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磁扬声器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18398发布日期:2022-07-20 01:17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双磁扬声器单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声器技术领域,具体为双磁扬声器单元。


背景技术:

2.扬声器是一种把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的换能器件,扬声器的性能优劣对音质的影响很大。扬声器在音响设备中是一个最薄弱的器件,而对于音响效果而言,它又是一个最重要的部件。扬声器的种类繁多,而且价格相差很大。音频电能通过电磁,压电或静电效应,使其纸盆或膜片振动并与周围的空气产生共振(共鸣)而发出声音。现有扬声器单元其内部磁路系统相对单薄,且扬声器单元在使用的过程中音频信号时产生的失真现象,难以获取超高保真的音质水平。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双磁扬声器单元,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双磁扬声器单元,包括一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支座,所述支座内部设置有第三代t型音腔、设置于第三t型音腔上方双置磁石结构以及设置于双置磁石结构上方的双置磁极板结构;
6.所述双置磁石结构包括对称设置于支座内部的一组外磁石以及设置于外磁石一侧的内磁石,所述内磁石与外磁石之间设置有音圈中央声音腔体,所述内磁石与外磁石底面均连接有轭式导磁板,相邻的轭式导磁板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导音孔;
7.所述双置磁极板结构包括对称设置于外磁石上端面的外磁极板以及设置于内磁石上端面的内磁极板,所述内磁极板及外磁极板上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被所述外磁石与内磁石包围的音圈,所述内磁极板及外磁极板上端面连接有振膜边缘声音腔体,所述振膜边缘声音腔体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球顶声音腔体,所述球顶声音腔体两侧均设置有振动音膜。
8.作为进一步阐述,所述轭式导磁板一端与外磁石、内磁石相连接,所述轭式导磁板另一端与第三代t型音腔相连接。
9.作为进一步阐述,两个所述外磁极板及内磁极板对称设置于所述支座内,且相邻的两个内磁极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导音孔。
10.作为进一步阐述,所述振动音膜对称设置于振膜边缘声音腔体的顶部两侧,且所述振动音膜及球顶声音腔体的横截面均为弧形。
11.作为进一步阐述,所述轭式导磁板的数量为外磁石与内磁石的数量之和,且所述轭式导磁板的横截面为矩形。
12.作为进一步阐述,所述支座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空气阻尼调节网。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施例提供的双磁扬声器单元,简化了内部磁路技术,集中了磁通量;且双磁扬声器单元拥有全新的第三代t型音腔、内部结构以及抑振调节器的设计,全新的第三代t型音腔中的声场回路可以高效抑制音膜发声振动时出现的不良分割运动,从而解决和改善分割运动所引起的音膜再现音频信号时产生的失真现象,获取超高保真的音质水平;全新的内部结构能够快捷高效的传达着磁隙中的磁能量到达音圈,让音圈振膜系统更加容易捕捉到来自音频信号中的每个细腻的动态瞬间,让音圈振膜系统响应更加灵敏快速,保证了喇叭再现音频信号响应的高灵敏度,再现音频信号瞬态变化的高精准性;且通过移动抑振调节器在第三代t型音腔中的摆放位置,实现改变音腔中空气阻尼的密度,让振动音膜在发声振动过程中更加的平衡和稳定,改善提高抑制不良谐振频率的出现。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标号:
