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转接电话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71783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语音转接电话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外线电话的语音信号转至任一内部分机的电话语音转接装置,属电话通信领域。
目前许多单位在安装外线电话的同时还在单位内部安装内线交换机,内外线不相通,各自独立使用。也有的内外线相通,但需安装用户交换机,这种交换机设备复杂,成本较高,接中继线的初装费也较贵,不适应中小企事业单位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捷,成本低廉,安装使用及内外线转接方便,语音清晰的话音转接电话机。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解决方案实现的。
该语音转接电话机是在普通电子按键电话机电路11的基础上,加上耦合转换电路1和忙音识别控制电路2而成,耦合转换电路输入端设有转换开关与外馈线及外线电话机相连;耦合转换电路输出端也设有转换开关与内馈线及普通电子按键电话电路相连;内馈线两端同时还与忙音识别控制电路2输入端相连,忙音识别控制电路输出端连有用来控制耦合转换电路输入端输出端所设转换开关的控制器。
所述耦合转换电路包括电磁感应线圈,与线圈串接的RC并联网络,线圈输入输出端所设转换开关。
为了使通信语音转换效果更好,电磁感应线圈输入输出端皆通过整流电路与转换开关相连。
忙音识别控制电路输出端所设的控制器采用两个继电器J2、J3,则两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J2a、J2b、J3a、J3b便构成耦合转换电路1的输入输出端转换开关,输入端转换开关的常开触点连接耦合转换电路和外馈线,输入端转换开关的常闭触点连接外线电话机和外馈线;输出端转换开关的常开触点连接耦合转换电路和内馈线,输出端转换开关的常闭触点连接内线电话机电路和内馈线。
忙音识别控制电路依序包括有信号放大电路3,整形电路4,第一级解调电路5,二次整形电路6,第二级解调电路7,控制电路8,耦合控制电路10。信号放大电路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IC3及外围电路构成,对内馈线的信号进行前置电平放大;整形电路采用时基集成电路IC4与外围电路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用于对前置放大后的信号整形;第一级解调电路和第二级解调电路分别采用频率解码电路IC5、IC6与外围电路组成的信号解调器,用于对整形后的信号进行两级解调;二次整形电路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IC11与外围电路组成的电压比较器构成;控制电路由光电耦合器IC7与反相器IC14串接而成;耦合控制电路由反相器IC8和双D触发器IC9串接而成,反相器IC8输入端与地之间串有耦合触发开关N1,触发器IC9输出端接有三极管T13,T13输出端接有并联的耦合转换继电器线圈J2、J3;J3、J2的触点分别用作耦合转换电路输入、输出端转换开关;控制电路的反相器IC8输出端连接耦合控制电路触发器IC9的复位端,在通话完毕挂机出现忙音信号时,忙音识别控制电路的J1、J2、J3均释放复位,内线电话机退出免提状态,耦合转换电路退出耦合转换状态,内外线仍可独立使用。
为实现免提功能,转接方便,在控制电路之后还连有免提控制电路,免提控制电路由反相器IC12和双D触发器IC13串接而成,反相器IC12输入端与地之间串有免提触发开关N2,触发器IC13输出端接有三极管T12,T12输出端接有免提继电器线圈J1;J1的触点加入普通电话机电路11用来实现语音转接电话机的免提功能;免提控制电路由触发器IC13的复位端与控制电路输出端相连。
为实现手动复位功能,在控制电路的光电耦合器IC7输出端即反相器IC14输入端与地之间串接复位开关N3。非转接状态时,内外线电话机均独立使用,当外线来话须转接至某一内机时,先按一下免提触发开关N2使免提继电器J1吸合,语音转接电话机进入免提状态,拨叫需转接的内机,内机应答后,再按一下耦合触发开关N1使耦合转换继电器J2、J3吸合,耦合转换电路进入耦合状态,外线与内机接通;通话完毕,内机挂机后,内馈线出现忙音信号,忙音识别控制电路检测到忙音信号,经IC3放大,IC4整形,IC5解调,IC11再整形,IC6解调出低电平信号,经控制电路反相器IC14输出高电平,同时作用于免提控制电路和耦合控制电路的触发器IC13、IC9复位端,触发器IC13、IC9复位后输出低电平,继电器J1、J2、J3皆释放,语音转接电话机退出免体状态,耦合转接电路退出耦合转换状态,实现自动挂机。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语音转接电话机电路结构简捷,成本低廉,安装使用及内外线转接方便,语音清晰,适合中小规模企事业单位使用;耦合转换电路采用与外线电话机直流电阻相同的阻容网络,转换过程中不增加线路负荷;通话完毕可自动复位,内外线互不干扰;内线分机不能拨打外线,可有效控制外线电话费支出。


