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尺寸动圈加静电辐射相结合的耳机喇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51886发布日期:2022-06-18 02:09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尺寸动圈加静电辐射相结合的耳机喇叭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大尺寸动圈加静电辐射相结合的耳机喇叭。


背景技术:

2.喇叭本质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将电能(交变电)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装置带动喇叭振膜产生振动,将机械能转化为声能。现有技术中的耳机喇叭根据发生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动圈式、动铁式、静电式、压电式等类型,其中最常用的是动圈式喇叭。而大尺寸的动圈式喇叭主要由电路元件、支架、磁石、华司、线圈、膜片等组成,线圈粘附在膜片上并处于磁石形成的磁场中,当线圈内通过电路元件通入信号的交变电流、线圈会在磁场内产生运动并带动膜片产生振动,膜片振动造成空气运动形成声波。此种结构的缺点是,膜片是一张薄膜,喇叭内腔只有单磁和单音圈来驱动膜片发声,不能把音乐中的低、中、高频很好地区分开,从而影响了喇叭输出声音的品质,不能同时很好地输出低频和中高频音乐部分,声音动态差,没有层次感,有了低音效果就没有了高音,有了高频音域就会失去低音部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尺寸动圈加静电辐射相结合的耳机喇叭,其能够同时输出低频音域和中高频音域,拓宽声场,使喇叭发出的声音低音丰满、高音清晰,具有层次感和更好的声学特性。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大尺寸动圈加静电辐射相结合的耳机喇叭,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分为前端低音腔及后端高音腔;
6.所述支架的后端高音腔内设置有喇叭构件,所述喇叭构件包括静电辐射振膜,所述静电辐射振膜的两侧均依次设置有第一华司、第二华司第一磁石以及第二磁石,两个所述第一磁石均呈环状、且在其环内均设置有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磁石均呈环状、且在其环内均设置有第二线圈,两个所述第一磁石及第二磁石的磁极同向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华司及第二华司分别夹在所述静电辐射振膜的边缘的两侧,以固定所述静电辐射振膜且在两个所述第一华司第二华司的环孔之间形成振动空间,所述高音腔设置有与所述振动空间连通的高音出音孔,高音出音孔呈现在第一线圈的中间空心区;
7.所述支架的前端低音腔内设置有第三磁石及用于盛放所述第三磁石的导磁u杯圆环,所述第三磁石的一端部与所述导磁u杯圆环的内底壁相抵,第三磁石的另一端部覆盖有第三华司,且所述第三磁石的内侧壁与所述导磁u杯圆环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环形空腔,所述导磁u杯圆环镶嵌于所述支架的前端u型槽内,支架前端台阶上设置有低音环型振膜,所述低音环型振膜的靠近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线圈,所述第三线圈位于所述环形空腔内,所述支架后端音腔内环上设置有调音网,外环上设有调音纸。
8.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静电辐射振膜的外表面覆盖有绝缘层。
9.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支架的一端部上设有中心柱,中心柱上设有圆型通孔,所述支架的一端部槽内设有环状圆孔调音孔及环状方型调音孔,中心柱上设置有台阶,支架环状圆孔调音孔平面上设置有平台,支架还上设置有缺口。
10.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导磁u杯圆环的中间设置有供用于第三磁石嵌入对齐的通孔,且所述第三磁石以及第三华司依次组装在所述导磁u杯圆环上,第三磁石及第三华司的内径则与导磁u杯圆环上的通孔对齐。
11.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中心柱上设置有高音护盖,所述高音护盖上设有出音孔,所述高音护盖内部设有声波反射声腔。
12.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电路元件的低频电路板;所述支架上设有高频电路板,所述高频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将音频信号分离成高音和低音不同部分的分频器、及分别与所述分频器电连接的高音电路单元和低音电路单元,所述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的引线与所述高音电路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三线圈的引线与低音电路单元电连接。
13.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低音环型振膜设置为中空环型折边,所述低音环型振膜以反面凸起中心面将振膜划分为两个圆圈,两个圆圈上分别设有外圈纹路及内圈纹路,中心平面与所述的第三线圈连接。
