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继系统以及交换机装置的制造方法_6

文档序号:9380161阅读:来源:国知局
CLAG用端口群P [I]的控制状态,按照以太网OAM的标准发送CCM控制帧。另一方面,当发送停止指示部18为有效(有效模式(第I模式))时,OAM发送部16根据基于端口控制表33的MCLAG用端口群P[l]的控制状态,发送CCM控制帧。此时,在图10的例子中,OAM发送部16对生成的每个CCM控制帧附加对应的MCLAG用端口的端口识别符即目的地端口识别符后,将其发送给中继执行部29。
[0208]当发送停止指示部18为有效时,OAM发送部16具体进行如下的处理。首先,在将MCLAG用端口群P [I]控制成收发许可状态FW时,OAM发送部16从构成该MCLAG用端口群P[l]的单个或多个MCLAG用端口按照以太网OAM的标准发送CCM控制帧。另一方面,在将MCLAG用端口群P [I]控制成收发禁止状态BK时,OAM发送部16分别从构成MCLAG用端口群P [I]的单个或多个MCLAG用端口定期地发送RDI。
[0209]另外,OAM处理部28并不局限于MCLAG用端口,还可以对于通常的端口(例如P [2])或桥接用端口 Pb,根据CCM控制帧来进行可通信性的监视。此时,OAM处理部28按照以太网OAM的标准来进行处理。
[0210]中继处理部13具备分散处理部34。中继处理部13以来自帧识别部26的用户帧为对象,如实施方式I等所示,进行地址表FDB的学习以及检索,并且反映端口控制部14 (例如端口控制表33)的信息来决定目的地端口。
[0211]具体而言,在地址表FDB的学习时,中继处理部13使用户帧的发送源MAC地址与通过接口部25附加的接收端口识别符对应起来在地址表FDB中学习。此时,中继处理部13根据MCLAG表12,在接收端子识别符为MCLAG用端口的端口识别符时,将该端口识别符置换成MCLAG识别符来在地址表FDB中进行学习。
[0212]此外,中继处理部13在通过桥接用端口 Pb接收到附加了接收端口识别符(MCLAG识别符)的用户帧时,使该发送源MAC地址与该接收端口识别符对应起来在地址表FDB中进行学习。结果,如图11(a)所示,地址表FDB保存端口与存在于该端口的目的地的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在图11(a)中,将端口保存为端口识别符(例如P [2])或MCLAG识别符(例如{MCLAG1})。实际上,地址表FDB除了 MAC地址外,还保存VLAN识别符。
[0213]另一方面,在检索地址表FDB时,中继处理部13以用户帧的目的地MAC地址(以及VLAN识别符)作为检索关键词来检索地址表FDB,取得目的地端口。中继处理部13在根据端口控制表33判别该目的地端口的控制状态后,决定最终的目的地端口。例如,中继处理部13在基于检索结果的目的地端口为MCLAG识别符,且根据端口控制表33与该MCLAG识别符对应的MCLAG用端口群的控制状态为收发许可状态FW时,将自身的MCLAG用端口决定成最终的目的地端口。
[0214]具体而言,通过分散处理部34来决定最终的目的地端口。分散处理部34没有特别的限定,但进行使用了帧的发送源MAC地址以及目的地MAC地址的散列运算。分散处理部34根据该散列运算结果,从与成为目的地端口的MCLAG识别符对应的MCLAG用端口群中将某一个MCLAG用端口决定成最终的目的地端口。中继处理部13向帧附加该MCLAG用端口的端口识别符来作为目的地端口识别符,然后将其发送给中继执行部29。
[0215]另一方面,中继处理部13在基于检索结果的目的地端口为MCLAG识别符,且根据端口控制表33与该MCLAG识别符对应的MCLAG用端口群的控制状态为收发禁止状态BK时,将桥接用端口 Pb决定成最终的目的地端口。中继处理部13向帧附加桥接用端口 Pb的端口识别符{Pb}作为目的地端口识别符,然后将其发送给中继执行部29。
[0216]中继执行部29将来自中继处理部13的用户帧,或来自故障帧处理部27的故障帧,或来自OAM处理部28的CCM控制帧发送给接口部25内的预定的发送缓冲器。该预定的发送缓冲器是与向该帧附加的目的地端口识别符对应的缓冲器。接口部25内的发送缓冲器接收来自中继执行部29的帧,向对应的端口发送帧。
[0217]《交换机装置(冗余装置)的简要结构》
[0218]图12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交换机装置中,构成冗余装置的通用的交换机装置的简要的结构例的框图。在此,以在图1的中继系统中,构成冗余装置20的L2交换机装置SW1、SW2为例子。
[0219]图12所示的L2交换机装置(第3或第4交换机装置)Sffl具备:端口群P1、端口P2、桥接用端口 Pb、帧处理部40、地址表FDB、LAG表41以及装置冗余控制部44。如图1所示,端口群Pl由多个端口(在此称为LAG用端口)Pla、Plb构成,设定MCLAG1。此外,桥接用端口 Pb由设定了 LAG的多个桥接用端口 Pbl、Pb2构成。
