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持实时慢动作的多频道演播系统和方法_2

文档序号:9420534阅读:来源:国知局
播出系统中这些设备当然可以全部设置,也可以选择行的进行组合。
[0018]本实施例所述的服务器说一台与外来视频信号源和外来音频信号源连接的刚性能计算机系统,可以是一台服务器,也可以是多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这个服务器集群带有鼠标和键盘等人机交互的外部设备。
[0019]在本实施例中由视音频自适应电路、视频制式判定装置、视频自动上线变换装置和视音频采集缓存组成视音频采集单元,这样的单元可以有很多个,在图1中为做图方便仅画出了 3个,实际中可以有很多个,如:采集视频信号的包含4路CVBS识别器、4路SDI识别器、4路HD-SDI识别器,支持识别CVBS、SD1、HD-SDI信号输入。采集音频信号的包括:8路AES/EBU数字音频和8路模拟音频的选择输入、4路SDI内嵌音频输入、4路HD-SDI内嵌音频输入、4路内置音频输入。
[0020]所述视频制式判定装置所能识别的视频制式是国际上常用的视频制式,包括:PAL、NTSC、480/601、720/24P、720/25P、720/50P、720/59.94Ρ、720/29.97Ρ、1080/501、1080/59.941、1080/601、1080/23.98P、1080/24P、1080/25P、1080/29.97P、1080/30P 等。
[0021]所述的上下变换是指不同制式信号之间的转换。将标清信号转换为高清信号称为上变换,主要的方式包括:镶边模式,在画面的左右两侧加黑边,这种上变换模式保留了全部画面内容,画面比例也正常;14:9镶边模式,为了减少格式变换带来图像内容的丢失,4:3 — 14:9只裁掉1/7画面;切边模式,将画面上下剪切掉一部分画面,虽然画面比例正常,但损失了一部分画面内容;拉伸模式,将画面横向拉伸,4:3的图像完全充满16:9的屏幕,虽然保留了全部画面内容,但画面产生变形。
[0022]将高清信号转换为标清信号称为上下变换,主要的方式包括:切边模式,它的特点是画面比例正常,但是画面左右两侧被剪切损失了一部分画面内容;信箱模式,在画面的上下两侧加黑边,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画面比例正常且保留了全部16:9画面内容,信息量不丢失。在同时制作高标清两版节目时,标清版节目往往采用这种下变换模式,这种情况不需要兼顾16:9和4:3两种取景;14:9信箱模式,为了减少格式变换带来图像内容的丢失16:9 — 14:9只要裁掉1/8画面,在16:9画幅的图像采用“ 14:9”下变换时,可以获得较好的视觉感受;挤压模式,它是将画面横向压缩,虽然保留了全部画面内容,但画面产生变形。
[0023]所述的网络共享单元是获取素材的设施。在实时的演播过程中,除了从现场的摄像机取得影像外,还经常需要获取现有的一些视频素材对现场的播出视频进行补充和增强,因此,获取现有的视频素材在播出过程中也十分重要。视频素材主要来自于网络,但为了使素材更加丰富,获取得更加快捷方便,可以在本实施例所述系统中设置视频素材源,以及相应的视频素材解码器和视频素材源缓存。
[0024]为方便操作,本实施例还设置了控制操作解析单元。控制操作解析单元包括人机交互的各种操作,包括:对各种制式变化的操作,对输入信号录制的操作,对采集过程的同时进行编辑的操作,对采集网络素材的操作,对已有素材的编辑操作,对背景编辑操作,以及特技、延迟播出等特殊播出方式的操作等。
[0025]本实施例主要是针对现场播出而建立的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在报道重大事件和体育赛事经常采用现场转播的形式中使用。通常这种类型的节目都在演播室内进行合成,而现场的信号作为一路信号源通过卫星等方式接入演播室。因此在转播的时候既需要对合成信号记录也需要对现场信号进行记录,如果采用磁带记录,是无法实现对现场信号的再编辑再利用,精彩镜头无法在演播室内重播,只能是卫星信号传什么就播什么。在传统的播出系统中,现场情况的不确定性无法保证播出的安全。而本实施例所述系统使用的延迟播放播出缓存,将现场播出的信号延迟和在播出,一旦现场出现问题,其画面播出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则可以立刻切断现场播出,而将缓存中的一段视频删掉,直接将后面没有不良画面的图像接上,就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0026]例如接收的卫星信号和演播室总输出信号接入本本实施例所述系统,完成信号的文件化采集,采集形成的文件直接写入共享的存储器,供节目制作网络中的其他设备调用。在多通道采集的同时还可以对卫星信号进行延时输出,以防卫星信号中断或内容出现问题。除此外在采集和延时的同时,还可以对已采集下来的信号进行简单编辑,通过入出点编辑来挑选精彩镜头形成集锦列表,在节目需要的时候播出。本本实施例所述系统还支持将电视节目制作网络中的素材加入集锦播出列表,以满足在节目转播的时候插入历史镜头和其他内容的需求。
