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线并联电话机的转换呼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62145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同线并联电话机的转换呼叫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话通信的用户设备,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同线并联电话机的分机转换呼叫装置。
现有的一种同线并联电话机的转换呼叫器,配接在两同线并联电话机旁,使具有同线、同号的甲、乙分机均可通过各自转换呼叫器上的呼叫钮互相转发二次呼叫振铃信号,主叫方就可与所希望的被叫方(甲或乙)建立通话,这种转换呼叫器除了具备使两并联话机相互独立,互不干扰、互相保密、安装方便的特点外,还具有并联分机互为正付的特点,但并联的甲乙话机不能互相通话,也没有对方摘机占线的指示,对使用带来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同线并联电话机的转换呼叫器,附加于并接在一对电话线上的两部电话机旁,或直接制作在电话机内,互为分机,除具有通话隔离、来话转移呼叫、转移呼叫声光指示的功能外,还有对方分机摘机指示和两分机间可互相呼叫通话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是在转换呼叫时,将电话线路电压保持在25V左右,再采用电压鉴别电路、电子开关电路,二次振铃电路达到转移呼叫的目的。
本呼叫器是由两个完全相同的线路、元件装配而成的小盒,有两条引入线分别接一对电话交换机用户线A、B,有两条引出线C、D接各自的电话机,呼叫器由通话隔离电路、电压极性转换电路、电压鉴别电路、电子开关电路、摘机指示电路、转移呼叫电路和二次音乐铃电路组成,通话隔离电路位于电话交换机用户线A与电话机线C间,用于在一方分机摘机时隔离另一方分机与电话交换机用户线的连接,电压极性转换电路位于电话交换机用户线A与电话机线D间,而电话交换机用户线B与电话机线D短接,用于对电话交换机用户线电压进行极性转换,其输出接电压鉴别电路,当所鉴别的电压低于一定值时,控制打开电子开关电路,摘机指示电路得电指示摘机占线,与摘机指示电路并接的转移呼叫电路在操作呼叫钮后将电话线电压保持在25V左右,驱动呼叫指示灯发光并启动音乐铃电路驱动扬声器发声,通话隔离电路中含通话钮,用于两并联分机间互相通话。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附

图1为并联电话机与同线电话呼叫器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2为同线电话呼叫器电路结构原理图。
参见附图1,图中同线同号的甲、乙并联话机100、200各使用一个同线电话呼叫器101、201,每个呼叫器有4个引线端A、B、C、D,A、B接来自电话交换机(程控)的用户线a、b,C、D接电话机,如果现有的甲、乙话机已并联使用,则只需将呼叫器接入原话机电路中,不必另外拉线,安装十分简便。
参见附图2,本实用新型在用于发话或受话时,要确保谁先摘 机谁先通话,此时未摘机方应有摘机指示,即发光二极管LED1点亮,以明示对方已占线。用于转移呼叫时,则先按一下呼叫钮K1,此时呼叫指示灯LED2点亮,然后挂机,两呼叫器均发出二次音乐振铃声,两呼叫器的呼叫指示灯LED2均点亮,直至任一方摘机解除呼叫状态。用于两分机双方互相通话时,一方先摘机,然后按一下呼叫钮K1后挂机,对方呼叫器的呼叫指示灯LED2点亮,且有二次音乐振铃声,当对方摘机后,本方LED2点亮,马上摘机,再按下通话钮K2,双方即可通话。
下面说明图2电路是如何完成上述功能的。图中虚线框1所示为通话隔离电路,虚线框2所示为电压极性转换电路,虚线框3所示为电压鉴别电路,虚线框4所示为电子开关电路,虚线框5所示为摘机指示电路,虚线框6为转移呼叫电路,虚线框7为音乐铃电路。
二极管D5~D8接成桥路,构成电压极性转换电路,其输入跨接在A、B线上,其输出接电压鉴别电路等,在挂机状态时,A、B线电压48V(程控),三极管T1导通,因而由三极管T2、T3组成的电子开关呈关断状态。只有当A、B线电压低于30V,构成电压鉴别电路的三极管T1截止,T2、T3导通,电子开关呈闭合状态。
二极管D1~D4、稳压管ZD1、可控硅SCR1、电容C1、电阻R1、R2构成通话隔离电路,K2为通话钮,挂机状态时,通话隔离电路与电话交换机用户线间构不成回路,只有当并联分机中有一方先发话或先受话摘机时,通过电话机使通话隔离电路与电话用户线路构成回路,稳压管ZD1两端电压约40V,击穿导通,从而触发可控硅SCR1导通,此时,A、B线电压下降,适当选择可控硅SCR1,例如使A、B线电压下降至10V左右,这时,即使另一并联分机也随后摘机,因A、B线电压不足以击穿其自身呼叫器中的可控硅SCR1,故使对方话机与电话线路隔离,实现两并联话机互相保密、互不干扰的功能,未摘机方因A、B线电压下降,三极管T1截止,T2、T3导通,摘机指示LED1点亮,告诉未摘机方对方已占线。
用于转移呼叫时,先摘机方按下呼叫钮K1,短路稳压管ZD2,触发可控硅SCR2导通,呼叫灯LED2点亮,指示处于呼叫状态,由三极管T4、T5,电阻R11~R13,电容C3、C4,二极管D9组成的恒流源电路给呼叫指示灯LED2和可控硅SCR2提供维持电流,先摘 机方挂机后,由于可控硅SCR2处于导通状态,故A、B线电压保持在30V左右,使未摘机方的稳压管ZD2击穿导通,从而触发未摘机方的SCR2导通,A、B线电压降至25V左右,启动双方的音乐铃电路IC工作,并驱动双方扬声器Y发出二次音乐铃,直至被唤端摘机,实施中也可使用电话机中原有的电子铃电路,将图中10、20端接电话机的电子铃电路即可。
