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音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46739发布日期:2022-08-06 05:36阅读:87来源:国知局
地埋式音响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户外音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埋式音响。


背景技术:

2.在火车站站台上,工作人员需要对旅客进行广播,以传递提醒旅客安全、组织旅客上车等信号。通常情况下,上述信号传递过程需要通过站台上搭载的广播系统实现;具体的,广播系统播放预设的音源,且音量覆盖整个站台区域,完成对于旅客的定向引导。
3.随着技术的发展,信号的传递并不局限于全区域信号覆盖,而是每个分区的定点信号传递;例如,在某车站的某车厢候车位播报音源,同时在另一车厢候车位播报另一音源,以实现针对不同人群的信号传递,以使信号传递内容更加精确。
4.发明人发现,为了实现上述过程,则需在不同的候车位装载多个播音喇叭,而播音喇叭一般是安装在防雨棚的吊顶和支柱上;但是,部分车站的防雨棚距离列车的停靠位较远,导致喇叭的音量无法完全覆盖;而若要将喇叭安装在防雨棚的外部,常年经受风雨会极大程度的缩短喇叭的使用寿命。
5.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播音喇叭安装位置受限,实现定向区域信号传递过程的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埋式音响,实现在地面安装音响设备,从而确保信号能够在区域内稳定传递。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提供一种地埋式音响,包括:
9.壳体,具有内腔;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具有多个出声孔;
10.升降板,沿纵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内腔中;所述升降板的上表面具有自下至上延伸、适于与多个所述出声孔一一对应插接的多个密封柱;
11.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升降板之间,用于带动所述升降板相对于所述壳体升降,以使所述密封柱插入或退出所述出声孔;以及
12.发音元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内腔中,用于发出声音。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14.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升降板和所述内腔的上表面相连;
15.第一电磁铁,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以及
16.第一衔铁,设置在所述内腔中,处于所述第一电磁铁的下方;
17.其中,在多个所述密封柱一一对应插接于多个所述出声孔时,所述第一弹簧处于正常状态;在所述密封柱向下移动至退出所述出声孔时,所述第一弹簧处于弹性拉伸状态;
18.在所述第一电磁铁通电时,所述第一衔铁和所述第一电磁铁之间产生吸力,以使所述升降板自上至下移动至所述密封柱退出所述出声孔。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内腔的上表面沿所述升降板的周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导向臂,每个所述导向臂均自上至下延伸设置,且下端均具有沿横向延伸、用于支撑所述升降板的支撑板;其中,所述第一衔铁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内腔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防曲杆;所述防曲杆的轴向沿上下方向设置,两端分别与所述内腔的上表面和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相连,贯穿所述升降板设置,且所述防曲杆插接于所述第一弹簧的内圈中。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22.第二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升降板和所述内腔的上表面相连;
23.第二电磁铁,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以及
24.第二衔铁,设置在所述内腔的上表面,处于所述第二电磁铁的上方;
25.其中,在多个所述密封柱一一对应插接于多个所述出声孔时,所述第二弹簧处于正常状态;在所述密封柱向下移动至退出所述出声孔时,所述第二弹簧处于弹性拉伸状态;
26.在所述第二电磁铁通电时,所述第二衔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之间产生斥力,以使所述升降板自上至下移动至所述密封柱退出所述出声孔。
2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升降板的底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第二电磁铁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
28.其中,所述安装板和所述第二电磁铁的连通部位处于所述升降板上表面的下方;在所述密封柱插接于所述出声孔时,所述第二衔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相接,或者所述第二衔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之间存在间隙。
2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升降板和所述内腔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阻尼块,所述阻尼块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板的上表面或所述内腔的上表面;
30.在所述密封柱插接于所述出声孔时,所述升降板和所述内腔的上表面通过所述阻尼块相接。
3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出声孔采用自上至下孔径逐渐增大的扩口结构,所述密封柱的上端采用与所述出声孔相适配的、自下至上横截面面积逐渐缩小的缩口结构。
