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穿孔交织映射的差错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8474947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基于穿孔交织映射的差错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穿孔交织映射的差错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直升机卫星下行链路,当地面站向直升机(群)传输信息时,直升机旋翼桨叶的 圆周运动会对卫星中继信号造成遮挡。在旋翼遮挡时段,地面站传输的信息通常会被删除 掉,经过旋翼遮挡下的直升机卫星信号后数据帧中会有一段连续数据被删除掉,被删掉的 连续数据为遮挡删除数据。同时受直升机航速、航向以及飞行姿态影响,旋翼遮挡周期和占 空比具有时变性,与之相对应的删除位置和删除长度同样具有时变性,这给差错控制增加 了技术难度。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地面站发送信息的旋翼遮挡的差错 控制问题的基于穿孔交织映射的差错控制方法。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基于穿孔交织映射的差错控制方法,包括:
[0005] 地面站对发送信息进行纠错编码,穿孔交织器对纠错编码后的序列进行交织映射 后进行发射;
[0006] 机载站对接收数据经过解交织处理后,得到的差错编码数据等效于地面站发送纠 错编码穿孔后的结果利用交织对发送端的原码差错编码进行等效穿孔处理。
[0007] 进一步地,所述的穿孔交织器的交织单位为lbit,均匀交织,以相级联的纠错码对 应的部分系统删余码为基础,根据穿孔交织器的穿孔矩阵逆推出交织映射规则。
[0008] 具体地,所述的发送端对纠错编码的序列进行穿孔交织映射的具体方法为:采用 了 3 个双口 RAM,分别为 RAM A、RAM B 和 RAM C,
[0009] 当差错编码后的数据流入交织器时,依次地在RAM A、RAM B和RAM C之间循环写 入,当数据写入长度超过2 (Ls-I)时,开始对双口 RAM执行读操作,读数据的时候按照主对 角线方向进行;
[0010] 其中,主对角线包含了三个方向,分别为A1-B2-C3、B1-C2-A3和C1-A2-B3,在读 数据的过程中,每次按照一个方向读至末尾后,再按照另一方向继续,直到三个方向全部读 完为止;在交织器输入参数决定了交织帧长,根据通过输入参数值确定何种读出顺序组合; 通过发射端交织并组成超帧的仿真计算。
[0011] 进一步地,交织长度L与机群的等效遮挡周期IY相一致,编码效率和发送功率的 取值根据机群的等效最小遮挡占空比V值而定,其中 _
【主权项】
1. 一种基于穿孔交织映射的差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面站对发送信息进行纠错编码,穿孔交织器对纠错编码后的序列进行交织映射后进 行发射; 机载站对接收数据经过解交织处理后,得到的差错编码数据等效于地面站发送纠错编 码穿孔后的结果利用交织对发送端的原码差错编码进行等效穿孔处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穿孔交织映射的差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 孔交织器的交织单位为化it,均匀交织,W相级联的纠错码对应的部分系统删余码为基础, 根据穿孔交织器的穿孔矩阵逆推出交织映射规则。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穿孔交织映射的差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 送端对纠错编码的序列进行穿孔交织映射的具体方法为;采用了 3个双口RAM,分别为RAM A、RAMB和RAMC, 当差错编码后的数据流入交织器时,依次地在RAMA、RAMB和RAMC之间循环写入,当 数据写入长度超过2 (L,-l)时,开始对双口RAM执行读操作,读数据的时候按照主对角线方 向进行; 其中,主对角线包含了S个方向,分别为A1-B2-C3、B1-C2-A3和C1-A2-B3,在读数据 的过程中,每次按照一个方向读至末尾后,再按照另一方向继续,直到=个方向全部读完为 止;在交织器输入参数决定了交织帖长,根据通过输入参数值确定何种读出顺序组合;通 过发射端交织并组成超帖的仿真计算。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穿孔交织映射的差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交织长度L 与机群的等效遮挡周期IY相一致,编码效率和发送功率的取值根据机群的等效最小遮挡占 空比M直而定,其中為二,巧野為) 〇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穿孔交织映射的差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直升机卫 星下行链路高速传输下的帖结构包括;超帖同步字、副超帖同步字和子超帖同步字,其中超 帖同步字与副超帖同步字的间距长度不小于遮挡造成的最大删除长度,超帖同步字、副超 帖同步字和子超帖同步字都位于每个差错编码的帖首。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穿孔交织映射的差错控制方法,针对地面站向直升机(群)通信时的差错控制问题提出了新的方法。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包括:地面站对发送信息进行纠错编码,穿孔交织器对纠错编码后的序列进行交织映射后进行发射;机载站对接收数据经过解交织处理后,得到的差错编码数据等效于地面站发送纠错编码穿孔后的结果利用交织对发送端的原码差错编码进行等效穿孔处理。本发明更充分地挖掘直升机卫星下行链路信道容量,能够有效果的解决直升机旋翼遮挡的差错控制。
【IPC分类】H04L1-00
【公开号】CN104796224
【申请号】CN201510112636
【发明人】马正新, 王毓晗, 李涛, 宁永忠
【申请人】清华大学, 北京中科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