量包括无pdu会话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网络带宽已用容量、无终端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cpu主频已用容量和无终端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内存已用容量,所述第三已用量包括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网络带宽已用容量、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cpu主频已用容量和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内存已用容量,所述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总容量包括集中单元用户面的网络带宽总容量、cpu主频总容量和内存总容量,所述滤波因子包括网络带宽滤波因子、cpu主频滤波因子和内存滤波因子。
68.进一步的,所述网络带宽可用容量值包括n3带宽可用容量值、f1带宽可用容量值、xn带宽可用容量值,其中n3带宽可用容量值包括集中单元用户面的与核心网的用户单元对接的接口的带宽可用容量值,f1带宽可用容量值包括集中单元用户面的与分布单元对接的接口的带宽可用容量值,xn带宽包括集中单元用户面的与邻基站对接的接口的带宽可用容量值。
6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可用容量计算单元,用于对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获取第二可用容量中的上一统计周期的n3带宽可用容量、第一已用量中的无pdu会话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已用容量、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已用容量,并获取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总容量和n3带宽滤波因子;根据如下公式:得到第一可用容量中的当前统计周期的n3带宽可用容量值,其中,代表当前统计周期的n3带宽可用容量值,代表n3带宽滤波因子,代表上一统计周期的n3带宽可用容量值,代表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总容量,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已用容量,代表无pdu会话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已用容量;对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获取第二可用容量中的上一统计周期的f1带宽可用容
量、第一已用量中的无pdu会话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f1带宽已用容量、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f1带宽已用容量,并获取集中单元用户面的f1带宽总容量和f1带宽滤波因子;根据如下公式:得到第一可用容量中的当前统计周期的f1带宽可用容量值,其中,代表当前统计周期的f1带宽可用容量值,代表f1带宽滤波因子,代表上一统计周期的f1带宽可用容量值,代表集中单元用户面的f1带宽总容量,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f1带宽已用容量,代表无pdu会话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f1带宽已用容量;对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获取第二可用容量中的上一统计周期的xn带宽可用容量、第一已用量中的无pdu会话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xn带宽已用容量、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xn带宽已用容量,并获取集中单元用户面的xn带宽总容量和xn带宽滤波因子;根据如下公式:得到第一可用容量中的当前统计周期的xn带宽可用容量值,其中,代表当前统计周期的xn带宽可用容量值,代表xn带宽滤波因子,代表上一统计周期的xn带宽可用容量值,代表集中单元用户面的xn带宽总容量,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xn带宽已用容量,代表无pdu会话接入时集中单元用户面的xn带宽已用容量。
7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可用容量计算单元,还用于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获取第二可用容量、第四已用量,以及获取第二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总容量和第二滤波因子,根据公式得到所述第一可用容量;其中,所述第二可用容量包括上一统计周期的pdu会话数可用容量值和无线数据承载数可用容量值,所述第四已用量包括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pdu会话数已用容量和当前时刻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无线数据承载数已用容量,所述第二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总容量包括集中单元用户面的pdu会话数总容量和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无线数据承载数总容量,所述第二滤波因子包括pdu会话数滤波因子和无线数据承载数滤波因子。
71.进一步的,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确定单元,还用于获取个集中单元用户面上报的可用容量信息,得到当前统计周期第个集中单元用户面上报的可用容量,其中
;根据集中单元用户面上报的可用容量得到j个集中单元用户面当前上报的总可用容量,其中,;若所述总可用容量满足预设条件,r等于0时,则得到第1个集中单元用户面为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若所述总可用容量,满足预设条件,r为(0~255]之间的整数时,则得到第j个集中单元用户面为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
7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可用容量上报单元,还用于预设可用容量上报更新周期为,预设第一差值表示为,预设阈值代表为和,其中和代表0~255之间的整数,且;将所述第一差值与预设阈值和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若比较结果为,则不等待可用容量上报更新周期为超时,立刻上报所述第一可用容量;若比较结果为,则等待可用容量上报更新周期为超时后上报所述第一可用容量;若比较结果为,则不上报所述第一可用容量。
73.上述,通过在新终端接入时,根据多个集中单元用户面上报的可用容量信息,确定多个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可用容量,根据多个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可用容量与预设条件,确定可用容量符合预设条件的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将新终端接入所述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其中,可用容量信息由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上报第一可用容量获得,第一可用容量由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接入的所有终端的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得到,所述第一可用容量包括当前统计周期的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可用容量值、f1带宽可用容量值和xn带宽可用容量值。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可以通过接收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上报的包括当前统计周期的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可用容量值、f1带宽可用容量值和xn带宽可用容量值的第一可用容量,以此在获取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可用容量时能够针对集中单元用户面与核心网之间的n3接口、针对集中单元用户面与用户端节点之间的f1接口以及集中单元用户面与邻基站之间的xn接口进行区分,提升5g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可用容量计算准确性。此外,通过确定可用容量符合预设条件的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能够筛选合适可用容量的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使得新终端接入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后能够实现良好的数据交互,提高了新终端接入的合理性。
7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
7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设备,参照图7,该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设备包括:处理器31、存储器32、通信模块33、输入装置34及输出装置35。该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设备中处理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该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设备中的存储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该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设备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模块、输入装置及输出装
置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
76.存储器32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技术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装置中的多个可用容量确定单元、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确定单元和新终端接入单元)。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77.通信模块33用于进行数据传输。
78.处理器3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方法。
79.输入装置34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35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80.上述提供的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设备可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
81.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方法,该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方法包括:在新终端接入时,根据多个集中单元用户面上报的可用容量信息,确定所述多个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可用容量,所述可用容量信息由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上报第一可用容量获得,其中,第一可用容量由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对接入的所有终端的终端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得到,所述第一可用容量包括当前统计周期的集中单元用户面的n3带宽可用容量值、f1带宽可用容量值和xn带宽可用容量值;根据多个集中单元用户面的可用容量与预设条件,确定可用容量符合预设条件的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将新终端接入所述第一集中单元用户面。
82.存储介质——任何的各种类型的存储器设备或存储设备。术语“存储介质”旨在包括:安装介质,例如cd-rom、软盘或磁带装置;计算机系统存储器或随机存取存储器,诸如dram、ddr ram、sram、edo ram,兰巴斯(rambus)ra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闪存、磁介质(例如硬盘或光存储);寄存器或其它相似类型的存储器元件等。存储介质可以还包括其它类型的存储器或其组合。另外,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程序在其中被执行的第一计算机系统中,或者可以位于不同的第二计算机系统中,第二计算机系统通过网络(诸如因特网)连接到第一计算机系统。第二计算机系统可以提供程序指令给第一计算机用于执行。术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驻留在不同位置中(例如在通过网络连接的不同计算机系统中)的两个或更多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可以存储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例如具体实现为计算机程序)。
83.当然,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方法,还可以执行本技术
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84.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装置、存储介质及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设备可执行本技术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方法,未在上述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技术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将终端均衡接入集中单元用户面的方法。
85.上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本技术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的各种明显变化、重新调整及替代均不会脱离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技术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的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