21.1-支座;2-第三代t型音腔;3-双置磁石结构;4-双置磁极板结构;5-轭式导磁板结构;6-抑振调节器结构;7-外磁石;8-内磁石;9-音圈中央声音腔体;10-外磁极板;11-内磁极板;12-轭式导磁板;13-第一导音孔;14-第二导音孔;15-第三导音孔;16-抑振调节器;17-音圈;18-振膜边缘声音腔体;19-球顶声音腔体;20-振动音膜;21-空气阻尼调节网。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照图1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24.双磁扬声器单元,包括一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支座1,所述支座1内部设置有第三代t型音腔2、设置于第三t型音腔2上方双置磁石结构3以及设置于双置磁石结构3上方的双置磁极板结构4;
25.所述双置磁石结构3包括对称设置于支座1内部的一组外磁石7以及设置于外磁石7一侧的内磁石8,所述内磁石8与外磁石7之间设置有音圈中央声音腔体9,所述内磁石8与外磁石7底面均连接有轭式导磁板12,相邻的轭式导磁板12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导音孔13;
26.所述双置磁极板结构4包括对称设置于外磁石7上端面的外磁极板10以及设置于内磁石8上端面的内磁极板11,所述内磁极板11及外磁极板10上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被所述外磁石7与内磁石8包围的音圈17,所述内磁极板11及外磁极板10上端面连接有振膜边缘声音腔体18,所述振膜边缘声音腔体18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球顶声音腔体19,所述球顶声音腔体19两侧均设置有振动音膜20。
27.所述轭式导磁板12一端与外磁石7、内磁石8相连接,所述轭式导磁板12另一端与第三代t型音腔2相连接。
28.两个所述外磁极板10及内磁极板11对称设置于所述支座1内,且相邻的两个内磁极板11之间设置有第二导音孔14。
29.所述振动音膜20对称设置于振膜边缘声音腔体18的顶部两侧,且所述振动音膜20及球顶声音腔体19的横截面均为弧形。
30.所述轭式导磁板12的数量为外磁石7与内磁石8的数量之和,且所述轭式导磁板12的横截面为矩形。
31.所述支座1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空气阻尼调节网21。
32.本实施例提供的双磁扬声器单元采用全新的第三代t型音腔2设计,是在支座1与轭式导磁板12之间形成的一个独立声音腔体,通过导音孔,可以让球顶声音腔体19及振膜边缘声音腔体18中的气压得到循环互通和互补,产生一个新的声场回路;在音质再现中,全新的第三代t型音腔2中的声场回路可以高效抑制音膜发声振动时出现的不良分割运动,从而解决和改善分割运动所引起的音膜再现音频信号时产生的失真现象,获取超高保真的音质水平;
33.采用双置磁极结构设计,音圈17位于内磁极板11和外磁极板10的凹槽之中,通过磁极板和轭式导磁板12让音圈17获得扬声器所需磁能驱动的磁场动力,让音圈17和振动音膜20在磁能转化声能的过程中,振动音膜20的振动弧度更加自然和饱满;
34.采用双置磁石的结构设计,音圈17被音圈17内侧及音圈17外侧的磁石环绕,在音圈17内外两侧的磁隙空间中,形成一个稳定的环抱密集型磁力线磁场,让音圈17提供给振动音膜20所需要的磁能量更加充足平稳,从而使得振动音膜20在作发声振动时振动频率更加透彻,获得声音在超低频频段和极高频频段的信号再现。
35.请参照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36.双磁扬声器单元,包括一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支座1,所述支座1内部设置有第三代t型音腔2、设置于第三t型音腔上方的轭式导磁板12结构5以及设置于轭式导磁板12结构5上方的双置磁石结构3;
37.所述双置磁石结构3包括对称设置于支座1内部的一组外磁石7以及设置于外磁石7一侧的内磁石8,所述内磁石8与外磁石7之间设置有音圈中央声音腔体9;
