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接式市话分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65490阅读:6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卡接式市话分线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市内电话电缆线路与引入线连接配线的终端设备。
目前,市内电话电缆线路的分线设备,一直采用安装于室外的旋转螺帽接线式端子分线盒。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话进入了家庭。近几年来市内电话建设规模虽大幅度增长,但仍满足不了社会对通信的需求,通信市场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加快市话线路建设步伐,邮电部门采用卡接式分线盒,推广固定街坊配线方式,取代了应用已久的柱式端子分线盒及相应的沿街户外配线方式。因为柱式端子分线盒施工操作工艺复杂,维修不方便,不适应住宅新区明、暗配线,满足不了当前通信发展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市话线路提供一种施工操作简单、维护管理方便、电气性能良好、适合市话通信发展需要的新型分线盒。
卡接式市话分线盒的设计是这样构思的局线电缆与用户引入线采取分开组合形式;用上下端带有V型切口切槽的刀片作卡接式端子的卡接导体,完成局线电缆与用户引入线的连接;接局线端子卡接后,用树脂灌注,加以固定和密封,用户引入线端子卡接后,采用硅油防潮、防腐;分线盒的卡接容量尽量宽,从3对线到50对线,可以满足一切情况的用户需要;分线盒的盒盖通过其铰轴滑动的固定在盒体的匚型槽内,开启后并能锁定不下滑,盒盖与盒体仍铰联为一体,虽不分离,但保证分线盒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关闭时,盒盖在匚型滑槽的作用下,紧密的压合在盒体上,保持其密闭防尘;采用带V型切口切槽的卡接刀片,使分线盒卡接线径范围较宽,从0.35~1.7mm,即适用于单芯线,也适用于多芯线及皮线;这种结构的分线盒,既适用于室内,也适用于室外安装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1所示,它由分线盒盒体1和引入线卡接端子2两部分组成。
分线盒盒体1的组合结构,如图2所示,它是由盒底3、盒身4、盒盖5构成。盒底3与盒身4相叠,活动连接构成局线电缆腔;盒盖5与盒身4滑动铰连,构成卡接端子腔。盒底3为一个不全顶盖的盒,其结构如图3所示,两端面带有孔6,用于局线电缆穿行通过;盒底3的上面板上带有孔10,用于连接盒身4;盒底3的底面板上带有孔11,用于整体分盒线盒与墙壁的固定之用。盒身4的结构如图4所示,它是一无全顶盖的盒,下端面带有孔7,用于引入线穿出;盒身4的两个侧壁上端带有匚型滑槽8,用于滑动连接盒盖5;盒身4的底板上带有孔12、29、30。孔12用于连通局线电缆腔与卡接端子腔;孔29用于盒底与盒身相叠后用螺钉活动连成一体;孔30为卡接端子固定孔。盒盖5的结构如图5所示,它是一个带有两个侧壁而无上下端板的盒盖,两个侧壁端角处带有轴9,将盒盖5滑动的铰接在盒身4上的匚形滑槽8内。当轴9处在滑槽8内A的位置时,盒盖处于关闭状态;当轴9处在滑槽8内B的位置时,盒盖处于开启状态,并能锁定不下滑,如图4所示。盒盖5的面板上端带有向下弯曲的凸缘13,这种凸缘结构,可以做到盒盖关闭严密防尘。
分线盒盒体采用1~1.5mm优质钢板一次冲压成型,表面采用静电喷涂工艺处理。
卡接端子2的结构,如图8所示,是由若干卡接端子组组成,构成每组的单元卡接端子是由端子基座14、卡接刀片15、端子盖16构成。以刀片15为卡接导体,与基座14卡接局线电缆后用树脂灌封,与端子盖16卡接引入线即完成了局线电缆与引入线的分开组合和卡接导通。3至5个单元卡接端子为一组,分线盒的卡接端子容量1至10组。
端子基座的结构如图8所示,其中心镶嵌有压紧固定螺母17,用于紧固端子盖16,在压紧螺母两侧的轴心线上带有两个卡接固定刀片15的槽18,基座两侧壁上带有两个垂直底座用于导向和固定端子盖的滑槽19。基座采用ABS工程塑料压注生产。
卡接刀片的结构如图6所示,它是上下两端带有上下切槽20的刀片,切槽顶端开有a度角切口。切槽两侧带有刃口,如图7所示。切口a角为60~120度,切槽间距e为0.32~1.1mm,卡接刀片的厚度为0.6mm,采用磷铜材料制成,每组2个。卡接刀片下切槽卡接局线电缆后,固定在基座的固定槽18内,用树脂灌封,卡接刀片的上切槽,在端子盖的压力作用下卡接引入线。每组卡接端子借助基座下的固定螺丝固定在接线盒的盒身底板孔30上。
端子盖16的结构如图9所示,它是由盖体21、导脚22构成。在盖体一侧开有两个平行轴心线的引入线孔23,盖体中心镶嵌有固定螺母25,在盖体顶部设有2个垂直引线孔23并与其相通的测试孔24;在盖体底部设有一个与引入线孔垂直相通并与卡接刀片15相配合的压槽27,如图10所示,在与卡接刀片V形切口相对的压槽27处带有凸起28,如图10所示。当引入线从引线孔23穿入卡接端子盖后,随着压紧螺丝26的旋入,卡接端子盖在导脚22引导下沿基座端子盖滑槽19压紧,压槽凸起28将引入线压入卡接刀片的切槽20内,并加以固定。端子盖采用耐低温并具有高弹性的碳酸树脂塑料压注成型。
卡接式分线盒具有如下优点1.卡接式分线盒,采用盒底与盒身分解组合方式,可使全塑电缆由分线盒内穿过,采取电缆在分线盒内分线的办法,将电缆芯线与分线盒内的电缆端子连接,节省尾电缆、热缩接头,省去预制电缆分线盒的工时,从而节约了投资,加快了施工进度。
2.卡接式分线盒配合全塑电缆使用,做到了由电缆到室内引入线的接续过程全部实现卡接化。
3.分线盒的卡接刀片,采用上下端带有V型切口切槽的磷铜卡接刀片,V型切口,角度合理,切槽可卡接单芯和多芯导线及皮线,适用线径范围广,e=0.35-1.7mm,做到绝缘护套切口整齐,导电性能良好,不伤引入线导体。