14.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第一磁石和第二磁石的外径与内径设置成相等。
15.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华司和第二华司的外径与内径设置成相等。
16.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优点为:
17.本实用新型的后端高音腔中,当两个线圈通入携带着音频信号的交变电流后会引起两个磁石的磁力变化,由于结构特性,高频信号可以辐射振膜随之同步振动,通过电能转化成声能,从而输出具有高频音域的声音;
18.前端低音腔内当第三线圈通入携带有音频信号的交变电流后会使磁场空间成为电磁场,而第三线圈随之产生切割运动带动低音振膜震动,这种结构使得低音振膜不能响应高频音域却能够较好地具有输出低频音域的声音;
19.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有响应和输出低频音域声音的低频喇叭单元及响应和输出高频音域声音的高频喇叭单元,扩宽了声场,使得输出的声音同时具有低频和高频音域、具有层次感和更好的声学特性。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尺寸动圈加静电辐射喇叭的结构爆炸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尺寸动圈加静电辐射喇叭中支架结构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尺寸动圈加静电辐射喇叭中低音环型振膜的结构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尺寸动圈加静电辐射喇叭中护盖的结构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尺寸动圈加静电辐射喇叭中导磁u杯的结构图;
25.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尺寸动圈加静电辐射喇叭中高音电路板的结构图;
26.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尺寸动圈加静电辐射喇叭的结构剖面图;
27.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尺寸动圈加动圈高音喇叭的结构剖面图;
28.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尺寸动圈加动圈高音喇叭的结构爆炸图;。
29.附图标记注释:支架22、中心柱22a、中心柱通孔22b、圆型调音孔22c、圆弧调音孔22d、中心柱后腔台阶22e、电路板固定面22f、支架缺口22g、支架前端第一台阶22h、支架前端第二台阶22i、支架u型槽22j、中心柱引线槽22k;
30.低音环型振膜31、膜片中孔31a、内花纹区31b、外花纹区31c、线圈位31d;
31.护盖21、护盖台阶21a、护盖出音孔21b、护盖内腔21c;
32.导磁u杯35、 u杯内腔35a、 u杯通孔35b、 u杯平台面35c;
33.高音电路板18、电路板分频电子元器件18a、电路板缺口18b;
34.第一线圈11、第一磁石12、第一华司13、静电辐射振膜14、第二华司15、第二线圈16、第二磁石17;
35.第三线圈32、第三华司33、第三磁石34、低频电路板23、调音网24、调音纸25。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
37.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大尺寸动圈加静电辐射相结合的耳机喇叭,包括支架22,所述支架22分为前端低音腔(图中未标出)及后端高音腔(图中未标出);
38.所述支架22的后端高音腔内设置有喇叭构件,所述喇叭构件包括静电辐射振膜14,所述静电辐射振膜14的两侧均依次设置有第一华司13、第二华司15第一磁石12以及第二磁石17,两个所述第一磁石12均呈环状、且在其环内均设置有第一线圈11,所述第二磁石12均呈环状、且在其环内均设置有第二线圈16,两个所述第一磁石12及第二磁石17的磁极同向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华司13及第二华司15分别夹在所述静电辐射振膜14的边缘的两侧,以固定所述静电辐射振膜14且在两个所述第一华司13第二华司15的环孔之间形成振动空间,所述高音腔设置有与所述振动空间连通的高音出音孔,高音出音孔呈现在第一线圈11的中间空心区;
39.所述支架22的前端低音腔内设置有第三磁石34及用于盛放所述第三磁石34的导磁u杯圆环35,所述第三磁石34的一端部与所述导磁u杯圆环35的内底壁相抵,第三磁石34的另一端部覆盖有第三华司33,且所述第三磁石34的内侧壁与所述导磁u杯圆环35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环形空腔(图中未标出),所述导磁u杯圆环35镶嵌于所述支架22的前端u型槽内,支架22前端台阶上设置有低音环型振膜31,所述低音环型振膜31的靠近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线圈32,所述第三线圈32位于所述环形空腔内,所述支架22后端音腔内环上设置有调音网24,外环上设有调音纸25;
40.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静电辐射振膜15的外表面覆盖有绝缘层;
41.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所述支架22的一端部上设有中心柱22a,中心柱22a上设有圆型通孔22b,所述支架22的一端部槽内设有环状圆孔调音孔22c及环状方型调音孔22d,中心柱22a上设置有台阶22e,支架22环状圆孔调音孔22c平面上设置有平台22f,
