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太网承载帧中继的方法

文档序号:81504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以太网承载帧中继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具体的讲,是一种以太网承载帧中继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以太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运营商们在城域网内可以直接利用以太网技术提供各种服务,同时三重播放(triple play)业务也促使了以太网向更高可靠性的电信级以太网过渡。在这个过程中,以太网遇到了和其他网络实现互通的问题。帧中继和以太网互连的传统组网方式是在帧中继网络上承载以太网,实现局域网仿真。而在以太网逐渐发展为城域网核心的过程中,需要将帧中继网络接入到以太网中,实现帧中继仿真。
帧中继承载的业务使用Q.922协议,即帧中继链路接入过程(LAPF)协议。帧中继数据链路层传输的帧结构如图1,每个帧由4个字段组成标志序列(flagsequence)、地址域(addredd field)、信息域(information field)、帧校验序列(FCSFrame check sequence)。
标志序列(F)一个特殊的8比特组01111110。帧中继帧长度是不定的,这个字段用来标志一个帧的开始和结束。在收到的一个帧中,除了标志字段F以外,其他字段是不允许出现和标志序列同样内容的。因此在发送端通常采用0比特填充来防止其他字段出现01111110,而在接收端作相反处理,删除填充的0比特。
信息域信息字段包含了用户数据,长度必须是整数个字节,默认最大长度262字节,网络应能支持协商的信息字段的最大字节至少要1600。
帧校验序列(FCS)帧校验序列字段。
地址域地址字段长度可以是2-4字节,如图2,图3。其中,扩展地址(EAExtended address)为地址字段扩展比特,EA=1表示本字节是地址段的最终字节。
命令/响应(C/RCommand/response)比特用来标识该帧是命令帧还是响应帧。
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LCIData Link Connection Identifier)用来标识用户-网络接口(UNIuser to network interface)或网络-网络接口(NNInetwork to network interface)上承载的虚连接。默认长度10比特,使用EA可以扩展到16或23个比特。
可丢弃指示(DEDiscard eligibility indicator)比特DE=1表示当网络出现拥塞时,可以考虑丢弃。
向前显式拥塞通知(FECNForward 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ication)用于通知用户启动拥塞避免程序。FECN=1说明与载有FECN指示帧同方向的拥塞。
向后显式拥塞通知(BECNBackward 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ication)用于通知用户启动拥塞避免程序。FECN=1说明与载有FECN指示帧反向的拥塞。
图4为IEEE802.1Q以太网帧的具体结构格式,具体每个字段的说明如下前导(PrePreamble)该字段中1和0交互使用,接收站通过该字段知道导入帧,并且该字段提供了同步化接收物理层(PHY)帧接收部分和导入比特流的方法。
帧开始定界符(SFDStart-of-Frame Delimiter)-该字段中1和0交互使用,结尾是两个连续的1,表示下一位是利用目的地址的重复使用字节的重复使用位。
目的地址(DADestination Address)-该字段用于识别需要接收帧的站。
源地址(SASource Addresses)-该字段用于识别发送帧的站。
标志协议标识符(TPIDtag protocol indentifier)-值为8100(hex),当帧中的EtherType也为8100时,该帧传送标签IEEE 802.1Q/802.1P。
标记控制信息(TCItag control information)-标签控制信息字段,包括用户优先级(User Priority)、规范格式指示器(CFICanonical FormatIndicator)和VLAN ID。