4.分线盒盒盖通过轴固定在带匚型滑道的盒体上,开启后盒盖与盒体仍铰连为一体,并能锁定保证分线盒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又不丢失盒盖,关闭后,盒盖在匚型滑道的作用下,紧密的压合在盒体上,保证分线盒密闭防尘。
5.卡接式部件采取旋转螺丝挤入方式,使完成卡接后的的引入线不松动,无接触不良现象。
6.卡接端子上盖留有测试孔,可在不影响通话的情况下,方便地进行电气性能测试。
7.卡接式分线盒容量大,从3至50对线,可满足一切情况下的用户需要。
8.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成本低,既适用于室外,也适用于室内安装使用。


图1.分线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分线盒盒体组合结构示意图;图3.分线盒盒底结构示意图;图4.分线盒盒身结构示意图;图5.分线盒盒盖结构示意图;图6.卡接刀片结构示意图;图7.卡接刀片A-A剖示图;图8.卡接端子结构组合示意图;图9.端子盖结构示意图;图10.端子盖A-A剖示图;图11.端子盖压槽与刀片配合示意图。
如前所述,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基本上构成了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式。
权利要求1.一种包含有盒体[1]、卡接端子[2]构成的卡接式市话分线盒,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分线盒盒体[1]是由盒底[3]、盒身[4]、盒盖[5]所组成,盒身[4]与盒底[3]相叠,活动地连成一体,构成局线电缆腔,盒身[4]与盒盖[5]滑动铰接,构成卡接端子腔。B、所述的卡接端子[2]是由若干卡接端子组组成,构成每一组的单元卡接端子是由基座[14]、卡接刀片[15]和端子盖[16]组成,基座[14]与端子盖[16]之间,以上下两端带有V形切口切槽[20]的刀片[15]为卡接导体,下切槽与基座[14]卡接局线电缆,上切槽与端子盖[16]卡接引入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接式市话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线盒体的盒底[3]是一个不全顶盖的盒,其上下两端板上带有局线电缆通孔[6],盒底顶盖上带连接盒身的连接孔[10],盒底底板上带有分线盒固定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接式市话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线盒体的盒身[4],其两个侧壁上端带有匚型滑槽[8],盒盖的铰轴[9]在槽[8]内滑移转动,当轴[9]处在槽[8]A的位置时,盒盖关闭,在B的位置时盒盖开启并能锁定不下滑,盒身[4]的底板上带有局线电缆腔与卡接端子腔间的通孔[12]、端子固定孔[30]及与盒底连接孔[29],盒身的下端板上带有引入线通孔[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接式市话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线盒体的盒盖[5],其面板上端带有向下弯曲的凸缘[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接式市话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接端子基座[14],其中心镶嵌有压紧固定螺母[17],在螺母[17]两侧的轴心线上带有两个固定卡接刀片的槽[18],基座两端侧壁上带有垂直于底座的导向、固定端子盖的滑槽[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接式市话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接端子[2]的卡接刀片[15],其上下两端带有切槽[20],切槽顶端开有α角的V形切口,切槽[20]的两侧带有刃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接式市话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接端子[2]的卡接端子盖[16]是由盖体[21]和导脚[22]构成,盖体中心镶嵌有固定螺母[25],盖体一侧开有两个平行于轴线的引入线孔[2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接式市话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端子盖[16]的盖体顶部,设有两个垂直于引入线孔[23]并与其相通的测试孔[2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接式市话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端子盖[16]的盖体底部,设有一个与引入线孔垂直相通并与卡接刀片[15]相配合的压槽[27],在压槽[27]与卡接刀片顶部V形切口相对处,带有凸起[28]。
专利摘要卡接式市话分线盒,是用于市内电话局线电缆与引入线连接配线的终端设备。由分线盒体1和卡接端子2构成,盒体由盒底3、盒身4、盒盖5分解组合;单元卡接端子由基座14、卡接刀片15、端子盖16构成。该分级盒具有卡接线径广、卡接不松动、分线盒容量宽、操作维护方便的优点。
文档编号H04R1/02GK2210502SQ9421966
公开日1995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1994年9月8日 优先权日1994年9月8日
发明者吴邦志, 邱维国, 李荣宽 申请人:吴邦志, 邱维国, 李荣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