[0027]近年来随着各级电视台节目制作水平的提高,节目形态也越来越呈现多样化,在这些节目中综艺和晚会类节目占据的比重也逐渐提升。电视台在制作综艺和晚会类节目时通常都采用了录播模式,也就是进行后期制作后再进行播出。因此这种在节目拍摄的时候,通常都需要录制现场切换合成的信号,并且还需要对一些机位的信号进行录制以便后期编辑的时候补充镜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传统的录像机来进行信号录制,就带来了两个问题:一是需要为每个要录制的信号配备一台录像机和操作人员;二是录制好的磁带需要在后期编辑前进行1:1时间的上载,将磁带中的内容变为文件,以便使用非线性系统进行后期编辑。另外在拍摄综艺和晚会类节目时,节目现场经常使用大屏幕作为背景,屏幕中会播放节目宣传片、资料、外来信号、现场精彩镜头重放等视频,而在传统的演播室系统中要实现现场精彩镜头重放这一功能是非常困难的。在这类节目中如果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系统,不但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还可以减少设备资金投入,提高节目制作效率。
[0028]如在这样一个多机位的综艺演播室中,可以使用本实施例所述系统,将每一个摄像机信号都接入本实施例所述系统进行文件化采集,采集形成的文件直接写入存储器,供节目制作网络中的其他设备调用。本实施例所述系统还具备边采集边编辑边播出的能力,因此在录制的时候可以挑选现场的精彩镜头和一些漏掉的镜头,然后根据导演的要求回放出来将这些镜头给到大屏幕和切换台。另一方面本实施例所述系统还可以调用节目制作网络中的素材,例如广告、栏目形象、片头片尾、资料片等,这些素材也可以加入播出列表进行播出,供演播室的背景大屏幕使用或作为一路演播室信号源。本实施例所述系统在录制摄像机信号的同时,还可以录制演播室的合成信号,如果节目进行直播的话,还可以作为视音频延时设备来使用。
[0029]在各类体育比赛的转播和直播中,经常需要对赛场的一些精彩镜头进行慢放。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系统配合高速摄像机,可以快速的对赛场信号进行实时的慢动作回放。首先本实施例所述系统可以将高速摄像机拍摄到的信号采集生成视频文件。然后通过系统具备的编辑功能,挑选出需要慢动作回放的画面。最后点击播放,通过操作即可实现挑选镜头的3~30倍速的无级变速慢动作播放。
[0030]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一的改进,是实施例一关于外来视音频信号源的细化。本实施例所述的外来视音频信号源是提供CVBS、SD1、HD-SDI信号的设备,包括:摄像机、蓝光盘录放像机、P2放像机、硬盘录放像机、视频服务器、视音频编解码器、卫星接收机、磁带录放像机、非线性编辑机。
[0031 ] 这些设备可以选择几个组合,也可以选择全部进行组合。
[0032]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一的改进,是实施例一关于视音频自适应电路的细化。本实施例所述的视音频自适应电路视频输入为4路CVBS识别器、4路SDI识别器、4路HD-SDI识别器;音频输入电路为8路AES/EBU数字音频和8路模拟音频的选择输入、4路SDI内嵌音频输入、4路HD-SDI内嵌音频输入、4路内置音频输入。
[0033]其中视频和音频是分别设置输入自适应电路的。
[0034]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一的改进,是实施例一关于视频制式判断装置的细化。本实施例所述的视频制式判断装置适应视频制式包括:PAL、NTSC、480/601、720/24P、720/25P、720/50Ρ、720/59.94Ρ、720/29.97Ρ、1080/501、1080/59.941、1080/601、1080/23.98P、1080/24P、1080/25P、1080/29.97P、1080/30P。
[0035]由于现场转播或者演播室录制过程中,可能使用的设备多种多样,信号来源也各不相同,所以各路输入信号源的视频制式往往是不同的。本实施例中,视频制式判断装置可以自动判断输入视频的制式,同时将识别出的视频制式传递给后续需要使用该制式信息的装置,以实现对不同视频制式的自动适应。
[0036]在没有本方案之前,视频制式如果不能自动适应,往往需要另外添加设备,将视频制式转换成能使用的制式。有部分设备支持多种制式的视频输入,但是需要操作人员实现选定并设置输入视频的制式。这样做既麻烦,又存在人工设置的输入视频制式与实际输入的视频制式不相符的情况,造成设备工作故障。本实施例提出的视频制式自动判断装置,解决了人工实现设置视频制式的繁琐操作,同时避免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