·用户优先级定义用户优先级,包括8个(2^3)优先级别。IEEE 802.1P为3比特的用户优先级位定义了操作。
·CFI以太网交换机中,规范格式指示器总被设置为0。由于兼容特性,CFI常用于以太网类网络和令牌环类网络之间,如果在以太网端口接收的帧具有CFI,那么设置为1,表示该帧不进行转发,这是因为以太网端口是一个无标签端口。
·VLAN ID(VID)是对虚拟局域网(VLAN)的识别字段,在标准802.1Q中常被使用。该字段为12位。支持4096(2^12)VLAN的识别。在4096可能的VID中,VID=0用于识别帧优先级。4095(FFF)作为预留值,所以VLAN配置的最大可能值为4094。
长度/类型-如果是采用可选格式组成帧结构时,该字段既表示包含在帧数据字段中的介质接入控制(MAC)客户机数据大小,也表示帧类型ID。
数据单元-是一组n(46=<n=<1500)字节的任意值序列。帧总值最小为64字节。
帧校验序列(FCS)-该序列包括32位的循环冗余校验(CRC)值,由发送MAC方生成,通过接收MAC方进行计算得出以校验被破坏的帧。
IETF标准组织的PWE3工作组致力于研究分组交换网络(PSN)上的各种端到端伪线仿真,被仿真的业务可以通过帧中继、以太网、ATM、TDM专线等传输。PWE3利用PSN上的隧道机制来模拟某种业务的基本属性,这里隧道被称为伪线(PWPseudo Wire)。PWE3对特定服务的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Unit)进行封装,PDU里含有仿真特定服务所必需的数据和控制信息。使用PWE3机制,运营商可以将所有的传送业务转移到一个融合的网络(如IP/MPLS)之中。
通用的PWE3封装一般包括四个部分分组交换网(PSN)本身的头部、伪线标识符、控制字、PDU。图5a为帧中继在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上的封装格式;图5b和图5c分别给出了一对一映射方式下以及多对一映射方式下的控制字格式。不同的映射方式的控制字和净荷是不同的。如图5b,一对一映射方式中,一条伪线上只承载一条帧中继虚电路,地址域中具有本地意义的DLCI已没有实际的意义,因此净荷只用封装帧中继的信息域,不用将地址域封装进去。F,B,D,C是直接从帧中继帧地址字段BECN,FECN,DE,C/R拷贝获得。如图5c,多对一映射方式中,一条伪线可能承载多条帧中继虚电路,所以净荷封装包括了帧中继的信息域和地址域。LEN和SN分别表示长度和分组序列号。此外,因为分组长度最大可达65535字节,所以无须对帧中继帧进行分组。
PWE3工作组的PWE3封装的缺陷在于其对象仅限于基于IP或MPLS的分组交换网络,而以太网与IP、MPLS不同,它是一种无连接的分组网络。
另外,目前不同种类网络互通有两种类型网络互通和业务互通。网络互通中,两个终端使用相同的协议,而在网络之间使用不同协议,并且处于中心位置网络的存在对于两端的用户来说是透明的。业务互通中,两个终端间可使用不同协议,两者是对等通信。
专利号为20050157750的美国专利揭示了以太网和帧中继网络的业务互通,网络模型见图6。该专利考虑互通的出发点需要基于上层协议。例如,如果帧中继网络承载的上层协议为IP协议,从以太网到帧中继方向的IWF完成从帧中继帧中剥离IP报文,然后将其封装到以太网帧中;从帧中继到以太网方向的IWF完成从以太网帧中剥离IP协议报文,然后将其封装到帧中继帧中。但该专利技术的缺点在于其从业务互通出发实现两个网络的互连,最终的实现依赖于OIS模型不同层次间报文的转换。也就是说,互通功能即要了解L2层帧中继和以太网的帧格式,还要知道上层协议类型,才能从帧中继或以太网帧中剥离/封装上层协议报文。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帧中继在城域以太网中的仿真,针对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太网承载帧中继的方法。本发明基于伪线(PW)技术,给出帧中继封装到以太网帧的封装格式;使用PWE3的伪线机制,不依赖于上层协议类型,在面向城域以太网方向的网络互通功能(To-MEN IWF)上将帧中继网络来的数据帧直接封装到以太网帧中,然后在城域以太网中传输;在面向帧中继网络方向的网络互通功能(To-FR IWF)上将收到的以太网帧头剥离,重组原来的帧中继数据帧,根据不同的DLCI发送到目的帧中继网络,以实现帧中继在以太网上的承载。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可以将这种仿真看成是一种专用的链路或电路,而完全不用关心提供服务的是究竟是帧中继还是以太网,只要提供和服务一样就行。
