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lcam模式的快速重传和反馈的方法

文档序号:8514465阅读:2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rlc am模式的快速重传和反馈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链路控制(RLC,Rad1 LinkControl)确认(AM)模式的快速重传和反馈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3G/4G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和核心网接收过来的数据包先经过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层,经过IP包头压缩和加密后,转到RLC层,按照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层的传输需求进行分段和串接后,再转到MAC层,最终从空口形成无线信号发送出去。
[0003]根据业务传输的特点和需求,数据传输分为有连接确认保证机制的传输和无连接确认保证的传输。对于有连接确认保证的传输,就是发送端发送数据包后,接收端需要根据接收的情况反馈确认包,通知发送端是否接收正确,发送端以此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重传发送。该机制同时存在正向的业务数据传输和反向的反馈确认数据传输,通过双向链路的建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在3G/4G系统中基站侧,该机制是通过RLC层来实现的。
[0004]RLC AM模式采用的反馈确认和重传机制简述如下:
[0005]设置固定大小的发送窗口 VT(A)-VT(MS)和接收窗口 VR(R)-VR(MR)。RLC AM模式发送窗口和相应状态变量如图1a所示,发送端每发送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 ProtocolData Unit)则会按照发送的序号缓存在发送窗口中,而发送窗口的起始位置VT(A)总是更新到第一个待反馈确认接收成功的数据包的缓存位置,所以只有不断收到接收端反馈的接收正确消息才会清空相应的缓存包,并有机会向后推进。一旦发送窗口缓存PDU满,VT (S) =VT (MS),则不会发送新的数据H)U。RLC AM模式接收窗口和相应状态变量如图1b所示。接收端也同样是接收窗口的起始位置VR(R)保持在第一个没有接收成功数据包的缓存位置,只有确认包接收成功才会递交给高层,并清空该缓存和有机会向后推移。
[0006]接收端进行反馈状态的发送有几种情况:
[0007]I)发送端每发送一定数量数据包后发送轮询消息给接收端,请求接收端发送状态反馈信息。
[0008]2)接收端也同时设置接收重排序定时器(!^reordering),每当接收重排序定时器超时后也会主动向发送端发送状态反馈信息。
[0009]具体实现过程如下:RLC协议中当接收重排序定时器启动时,使用状态变量VR(X)更新到当前接收窗口中最后一个接收数据包的下一个位置,即VR(X)=VR(H)。接收重排序定时器就是检查VR(MS)到VR(X)之间数据包的丢失情况。一旦接收重排序定时器超时,则该区间内还没有收到的PDU认定为传输丢失,此时VR (MS)更新到VR⑴,进行状态反馈I3DU发送,指示到VR(MS)为止的接收端数据丢失情况。
[0010]3)发送端当发送某数据包后发现后续没有数据可供传输了,或发现发送窗口满了,则发送端会主动选择某些包进行ARQ重传,同时携带轮询消息给接收端,请求接收端发送状态反馈信息,并启动轮询定时器(polling),轮询定时器超时则继续主动重传并携带轮询消息。接收端根据上述条件和自身接收窗口中RLC层数据包的接收情况来产生状态反馈信息,所述状态反馈信息并不是高层发送的数据包,而是RLC层产生的控制包,不参与RLC进行的分段和串接操作。状态反馈包中显式携带每个已确认丢失的RLC PDU的SN序号或RLC PDU分段的SN序号,SOstart域(指示RLC PDU的数据域内的RLC PDU分段的第一个字节在原始RLC PDU数据域中的位置)和SOend域(指示RLC PDU的数据域内的RLC PDU分段的最后一个字节在原始RLC PDU数据域中的位置),以及最后一个没有得到确认丢失情况的RLC PDU序号(即VR(MS)),其余没有指明的PDU则隐含表示接收正确。状态反馈PDU由于不参与分段和串接操作,所以只能根据空口质量来在一帧数据包中携带反馈内容。而发送端则根据状态反馈H)U中的内容来决定是否进行RLC层的ARQ重传包的发送。
[0011]RLC层设置有最大重传次数,一旦重传到最大次数仍然没有收到接收端的反馈确认接收成功,则会引发异常处理。对于RLC层是上报异常事件给基站侧的RRC层,引发RRC进行接入层的空口链路重建。这些都会导致业务传输的中断和延迟,严重的甚至导致丢包。另一方面,RLC的发送窗口都有长度限制,如果收到反馈确认包延迟,也会造成发送窗口满而卡住,进而引发数据发送停止。由上分析可知,对于高可靠性业务传输时,采用有反馈确认的双向链路传输需要正向和反向链路都具有较小的时延和可靠的传输性能,正向业务数据PDU传输和反向反馈状态PDU传输的丢失都会导致RLC的ARQ重传,进而容易导致发送窗口满并影响业务速率。而反向反馈状态PDU传输的时延同样也会导致发送端发送窗口满无法发送新的rou,影响业务速率。

