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用户环路载波电话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652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频用户环路载波电话设备的制作方法本发明属于电话通信领域。本发明是根据ITT电子通信杂志1975年、NO.2,用户载波技术新型明线1+8农村用户载波系统介绍的南非标准电话和电缆有限公司设计的Sor-8A新型明线1+8农村用户载波系统,贝尔系统技术杂志(1978年4月)介绍的模拟环路载波系统SLC-8多路载波系统发展起来的。高频用户环路载波电话设备在明线上开放的性能与南非的产品近似,南非的用户载波系统频段在20~164千赫间,开放8路载波用户电话,下线方法是直接跨接法,这种方式只有一个用户环路载波系统的情况下是可行的,要是在150千赫内载波系统的线路上,再利用160~354千赫频段增开十个载波电话,由于分机沿途跨接下线将产生两个问题,第一,沿途下线的跨接阻抗破坏了原线路的交叉效果,使原来150千赫内各载波电路间产生串音;第二,沿途下线的跨接阻抗将对原150千赫内各载波电路产生显著的跨接衰减。因此,要解决在160~354千赫频带内增开十个载波电话的问题,就要采取别的下线方式。发明的目的,首先是为了解决铁路区段通信长期以来实际需要,尚未解决的问题,就是在不增加线路设备的情况下,组成铁路沿线的自动交换网;其次是要解决过去在交换端和用户端收信部分的电路存在问题,即用晶体狭带将载频选频放大后供解调器,其缺点是,1、因晶体狭带通带范围窄,影响净衰减稳定度;2、使用晶体狭带后,机盘不能通用,对调换端别和频谱带来困难;3、测试和调整手续麻烦,需要仔细的校准晶体振荡器与晶体狭带的频率;4、电路复杂,原材料使用的多。因而研制了高频用户环路载波电话设备。本发明的内容,是保持了用户环路载波机的沿途下线和自动拨号等性能,并将线路传输频带搬移至160~354千赫频段,增开十个载波电话。由于架空通信线路一般只利用150千赫以内的传输频段,用来开放三路及十二路载波机,或者开放普通用户环路载波机,150千赫以上频带普遍没有利用。在原有线路及150千赫内通信系统之上,加装高频用户环路载波电话时,如采用已有用户环路载波技术沿途下线,如图1所示,则由于分机沿途跨接下线,将产生两个问题,1、沿途下线的跨接阻抗破坏了原线路的交叉效果,使原来150千赫以内各载波电路间产生串音。2、沿途下线的跨接阻抗将对原150千赫内各电路产生显著的跨接衰减。为此,本设备采用了特殊的“下线滤波器”的下线方式由图2所示。由于采用了LD143(2)及LG160(3)线路滤波器和相应的下线滤波器,可对原线路的电气特性和交叉效果影响最小,对原载波电路的跨接衰减小于2dB。本发明还对原交换端和用户端的收信部分电路作了改进,即将原电路用晶体狭带将载频选频放大后供解调器改用“限幅放大方式”提取载频以供给解调器的电路(见附图3和4的收信部分),省掉了晶体狭带和选频放大器,使电路净哀减较稳定,节约了材料,降低成本,方便生产。按照附图2的“下线滤波器的下线方式和图3的交换端方框原理图,图4的用户方框原理图,图5的频谱图组装的高频用户环路载波电话设备,可以和常规三路、十二路载波机或用户环路载波机在同一对通信线路上开放,还可以和高十二路载波机在同一杆路的不同线路对上开放使用。本设备采用单边带、传输载频调幅方式,材料全部采用国产零部件组装,其中包括国家通用集成电路块,主要技术特性和工作原理见附件。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或积极效果是,比南非的Sor-8A新型明线“1+8”农村用户载波系统的电话数增加十个,比美国的SLC-8多路载波系统的电话数增加十个,使用集成块的情况一样。与四川省的明线高十二路载波机相比,电话数的比例为十比十二,但是高十二路载波机不能沿途下线,不能接入自动交换网,高频环路载波设备可以象高十二路载波机一样组成点对点通信,也可以采用沿途下线的通信方式。现有技术收信电路采用晶体狭带将载频选频放大后供解调器,本发明改用“限幅放大方式”提取载频以供给解调器的电路,具有使电路净衰减较稳定,又省掉晶体狭带和选频放大器的优点,所以用一般的仪表就可调测,机盘可统一使用,更换端别和频谱本盘不变动,节约了原材料,降低成本,方便生产。