38.所述轭式导磁板12结构5包括设置于外磁石7及内磁石8底面的轭式导磁板12,以及设置于外磁石7及内磁石8顶面的外磁极板10与内磁极板11,所述内磁极板11及外磁极板10上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被所述外磁石7与内磁石8包围的音圈17,所述内磁极板11及外磁极板10上端面连接有振膜边缘声音腔体18,所述振膜边缘声音腔体18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球顶声音腔体19,所述球顶声音腔体19两侧均设置有振动音膜20。
39.所述轭式导磁板12一端与外磁石7、内磁石8相连接,所述轭式导磁板12另一端与第三代t型音腔2相连接,相邻的轭式导磁板12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导音孔13。
40.两个所述外磁极板10及内磁极板11对称设置于所述支座1内,且相邻的两个内磁极板11之间设置有第二导音孔14。
41.所述振动音膜20对称设置于振膜边缘声音腔体18的顶部两侧,且所述振动音膜20及球顶声音腔体19的横截面均为弧形。
42.所述轭式导磁板12的数量为外磁石7与内磁石8的数量之和,且位于外磁石7底面的轭式导磁板12横截面为“7”字形,位于内磁石8底面的轭式导磁板12的横截面为矩形。
43.所述支座1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空气阻尼调节网21。
44.本实施例提供的双磁扬声器单元采用双置磁石结构3设计,外磁石7和内磁石8分别放置在音圈17的外侧和内侧,音圈17被外磁石7和内磁石8所包围,通过外磁极板10和内磁极板让音圈17获得最原始、最直接的双倍多于普通喇叭磁能驱动的强劲动力。能让音圈17和振动音膜20在磁能转化声能的过程中,振动音膜20的振动弧度更加自然和饱满;
45.采用全新的轭式导磁板12结构5设计,快捷高效的传达着磁隙中的磁能量到达音圈17,让音圈17振膜系统更加容易捕捉到来自音频信号中的每个细腻的动态瞬间,让音圈17振膜系统响应更加灵敏快速,保证了喇叭再现音频信号响应的高灵敏度,再现音频信号瞬态变化的高精准性;
46.采用全新的第三代t型音腔2设计,是在支座1与轭式导磁板12之间形成的一个独立声音腔体;通过导音孔,可以让球顶声音腔体19及振膜边缘声音腔体18和音圈中央声音腔体9中的气压得到循环互通和互补,产生一个新的声场回路。在音质再现中,第三代t型音腔2中的声场回路可以高效抑制音膜发声振动时出现的不良分割运动,从而解决和改善分割运动所引起的音膜再现音频信号时产生的失真现象,获取超高保真的音质水平。
47.请参照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48.双磁扬声器单元,包括一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支座1,所述支座1内部设置有第三代t型音腔2、设置于第三t型音腔两侧的抑振调节器结构6以及设置于抑振调节器结构6上方的双置磁石结构3;
49.所述双置磁石结构3包括对称设置于支座1内部的一组外磁石7以及设置于外磁石7一侧的内磁石8,所述内磁石8与外磁石7之间设置有音圈中央声音腔体9;
50.所述抑振调节器结构6包括对称设置于第三代t型音腔2两侧的抑振调节器16,所述振调节器16可在第三带t型音腔2中通过移动摆放的位置来改变音腔的空间,所述抑振调节器16上方及内磁石8上方均设置有轭式导磁板12,相邻的轭式导磁板12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导音孔13,所述外磁石7及内磁石8顶面的外磁极板10与内磁极板11,所述内磁极板11及外磁极板10上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被所述外磁石7与内磁石8包围的音圈17,所述内磁极板11及外磁极板10上端面连接有振膜边缘声音腔体18,所述振膜边缘声音腔体18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球顶声音腔体19,所述球顶声音腔体19两侧均设置有振动音膜20。
51.所述轭式导磁板12一端与外磁石7、内磁石8相连接,所述轭式导磁板12另一端与的抑振调节器16及第三代t型音腔2相连接。
52.两个所述外磁极板10及内磁极板11对称设置于所述支座1内,且相邻的两个内磁极板11之间设置有第二导音孔14。
53.所述振动音膜20对称设置于振膜边缘声音腔体18的顶部两侧,且所述振动音膜20及球顶声音腔体19的横截面均为弧形。
54.所述轭式导磁板12的数量为外磁石7与内磁石8的数量之和,且所述轭式导磁板12的横截面为矩形。