[0220]地址表FDB与图11 (a)的情况同样地,保存端口(实际上为端口识别符或LAG识别符)与存在于该端口的目的地的MAC地址以及VLAN识别符的对应关系。LAG表41与图1的MCLAG表12的情况同样地,保存LAG识别符与该LAG识别符的成员端口的端口识别符的对应关系。例如,LAG表41保存与MCLAGl对应的LAG识别符{LAG1}和其成员端口的端口识别符{Pla}, {Plb}的对应关系。
[0221]帧处理部40在通过预定的端口接收到帧时,在适当参照LAG表41的同时进行地址表FDB的学习和检索,向基于该检索结果的目的地端口中继该帧。此外,帧处理部40具备分散处理部42以及OAM处理部43。OAM处理部43如在实施方式I中所述那样,根据以太网OAM的通常的标准,在预先设定的MEP之间进行CCM控制帧(CCM、RDI)的发送以及接收,由此来监视各LAG用端口有无故障。
[0222]分散处理部42在向LAG识别符{LAG1}中继帧时,根据预定的分散规则,从其成员端口中选择某一个LAG用端口。该成员端口成为通过OAM处理部43判定为无故障的(即,接收到CCM的)LAG用端口。装置冗余控制部44为了同与桥接用端口 Pb连接的L2交换机装置一起实现装置冗余进行需要的各种控制和处理。
[0223]以上,根据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人做出的发明进行了具体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上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而进行的详细说明,并不局限于一定具备说明的所有结构。此外,可以将某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成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此外,也可以在某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加入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此外,也可以对各实施方式的一部分结构进行其他结构的追加、删除、置换。
【主权项】
1.一种中继系统,其具备: 第I冗余装置,其由第I交换机装置以及第2交换机装置构成;以及第2冗余装置,其由第3交换机装置以及第4交换机装置构成,且与所述第I冗余装置连接, 所述中继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I交换机装置以及所述第2交换机装置分别具有:由单个或多个第I端口构成的第I端口群、第2端口以及桥接用端口,经由所述桥接用端口通过通信线路相互连接,所述第3交换机装置在与所述第I交换机装置的所述第I端口群之间具有第I链路,与所述第2交换机装置之间不具有链路, 所述第4交换机装置在与所述第2交换机装置的所述第I端口群之间具有第2链路,与所述第I交换机装置之间不具有链路, 所述第I冗余装置与所述第2冗余装置之间的通信,在所述第I链路中没有故障时,经由所述第I链路进行,在所述第I链路中有故障且在所述第2链路中没有故障时,经由所述第2链路进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交换机装置以及所述第2交换机装置分别具有端口控制部,其根据将所述第I端口群设定成激活还是待机,将所述第I端口群控制为发送以及接收都许可的第I状态或发送以及接收都禁止的第2状态中的某一方的状态, 将所述第I交换机装置的所述第I端口群设定成所述激活,将所述第2交换机装置的所述第I端口群设定成所述待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交换机装置以及所述第2交换机装置分别还具有OAM发送部,其分别从构成被控制为所述第2状态的所述第I端口群的所述单个或多个第I端口发送成为基于以太网OAM的CCM控制帧之一的RDI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交换机装置以及所述第2交换机装置分别还具备保持第I模式或第2模式的模式保持部, 当保持所述第I模式时,所述OAM发送部分别从构成被控制为所述第2状态的所述第I端口群的所述单个或多个第I端口发送所述RDI帧,当保持所述第2模式时,所述OAM发送部分别从构成被控制为所述第2状态的所述第I端口群的所述单个或多个第I端口发送以太网OAM的标准的CCM控制帧。5.根据权利要求2?