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双工两用手提话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63422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单双工两用手提话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异频单工通信机配套使用的通信装置。
本实用新型作出之前,异频单工通信机的操作过程是这样的在接收信号的时候无法进行发射,而发射时同样无法接收信号。在整个通话过程中,操作者须多次操作接收——发射切换开关,使用极不方便。另外,由于发射信号时不能同时接收信号,使用者一方讲话时对方无法即时应答和问话,通信效果欠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单双工两用手提话机,该话机可方便地联接于异频单工通信机的话把接口内,以低廉的成本改异频单工通信机为全双工通信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包含一信号接收器和一主语音编码发生器。所述信号接收器由电源,PLL锁相环,高放电路,混频电路,中放电路,静噪电路,音频放大电路和喇叭组成。所述语音编码发生器由电源,单片机,编码电路,解码电路,小型麦克风组成,其中PTT开关和麦克风输出端经语音编码发生器后分别与异频单工通信机的相应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将信号接收器和语音编码发生器安装在同一机壳内,并通过插接口联接于现有的异频单工通信机相应接口上,即可实现全双工通信。使用十分方便。且整机成本不足1千元,该机与售价为3千元的异频单工通信机配合使用,即具备售价为2万元的全双工通信机的功能。
以下本实用新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方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信号接收器电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语音编码发生器电原理图。
如图1示,整机由信号接收器和语音编码发生器两部分组成。信号接收器的喇叭与语音编码发生器的麦克风分别构成听筒和话筒。信号接收器上的电源引线与语音编码发生器上的麦克风及PTT开关引线用一六股连线通过通用插口联接于异频单工通信机的话把接口上。参见图2,从天线接收来的信号经螺旋滤波器L401滤波后,通过电容C401耦合到三极管V401的基极,三极管V402作三极管V401的有源负载。放大后的信号经螺旋滤器L402滤除频带外的信号,将信号送到第一混频器V403(场效应管)的栅杯,这样可以减小对信号的干扰和互调。从PLL锁相电路来的本振信号加左V403的源极,本振信号与接收信号在V403混频后从漏极输出16.9MHZ的第一中频信号(本振频率二接收频率-16.9MHZ),从V403漏极输出的第一中频信号经中周T401和电容C417组成的选频网络后被送到中频放大电路。第一中频信号被送到特性一致的匹配对晶体滤波器Z403,滤除带外信号后送到三极管V406进行中频放大。经V406放大后的信号经电容C407加至IC4001(MC3339)的第18脚,IC4001是由第二本振,第二混频,放大器,限幅器,正交鉴频器和有源滤波器等集合在一个蕊片的集成电路。
IC4001中的第二本振采用晶体G403,振荡频率为16.445MHZ,并送到第二混频器,与加至第18脚的第一中频信号在第二混频器进行混频,混频后由IC4001第3脚输出455KHZ的第二中频信号。第二中频信号从IC4001第3脚输出,加到外部陶瓷滤波器Z404,它有极好的选择性。然后回输到IC4001的第5脚。在IC4001内进行限幅放大。限幅放大输出由IC4001第8脚取出经电感L406、电容C492输入IC4001第9脚完成鉴频解调,由第9脚输出音频信号。音频信号通过由电阻R428、电容C506组成的积分电路进行6dB/倍频去加重后经电容C507送到IC4002(LM386)的第2脚,IC4002作为音频电路的前置放大,放大后的信号经音量电位器RP402送到音频功率放大器IC4003,放大后,以足够的功率去驱动扬声器。另外,从IC4001第9脚输出的噪声信号经电容C504静噪控制电位器RP401控制静噪门限电平送至IC4001第12脚至有源滤波器,该有源滤波器将约为20KHZ的噪声信号放大并从IC4001的第13脚输出,由三极管V407进行噪声检波,由电阻R470、电阻R491和电容C496积分,噪声检波后的直流电压输出IC4001的第14脚,然后由第15脚输出检测信号,为电平驱动三极管V439使之截止,并断开三极管V440、三极管V441组成的音频功放的稳压器,这样在守候状态下则可减少无线电话机的电流消耗。当接收到信号的时候,噪声被信号抑制,三极管V439导通,稳压管V440、V441被接通并为IC4002和IC4003提供稳定的电压。晶体振荡器V426使用晶体G402,并在V426上进行二倍频,经中周L420、中周L421的带通滤波器上,送到PLL电路的混频器V424上。