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可防啸叫的麦克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26030发布日期:2022-08-06 00:34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基于物联网可防啸叫的麦克风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麦克风技术领域,具体而言,为基于物联网可防啸叫的麦克风。


背景技术:

2.麦克风,学名为传声器,由英语microphone(送话器)翻译而来,也称话筒,微音器。麦克风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能量转换器件。分类有动圈式、电容式、驻极体和最近新兴的硅微传声器,此外还有液体传声器和激光传声器。大多数麦克风都是驻极体电容器麦克风,其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具有永久电荷隔离的聚合材料振动膜。
3.现有的一些麦克风在人群间流动使用时,为了防止说话时口水溅到麦克风录音口上滋生细菌,一般都会在其外壁上套上一层布套,每次使用时只需更换布套以便清理。然而,布套直接套接在麦克风录音口外壁上并不牢固,布套容易在不经意间被磨蹭脱落,影响使用;而且,布套直接套接在录音口外壁上时与麦克风接触,布套吸收飞溅的口水滋生的细菌还是会有部分转移到麦克风上,进而影响使用者的健康。
4.因此,我们推出基于物联网可防啸叫的麦克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布套直接套接在麦克风录音口外壁上不牢固,布套容易在不经意间被磨蹭脱落的问题,以及布套直接套接在录音口外壁上时与麦克风接触,布套吸收飞溅的口水滋生的细菌还是会有部分转移到麦克风上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物联网可防啸叫的麦克风,包括握筒手柄和设置于握筒手柄外壁上的显示屏,握筒手柄尾部处端口外壁上活动连接有密封端盖,握筒手柄的端头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声音录入器,声音录入器外侧的握筒手柄端头外壁上开设有安装卡槽,安装卡槽的内壁间活动卡合有隔音套筒,隔音套筒外侧的握筒手柄端头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防尘罩,防尘罩环套于隔音套筒的外部,防尘罩中部处侧壁上嵌合安装有金属环,金属环的外壁上环套有布套件;
7.布套件包括支撑环和固定连接于支撑环上端两侧的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镂空顶环,支撑板的内壁上对应金属环处固定连接有定位盒,定位盒对应金属环处的两侧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滑槽,限位滑槽的内壁间活动卡合有弧面磁条,弧面磁条下端相邻处的定位盒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绕线滑轮,绕线滑轮下端的定位盒内壁上开设有让渡口,让渡口贯穿支撑板设置,且让渡口贯相邻处的定位盒两侧内壁间固定连接有定位杆,定位杆的外壁上活动套接有驱动杆,驱动杆靠近定位盒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绳,连接绳的另一端穿绕在绕线滑轮外壁上后与弧面磁条背板固定相连,且驱动杆的另一端通过让渡口延伸至支撑板外侧,支撑板外侧的驱动杆末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条,连接条的末端固定连接于挤压环顶部,挤压环环套悬置于支撑板外侧,挤压环的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防脱突刺,定位盒两侧外壁上设置有辅助消毒件,且镂空顶环和支撑板外壁上套接有防护布套。
8.进一步地,支撑环、支撑板和镂空顶环的外壁上涂覆有银离子涂层,且防护布套套接于镂空顶环和支撑板外壁上时,防护布套端口处的弹性收缩部悬置于防脱突刺的底部,定位杆贯穿设置于驱动杆靠近让渡口一侧,驱动杆靠近定位盒端口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