支架22还上设置有缺口22j;
42.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所述导磁u杯圆环35的中间设置有供用于第三磁石34嵌入对齐的通孔,且所述第三磁石34以及第三华司33依次组装在所述导磁u杯圆环35上,第三磁石34及第三华司33的内径则与导磁u杯圆环35上的通孔对齐;
43.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所述中心柱22a上设置有高音护盖21,所述高音护盖21上设有出音孔21a,所述高音护盖21内部设有声波反射声腔21b;
44.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6所示,所述支架2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电路元件的低频电路板23;所述支架22上设有高频电路板18,所述高频电路板18上设置有用于将音频信号分离成高音和低音不同部分的分频器18a、及分别与所述分频器18a电连接的高音电路单元(图中未标出)和低音电路单元(图中未标出),所述第一线圈11及第二线圈16的引线与所述高音电路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三线圈32的引线与低音电路单元电连接;
45.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所述低音环型振膜31设置为中空环型折边31a,所述低音环型振膜31以反面凸起中心面32d将振膜划分为两个圆圈(图中未标出),两个圆圈上分别设有外圈纹路31b及内圈纹路31c,中心平面32d与所述的第三线圈32连接;
46.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磁石12和第二磁石17的外径与内径设置成相等;
47.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华司13和第二华司15的外径与内径设置成相等。
48.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效果如下:
49.支架22以中心柱22a为中心为其准分为前端低音腔(图中未标出)和后端高音腔(图中未标出),前端低音腔内设置有输出具有低频音域声音的低频喇叭构件,后端高音腔内设置有输出具有高频音域声音的高频喇叭单元和高音出音孔22b;
50.中心柱22a设置有两个第一磁石12与第二磁石17,两个第一磁石12与第二磁石17的磁性同向设置,第一磁石12与第二磁石17的间距内形成具有吸力的磁场空间,相对应在第一磁石12的内部空间内设置了第一线圈11,第二磁石17的内部空间内设置了第二线圈16,静电辐射振膜14的两侧边缘夹紧有第一华司13与第二华司15,两个华司的内部空间形成静电辐射振膜的振动空间,如此,当第一线圈11及第二线圈16通入携带着音频信号的交变电流后会引起第一磁石12与第二磁石17的磁力变化,由于结构特性,高频信号可以辐射振膜14随之同步振动,通过电能转化成声能,从而输出具有高频音域的声音;
51.第一磁石12内设置的第一线圈11与第二磁石17内设置的第二线圈16可以并联设置,当第一线圈11与相对应的第一磁石12第二线圈16与相对应的第一磁石17产生相同的影响、导致第一磁石12与第二磁石17产生相同的磁力变化,而第一磁石12与第二磁石17的磁极同向设置即静电辐射振膜14所处的磁场空间是由一个s极和一个n极形成的,会对静电辐射振膜14起到叠加的磁力吸附作用、使静电辐射振膜14易发生同步振动,由于静电辐射振膜14直接处于磁场空间受磁力变化振动发声的结构特性,信号中的波动频率越高,磁力变化越快,越容易引起静电辐射振膜14的同步振动,则相较于低频率波动,静电辐射振膜14可以更灵敏地识别到信号中的高频率波动,随之输出的是具有高频或极高频音域的声音,且也正是由于静电辐射振膜14无法较好地响应低频音域,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耳机喇叭中还设置了能够输出具有低频音域声音的低音腔;
52.而支架22的前端低音腔内设置有第三磁石34和盛放第三磁石34的导磁u杯35,第三磁石34的内径与导磁u杯35的内径相切,第三磁石34的上端覆盖有与第三磁石相同尺寸的第三华司33,第三华司33的内径与第三磁石32内径相切,第三磁石34的外径与导磁u杯的内径之间形成磁场空间,支架22前端低音腔的第一台阶上设置有低音环型振膜31,低音环型振膜31上固定连接有第三线圈32且第三线圈32另一端处于磁场空音内,当第三线圈32通入携带有音频信号的交变电流后会使磁场空间成为电磁场,而第三线圈32随之产生切割运动带动低音环型振膜31震动,这种结构使得低音环型振膜31不能响应高频音域却能够较好地具有输出低频音域的声音;
53.而为了避免电流在磁场内对静电辐射振膜14产生干扰作用,静电辐射振膜14的外表面复合有绝缘材料制作的绝缘层,绝缘材料有树脂、橡胶、绝缘纤维或绝缘高分子材料等,静电辐射振膜14可以是具有吸收磁力性能的金属,如纯铁、低碳钢、硅钢以及各种铁制品和稀土元素形成的合金:铁铝、铁硅、铁镍、铁钴合金,合金的吸收磁力性能要优于纯金属,本实施例中,静电辐射振膜14采用铁镍合金;
54.由于声腔是耳机喇叭的重要组成部分,声腔的作用主要是消除声短路、抑制声共振、拓宽频响范围、减少失真,因此,本实施例中,支架22设置了多种台阶跟声腔,为了使低频声音的发声路径好高频声音的发声路径彼此分开、避免声音重叠共振影响音质,支架22的中间设置了中心柱25a,使静电辐射的高音声波从支架22的中心柱25a内通孔22b发出、避免声音扩散,而支架22的通孔处还设置有能够遮盖声音的护盖21。
55.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