为了实现所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以太网承载帧中继的方法,包括步骤1,将来自帧中继的数据帧剥离帧头尾标志序列后直接封装到以太网帧中,并在城域以太网中传输;步骤2,接收所述以太网帧,剥离以太网帧头,并重组帧中继数据帧,添加帧中继帧标志序列后,发送到目的帧中继网络中。
步骤1包括a.接收帧中继帧,剥离帧中继帧头尾标志序列;b.确定控制字,进行净荷封装;c.DLCI映射至VCE ID,并封装VCE ID;d.封装以太网帧头,生成以太网FCS,并发送到以太网中;步骤2包括e.接收以太网帧,进行以太网校验,剥离以太网帧头;f.剥离VCE ID,并映射至DLCI;g.获取控制字,并从净荷中获取帧中继信息,根据控制字重组帧中继帧;h.添加帧中继帧标志序列,并发送到帧中继网络中。
步骤a还包括剥离帧中继FCS;步骤h还包括重新生成帧中继FCS。
所述步骤b之前还包括将帧中继帧地址域中的FECN、BECN、DE映射到以太网帧中的用户优先级,并响应FECN、BECN、DE通知。
所述步骤h之前还包括响应所述帧中继帧地址域中的FECN、BECN、DE通知,不包括映射。
所述映射包括多对一映射和一对一映射;对于多对一映射方式,所述净荷封装包括帧中继的信息域和完整的地址域;对于一对一映射方式,所述净荷封装包括帧中继的信息域和地址域,所述地址域可以不包括DLCI。
所述的控制字包括FRG、LEN、SN和M。
所述步骤g还包括根据控制字进行帧丢失处理,当帧中继帧被分片后,如果丢失了其中一个以太网帧,那么和原帧中继帧相关的其他以太网帧均会被丢弃。
步骤g包括利用所述控制字中的FRG和SN对乱序的帧进行重序。
对于带VLAN标签(tag)字段的以太网帧将不同分段的DLCI值映射到不同的用户优先级,实现用户业务量分级的QoS机制;对于不带VLAN标签字段的以太网帧采用网络所提供的QoS机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使用PWE3的伪线机制,不依赖于上层协议类型,在To-MEN IWF上将帧中继网络来的数据帧直接封装到以太网帧中,然后在城域以太网中传输;在To-FR IWF上将收到的以太网帧头剥离,重组原来的帧中继数据帧,根据不同的DLCI发送到目的帧中继网络,以实现帧中继在以太网上的承载。
图1帧中继帧的格式图;图2为2字节地址字段的示意图;图3为4字节地址字段的示意图;图4为IEEE802.1Q以太网帧格式图;图5a为帧中继在MPLS上的封装格式;图5b为一对一映射方式下的控制字格式;图5c为多对一映射方式下的控制字格式;图6为现有的以太网和帧中继网络的业务互通的网络模型;
图7为本发明的帧中继虚拟连接仿真模型;图8a为本发明的一对一映射方式的仿真模型;图8b为本发明的多对一映射方式的仿真模型;图9为本发明的帧中继VC在以太网上的封装格式;图10为图9的封装格式中的控制字格式。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针对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在以太网上实现帧中继网络的端到端仿真,其出发点是L2层网络互通,使用PWE3的伪线机制,不依赖于上层协议类型,在To-MEN IWF上将帧中继网络来的数据帧直接封装到以太网帧中,然后在城域以太网中传输;在To-FR IWF上将收到的以太网帧头利离,重组原来的帧中继数据帧,根据不同的DLCI发送到目的帧中继网络,以实现帧中继在以太网上的承载。这种仿真是直接在L2数据链路层完成的,不依赖于上层协议,即对上层协议类型完全是透明的。
在网络互通过程中,IWF扮演了及其重要的角色。它连接了两个不同种类的网络。我们将在以太网上仿真帧中继虚电路称为帧中继虚连接仿真业务(VCES),网络模型见图7,城域以太网MEN是中心网络,两个IWF分别连接了处于边缘的帧中继网络/设备和处于中心位置的城域以太网,其中和IWF相连的帧中继可以是NNI或UNI接口。在一端的IWF上将帧中继VC映射到PW上,而在另一端IWF上进行逆映射。映射方式有两种一对一映射和多对一映射。一对一映射(图8a),一条PW上只能承载一条VC,是个一一映射的关系;多对一映射(图8b),则可以将多条VC映射到同一条PW。
由于业务是双向的,为描述方便我们将两端的IWF根据业务量方向进行区分,在每个方向上都同时存在一对To-MEN IWF和To-FR IWFa.To-MEN IWF该IWF完成接收帧中继帧,将其转换为以太网帧格式,并发送至以太网。