9.进一步地,弧面磁条两侧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弧面磁条通过限位滑块活动卡合于定位盒内壁上的限位滑槽间,且限位滑块上端的弧面磁条背板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弹性部件,弹性部件末端固定连接于定位盒内壁上,弧面磁条移动至定位盒端口处并贴合于金属环外壁上时,挤压环和防脱突刺挤压防护布套的弹性收缩部贴合支撑板顶面。
10.进一步地,辅助消毒件包括竹节管和固定连接于竹节管外壁上的连接杆,竹节管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于定位盒两侧外壁上,竹节管的管节处设置有十字开口密封垫,且竹节管每节管身靠近防尘罩一侧的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出液管,出液管设置于竹节管每节管身外壁上靠近底部,出液管的末端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筒,定位筒内部活动套接有出液滴管,出液滴管的外壁上套接有吸湿棉筒。
11.进一步地,吸湿棉筒靠近防尘罩的一端延伸至出液管的外侧,且定位盒贴合于金属环的外壁上时,吸湿棉筒贴合于防尘罩的侧壁上,吸湿棉筒分布于金属环上下两侧。
12.进一步地,出液滴管的顶端贯穿延伸至出液管内部,且出液滴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通盘,限位通盘顶部一侧边沿处活动连接有活动连杆,活动连杆的末端活动连接于翻转板的侧壁上,翻转板通过上下端外壁上的定位轴活动卡合于出液管进口处内壁间。
13.进一步地,隔音套筒包括消音筒和设置于消音筒顶部的半开式入声口,半开式入声口延伸至消音筒一侧的端部处外壁上,且半开式入声口下方相邻处的消音筒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配重块,消音筒外侧的消音筒侧壁上均匀间隔固定连接有加强隔音板,加强隔音板的外壁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声音反射孔。
14.进一步地,消音筒的底部均匀间隔固定连接有定位套,定位套内部活动卡合有移动滚珠,移动滚珠的下端延伸至定位套端口外部,消音筒通过定位套活动卡合于安装卡槽的内壁间,移动滚珠的下端贴合安装卡槽底板设置。
15.进一步地,握筒手柄内部设置有啸叫抑制模块,啸叫抑制模块包括控制运行的主微控制器和与主微控制器电连接的接收处理模块,接收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处理声音录入器录入的声音信息,主微控制器依次电连接ad转化模块、啸叫信号检测电路和电源模块,ad转化模块,其用于对接收处理的声音信息进行信号转换;啸叫信号检测电路,其基于声压传感器检测录入声音信息是否为反馈声,并将信号传递给主微控制器;而电源模块用于对主微控制器的运行通过能源。
16.进一步地,主微控制器通过自动开关电连接供电电路,供电电路电连接物联网模块,物联网模块用于无线远程连接智能家居设备和喇叭设备进行控制指令和声音信息的输送。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8.1.本发明提出的基于物联网可防啸叫的麦克风,防护布套套接于镂空顶环和支撑板外壁上,使防护布套端口处的弹性收缩部悬置于防脱突刺的底部,接着按压镂空顶环使支撑环贴合握筒手柄端头外壁卡套于防尘罩的外壁上,支撑环上端两侧的定位盒挤压贴合在防尘罩的金属环外壁上,定位盒内部的弧面磁条吸附贴合在金属环外壁上,弧面磁条在限位滑槽内吸附移动时利用连接绳拉动定位盒端口处的驱动杆绕定位杆向上偏转,驱动杆
偏转时基于杠杆驱动挤压环向下移动,挤压环推动防脱突刺挤压弹性收缩部贴合支撑板顶面,以对防护布套进行定位固定,有效防止了防护布套意外磨蹭脱落的问题,同时利用镂空顶环和支撑板将防护布套与防尘罩进行了隔离,避免了防护布套吸收飞溅的口水后滋生的细菌转移到麦克风上的问题,便捷实用。
19.2.本发明提出的基于物联网可防啸叫的麦克风,防护布套套接于镂空顶环和支撑板外壁上,使防护布套端口处的弹性收缩部悬置于防脱突刺的底部,接着按压镂空顶环使支撑环贴合握筒手柄端头外壁卡套于防尘罩的外壁上,支撑环上端两侧的定位盒挤压贴合在防尘罩的金属环外壁上,定位盒内部的弧面磁条吸附贴合在金属环外壁上,弧面磁条在限位滑槽内吸附移动时利用连接绳拉动定位盒端口处的驱动杆绕定位杆向上偏转,驱动杆偏转时基于杠杆驱动挤压环向下移动,挤压环推动防脱突刺挤压弹性收缩部贴合支撑板顶面,以对防护布套进行定位固定,有效防止了防护布套意外磨蹭脱落的问题,同时利用镂空顶环和支撑板将防护布套与防尘罩进行了隔离,避免了防护布套吸收飞溅的口水后滋生的细菌转移到麦克风上的问题,便捷实用。