55.所述支座1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空气阻尼调节网21。
56.本实施例提供的双磁扬声器单元采用双置磁石结构3设计,外磁石7和内磁石8分
别放置在音圈17外侧和音圈17内侧的内导磁板腔体中,音圈17被外磁石7和内磁石8所包围,通过外磁极板10和内导磁板让音圈17获得最原始、最直接的多倍于普通喇叭磁能驱动的强劲动力。能让音圈17和振动音膜20在磁能转化声能的过程中,振动音膜20的振动弧度更加自然和饱满;
57.采用全新的抑振调节器结构6设计,通过移动抑振调节器16在第三代t型音腔2中的摆放位置,实现改变音腔中空气阻尼的密度,让振动音膜20在发声振动过程中更加的平衡和稳定,改善提高抑制不良谐振频率的出现;
58.采用全新的第三代t型音腔2设计,是在支座1与抑振调节器16和轭式导磁板12三者之间形成的一个独立声音腔体。通过导音孔,可以让球顶声音腔体19及振膜边缘声音腔体18和音圈中央声音腔体9中的气压得到循环互通和互补,产生一个新的声场回路。在音质再现中,第三代t型音腔2中的声场回路可以高效抑制音膜发声振动时出现的不良分割运动,从而解决和改善分割运动所引起的音膜再现音频信号时产生的失真现象,获取超高保真的音质水平。
59.请参照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60.双磁扬声器单元,包括一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支座1,所述支座1内部设置有第三代t型音腔2、设置于第三t型音腔上方的轭式导磁板12结构5以及设置于轭式导磁板12结构5上方的双置磁石结构3;
61.所述双置磁石结构3包括对称设置于支座1内部的一组外磁石7以及设置于外磁石7一侧的内磁石8,所述内磁石8与外磁石7之间设置有音圈中央声音腔体9;
62.所述轭式导磁板12结构5包括设置于外磁石7及内磁石8底面的轭式导磁板12,以及设置于外磁石7及内磁石8顶面的外磁极板10与内磁极板11,所述内磁极板11及外磁极板10上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被所述外磁石7与内磁石8包围的音圈17,所述内磁极板11及外磁极板10上端面连接有振膜边缘声音腔体18,所述振膜边缘声音腔体18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球顶声音腔体19,所述球顶声音腔体19两侧均设置有振动音膜20。
63.所述轭式导磁板12一端与外磁石7、内磁石8相连接,所述轭式导磁板12另一端与第三代t型音腔2相连接。
64.相邻的轭式导磁板12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导音孔13,位于第三t型音腔上方的第一导音孔13延伸至第三t型音腔内。
65.两个所述外磁极板10及内磁极板11对称设置于所述支座1内,且相邻的两个内磁极板11之间设置有第二导音孔14。
66.所述振动音膜20对称设置于振膜边缘声音腔体18的顶部两侧,且所述振动音膜20及球顶声音腔体19的横截面均为弧形。
67.所述轭式导磁板12的数量为外磁石7与内磁石8的数量之和,且位于外磁石7底面的轭式导磁板12的横截面为矩形,位于内磁石8底面的轭式导磁板12横截面为“7”字形,此外,轭式导磁板12底面设置有第三导音孔15。
68.所述支座1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空气阻尼调节网21。
69.本实施例提供的双磁扬声器单元采用双置磁石结构3设计,外磁石7和内磁石8分别放置在音圈17的外侧和内侧,音圈17被外磁石7和内磁石8所包围,通过外磁极板10和内磁极板让音圈17获得最原始、最直接的双倍多于普通喇叭磁能驱动的强劲动力,能让音圈
17和振动音膜20在磁能转化声能的过程中,振动音膜20的振动弧度更加自然和饱满;
70.采用全新的轭式导磁板12结构5设计,快捷高效的传达着磁隙中的磁能量到达音圈17,让音圈17振膜系统更加容易捕捉到来自音频信号中的每个细腻的动态瞬间,让音圈17振膜系统响应更加灵敏快速,保证了喇叭再现音频信号响应的高灵敏度,再现音频信号瞬态变化的高精准性;
