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具有ieee802.11ac接入点的wlan部署的动态信道分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70367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针对具有ieee 802.11ac接入点的wlan部署的动态信道分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公开涉及针对无线局域网的信道分配。
【背景技术】
[0002]IEEE 802.1lac标准是无线产业高度期盼的即将到来的下一代无线局域网(WLAN)修正案。802.1lac修正案被设计为在可实现的数据速率方面提供显著增加。
[0003]由IEEE 802.1 Iac修正案引入的新的且重要的特征是在80MHz、160MHz以及80+80MHZ的信道带宽上进行操作。这些信道显著宽于当前IEEE 802.1ln的20MHz或40MHz带宽信道。因此,需要动态信道分配方案对IEEE 802.1lac新的更宽的信道化进行处理和优化,并且考虑与根据802.1ln标准进行操作的遗留设备共存。
【附图说明】
[0004]图1是被配置为利用更宽的信道化技术进行操作的多个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的示例框图。
[0005]图2是描绘了被执行来向多个重叠的基本服务集分配信道以在更宽的信道化技术中实现共存的操作的流程图。
[0006]图3A-图3D示出了第一共存场景集的示例。
[0007]图4A-图4D示出了第二共存场景集的示例。
[0008]图5是用来将接收信号强度映射到相应损失偏移以考虑次要信道的清除信道接入阈值的传递函数图。
[0009]图6和图7示出了应用偏移值的信道邻接场景。
[0010]图8是可以做出信道分配计算的装置的示例框图。
[0011]图9是可以使用信道分配技术的无线网络环境的示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歷
[0013]提供了用于选择由在无线局域网中进行操作的接入点使用的信道的技术。针对至少一个射频(RF)信道集来计算度量,其中,该RF信道集在频带中包括至少两个RF信道,所述至少两个RF信道可由无线网络针对将两个或更多个RF信道的带宽进行组合的更宽带宽操作模式来使用。这些度量基于来自RF信道集中的设备的活动。针对至少第一无线网络和第二无线网络的操作,确定该RF信道集中各个主要RF信道和次要RF信道的对齐(alignment)情况,其中,至少第一无线网络和第二无线网络中的至少一个无线网络以更宽带宽模式进行操作。主要信道为当无线网络没有以更宽带宽模式进行操作时该无线网络所使用的一个或多个RF信道的集合,其中,该一个或多个RF信道的集合具有较少数目的RF信道,而次要信道为当无线网络以更宽带宽模式进行操作时与主要信道协作使用的一个或多个RF信道。根据各自第一无线网络和第二无线网络的主要信道和次要信道的对齐情况,将偏移应用到为主要信道的RF信道集中的成员的每个RF信道的度量,以产生调整后的度量。基于调整后的度量将RF信道分配给第一无线网络和第二无线网络的主要信道和次要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0015]首先参照图1,示出多个无线网络设备1(I)-1O(N)的示意图,每个无线网络设备例如是无线局域网(WLAN)接入点(AP),WLANAP包括由信道选择逻辑30控制的收发器20。AP 10(1)经由天线40来发送和接收射频(RF)信号。
[0016]图1还示出了频谱,在该频谱中,AP 1(I)-1O(N)可以发送RF信号来为基本服务集(BSS)或无线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无线客户端设备(也被称为站(STA))服务。为简化起见,图1中未示出这些客户端。
[0017]考虑IEEE 802.1lac和IEEE 802.1 In的高级信道化方案,将频谱50截断来说明信道化的各种可能。“主要信道”为当设备没有以更宽带宽模式进行操作时该设备使用的一个或多个RF信道的集合,其中,该一个或多个RF信道的集合具有较少数目的RF信道。“次要信道”为当设备以更宽带宽模式进行操作时该设备与主要信道协作使用的一个或多个RF信道。例如,如果更宽带宽模式为160MHz,则主要信道可以是20MHz信道(P20)、40MHz信道(P40)以及80MHz主要信道(P80)。因此,存在多种可能的更宽带宽模式,每种模式具有不同的带宽:40MHz、80MHz 以及 160MHz。