本发明接口齐全,可以将用户载波电话纳入地方自动交换网,或者全国自动交换网,也以以接入人工交换网。本设备及配套没有复杂的公共装置,所以成本比高十二路载波机约低一半。高频用户环路载波电话设备特别适用于铁路沿线通信,内河航运通信,也可用于厂矿及农村通信网。图1,现有技术的沿途下线方式图2,“下线滤波器”的下线方式1-“下线滤波器”;2-LD143(线路低通滤波器);3-LG160(线路高通滤波器);4-十二路载波机;5-高频用户环路载波端机;6-1~10路分机;7-明线。图3、交换端机方框原理图。图4、用户端方框原理图。图5、频谱图。本发明典型的下线方式如图2所示,交换端方框原理图如图3,用户端方框原理图如图4,收信部分改进了的电路方框图,频谱图如图5所示。附件一、高频用户环路载波电话设备主要技术特性(一)系统性能1.话路数量十个载波话路。2.调制单边带,传输载频调幅方式。3.有效传输频带300~3400HZ4.线路传输频谱A-B160~236KHZB-A260~354KHZ端别可以调换,线路频谱两种。5.传输电平交换端机及用户分机的额定发送载频电平为+13dB。当采用沿途下线方式时,用户分机的发送载频电平应根据同杆电平要求进行调整,当同杆无其他同频带的载波电路时,应以交换端机接收的各路电平调平为准。额定接收载频电平≥-44dB(-5N)容许线路衰耗57dB(6.5N),以线径3.0毫米的架空铜线线路、夏潮+20℃气候条件计算,各话路开通距离如下表<tablesid="table1"num="001"><tablealign="center">路别12345678910开通距离(公里)155151148144141138135132129126</table></tables>6.连接方式交换端机用线路滤波器衔接,线路高通滤波器通过高环载波电路的收、发信号,线路低通滤波器接通143KHZ以下载波及音频通路。用户分机下线滤波器跨接在架空通信线路上、下线滤波器至用户分机的引入电缆采用四线工作方式,也可以采用二线工作方式。用户分机至话机为二线连接,也可以改为四线连接方式,以提高电路稳定度。7.环测电路为便于检测每一载波传输环路是否正常,可按下该话路音终盘的环测按键,如传输正常,则占线灯点亮,并可测试净衰耗值是否正常。(二)话路指标1.净衰减4~7dB(0.46~0.8N)2.幅频特性≤5/5CCITT建议(不接压扩器测试)。3.固有杂音四线收0dB点≤1.42μV杂音计电压。4.振幅特性测试电平提高3.5dB时,净衰减偏差≤0.87dB(0.1N),(不接压扩器测试)。5.电路稳定度≥1.7dB(0.2N)(不接压扩器测试,必要时用户话机可改接四线使用)。6.通路不可懂串音防卫度≥50dB(5.8N)。7.通路可懂串音防卫度≥58dB(6.7N)。(三)信号1.载波用户挂机两端机无载频输出。2.载波用户取机两端机相继发送载频,用户话机经载波电路连通至自动交换机。3.载波用户拨号在拨号脉冲间隔期间,用户分机无载频输出,交换端机转发拨号脉冲。4.拨号脉冲失真≤±3mS。5.载波用户被叫振铃交换机送来16~25赫铃流电压,调制交换端机发送载频,用户分机接收后,经检波、放大还原为16~25赫铃流。6.振铃输出电压≥40V,可供两部话机同时响铃。(四)电源1.交换端机电源主用220伏市电,外接-24伏电源备用,最大耗电1.5安。2.用户分机电源主用220伏市电,外接-12伏干电池备用。最大耗电约0.2安。二、工作原理高环载波用户的接续过程参阅附图3、4说明如下(一)载波用户挂机用户分机中,控制电路切断调幅器及线放电源,停止发送载频电流。交换端机中,因未收到用户端机的载频,控制电路切断调幅器电源,停止发送载频电流。交换端机和用户分机处于等待呼叫状态。(二)载波用户取机1.话机叉簧闭合送话器直流馈电环路,控制电路接通用户分机调幅器及线放电源,发送载频电流至交换端机。2.交换端机收到用户分机载频后,经收信放大器放大,狭带滤波器选频、放大整流后,送入音终盘再经拨号脉冲接收电路使脉冲继电器J吸动;同时使控制电路接通调幅器电源,向用户分机发送载频电流。接通载波电路。脉冲继电器J的接点闭合交换机用户电路的直流馈电环路,交换机送出拨号音电流与发送载频调幅后送至用户分机。3.用户分机收到拨号音的调幅波后,经收放、反调幅还原为拨号音信号,再经音放、扩张器及混合线圈送至用户话机。