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链生成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455763阅读:来源:国知局
星信道交换系统;
[0076] 分别连接所述短波信道交换系统、光缆信道交换系统和卫星信道交换系统的云服 务器,以便通过控制所述短波信道交换系统、光缆信道交换系统和卫星信道交换系统,利用 光缆网、卫星网和短波网传输语音、数据和图像的传输。
[0077] 本发明的信息链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短波信道交换系统、光缆信道交换系统和卫 星信道交换系统分别连接的包含光缆网、卫星网和短波网的承载层;以及连接所述承载层 连接并包含光缆信道交换用户终端、卫星信道交换用户终端和短波信道交换用户终端的应 用层。
[0078] 图2显示本发明的短波信道智能交换方法,图2左侧为短波收信台,该短波收信台 是接收短波信号和发出短波通信信息的有人值守台。图2的右侧为短波发信台;图2的中 间为连接短波收信台和短波发信台短波信道的智能交换机,以及只能控制器。
[0079]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短波信道交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80] 接收并存储短波收信台传送的目的通信地址信息;
[0081] 接收并存储多个短波发信台分别传送的包括当前发信机、天线和通信链路状态信 息的短波发射状态信息;
[0082] 根据所述目的通信地址信息,查询正在与所述目的通信地址通信的所有短波发信 台,从中选出短波发射状态最佳的一个短波发信台;
[0083] 将短波收信台需要发射的通信信息切换到所选的短波发信台,以便其将所述通信 信息发射给所述目的通信地址的短波设备。
[0084] 其中,目的通信地址的短波设备是具有短波收发信机的短波机动台。
[0085] 如图2所示,短波发信台包括天线与接收机,控制器和用户终端,目的通信地址可 以手工输入或者利用742控制器自动获得。
[0086] 如图2所示,短波发信台包括发射机、天线和检测终端,检测终端并不拘泥于计算 机,可以是以多种检测设备构建起来的用户终端,拥有在线或者离线的检测功能。
[0087] 短波信道智能交换机,负责信道的交换,能够灵活满足一对一,一对多等连接需 求,同时能够独立工作,并具有容错和报警机制,且将各个终端的优选信道进行切换。
[0088] 同时在交换矩阵预留远程连接口,即能够将异地收信站的信息输入矩阵,也能将 矩阵信息输出至远程发信站。
[0089] 检测终端主要目的为获取当前发信机、天线、通信链路的状态,并将状态返回给短 波信道智能交换系统。
[0090] 检测终端硬件采用模块化设计,模块分为:天线测试模块和通信链路测试模块。天 线测试模块主要功能为检测天线工作时的驻波、发信机发射功率大小等参数;通信链路测 试模块主要功能为检测当前链路质量,包括是否畅通,误码率等信息。
[0091] 图3显示了本发明的短波信道智能交换机,本发明的短波信道交换机,用于:接收 并存储短波收信台传送的目的通信地址信息;接收并存储多个短波发信台分别传送的包括 当前发信机、天线和通信链路状态信息的短波发射状态信息;根据所述目的通信地址信息, 查询正在与所述目的通信地址通信的所有短波发信台,从中选出短波发射状态最佳的一个 短波发信台;将短波收信台需要发射的通信信息切换到所选的短波发信台,以便其将所述 通信信息发射给所述目的通信地址的短波设备。
[0092]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短波信道智能交换机包括:接收短波收信台传送的信息的 短波收信台通信接口;接收短波发信台传送的信息的短波发信台通信接口;存储所述的目 的通信地址信息和短波发射状态信息的数据库;根据所述目的通信地址信息,查询正在与 所述目的通信地址通信的所有短波发信台,从中选出短波发射状态最佳的一个短波发信 台,以便将短波收信台需要发射的通信信息切换到所选的短波发信台的切换模块。
[0093] 短波信道智能交换系统设计两类软件:一类是终端软件和智能控制软件;另一类 为X86系统的嵌入式软件。各种软件的交互关系如图4所示:
[0094] 在运行过程中,收、发信站的终端软件通过网络接口将信息传递至智能矩阵主机, 主机通过UART 口与交换矩阵的嵌入式软件通信。
[0095] 收信台终端软件对于智能控制器是典型的Client-Server模式。收信台终端软件 的基本功能为向智能控制器提交短波通信的目的地信息,该信息的获取渠道为两种,一种 是由操作者手动选择,另外一种为软件根据收信机的来源地址自动确定目的地信息。
[0096] 发信台终端软件对于智能控制器是典型的Client-Server模式。发信台终端软 件的基本功能为向智能控制器提交发信台的各种状态信息,包括发信台特定设备的工作状 态、天线的工作状态参数和通信链路连接状态等,信息上传至智能控制器,由智能控制器进 行处理和存储。
[0097] 本发明的短波信道智能交换系统特点是:
[0098] a、能够兼容当前多种通信设备和协议
[0099] 系统能够适应多种已知设备,满足设备间互联的技术参数,兼容多个厂家的协议, 最大程度减少对现有设备的更新。