[0018]在一个示例中,单个RF信道为20MHz。根据IEEE 802.1 In,RF信道可以作为主要信道60,并且邻接的第二 RF信道可以作为次要信道62。根据IEEE 802.11n,AP可以将主要信道60和次要信道62聚合以在40MHz的带宽上进行发送。
[0019]然而,IEEE 802.1lac分配与主要信道60邻接的两个20MHz RF信道来用作40MHz次要信道(被称为次要40),如参考标号70所示。此外,802.1lac分配与次要信道62邻接的四个20MHz RF信道来用作80MHz次要信道(被称为次要80),如参考标号80所示。因此,进一步的信道化选项包括将主要信道60和次要信道62与次要40信道70进行组合以实现80MHz带宽,以及将主要信道60和次要信道62与次要40信道70和次要80信道80进行组合以实现160MHz的连续带宽,或者将160MHz信道划分为两个的非连续80+80MHz模式。
[0020]根据各个AP 1(I)-(N)相互的接近度和它们使用的信道,它们可以是重叠BSS(OBSS),因为它们在它们可能相互干扰的相互非常接近的相同的信道上进行操作。
[0021]802.1lac信道化中所呈现的共存问题有点类似于802.1ln中所呈现的那些问题。由于主要信道和次要信道的非对称信道接入规则,需要避免使得主要20MHz信道和次要20MHz信道未对齐,以维护各种信道带宽的OBSS之间的公平的信道接入。因此,由于向80MHz和160 (和80+80)MHz信道的扩展,802.1lac中存在如何分配次要40和次要80信道的另外的共存场景,如图1中70和80处所示。
[0022]基于如下一般标准来使用OBSS之间一般等级的建设性共存:
[0023]公平的信道接入;
[0024]802.1lac与802.1lac信道接入之间的公平性是中立的;
[0025]802.1lac与遗留设备(802.1ln和802.1lac)信道接入之间的公平性是中立的;
[0026]隐藏节点数目减少;
[0027]碰撞数目减少;以及
[0028]总体性能和效率增加。
[0029]图2示出了总体描绘与信道分配中的信道选择逻辑30相关联的实现预期等级的建设性共存的操作的流程图。在100处,针对至少一个(候选)RF信道集对度量进行计算,其中,该RF信道集在频带中包括至少两个或更多个(连续或非连续)RF信道,这两个或更多个(连续或非连续)RF信道可由无线网络用于将两个或更多个(连续或非连续)RF信道带宽进行组合的更宽带宽操作模式。这些度量基于来自该RF信道集中的设备的活动,并且下文将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0030]在110处,针对至少第一无线网络和第二无线网络的操作,确定(候选)RF信道集中的各个主要RF信道和次要RF信道的对齐情况,其中,至少一个无线网络以更宽带宽模式进行操作。如上面所解释的,主要信道为当设备没有以更宽带宽模式进行操作时该设备所使用的一个或多个RF信道的集合,其中,该一个或多个RF信道的集合具有较少数目的RF信道,而次要信道为当设备以更宽带宽模式进行操作时该设备与主要信道协作使用的一个或多个RF信道。在120处,根据相应的多个无线网络的主要信道和次要信道的对齐情况,将偏移应用到每个RF信道(该RF信道是主要信道的RF信道集中的成员)的度量,以产生调整后的度量。从下面的描述可见,偏移被应用以致于基于结果相关干扰等级而偏移信道分配。换言之,导致较高干扰等级的信道分配被赋予偏移值以针对这样的信道分配更多地偏移,而导致较低干扰等级的信道分配被赋予偏移值以针对这样的信道分配更少地偏移。在130处,基于调整后的度量将RF信道分配给这些无线网络的主要信道和次要信道。
[0031]110处指代的度量(成本度量)可以从可能影响更宽带宽操作模式的信道指令的各种RF测量值进行计算。RF测量值的示例包括:
[0032]1.周围本底噪声(dBm)。
[0033]2.接收信号强度信息(RSSI)强度(dBm)以及来自已知的重叠BSS的RF信号的平均流量负载。
[0034]3.RSSI强度(dBm)以及正在考虑的设备将有助于候选信道集的RF信号的平均流量负载。
[0035]4.RSSI强度(dBm)以及候选信道集中检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