b.To-FR IWF该IWF完成接收以太网帧,将其转换为帧中继格式,并发送至帧中继网络。
根据帧中继UNI接口和NNI接口规范,我们只考虑2字节和4字节地址字段类型的帧中继,并且业务的建立是可以通过手工配置或自动协商实现的。
图9为帧中继VC在以太网上的封装格式,该帧结构中前面VCE ID之前的字段和最后的以太网(ETHEthernet)FCS,是以太网传输所需的。下面对图9中的VED ID、控制字及净荷进行说明。
-虚拟网连接标识符(VCE ID)其是一个4字节的标识符,它识别了MEN上的一条虚拟电路仿真标识符。一条伪线由两条不同方向上的虚拟电路构成,所以一条伪线可能会有两个不同的VCE ID。To-MEN IWF必须保存一份从DLCI到VCE ID的映射表;To-FR IWF必须保存一份从VCE ID到DLCI的逆映射表。
-控制字(control word)图10为控制字的格式。其中分片(FRG,framgment)长度2比特,用于标识帧中继帧是否被分片。由于帧中继帧的长度是不定的,而以太网帧则要求净荷在46-1500字节之间,因此可能将一个帧中继帧分为多个以太网帧。该字段具体使用如表1所示表1.FRG字段含义
长度(LEN,length)这是个6比特的无符号数,用来表示填充字段大小。以太网要求帧达到最小64字节的长度,即以太网净荷至少要有46字节,如果sizeof(CW)+sizeof(payload)<46,那么将有填充字段出现,LEN=46-sizeof(CW)-sizeof(payload);如果sizeof(CW)+sizeof(payload)>=46,那么LEN=0。
序列号(SN,sequence number)2字节的序列号,用来探测分组丢失和乱序。To-FR IWF将根据收到的SN,对帧进行排序和重组。对To-MEN IWF传输的第一个以太网分组其SN被设置为一个任意值,然后根据发送的顺序逐一增加,并且以216为模,即SN=(SN+1)Mod(216)。对To-FR IWF需要维护一个expected-SN,默认收到的第一个帧中的SN为正确值,并将expected-SN设为收到的第一个SN值。对于接下来的帧,如果SN>=expected-SN,那么expected-SN=(expected-SN+1)Mod(216);否则expected-SN不变。
修正(M,modify)这个比特位用来表示净荷封装是否包含了帧中继的FCS,M=1表示净荷包括了FCS;M=0表示封装时剥离了帧中继FCS,需要在重组帧中继时重新生成。当网络自动协商的帧中继最大长度满足以太网帧长要求时,To-MEN IWF就不必对帧中继进行分片,将该标志位设为0。当网络协商后帧中继最大长度大于以太网帧长要求,To-MEN IWF可以根据实际是否要分片来处理,To-MEN IWF应该支持M=0,对于M=1是可选的。To-FR IWF根据控制字中的M标志来决定是否要重组帧中继FCS。
-净荷(Payload)封装在以太网帧中的净荷,包括了如下内容地址字段、帧中继净荷、FCS(可选)。
下面描述IWF的处理过程,即实现本发明的以太网承载帧中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To-MEN IWF处理帧中继帧的步骤和To-FR IWF处理以太网帧的步骤。
To-MEN IWF将按照如下流程处理来自帧中继网络的帧1)接收帧中继帧,剥离帧中继帧头尾标志序列和FCS;在此步骤中,剥离FCS为可选过程,即可以剥离FCS,也可以不剥离FCS;2)对地址域中的FECN,BECN,DE,采取相应的处理;本步骤为可选过程。完成a)之后,To-MEN IWF可获得地址域,即可以确定是否将FECN、BECN、DE,DCLI映射到适当的用户优先级上。如果To-MEN IWF自身有能力的话也可以根据FECN,BECN,DE通知上层来处理拥塞。这两个动作都是可选的。例如,如果可丢弃指示DE=1,表示网络出现拥塞时,考虑丢弃帧。
这里的处理不仅仅包括映射到用户优先级的处理,还包括To-MEN IWF对这三个指示的响应。
3)确定控制字FRG,LEN,SN和M;净荷封装;4)DLCI映射至VCE ID,封装VCE ID;5)封装以太网帧头,生成以太网FCS,并发送到以太网中;To-FR IWF将按照如下流程处理来自以太网的帧1)接收来自以太网的帧,进行以太网FCS校验,剥离以太网帧头;2)剥离VCE ID,并映射至DLCI;3)获取控制字,并从净荷中获取帧中继信息,根据控制字进行分组排序,帧重组;4)对地址域中的FCN,BECN,DE,采取适当的处理;如果To-FR IWF自身有能力的话可根据FECN,BECN,DE通知上层来处理拥塞。所述处理只包括To-FR IWF自身对三个指示的响应,不包括映射。本步骤是可选的。
