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容中心网络的动态分布Web资源管理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33947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基于内容中心网络的动态分布Web资源管理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设及动态分布超媒体系统构建及其应用技术领域,具体设及一种基于内容 中屯、网络的动态分布Web资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当前一个网站中所有Web资源的存储、访问一般都是集中的方式,因此一旦一个 站点失效,则会导致整个网站内容便不能访问。还有一种方式是通过一个集中式入口将访 问请求转发到多个Web服务器W实现负载均衡,但其内容需要存储在确定的位置中,例如 存储在数据中屯、或专用网中。网站中Web资源之间的链接关系主要是在开发时设定的,发 布后用户虽能通过交互程序在有限范围内适当改变链接关系,但总体上,该种链接关系很 难根据语义进行自适应变化。此外,用户获取互联网中的Web资源需要借助域名系统DNS及 IP路由定位到对应的Web服务器,然后根据相对地址(包含获取网页的本地文件夹位置) 获取Web资源。
[000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演进,互联网络向移动化、泛在化和动态化发展,衍生出 移动互联网、无线传感网、车联网、物联网等一批新兴网络,该些网络将产生海量的内容资 源、大量的自媒体和用户生成内容。现有Web架构面对新的网络生态环境,存在很多不足, 如;(1)网络上的大量冗余内容(WWW网络中存在冗余内容达20%W上)只能由第S方系 统判断,而不能根据名字自动识别,因此大量副本的存在占用大量存储空间,但并不能大幅 度提高数据获取的速度和可靠性;(2)副本数据的不一致性问题。副本可能在各宿主主机 上被修改而变得不一致,因此即使由第S方系统判断为"副本"的内容却可能不能重用;(3) 现有Web架构很难根据语义对数据进行关联和汇聚,因此数据之间很难根据不同用户的需 求进行自适应的语义关联、组合(mashup)或汇聚,造成海量数据不能被用户有效使用;(4) 分布在网络中的内容主要是根据其地址获取,而不是根据其名字或其语义获取,因此限定 了Web资源迁移后的利用能力W及网络中Web资源副本的有效利用。
[0004] 面对新型网络平台的出现和用户新的需求,当前人们对Web架构也进行了一些 改进,提出了一些新的技术或方法,如;实现WWW系统的负载均衡的集群技术架构Linux VirtualServer;HTML5则为移动互联网的Web应用提供更加丰富和强大的开发标准,并适 应所有智能终端的使用需求,将成为开放的Web网络平台的奠基石;开放的Web化物联网技 术WoT(WebofThings)期望将网络边缘大量嵌入式设备采集的信息和提供的服务无缝融 入到Web信息空间,在跨平台异质环境下实现业务与数据的接入、访问与聚合;Linked化en Data(LOD)Cloud和LinkedOpenOntologyCloud致力于将开放的数据集用畑F等格式 重新发布在互联网上,并创建数据间的相互链接,W实现Web层面的开放数据的语义互连。 但是,总体上当前的Web架构很难建构在新型的网络设施上,如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其它 Ad-hoc网络等,尤其是目前的Web技术和应用难W适用在新兴互联网中多样化、动态化、泛 在化特征的Web资源查询、聚合和更新方式。
[0005] 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优化数据传输路径,解除数据获取对位置 的依赖性,内容中屯、网络CCN作为一种新型的下一代网络体系架构,提出W内容块的层次 化"名字"代替IP地址的路由方案,其路由器(或解析处理器)通过向邻居节点宣告并传 播内容名字可达性信息,并据此建立基于名字的路由表。内容中屯、网络CCN包含名字的请 求直接由路由系统依据内容名字路由到内容的存储位置,实现了名字解析和路由的统一。 内容中屯、网络CCN的内容路由层可W直接构建于数据链路层之上,也可W构建于传统的IP 网络之上。但目前CCN主要考虑类似U化命名方式的单个内容块的获取和返回。而为了更 好地在互联网,尤其是新兴的网络环境中,向用户提供基于语义的内容智能查询、更新和存 储,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在新兴网 络架构上按层次语义有效发现、汇聚动态分布的Web资源,实现Web资源跨数据源的有序存 储和网络化缓存,W及分布Web资源的正确更新与信息收集,能够提高动态分布网络环境 下的海量Web资源的管理能力的基于内容中屯、网络的动态分布Web资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0007]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引一种基于内容中屯、网络的动态分布Web资源管理方法,步骤包括:
[0009] 1)nWeb客户端向内容中屯、网络中存储有Web资源的nWeb服务器发出包含用户身 份的服务请求;所述Web资源被封装为包含原始Web资源和属性信息,所述属性信息包括语 义命名Name、Web资源被存储的层次分类目录对应的层次分类目录标签Domain和关键词 Keywords,所述层次分类目录标签Domain和语义命名Name-起构成Web资源的层次命名 Hname;
[0010] 2)内容中屯、网络中的每一个nWeb路由器在收到服务请求后将输入端口及服务请 求中的用户身份记录在待返记录表PIT中,并根据服务请求中携带的层次命名化ame或层 次分类目录标签Domain匹配转发路由表FIB查找输出端口,将服务请求通过该输出端口转 发出去,所述转发路由表FIB中存储有层次命名化ame或层次分类目录标签Domain和对应 的输出端口;当服务请求被转发到nWeb服务器则跳转步骤3);