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交换机装置以及所述第2交换机装置分别还具有: 故障监视部,其监视所述第I端口群有无故障;以及 故障帧发送部,其在所述故障监视部的监视结果从无故障变更为有故障时,经由所述桥接用端口发送故障通知帧, 所述端口控制部, 在将所述第I端口群设定成所述激活的第I情况下,且所述故障监视部的监视结果为无故障时,将所述第I端口群控制成所述第I状态,当在所述第I情况下,且所述故障监视部的监视结果为有故障时,将所述第I端口群控制成所述第2状态, 在将所述第I端口群设定成所述待机的第2情况下,且没有经由所述桥接用端口接收到所述故障通知帧时,将所述第I端口群控制成所述第2状态,当在所述第2情况下,且经由所述桥接用端口接收到所述故障通知帧,并且所述故障监视部的监视结果为无故障时,将所述第I端口群控制成所述第I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2?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交换机装置以及所述第2交换机装置分别还具有: MCLAG表,其将所述单个或多个第I端口与第I识别符对应地进行保存;以及中继处理部,其在将所述第I端口群控制成所述第I状态时,将以所述第I识别符作为目的地端口的帧中继给所述第I端口群,在将所述第I端口群控制成所述第2状态时,将以所述第I识别符作为目的地端口的帧中继给所述桥接用端口。7.一种交换机装置,其具有:由多个第I端口构成的第I端口群、第2端口以及桥接用端口,在与其他的交换机装置之间经由所述桥接用端口连接,其特征在于,具有: 端口控制部,其根据将所述第I端口群设定成激活还是待机,将所述第I端口群控制为发送以及接收都许可的第I状态或发送以及接收都禁止的第2状态中的某一方的状态;模式保持部,其保持第I模式或第2模式;以及 OAM发送部,其在保持所述第I模式时,分别从构成被控制为所述第2状态的所述第I端口群的所述单个或多个第I端口发送成为基于以太网OAM的CCM控制帧之一的RDI帧,当保持所述第2模式时,分别从构成被控制为所述第2状态的所述第I端口群的所述单个或多个第I端口发送以太网OAM的标准的CCM控制帧, 在所述其他的交换机装置的第I端口群被设定成所述激活时,将所述交换机装置的所述第I端口群设定成所述待机,在所述其他的交换机装置的第I端口群被设定成所述待机时,将所述交换机装置的所述第I端口群设定成所述激活。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换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故障监视部,其监视所述第I端口群有无故障;以及 故障帧发送部,其在所述故障监视部的监视结果从无故障变更为有故障时,经由所述桥接用端口发送故障通知帧, 所述端口控制部, 在将所述第I端口群设定成激活的第I情况下,且所述故障监视部的监视结果为无故障时,将所述第I端口群控制成所述第I状态,当在所述第I情况下,且所述故障监视部的监视结果为有故障时,将所述第I端口群控制成所述第2状态, 在将所述第I端口群设定成待机的第2情况下,且没有经由所述桥接用端口接收到所述故障通知帧时,将所述第I端口群控制成所述第2状态,当在所述第2情况下,且经由所述桥接用端口接收到所述故障通知帧,并且所述故障监视部的监视结果为无故障时,将所述第I端口群控制成所述第I状态。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换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MCLAG表,其将所述单个或多个第I端口与第I识别符对应地进行保存;以及中继处理部,其在将所述第I端口群控制成所述第I状态时,将以所述第I识别符作为目的地端口的帧中继给所述第I端口群,在将所述第I端口群控制成所述第2状态时,将以 所述第I识别符作为目的地端口的帧中继给所述桥接用端口。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实现网络管理的简单化,使用装置冗余方式的中继系统以及交换机装置。具备:第1冗余装置(MSW1)以及与第1冗余装置连接的第2冗余装置(20)。第3交换机装置(SW1)在与第1交换机装置(SWm1)的第1端口群(P[1])之间具有第1链路(19a),与第2交换机装置(SWm2)之间不具有链路。第4交换机装置(SW2)在与第2交换机装置的第1端口群之间具有第2链路(19b),与第1交换机装置之间不具有链路。在此,第1冗余装置与第2冗余装置之间的通信在第1链路中无故障时,经由第1链路进行,当在第1链路中有故障且在第2链路中无故障时,经由第2链路进行。
【IPC分类】H04L12/24, H04L12/46, H04L12/931, H04L12/713, H04L12/707
【公开号】CN105099905
【申请号】CN201510219280
【发明人】安多慎, 坪田繁
【申请人】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5月4日
【公告号】US20150333954
当前第6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