5)重新生成帧中继FCS,添加标志序列,并发送到帧中继网络中。
此步骤中重新生成帧中继FCS为可选过程,与To-MEN IWF的处理过程对应,如果在封装时剥离了帧中继FCS,则需要在重组帧中继时重新生成帧中继FCS。
所述映射包括多对一映射和一对一映射;一对一映射方式中,一条伪线上只承载一条帧中继虚电路,地址域中具有本地意义的DLCI已没有实际的意义,因此净荷封装只需将帧中继帧地址字段中的BECN,FECN,DE,C/R封装到以太网净荷中,而不用包括DLCI。多对一映射方式中,一条伪线可能承载多条帧中继虚电路,所以净荷封装必须包括帧中继的信息域和完整的地址域。
本发明对帧乱和丢失、拥塞、QoS的处理1)乱序乱序是指To-FR IWF来自以太网的帧中SN和expected-SN不符。To-FR IWF应该利用控制字中的FRG和SN对乱序的帧进行重序。如果这个帧无法重序,则丢弃它。
2)帧丢失帧丢失是指实际没有到达的和因某种原因被丢弃的帧,具体包括一下几种情况a)没有到达To-FR IWF的帧;b)因无法重序被丢弃的帧;c)因错误连接被丢弃的帧;这里的错误连接是指帧中的VCE ID和DLCI在To-FR IWF保存的逆映射匹配表中无法检索到。
d)FCS校验错误被丢弃的帧因为没有重传机制,当帧中继帧被分片后,如果丢失了其中一个以太网帧,那么和原帧中继帧相关的其他以太网帧均会被丢弃。
帧中继在OSI二层内以简化的方式传送数据,对于错误帧采取直接丢弃的方式,而将纠错、流量控制直接交给上层处理。因此To-FR IWF对于丢失帧的处理,可以按照以太网OAM的要求进行处理,即当丢失达到一定比率时通告上层网络。
3)拥塞管理802.1Q方式的以太网帧,其VLAN标签字段中包含了一个3比特的用户优先级,可以设置0-7个不同优先级,在以太网上为不同的业务类型提供不同服务等级。对数据帧划分优先级后,可以把帧放到传输队列中,控制帧的发送和网络传输延时。
例如,如果To-MEN IWF收到的帧中继帧中FECN置为1,那么该IWF可将这个FECN映射到用户优先级的某个值,实现向前拥塞通知。对于向后显式拥塞通知BECN和丢弃指示DE,也可以同样映射到用户优先级的某个值上,通知网络节点采取适当的处理动作。如To-MEN IWF将DE映射到用户优先级,通知网络节点在网络拥塞时采取适当的丢弃。
4)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在帧中继帧格式中没有表示业务优先级的字段,也就是说帧中继协议本身不区分数据链路连接的优先级。但是通常网络供应商会在设备中为不同的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LCI)指定不同的重要程度,表2左栏是ITU-T Q.922推荐的不同重要程度的DLCI划分。
确定以太帧的业务等级有三种不同方式所有帧都属一个业务等级;基于用户优先级划分的业务等级;基于DSCP划分的业务等级。当用户优先级用于QoS时,支持802.1p的以太网设备每个端口可支持2,4,8个优先级队列,采用严格优先级和加权轮循等算法实现QoS机制。对于这类以太网帧,网络供应商将配置了不同重要程度的DCLI值对应到用户优先级。表2给出了一种对应方法表2.DLCI值到以太网用户优先级的映射
(说明DLCI 1-15,1008-1022预留)对于不带VLAN标签字段的以太网帧依赖于网络所提供的实际QoS机制。例如利用上层IP协议中的DSCP字段,将其和属于不同分段的DLCI对应起来。
综上所述,本发明使用PWE3的伪线机制,不依赖于上层协议类型,在To-MEN IWF上将帧中继网络来的数据帧直接封装到以太网帧中,然后在城域以太网中传输;在To-FR IWF上将收到的以太网帧头剥离,重组原来的帧中继数据帧,根据不同的DLCI发送到目的帧中继网络,以实现帧中继在以太网上的承载。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于限定本发明。
权利要求