[OCm] 3)nWeb服务器对服务请求进行用户权限鉴定,如果用户未通过鉴定,则向发出服 务请求的nWeb路由器返回封装有用户身份和拒绝通知的响应分组;如果用户通过鉴定,贝U nWeb服务器执行服务请求并向发出服务请求的nWeb路由器返回封装有用户身份和执行 结果的响应分组,当执行服务请求导致Web资源的存储信息变更时,还向发出服务请求的 nWeb路由器发出存储信息变更通告;
[001引 4)内容中屯、网络中的每一个nWeb路由器在收到返回的响应分组时,将响应分组 通过用户身份在待返记录表PIT记录的输入端口原路返回,如果收到存储信息变更通告, 则更新本地的转发路由表FIB并向相邻的nWeb路由器组播存储信息变更通告;当响应分组 被转发到nWeb客户端时则跳转步骤5);
[0013] 5)nWeb客户端将响应分组中的拒绝通知或执行结果向用户输出。
[0014] 优选地,所述步骤2)的详细步骤包括:
[0015] 2. 1)与发出服务请求的nWeb客户端相连的nWeb路由器作为当前nWeb路由器收 到服务请求;
[0016] 2. 2)当前nWeb路由器首先将输入端口及服务请求中的用户身份记录在待返记录 表PIT中,然后判断服务请求的类型,如果服务请求的类型为查询、聚合或更新,则跳转步 骤2.3);如果服务请求的类型为存储,则跳转步骤2.4);
[0017] 2. 3)当前nWeb路由器根据服务请求中携带的层次命名化ame或层次分类目录标 签Domain匹配转发路由表FIB中的转发信息表FIBa查找输出端口,所述转发信息表FIBa 中保存有Web资源的层次命名化ame和对应的输出接口,固龄步骤2. 5);
[001引 2. 4)当前nWeb路由器根据服务请求中携带的层次命名化ame或层次分类目录标 签Domain匹配转发路由表FIB中的存储转发表FIBc查找输出端口,所述存储转发表FIBc 中保存有nWeb服务器中可存储内容申明的层次化目录及对应的输出接口;如果在转发路 由表FIB中的存储转发表FIBc找到匹配项,则判断服务请求中携带的用户角色是否被许 可转发,如果被许可转发,则跳转步骤2. 5);否则如果未被许可转发,则丢弃服务请求并退 出;如果在转发路由表FIB中的存储转发表FIBc未找到匹配项,则丢弃服务请求并退出;
[0019] 2. 5)当前nWeb路由器将服务请求通过该输出端口转发出去;当服务请求被转发 到nWeb服务器则跳转步骤扣;否则,与输出端口连接的nWeb路由器成为新的当前nWeb路 由器,跳转步骤2. 2)。
[0020]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执行服务请求的详细步骤包括:
[002U 3. 1)判断服务请求的类型,如果类型为查询请求,则跳转步骤3.。;如果类型为 聚合请求,则跳转步骤3.3);如果类型为更新请求,则跳转步骤3.4);如果类型为存储请 求,则跳转步骤3.5);
[0022] 3.。识别服务请求的命令,所述命令为直接查询QR狂)、关键词查询 QR狂,Keywords)或条件查询QR狂,Constraints),其中参数X为Web资源的层次命名Hname或层次分类目录标签Domain,参数Keywords为用户给定的关键词集合,Web资源的属性信 息还包括关键词Keywords,参数Constraints为用户给出的属性约束条件;若命令为直接 查询QR狂),则nWeb服务器将Web资源层次命名化ame或者层次分类目录标签Domain为 参数X的所有Web资源作为执行结果;若命令为关键词查询QR化Keywords),则nWeb服务 器将Web资源层次命名化ame或者层次分类目录标签Domain为参数X且关键词包含参数 Keywords的所有Web资源作为执行结果;若命令为条件查询QR狂,Constraints),则nWeb 服务器将Web资源层次命名化ame或者层次分类目录标签Domain为参数X且属性约束条 件满足参数Constraints的所有Web资源作为执行结果;跳转步骤3. 6);
[002引 3.扣首先识别服务请求的命令,所述命令为媒体聚合Mg狂)、关联聚合RAg佑时 或标记聚合LAg(L),其中参数X为Web资源的层次命名化ame或层次分类目录标签Domain, 参数R为nWeb服务器端所申明的Web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参数L为层次化的非语义标记; 若命令为媒体聚合Mg狂),则nWeb服务器将Web资源层次命名化ame或者层次分类目录标 签Domain为参数X的所有不同媒体格式的Web资源作为临时执行结果;若命令为关联聚合 RAg狂,R),则nWeb服务器将Web资源层次命名Hname或者层次分类目录标签Domain和参 数X之间存在关联关系为参数R的Web资源作为临时执行结果;若命令为标记聚合LAg(L), 则在Web资源库中获取非语义标记为参数L的Web资源作为临时执行结果;然后,根据服务 请求中携带的用户角色对应的用户权限级别对临时执行结果进行筛选,仅仅保留用户权限 具有访问权限的部分临时执行结果作为最终的执行结果;跳转步骤3.6);
[0024]3. 4)识别服务请求的命令,所述命令为副本统计CountOlname)、修改操作 Update(Hname,Fields,Data)或者删除操作Delete狂),其中参数Hname表示层次命 名,Fields表示Web资源的属性,化ta表示新的属性值,参数X为Web资源的层次命 名Hname或层次分类目录标签Domain;若命令为副本统计Count(Hname),则nWeb服 务器统计层次命名为参数化ame的Web资源副本数作为执行结果;若命令为修改操作 Update(Hname,Fields,Data),则nWeb服务器将层次命名Hname对应Web资源中名为 Fields的属性的值修改为新的属性值化ta;若命令为Delete狂),则nW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