图中转移呼叫电路7中的电容C2的作用是当电话线路由不转移呼叫时的摘机状态改变到挂机状态时,保证可控硅SCR2不导通,C3和D9的作用是当电话线路由转移呼叫状态改变到摘机状态时,保证SCR2可靠截止,C4的作用是保证在转移呼叫时SCR2可靠导通。
用于两并联分机互相通话时,主唤端先摘机,由前述分析可知,此时被唤端摘机指示LED1点亮,主唤端按下呼叫钮K1,再挂机,引起被唤端可控硅SCR2触发导通,呼叫指示LED2点亮,并伴有二次振铃,被唤端摘机,当主唤端看见本方摘机指示LED1点亮后再摘机并按下通话钮K2,触发本方可控硅SCR1导通,使本方话机也与电话线路接通,两分机即可通话。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转移呼叫时要先挂机操作,因而仅适用于主叫方复原控制方式的电话网中使用,例如程控电话交换网,如果是被叫复原控制方式或主、被叫复原控制方式的电话交换网,会因被叫挂机而主动拆线,因而不能使用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静态时对电话交换系统无影响,具有结构简单,但功能多的特点。
权利要求1.一种同线并联电话机的转换呼叫器,位于一对电话机用户线A、B与电话机线C、D之间,其特征在于有位于电话交换机用户线A与电话机线C间、用于在一方摘机通话时隔离另一方话机与电话交换机用户线的通话隔离电路;有位于电话交换机用户线A与电话机线D间、对电话交换机用户线电压进行极性转换的电压极性转换电路;电话交换机用户线B与电话机线D短接;有跨接在电压极性转换电路输出端、鉴别电话交换机用户线电压的电压鉴别电路;有电子开关电路接受电压鉴别电路输出、控制将电压极性转换电路输出电压加至两并接的摘机指示电路和转移呼叫电路,所述的通话隔离电路中有通话钮,所述的转移呼叫电路中有呼叫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线并联电话机的转移呼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移呼叫电路还包括有由音乐集成电路和扬声器构成的音乐铃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线并联电话机的转移呼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话隔离电路是二极管桥路,其输出端间并接有可控硅SCR1,其触发极通过电阻、稳压管串联电路和电阻、通话钮串联电路构成的并联电路接二极管桥路输出正端,所述可控硅SCR1触发极与阴极间并接有电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线并联电话机的转移呼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压极性转换电路是二极管桥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线并联电话机的转移呼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压鉴别电路是基极有分压电阻、集电极有负载电阻的三极管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线并联电话机的转移呼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开关由二个三极管组成,第一个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电阻接第二个三极管的基极、并通过电阻接所述电压极性转换电路输出正,第二个三极管的e、c极串接在所述电压极性转换电路输出正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线并联电话机的转移呼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移呼叫电路的可控硅SCR2串接在电压极性转换电路输出负间,其控制极与阴极间有电阻与电容的并联电路,其控制极还通过电阻、稳压管串联电路接所述电子开关第二个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的呼叫钮并接在稳压管两端,可控硅SCR2阳极与所述电子开关第二个三极管集电极间接有恒流源电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线并联电话机的分机转换呼叫装置,为实现同线并联话机互相独立、互不干扰、互相转移呼叫、并互相通话和指示对方摘机占线等功能而设计。附加在并联话机上,包括通话隔离电路、电压极性转换电路、电压鉴别电路、电子开关电路、摘机指示电路、转移呼叫电路和二次音乐振铃电路,还包括转移呼叫的呼叫钮和互相通话的通话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适于主叫复原控制方式的程控电话网中使用。
文档编号H04M1/26GK2124532SQ9222488
公开日1992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1992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1992年6月17日
发明者李建军 申请人:李建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