本振信号同经过三极管V422、V423缓冲放大后的压控振荡器VCO信号由混频器V424进行混频,输出的信号送到低通滤波器送出低于7MHZ的信号,然后送到三极管V425放大到适于可编程分频器IC5003(TC9122)必须的驱动电平(大于3VP-P)。输入到可编程分频器IC5003(TC9122)中。从三极管V425来的信号加到可编分频器IC5003第2脚通过矩阵板,将十进制的分频比转换为二进制的BCD码信号加到IC5003的第3~14脚。按比分频比将三极管V425来的信号分频,工作频率与分频数N的关系为N= (接收频率-本振频率)/0.0125参考振荡频率发生器IC5002(TC5082)由晶体振荡器和高速分频器组成,晶体G401的振荡频率为6.4MHZ,进行1024次分频,得到6.25KHZ的参考频率,输入到相位比较器IC5001(TC5081)的第8脚,这个参考频率决定PLL输出频率变化的步进间隔。数字相位比较器IC5001(TC5081),将6.25KHZ的参考频率的脉冲信号和可编程和频器的输出信号进行相位比较,相位差由第3脚输出对称脉冲信号至环路滤波器,当PLL锁定时即形成电阻抗。环路滤波器由电阻R431、电阻R432、电阻R433、电容C436和电容C438组成,把从IC5001第3脚来的脉冲信号转换成整流电压(0~6V)这个时间常数决定整个环路的响应时间,决定PLL的特性,这个电压控制VCO电路的变容二极管V430,作为对VCO频率调整的控制电压。压控振荡器(VCO)V421是考比兹电路,振荡在70~80UHZ范围以内。这个振荡频率是由经环路滤波器来的整流电压控制变二极管V430来实现频率率控制。VCO信号经电容C440来到三极管V431、V428组成的共基、共发电路,经电感L422、L421由电容C464耦合到第一混频V403。矩阵板的编码决定工作频率,六个信道的接收频率都编码在这块板上。+6V电压加压每一信道线上,通过信道选择开关选择接收的信道,信道转换信号由矩阵编码二极管转换为BCD码,然后送到IC5003,改变可编程分频器(IC5003)的分频比,从而实现不同信道的频率选择。
参看图3,本语音编码发生器用单片机8048(IC1)进行控制,其控制程序放在外部的EPROM中(IC2),除1口接输出控制信号外,通过8243(IC3)将口2进行扩展,增加控制信号。无信号时,BUSY为低电平,通过IC3的P42口通知单片,此时单片机监视W是(即PTT开关)是否按下,当按下PTT开关时,P40输出高电平,经反相器打开发射机,同时打开继电器U2、U3,此时BUSY信号的改变将不改变任何状态。在发射过程中,若需发送DTMF码,可按下表面的键盘,DTMF是由MK5087产生的,当有键按下时,5087产生一定电平信号经P61通知单片机,同时打开继电器U1,使DTMF输至2822(IC7)的第7脚,经第1脚输出至发射机的MIC端,另外P62为低电平,使麦克风不工作,减少对DTMF的干扰,而平时P62为定电平。有信号时,BUSY为定电平,(在PTT按下前),P40输出定电平,而不管PTT开关的状态,实现禁发,同时关闭继电器U2实现禁听,打开U3,将收到的信号送至8870的第2、3脚,8870是DTMF解码片,它的解码结果进到P20~P23,到连续收到的码与固化在EPROM中码一致时(最多可至16位)P50发出振铃信号,P53发出回铃信号,同时P40输出高电平,经反相器后打开发射机,同时监测PTT开关是否按下,当按下PTT时,P50、P53停发,打开继电器U2,可进行正常的收发,P40状态为PTT开关状态有关。当收到关机号后,关闭继电器U2。另外,为了防止发射机长期处于发射状态,当P40为壹时,启动IC1内部记数器,在每次P40定后10分钟,P40自动为低停止发射,而为PTT开关状态无关。(时间的长短可由程序控制,最长约50分钟,也可不限时)。
权利要求1.一种单双工两用手提话机,与异频单工通信机配套使用,其特征是包含一信号接收器和一语音编码发生器;所述信号接收器由电源,PLL锁相环,高放电路,混频电路,中放电路,静噪电路,音频放大电路和喇叭组成;所述语音编码发生器由电源,单片机,编码电路,解码电路,小型麦克风组成,其中PTT开关和麦克风输出端经语音编码发生器后分别与异频单工通信机的相应输入端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双工通信机的两用手提话机。手提话机由信号接收器和音频信号发生器组成。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对方的电信号并转换成声音传出。音频信号发生器则将己方的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输至异频单工通信机。手提话机与异频单工通信机以接口连接配套使用,可实现双工通话。同时,通过控制手提话机上的PTT按键,可实现单工通话。
文档编号H04B1/50GK2195830SQ9322184
公开日1995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1993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1993年8月12日
发明者何肖恩 申请人:何肖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