图1—本实用新型电路方框图;图2—忙音识别控制电路2方框图;图3—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电路原理图;图4—本实用新型普通电话机电路11的电原理图。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用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及使用情况。
该最佳实施例如图1,在普通电话机电路11基础上加上耦合转换电路1和忙音识别控制电路2;忙音识别控制电路2方框图如图2,依序包括信号放大电路3、整形电路4、第一级解调电路5、二次整形电路6、第二级解调电路7、控制电路8、免提控制电路9与耦合控制电路10;忙音识别控制电路2的具体电路图如图3所示,信号放大电路3由集成运算放大器IC3与外围电路构成,用于对内馈线信号进行前置电平放大;整形电路4由时基集成电路IC4与外围电路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组成,用于对前置放大后的信号整形;第一级解调电路5与第二级解调电路7分别由频率解码电路IC5、IC6与外围电路组成的信号解调器组成,用于对整形后信号进行两级解调;二次整形电路6由集成运算放大器IC11与外围电路组成的电压比较器构成;控制电路8由光电耦合器IC7与反相器IC14串接而成;耦合控制电路10由反相器IC8和双D触发器IC9串接而成,IC8输入端与地之间串有耦合触发开关N1,IC9输出端通过三极管T13接有并联的耦合转换继电器线圈J2、J3;免提控制电路9由反相器IC12和双D触发器IC13串接而成,IC12输入端与地之间串有免提触发开关N2,IC13输出端通过三极管T12接有免提继电器线圈J1;控制电路8输出端分别连接至耦合控制电路10、免提控制电路9的触发器IC9、IC13的复位端;控制电路8的反相器IC14输入端与地之间串接手动复位开关N3。
平时,本实用新型的语音转接电话机作为一部内线电话机连接使用,并通过其耦合转换电路1的转换开关连接外线电话机,内外线电话机均可独立使用,当外线来电话须转接到某号内机时,先按一下免提触发开关N2使免提继电器J1吸合,语音转接电话机进入免提状态,拨叫需转接的内机号码(或者在无免提控制电路9情况下直接拨叫内机号码),内机应答后,再按一下耦合触发开关N1,耦合转换继电器J2、J3吸合,内外线接通,本实用新型相对用户交换总机而言,结构简捷、成本大大降低、十分低廉,且安装使用、内外线转接方便,耦合转换电路采用与外线电话机直流电阻相同的阻容网络,转换过程中不增加线路负荷,语音清晰可靠,通话完毕可自动复位,也可人工复位,内外线互不干扰,内线分机不能拨打外线,可控制电话费支出,适合中小规模企事业单位使用。
通话完毕,拨叫的内机挂机后,内馈线出现忙音信号,忙音识别控制电路检测到忙音信号,经IC3放大,IC4整形,IC5第一级解调出450Hz的忙音基频信号,IC11再整形,IC6解调出低电平忙音信号,经IC7光电耦合输出低电平至IC14反相器,IC14输出高电平同时作用于IC13、IC9复位端,使J1、J2、J3线圈失电释放,实现自动挂机。
参考图1至图4,集成运算放大器IC3和IC11采用LM358,IC3构成同相交流信号放大器,IC11构成电压比较器的整形电路,时基集成电路IC4采用NE555,NE555构成施密特触发器;频率解码电路IC5、IC6采用LM567,IC5构成第一级解调器,放大、整形后的信号由耦合电容C28输入IC5的输入端,由IC5的外围阻容元件R54、W2、C29决定IC5的中心振荡频率f0=1/1.1RC,调整W2使f0等于忙音信号基频450Hz;IC6构成第二级解调器,阻容元件R59、W3、C33决定IC6的中心振荡频率,调W3使IC6中心振荡频率等于忙音信号频率,在挂机后出现忙音信号时,IC6输出低电平,光电耦合器IC7导通输出低电平,反相器IC14输出高电平信号触发两个触发器IC13、IC9复位,继电器J1、J2、J3释放,恢复内外线独立使用状态。
IC9、IC13采用双D触发器CD4013,非转接状态时IC9、IC13输出低电平,三极管T12、T13截止,继电器J1、J2、J3均不吸合,内外线电话机均按常规使用。
反相器IC12、IC8、IC14采用集成反相电路CD4069。
图4中,S1-1、S1-2、S1-3为电话机手柄压簧开关,S2为振铃音量调节开关,S3为发号方式选择开关,IC1为P/T兼容的电话发号集成电路,IC2为振铃集成电路。
制作时,将耦合转换电路、忙音识别控制电路与普通电话机电路设计安装在一起构成语音转接电话机,作为一部内线电话机使用,由耦合转换电路的输入、输出端转换开关J2a、J2b、J3a、J3b与内外馈线、外线电话机相连接使用。