1.一种以太网承载帧中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来自帧中继的数据帧剥离帧头尾标志序列后直接封装到以太网帧中,并在城域以太网中传输;步骤2,接收所述以太网帧,剥离以太网帧头,并重组帧中继数据帧,添加帧中继帧标志序列后,发送到目的帧中继网络中。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a.接收帧中继帧,剥离帧中继帧头尾标志序列;b.确定控制字,进行净荷封装;c.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LCI映射至虚拟网连接标识符VCE ID,并封装所述虚拟网连接标识符VCE ID;d.封装以太网帧头,生成以太网帧校验序列FCS,并发送到以太网中。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e.接收以太网帧,进行以太网校验,剥离以太网帧头;f.剥离虚拟网连接标识符VCE ID,并映射至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LCI;g.获取控制字,从净荷中获取帧中继信息,并根据控制字重组帧中继帧;h.添加帧中继帧标志序列,并发送到帧中继网络中。
4.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还包括剥离帧中继帧校验序列FCS。
5.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h还包括重新生成帧中继帧校验序列FCS。
6.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之前还包括将帧中继帧地址域中的向前显式拥塞通知FECN、向后显式拥塞通知BECN、可丢弃指示DE映射到以太网帧中的用户优先级,并响应向前显式拥塞通知FECN、向后显式拥塞通知BECN、可丢弃指示DE通知。
7.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h之前还包括响应所述帧中继帧地址域中的向前显式拥塞通知FECN、向后显式拥塞通知BECN、可丢弃指示DE通知。
8.根据权利要求
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包括多对一映射和一对一映射;对于多对一映射方式,所述净荷封装包括帧中继的信息域和完整地址域;对于一对一映射方式,所述净荷封装包括帧中继的信息域和不包括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LCI的地址域。
9.根据权利要求
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字包括分片FRG、长度LEN、序列号SN和修正M。
10.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g包括利用所述控制字中的分片FRG和序列号SN对乱序的帧进行重序。
11.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g还包括根据控制字进行帧丢失处理,当帧中继帧被分片后,如果丢失了其中一个以太网帧,那么和原帧中继帧相关的其他以太网帧均会被丢弃。
12.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带VLAN标签字段的以太网帧将不同分段的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LCI值映射到不同的用户优先级,实现用户业务量分级的服务质量QoS机制;对于不带虚拟局域网VLAN标签字段的以太网帧采用网络所提供的服务质量QoS机制。
专利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太网承载帧中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To-MEN IWF处理步骤,其包括接收帧中继帧,剥离帧中继帧头尾标志序列;确定控制字,进行净荷封装;DLCI映射至VCE ID,并封装VCE ID;封装以太网帧头,生成以太网FCS,并发送到以太网中;To-FR IWF处理步骤,其包括接收以太网帧,进行以太网校验,剥离以太网帧头;剥离VCE ID,并映射至DLCI;获取控制字,并从净荷中获取帧中继信息,根据控制字重组帧中继帧;添加帧中继帧标志序列,并发送到帧中继网络中。本发明不依赖于上层协议类型,实现帧中继在以太网上的承载。
文档编号H04L12/46GK1992670SQ200510097146
公开日2007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30日
发明者翟素平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