20.3.本发明提出的基于物联网可防啸叫的麦克风,使用者倾斜手持麦克风进行说话时,消音筒由于配重块的重力作用,配重块驱动消音筒借助移动滚珠在安装卡槽内自动进行旋转,使得配重块处于麦克风的倾斜下方,将消音筒顶部的半开式入声口朝向自己,使用者说话声直接通过半开式入声口集中后被声音录入器录入接收,而消音筒上的半开式入声口始终背对着其他的喇叭,利用消音筒对喇叭的反馈声进行隔离,而消音筒侧壁上的加强隔音板和声音反射孔加强对喇叭反馈声的反弹,避免喇叭反馈声进入到消音筒内被声音录入器录入接收从而产生啸叫,保证麦克风音质的高质量,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的布套件安装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的隔音套筒安装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的布套件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的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发明的定位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发明的辅助消毒件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本发明的出液滴管安装结构示意图;
29.图9为本发明的隔音套筒结构示意图;
30.图10为本发明的啸叫抑制模块架构图。
31.图中:1、握筒手柄;11、啸叫抑制模块;111、主微控制器;112、接收处理模块;113、ad转化模块;114、啸叫信号检测电路;115、电源模块;116、自动开关;117、供电电路;118、物联网模块;2、显示屏;3、密封端盖;4、声音录入器;5、安装卡槽;6、隔音套筒;61、消音筒;62、半开式入声口;63、配重块;64、加强隔音板;65、声音反射孔;66、定位套;67、移动滚珠;7、防尘罩;8、金属环;9、布套件;91、支撑环;92、支撑板;93、镂空顶环;94、定位盒;95、限位滑槽;96、弧面磁条;97、绕线滑轮;98、让渡口;99、定位杆;910、驱动杆;911、连接绳;912、连接条;913、挤压环;914、防脱突刺;915、辅助消毒件;9151、竹节管;9152、连接杆;9153、出液管;
9154、定位筒;9155、出液滴管;9156、吸湿棉筒;9157、限位通盘;9158、活动连杆;9159、翻转板;916、防护布套;9161、弹性收缩部;917、限位滑块;918、弹性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3.请参阅图1和图3,基于物联网可防啸叫的麦克风,包括握筒手柄1和设置于握筒手柄1外壁上的显示屏2,握筒手柄1尾部处端口外壁上活动连接有密封端盖3,握筒手柄1的端头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声音录入器4。
34.为了解决布套直接套接在麦克风录音口外壁上不牢固,布套容易在不经意间被磨蹭脱落的问题,以及布套直接套接在录音口外壁上时与麦克风接触,布套吸收飞溅的口水滋生的细菌还是会有部分转移到麦克风上的问题,请参阅图2-图6,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35.声音录入器4外侧的握筒手柄1端头外壁上开设有安装卡槽5,安装卡槽5的内壁间活动卡合有隔音套筒6,隔音套筒6外侧的握筒手柄1端头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防尘罩7,防尘罩7环套于隔音套筒6的外部,防尘罩7中部处侧壁上嵌合安装有金属环8,金属环8的外壁上环套有布套件9。