权利要求1.语音转接电话机,包括有普通电子按键电话机,其特征在于在普通电子按键电话机电路(11)基础上还加有耦合转换电路(1)和忙音识别控制电路(2),耦合转换电路输入端设有转换开关与外馈线及外线电话机相连,耦合转换电路输出端设有转换开关与内馈线及普通电子按键电话机电路相连,内馈线同时还与忙音识别控制电路(2)输入端相连,忙音识别控制电路输出端连有用来控制耦合转换电路(1)输入端输出端所设转换开关的控制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转接电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转换电路(1)包括电磁感应线圈(B2),与线圈(B2)串接的RC并联网络,线圈(B2)输入输出端所设转换开关。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语音转接电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B2)输入输出端皆经过整流电路与转换开关相连。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转接电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忙音识别控制电路(2)输出端所设控制器采用两个继电器(J2)、(J3),两继电器常开常闭触点(J2a、J2b、J3a、J3b)构成耦合转换电路(1)的输入输出端转换开关,输入端转换开关(J3a、J3b)的常开触点连接耦合转换电路和外馈线,常闭触点连接外线电话机和外馈线;输出端转换开关(J2a、J2b)的常开触点连接耦合转换电路和内馈线,常闭触点连接普通电话机电路(11)和内馈线。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转接电话机,其特征在于忙音识别控制电路(2)依序包括有信号放大电路(3),整形电路(4),第一级解调电路(5),二次整形电路(6),第二级解调电路(7),控制电路(8),耦合控制电路(10)。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语音转接电话机,其特征在于信号放大电路(3)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IC3)与外围电路构成,整形电路(4)采用时基集成电路(IC4)与外围电路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第一级解调电路(5)和第二级解调电路(7)由频率解码电路(IC5)、(IC6)分别与外围电路组成,二次整形电路(6)由集成运算放大器(IC11)与外围电路组成的电压比较器构成,控制电路(8)由光电耦合器(IC7)和反相器(IC14)串接而成;耦合控制电路(10)由反相器(IC8)和双D触发器(IC9)串接而成,反相器(IC8)输入端与地之间串有耦合触发开关(N1),触发器(IC9)输出端连接三极管(T13),(T13)输出端接有并联的耦合转换继电器线圈(J2)、(J3);控制电路(8)的反相器(IC14)输出端连接耦合控制电路(10)的触发器(IC9)复位端。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语音转接电话机,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8)的光电耦合器(IC7)输出端,也即反相器(IC14)输入端与地之间接有手动复位开关(N3)。
8.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语音转接电话机,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8)输出端还连有免提控制电路(9),免提控制电路(9)由反相器(IC12)和双D触发器(IC13)串接而成,反相器(IC12)输入端与地之间接有免提触发开关(N2),触发器(IC13)输出端连接三极管(T12),(T12)输出端接有免提继电器线圈(J1),控制电路(8)输出端连至免提控制电路(9)的触发器(IC13)复位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语音转接电话机,属于电话通信领域。该语音转接电话机是在普通电话机电路基础上,加上耦合转换电路和忙音识别控制电路,耦合转换电路输入输出端设转换开关并与内外馈线及外线电话机、普通电话电路相连,内馈线同时还与忙音识别控制电路相连。忙音识别控制电路输出端连有控制器控制耦合转换电路所设转换开关。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捷,成本低廉,安全使用转换方便,语音清晰,适合中小规模企事业单位使用。
文档编号H04M1/72GK2269679SQ9622890
公开日1997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1996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17日
发明者丛炳洲 申请人:丛炳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