[0100] b、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和资源
[0101] 系统由众多的软硬件和网络构成,如果单独布局将是很复杂的系统,但是考虑到 已有终端设备和网络的存在;系统使用现有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资源,在此资源基础上运行 自主的软件和协议,最大程度的降低对现有设备的更改,同时也能有效降低系统成本和复 杂度,提高效率。
[0102] c、综合各种条件构建智能算法,选择最优的发信机和天线进行通信
[0103] 短波通信中,通信质量受多重条件影响:A--发射机的功率、B--馈线系统的损 耗、C--发射天线的损耗、D--发射天线的方向图、E--电离层的变化等,当展开上述任 何一个条件,又可以衍生出很多复杂的影响因素。最终通信质量的好坏,与上述条件有因果 关系,这种因果关系目前大部分依靠人员经验判断,这是不可靠和无法继承的。
[0104] 短波信道智能交换系统通过对各项影响因素进行在线或离线的测量,量化各项影 响因素,从而建立起一个评估机制,即对于固定目的地S,每一个发射机对应的适合程度Q
[0105]
[0106] 其中Qp是指多次对该目的地通信的优劣程度,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有效的评价机 制。这种机制可以利用多种现存的智能算法,对于每次通信过程预计每个发射机的Q值进 行预测,从中选优。
[0107] d、系统逻辑清晰,智能水平高,硬件技术成熟,设备可靠
[0108] e、构建的智能算法,减轻了对操作者的要求
[0109] 操作员只需要人工选择通信目标,系统则根据以前设备使用情况,从数据库中进 行选择、查找,并自动选择最优的发信机进行工作,大大降低了对值班员的要求。
[0110] 在回复异地通信的情况下,智能交换矩阵自动取得信息的发源地,然后自动选优, 利用最优的发信机进行通信工作。
[0111] f、系统对于智能算法能进行方便和适时的调整
[0112] 在现代通信系统复杂多变的需求下,要求我们针对各种情况,快速的做出反应。对 于系统的智能算法,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的调整,以满足多变的环境。系统在构建 时应考虑到这一点,有比较简单的接口,能够让非专业人士较为方便的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各种判别算法,并能够保证在调整出现问题时保证系统的正确运行。
[0113] g、系统充分考虑复杂环境下系统的生存,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
[0114] 考虑到系统在复杂,恶劣的环境中工作,例如部分终端损毁,网络故障等,信号智 能交换矩阵系统应仍可以按最初默认的连接模式进行信号传输,能强有力的保障通信链路 的正常工作。同时具备手工切换模式。
[0115] 图5显示了本发明的光缆信道智能交换系统,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光缆信道 智能交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16] 设置与用户应用层的相关设备连接的用户接口;
[0117] 设置与光传输层的SDH设备连接的SDH设备接口;
[0118] 设置用于控制整路STM-I帧信号的流向,完成业务的上下与转发的高阶交叉矩 阵;
[0119] 设置用于控制4路155M信号所包含的252个2M的转发或下载到相应的业务接口 的低价交叉矩阵;
[0120] 在所述高阶交叉矩阵与所述低价交叉矩阵之间设置SDH成帧解帧模块;
[0121] 在所述低价交叉矩阵与所述用户接口之间设置业务流向分析模块。
[0122]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一种光缆信道智能交换系统包括:与用户应用层的相关设备 连接的用户接口;光传输层的SDH设备连接的SDH设备接口;用于控制整路STM-I帧信号的 流向,完成业务的上下与转发的高阶交叉矩阵;用于控制4路155M信号所包含的252个2M 的转发或下载到相应的业务接口的低价交叉矩阵;设置在所述高阶交叉矩阵与所述低价交 叉矩阵之间的SDH成帧解帧模块;设置在所述低价交叉矩阵与所述用户接口之间的业务流 向分析模块。
[0123] 本发明的用户接口包括音频接口、2M接口以及以太网接口等,与用户应用层的相 关设备相连,接口类型可以扩展,其中音频接口和公务电话接口传递的是语音信号,需要进 行PCM编译码,形成完整的2M信号;以太网信号的传输要完成以太网信号到2M信号的封装 与解封装,需要进行协议转换;2M接口单元主要完成接口电平的转换,如果需要传输高清 电视信号,则要使用4个2M信号。
[0124] 本发明的SDH设备主要由四个155M的光口组成,与光传输层的SDH设备相连,设 备接口的数量和速率可以增加和升级,与光传送网预分配的信道带宽和信道数量相适应, 其SDH线路接口单元主要完成SDH接口码型变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