36.布套件9包括支撑环91和固定连接于支撑环91上端两侧的支撑板92,支撑板9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镂空顶环93,支撑板92的内壁上对应金属环8处固定连接有定位盒94,定位盒94对应金属环8处的两侧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滑槽95,限位滑槽95的内壁间活动卡合有弧面磁条96,弧面磁条96下端相邻处的定位盒94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绕线滑轮97,绕线滑轮97下端的定位盒94内壁上开设有让渡口98,让渡口98贯穿支撑板92设置,且让渡口98贯相邻处的定位盒94两侧内壁间固定连接有定位杆99,定位杆99的外壁上活动套接有驱动杆910,驱动杆910靠近定位盒94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绳911,连接绳911的另一端穿绕在绕线滑轮97外壁上后与弧面磁条96背板固定相连,且驱动杆910的另一端通过让渡口98延伸至支撑板92外侧,支撑板92外侧的驱动杆910末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条912,连接条912的末端固定连接于挤压环913顶部,挤压环913环套悬置于支撑板92外侧,挤压环913的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防脱突刺914,挤压环913和防脱突刺914为空心轻质材料所制成的构件,驱动杆910的重量大于挤压环913和防脱突刺914的总重量,定位盒94两侧外壁上设置有辅助消毒件915,且镂空顶环93和支撑板92外壁上套接有防护布套916。
37.支撑环91、支撑板92和镂空顶环93的外壁上涂覆有银离子涂层,且防护布套916套接于镂空顶环93和支撑板92外壁上时,防护布套916端口处的弹性收缩部9161悬置于防脱突刺914的底部,定位杆99贯穿设置于驱动杆910靠近让渡口98一侧,驱动杆910靠近定位盒94端口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
38.弧面磁条96两侧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917,弧面磁条96通过限位滑块917活动卡合于定位盒94内壁上的限位滑槽95间,且限位滑块917上端的弧面磁条96背板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弹性部件918,弹性部件918末端固定连接于定位盒94内壁上,弧面磁条96移
动至定位盒94端口处并贴合于金属环8外壁上时,挤压环913和防脱突刺914挤压防护布套916的弹性收缩部9161贴合支撑板92顶面。
39.具体的,将防护布套916套接于镂空顶环93和支撑板92外壁上,使防护布套916端口处的弹性收缩部9161悬置于防脱突刺914的底部,接着按压镂空顶环93使支撑环91贴合握筒手柄1端头外壁卡套于防尘罩7的外壁上,支撑环91上端两侧的定位盒94挤压贴合在防尘罩7的金属环8外壁上,定位盒94内部的弧面磁条96吸附贴合在金属环8外壁上,弧面磁条96在限位滑槽95内吸附移动时利用连接绳911拉动定位盒94端口处的驱动杆910绕定位杆99向上偏转,驱动杆910偏转时基于杠杆驱动挤压环913向下移动,挤压环913推动防脱突刺914挤压弹性收缩部9161贴合支撑板92顶面,以对防护布套916进行定位固定,有效防止了防护布套916意外磨蹭脱落的问题,同时利用镂空顶环93和支撑板92将防护布套916与防尘罩7进行了隔离,避免了防护布套916吸收飞溅的口水后滋生的细菌转移到麦克风上的问题,便捷实用。
40.为了实现防护布套916安装时持拿接触防尘罩7对其造成弄脏的,对赃物滋生细菌进行清理的问题,如图4和图7-图8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41.辅助消毒件915包括竹节管9151和固定连接于竹节管9151外壁上的连接杆9152,竹节管9151通过连接杆9152固定连接于定位盒94两侧外壁上,竹节管9151的管节处设置有十字开口密封垫,竹节管9151每节管身内部充填有酒精消毒液,且竹节管9151每节管身靠近防尘罩7一侧的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出液管9153,出液管9153设置于竹节管9151每节管身外壁上靠近底部,出液管9153的末端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筒9154,定位筒9154内部活动套接有出液滴管9155,出液滴管9155的外壁上套接有吸湿棉筒9156。
42.吸湿棉筒9156靠近防尘罩7的一端延伸至出液管9153的外侧,且定位盒94贴合于金属环8的外壁上时,吸湿棉筒9156贴合于防尘罩7的侧壁上,吸湿棉筒9156分布于金属环8上下两侧。