71.采用全新的第三代t型音腔2设计,是在支座1与轭式导磁板12之间形成的一个独立声音腔体。通过导音孔,可以让球顶声音腔体19及振膜边缘声音腔体18和音圈中央声音腔体9中的气压得到循环互通和互补,产生一个新的声场回路。在音质再现中,第三代t型音腔2中的声场回路可以高效抑制音膜发声振动时出现的不良分割运动,从而解决和改善分割运动所引起的音膜再现音频信号时产生的失真现象,获取超高保真的音质水平。
72.请参照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73.双磁扬声器单元,包括一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支座1,所述支座1内部设置有第三代t型音腔2、设置于第三t型音腔内的抑振调节器结构6以及设置于抑振调节器结构6上方的双置磁石结构3;
74.所述双置磁石结构3包括对称设置于支座1内部的一组外磁石7以及设置于外磁石7一侧的内磁石8,所述内磁石8与外磁石7之间设置有音圈中央声音腔体9,所述外磁石7及内磁石8底面的轭式导磁板12,所述外磁石7及内磁石8顶面的外磁极板10与内磁极板11,所述内磁极板11及外磁极板10上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被所述外磁石7与内磁石8包围的音圈17,所述内磁极板11及外磁极板10上端面连接有振膜边缘声音腔体18,所述振膜边缘声音腔体18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球顶声音腔体19,所述球顶声音腔体19两侧均设置有振动音膜20。
75.所述抑振调节器结构6包括对称设置于第三代t型音腔2内防抑振调节器16,所述抑振调节器16可在第三t型音腔2中通过移动摆放的位置来改变音腔的空间,所述抑振调节器16上方设置有第三导音孔15。
76.所述轭式导磁板12一端与外磁石7、内磁石8相连接,所述轭式导磁板12另一端与第三代t型音腔2相连接。
77.两个所述外磁极板10及内磁极板11对称设置于所述支座1内,且相邻的两个内磁极板11之间设置有第二导音孔14。
78.所述振动音膜20对称设置于振膜边缘声音腔体18的顶部两侧,且所述振动音膜20及球顶声音腔体19的横截面均为弧形。
79.所述轭式导磁板12的数量为外磁石7与内磁石8的数量之和,且所述轭式导磁板12的横截面为矩形。
80.所述支座1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空气阻尼调节网21。
81.本实施例提供的双磁扬声器单元采用双置磁石结构3设计,外磁石7和内磁石8分别放置在音圈17外侧和音圈17内侧的内导磁板腔体中,音圈17被外磁石7和内磁石8所包围,通过外磁极板10和内导磁板让音圈17获得最原始、最直接的多倍于普通喇叭磁能驱动的强劲动力。能让音圈17和振动音膜20在磁能转化声能的过程中,振动音膜20的振动弧度更加自然和饱满;
82.采用全新的抑振调节器结构6设计,通过移动抑振调节器16在第三代t型音腔2中
的摆放位置,实现改变音腔中空气阻尼的密度,让振动音膜20在发声振动过程中更加的平衡和稳定,改善提高抑制不良谐振频率的出现;
83.采用全新的第三代t型音腔2设计,是在支座1与抑振调节器16和轭式导磁板12三者之间形成的一个独立声音腔体。通过导音孔,可以让球顶声音腔体19及振膜边缘声音腔体18和音圈中央声音腔体9中的气压得到循环互通和互补,产生一个新的声场回路。在音质再现中,第三代t型音腔2中的声场回路可以高效抑制音膜发声振动时出现的不良分割运动,从而解决和改善分割运动所引起的音膜再现音频信号时产生的失真现象,获取超高保真的音质水平。
84.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双磁扬声器单元,简化了内部磁路技术,集中了磁通量;且双磁扬声器单元拥有全新的第三代t型音腔2、内部结构以及抑振调节器16的设计,全新的第三代t型音腔2中的声场回路可以高效抑制音膜发声振动时出现的不良分割运动,从而解决和改善分割运动所引起的音膜再现音频信号时产生的失真现象,获取超高保真的音质水平;全新的内部结构能够快捷高效的传达着磁隙中的磁能量到达音圈17,让音圈17振膜系统更加容易捕捉到来自音频信号中的每个细腻的动态瞬间,让音圈17振膜系统响应更加灵敏快速,保证了喇叭再现音频信号响应的高灵敏度,再现音频信号瞬态变化的高精准性;且通过移动抑振调节器16在第三代t型音腔2中的摆放位置,实现改变音腔中空气阻尼的密度,让振动音膜20在发声振动过程中更加的平衡和稳定,改善提高抑制不良谐振频率的出现。
8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