32.本技术实施例中,将壳体预埋至地下,即可在避免干预行人的前提下,实现音响的定点布置。
33.在需要进行局部广播时,利用驱动元件带动升降板下降至密封柱脱离出声孔,开启发音元件,使声音通过出声孔传播至地上。
34.在局部广播后,关闭发音元件,利用驱动元件带动升降板上升至密封柱插入出声孔,以防止外部尘土和液体进入内腔。
35.本实施例提供的地埋式音响,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实现将发音元件预埋在地下发音,从而降低安装时的地域限制,令本装置能够装配在站台上的任一空间内,确保信号传递能够覆盖所需区域,提高了信号定向传递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3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地埋式音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3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地埋式音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38.图3为图2的俯视图;
39.图4为沿图3中a-a线的剖视结构图;
40.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采用的驱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1.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所采用的驱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2.附图标记说明:
43.1、壳体;11、内腔;12、出声孔;13、导向臂;14、支撑板;15、防曲杆;2、升降板;21、密封柱;22、安装板;3、驱动组件;31、第一弹簧;32、第一电磁铁;33、第一衔铁;34、第二弹簧;35、第二电磁铁;36、第二衔铁;4、发音元件;5、阻尼块。
具体实施方式
44.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45.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现对本技术提供的地埋式音响进行说明。所述地埋式音响,用于埋设在地面上,其结构包括壳体1、升降板2、驱动组件3和发音元件4。
46.壳体1具有内腔11,且壳体1的上表面具有多个出声孔12;
47.升降板2沿纵向滑动设置在内腔11中,并且升降板2的上表面具有自下至上延伸、适于与多个出声孔12一一对应插接的多个密封柱21。
48.驱动组件3设置在壳体1和升降板2之间,用于带动升降板2相对于壳体1升降,以使密封柱21插入或退出出声孔12。
49.发音元件4固定设置在内腔11中,用于向外发出声音;在本实施例中,发音元件4位于升降板2的正下方,且发音朝向与上下方向平行。并且,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采用发音元件4具有预先录入音轨的功能,其发音原理与现有技术相同,类似于喇叭、扬声器等,在此不再赘述。
50.本技术实施例中,将壳体1预埋至地下,即可在避免干预行人的前提下,实现音响的定点布置。
51.在需要进行局部广播时,利用驱动元件带动升降板2下降至密封柱21脱离出声孔12,开启发音元件4,使声音通过出声孔12传播至地上。
52.在局部广播后,关闭发音元件4,利用驱动元件带动升降板2上升至密封柱21插入出声孔12,以防止外部尘土和液体进入内腔11。
53.本实施例提供的地埋式音响,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实现将发音元件4预埋在地下发音,从而降低安装时的地域限制,令本装置能够装配在站台上的任一空间内,确保信号传递能够覆盖所需区域,提高了信号定向传递的稳定性。
54.申请人设计了两种驱动组件3的具体结构,在本实施例叙述中,定义两个设计分别为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
55.在第一实施例中,上述特征驱动组件3可以采用如图4和图5所示结构。参见图4和图5,驱动组件3包括第一弹簧31、第一电磁铁32和第一衔铁33。
56.第一弹簧31的两端分别与升降板2和内腔11的上表面相连,且第一弹簧31的轴向与上下方向平行。
57.第一电磁铁32设置在升降板2上,具体是设置在升降板2的上表面。
58.第一衔铁33设置在内腔11中,处于第一电磁铁32的下方。
59.在多个密封柱21一一对应插接于多个出声孔12时,第一弹簧31处于正常状态;
60.在密封柱21向下移动至退出出声孔12时,第一弹簧31处于弹性拉伸状态;
61.在第一电磁铁32通电时,第一衔铁33和第一电磁铁32之间产生吸力,以使升降板2自上至下移动至密封柱21退出出声孔12,并使第一弹簧31自正常状态转化为弹性拉伸状态。
6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电磁铁32产生磁力,与第一衔铁33之间产生吸力,令升降板2自动升降,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自动化程度,保证了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63.需要说明的是,如何对电磁铁进行通电、如何使该通电过程远程操作实现均属于现有技术,非本专利的主要保护内容,因此在此均不再赘述。
64.需要进一步补充说明的是,在密封柱21插接于出声孔12时,第一弹簧31还可以处于弹性拉伸状态,从而能够向升降板2持续提供向上的拉力,以提高升降板2抵抗纵向压力的能力;而之所以在本技术中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是因为时刻保持弹性拉伸状态的第一弹簧31会大大缩短使用寿命,导致装置的稳定性降低。
65.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内腔11和升降板2之间可以采用如图4和图5所示结构。参见图4和图5,内腔11的上表面具有至少两个导向臂13,在本实施例中的导向臂13具有四个,四个导向臂13沿升降板2的周向间隔设置,具体是分别设置在升降板2的四个角端。
66.每个导向臂13均自上至下延伸设置,且下端均具有沿横向延伸、用于支撑升降板2的支撑板14。
67.上述的第一衔铁33固定设置在支撑板14上。