43.出液滴管9155的顶端贯穿延伸至出液管9153内部,且出液滴管915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通盘9157,限位通盘9157顶部一侧边沿处活动连接有活动连杆9158,活动连杆9158的末端活动连接于翻转板9159的侧壁上,翻转板9159通过上下端外壁上的定位轴活动卡合于出液管9153进口处内壁间。
44.具体的,将防护布套916安装在防尘罩7外部后,手持镂空顶环93驱动支撑板92进行旋转,支撑板92带动定位盒94贴合金属环8外壁进行旋转,定位盒94旋转时驱动吸湿棉筒9156贴合金属环8上下端的防尘罩7外壁进行滚动旋转,进而驱动出液滴管9155在定位筒9154内旋转,出液滴管9155旋转时带动限位通盘9157旋转,限位通盘9157旋转时利用活动连杆9158驱动翻转板9159间歇进行往返偏转,将竹节管9151内部预存的少量酒精消毒液间歇灌入到出液管9153内,借助出液滴管9155缓释润湿吸湿棉筒9156对防尘罩7外壁进行滚动擦拭,消除手持接触防尘罩7沾染赃印而滋生的细菌,保证麦克风的安全使用。
45.为了避免音响声再次被麦克风录入产生啸叫声,以及啸叫声对使用者和设备造成的不适合损害,如图3和图9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46.隔音套筒6包括消音筒61和设置于消音筒61顶部的半开式入声口62,半开式入声口62延伸至消音筒61一侧的端部处外壁上,且半开式入声口62下方相邻处的消音筒61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配重块63,消音筒61外侧的消音筒61侧壁上均匀间隔固定连接有加强隔音板
64,加强隔音板64的外壁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声音反射孔65。
47.消音筒61的底部均匀间隔固定连接有定位套66,定位套66内部活动卡合有移动滚珠67,移动滚珠67的下端延伸至定位套66端口外部,消音筒61通过定位套66活动卡合于安装卡槽5的内壁间,移动滚珠67的下端贴合安装卡槽5底板设置。
48.具体的,使用者倾斜手持麦克风进行说话时,消音筒61由于配重块63的重力作用,配重块63驱动消音筒61借助移动滚珠67在安装卡槽5内自动进行旋转,使得配重块63处于麦克风的倾斜下方,将消音筒61顶部的半开式入声口62朝向自己,使用者说话声直接通过半开式入声口62集中后被声音录入器4录入接收,而消音筒61上的半开式入声口62始终背对着其他的喇叭,利用消音筒61对喇叭的反馈声进行隔离,而消音筒61侧壁上的加强隔音板64和声音反射孔65加强对喇叭反馈声的反弹,避免喇叭反馈声进入到消音筒61内被声音录入器4录入接收从而产生啸叫,保证麦克风音质的高质量,使用方便。
49.为了进一步避免喇叭的反馈声对麦克风产生啸叫,如图1和图10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50.握筒手柄1内部设置有啸叫抑制模块11,啸叫抑制模块11包括控制运行的主微控制器111和与主微控制器111电连接的接收处理模块112,接收处理模块112用于接收处理声音录入器4录入的声音信息,主微控制器111依次电连接ad转化模块113、啸叫信号检测电路114和电源模块115,ad转化模块113,其用于对接收处理的声音信息进行信号转换;啸叫信号检测电路114,其基于声压传感器检测录入声音信息是否为反馈声,并将信号传递给主微控制器111;而电源模块115用于对主微控制器111的运行通过能源。
51.主微控制器111通过自动开关116电连接供电电路117,供电电路117电连接物联网模块118,物联网模块118用于无线远程连接智能家居设备和喇叭设备进行控制指令和声音信息的输送。
52.具体的,反馈声意外进入到消音筒61被声音录入器4录入接收后,接收处理模块112接收处理后啸叫信号检测电路114检测到录入声为喇叭的反馈声,并产生啸叫信号传递给主微控制器111,主微控制器111控制自动开关116断开供电电路117停止对物联网模块118,瞬间阻止物联网模块118的信息发送,从而避免麦克风产生啸叫,而正常的声音接收录入处理后,ad转化模块113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进行传输,物联网模块118接收电信号后将其输送给智能家居设备和喇叭设备,以用于对其进行语音控制和音频播放,使用方便。
5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5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