(三)用户拨号1.用户话机的脉冲接点断续送话器的直流馈电环路。用户分机的控制电路断续控制调幅器的电源,使用户分机载频按拨号脉冲断续发送至交换端机。2.交换端机的脉冲继电器J按拨号脉冲吸或放,转发直流脉冲至交换机。当接通被叫用户后,双方即可通话。(四)用户通话后挂机如载波用户先挂机,用户分机停送载频。交换端机控制电路切断调幅器电源,相继停发载频,载波电路恢复等待呼叫状态。同时,脉冲继电器J释放,其接点切断交换机用户电路的直流通路,交换机因而拆线。如对方用户先挂机,交换机拆线送忙音。载波用户听忙音后挂机,电路恢复等待呼叫状态。(五)载波用户被叫1.交换机送来25赫铃流,其正半波使交换端机控制电路断续接通调幅器的电源,按每秒25赫频率断续发送载频,即发送铃流调幅波至用户端机。2.用户分机收到铃流调幅波后,经收信放大器放大,二极管整流后,送入音终盘铃流变换器,再经变换升压后将25赫铃流送至用户话机。3.载波用户摘机应答时,电路动作原理与前述载波用户取机相似。(六)自环测试1.当按下交换机音终盘的自环测试按键时,接通调幅器电源,将载频与1千赫测试信号的调幅电流送至用户分机。2.在用户分机收信盘中,收放输出的测试信号调幅波,经二极管整流后的直流电压,送入音终盘环测电路,再经控制电路供给调幅器和线放盘电源,接通发信支路。同时,收放输出的测试信号调幅波,经反调幅器还原为1千赫测试信号,再经音放、扩张、混合线圈返回发信去路,并与发送载频调幅后,返送回交换端机。3.交换端机收到返回的测试信号调幅波后,启动拨号脉冲接收电路。这时,占用指示灯明亮,即表示收、发信环路正常。同时,调幅波经反调幅器解调后,还原为1千赫测试信号,即可在交换端机二线端用电平表测试两个传输方向净衰耗之和值。4.测试完毕,交换端机放开自环测试按键,电路恢复正常状态。权利要求1.高频用户环路载波电话设备属于通信
技术领域
:,该设备可以沿通信线路在任何地点下线,是供用户直接使用的环路载波电话设备,一对用户电话线上开放1、6、8或10个载波电话,不增加其它附加设备就可以接入地方自动交换网,也可以接入人工交换网,本发明的特征是将线路传输频带搬移至160~354千赫频段,增开十个载波电话,下线方式采用“下线滤波器”的下线方式,收信部份采用“限幅放大方式”提取载频以供给解调器的电路。2.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说增开十个载波电话,其特征是本设备可以和常规三路、十二路载波机在同一对通信线路上开放。3.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说增开十个载波电话,其特征是本设备可以和150千赫以下频带的用户环路载波机在同一对通信线路上开放。4.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说的采用“下线滤波器”的下线方式,其特征是根据需要通过“下线滤波器”(1)将用户分机(6)和通信线路(7)的任意点联接起来。5.按照权利要求2、3中所说的在同一对通信线路上开放,其特征是由频谱图中A和B型频谱完成对十个载波频带的安排。6.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说增开十个载波电话,其特征是由用户端方框原理图和交换端方框原理图完成整机的安装。7.权利要求1中所说的采用“限幅放大方式”提取载频以供给解调器的电路,其特征是省掉晶体狭带和选频放大器,使电路净衰减稳定。专利摘要高频用户环路载波电话设备属于电话通信
技术领域
:,需要解决使电路净衰减稳定和下线方式的问题,以达到在150千赫频带以上,增开十个载波话路,仍然具有150千赫以下用户环路载波机的性能,即不增加附加设备就可以接入地方自动交换网,也可以接入人工交换网;可以沿途下线,也可以构成点对点通信。主要用于铁路沿线的通信、内河航运通信,也可以用于厂矿及农村通信。文档编号H04B1/00GK85102233SQ85102233公开日1985年12月20日申请日期1985年4月1日发明者阮虔芳,尹家喜,洪国民,赵嘉铭,孙石美,李镇,杨映梅,谢培忠,冯幼新,苏景德申请人:云南省电信器材厂导出引文BiBTeX,EndNote,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