6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衔铁33与第一电磁铁32之间产生吸力时,升降板2向下移动,使得支撑板14能够支撑升降板2,从而限定升降板2继续向下移动,避免第一弹簧31弹性拉伸过量导致损坏,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结构稳定性。
69.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支撑板14和内腔11的上表面之间可以采用如图4和图5所示结构。参见图4和图5,支撑板14和内腔11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防曲杆15。
70.防曲杆15的轴向沿上下方向设置,两端分别与内腔11的上表面和支撑板14的上表面相连,贯穿升降板2设置,且防曲杆15插接于第一弹簧31的内圈中。
7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防曲杆15能够导向升降板2,避免升降板2在升降时发生平动,以确保多个密封柱21一一对应插接在多个出声孔12内,提高了本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防曲杆15能够限定第一弹簧31发生径向的屈曲现象,提高了本装置的结构稳定性。
72.在第二实施例中,上述特征驱动组件3可以采用如图6所示结构。参见图6,驱动组件3包括第二弹簧34、第二电磁铁35和第二衔铁36。
73.第二弹簧34的两端分别与升降板2和内腔11的上表面相连,且第二弹簧34的轴向与上下方向平行。
74.第二电磁铁35设置在升降板2上,具体是避让于密封柱21设置,从而避免对密封柱21插入出声孔12的过程造成影响。
75.第二衔铁36设置在内腔11的上表面,处于第二电磁铁35的上方。
76.在多个密封柱21一一对应插接于多个出声孔12时,第二弹簧34处于正常状态;
77.在密封柱21向下移动至退出出声孔12时,第二弹簧34处于弹性拉伸状态;
78.在第二电磁铁35通电时,第二衔铁36和第二电磁铁35之间产生斥力,以使升降板2自上至下移动至密封柱21退出出声孔12,并使第二弹簧34自正常状态变化为弹性拉伸状态。
7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二电磁铁35产生磁力,与第二衔铁36之间产生斥力,令升降板2自动升降,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自动化程度,保证了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80.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密封柱21插接于出声孔12时,第二弹簧34还可以处于弹性拉伸状态,其有益效果以及与第二实施例的对比结果与第一弹簧3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81.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升降板2可以采用如图6所示结构。参见图6,升降板2的底部连接有安装板22,第二电磁铁35设置在安装板22上;并且,安装板22和第二电磁铁35的连通部位处于升降板2上表面的下方。
82.在密封柱21插接于出声孔12时,第二衔铁36和第二电磁铁35相接,或者第二衔铁36和第二电磁铁35之间存在间隙。
8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第二电磁铁35于升降板2上表面向上凸出的部位过高,导致第二衔铁36和第二电磁铁35相互接触时,密封柱21仍未完全插接在出声孔12的情况;因此,本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确保密封柱21能够完全插接在出声孔12内,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稳定性。
84.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升降板2和内腔11的上表面之间可以采用如图5和图6所示结构。参见图5和图6,升降板2和内腔11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阻尼块5,该阻尼块5采用粘弹性材料制成,固定设置在升降板2的上表面或内腔11的上表面。
85.具体的,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阻尼块5固定设置在内腔11的上表面;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阻尼块5固定设置在升降板2的上表面。
86.在密封柱21插接于出声孔12时,升降板2和内腔11的上表面通过阻尼块5相接。
8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升降板2往复升降的过程中,阻尼块5起到减少噪音、减少振动的作用,提高了本装置的结构稳定性。
88.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任一实施例中,阻尼块5均具有四个,并沿矩状分布,以提高其阻尼效果的稳定性。
89.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出声孔12和密封柱21之间可以采用如图4所示结构。参见图4,每个出声孔12均采用自上至下孔径逐渐增大的扩口结构。
90.每个密封柱21的上端采用与出声孔12相适配的、自下至上横截面面积逐渐缩小的缩口结构。
91.此处提到的适配是指,在密封柱21插入出声孔12时,密封柱21缩口部分的外周面与出声孔12的内周壁接触,且密封柱21的顶面面积等于出声孔12的上端口面积。
9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得有益效果如下:
93.其一,由于出声孔12的上端开口较小,因此在该音响使用时,减少了尘土和液体等杂质的通过量,保证内腔11整洁,提高了本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94.其二,由于出声孔12的下端开口较大,因此在该音响组装和使用时,更加便于密封柱21的上端对准,提高了本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95.其三,由于出声孔12采用扩口结构,因此在其中任一个或多个密封柱21发生横向变形时,出声孔12的内孔壁会与密封柱21的上端接触,以朝向自身中心处导向密封柱21,使密封柱21能够逐渐恢复形变,提高了本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9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