【发明内容】

[001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RLC AM模式的快速重传和反馈的方法,可以提高RLC AM模式下的链路可靠性和传输稳定性。
[001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LC AM模式的快速重传和反馈的方法,包括:
[0014]A、发送端RLC层向MAC层下发数据时,将RLC数据信息一并通知给MAC层,MAC层将所述RLC数据信息和当前发送使用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标识号进行信息绑定;
[0015]B、发送端MAC层执行HARQ进程发送数据,若收到肯定确认ACK,根据所述HARQ进程的标识号,将所述HARQ进程所绑定的RLC数据信息上报给RLC层;若进行到最大HARQ重传仍然收到否定确认NACK,根据所述HARQ进程的标识号,将所述HARQ进程所绑定的RLC数据信息上报给RLC层;
[0016]C、发送端的RLC层收到来自接收端RLC层反馈的肯定确认ACK后,将该事件和对应的RLC数据信息通知给MAC层。
[0017]较佳地,步骤C之后进一步包括:
[0018]D、发送端MAC层查询正在处于传输/重传的HARQ进程中是否存在第一 HARQ进程所绑定的RLC数据信息与RLC层通知的RLC数据信息相同,若是,则停止第一 HARQ进程的传输,释放第一 HARQ进程。
[0019]较佳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0020]E、发送端RLC层收到来自MAC层HARQ进程的RLC协议数据单元PDU或分段的否定确认NACK后,并不立刻触发ARQ主动重传,而是针对该RLC PDU或分段启动一个主动重传定时器:
[0021]F、发送端RLC层收到来自接收端RLC层发送的状态反馈PDU后,发现其中指示了该PDU传输NACK或ACK信息,且发送端该PDU的主动重传定时器仍在运行,则停止该定时器;主动重传定时器超时,则将该定时器对应的RLC PDU或分段放入重传缓存。
[0022]较佳地,步骤F包括:
[0023]F1、判断主动重传定时器是否超时,若是,将所述HARQ进程对应的RLC PDU放入RLC重传缓存中,再执行步骤F2,否则直接执行步骤F2 ;
[0024]F2、判断RLC对端反馈的状态反馈PDU中指示有对应的主动重传定时器正在运行,若是,停止该主动重传定时器,再执行步骤F3,否则直接执行步骤F3 ;
[0025]F3、判断RLC对端反馈的状态反馈I3DU指示RLC PDU是否为肯定确认ACK,若是,执行步骤F4,否则执行步骤F6;
[0026]F4、若RLC对端反馈的状态反馈I3DU指示RLC PDU为肯定确认ACK,判断该RLC PDU是否正在进行HARQ传输,若是,停止并释放该HARQ进程,再执行步骤F5,否则直接执行步骤F5 ;
[0027]F5、判断RLC重传缓存中是否已有该RLC TOU,若是,从RLC重传缓存中删除该RLCPDU,并返回步骤A,否则直接返回步骤A ;
[0028]F6、判断RLC重传缓存中是否已有该RLC TOU,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