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息互通的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456324阅读:来源:国知局
由第一短信系统或者装置生成,第二信息标识可以是由第二短信系统或者装置生成,因此,分别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四种情况。
[0121]在第一短信系统不生成第一信息标识,且第二短信系统不生成第二信息标识时,第一转换单元210则生成第一信息标识和第二信息标识。第一转换单元210根据接收的第一类型短信息生成第一信息标识,根据第一信息标识及第二短信系统的协议的要求生成第二信息标识,由于第一信息标识和第二信息标识均由网关生成,因此,第一信息标识和第二信息标识可以相同,即生成的第一信息标识是通用的信息标识;当然,第一信息标识和第二信息标识也可以不同。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对第二信息标识和第二类型短信息的生成的先后不作限定。可以是先将接收的第一类型短信息进行协议转换,生成第二类型短信息,再根据第一信息标识生成第二信息标识;也可以是先根据第一信息标识生成第二信息标识,再将接收的第一类型短信息进行协议转换,生成第二类型短信息。
[0122]第一转换单元210将生成的第一信息标识返回至第一短信系统,例如,若第一短信系统为SMS系统,且该SMS系统使用SMPP协议,第一转换单元210用SMPP DELIVER RESP消息将第一信息标识返回至SMS系统。对于不同的协议,信息标识的发送方法不同,因此,第一转换单元210发送生成的第二信息标识和生成的第二类型短信息至第二短信系统,或者,将第二信息标识存储于第二类型短信息中,发送携带第二信息标识的第二类型短信息至第二短信系统,例如,SIP协议中,第二信息标识保存在SIP MESSAGE的头字段imdn.Message-1D 中。
[0123]第二转换单元220,用于在第一短信系统不生成所述第一信息标识,第二短信系统生成所述第二信息标识时,根据接收的所述第一类型短信息生成所述第一信息标识,返回生成的所述第一信息标识至第一短信系统,将接收的所述第一类型短信息进行协议转换,生成第二类型短信息,发送生成的所述第二类型短信息至第二短信系统;
[0124]在第一短信系统不生成第一信息标识,且第二短信系统生成第二信息标识时,第二转换单元220则仅需生成第一信息标识,而不需生成第二信息标识。
[0125]第二转换单元220根据接收的第一类型短信息和第一短信系统的协议生成第一信息标识。
[0126]第二转换单元220返回生成的第一信息标识至第一短信系统,由于网关不生成第二信息标识,因此,仅发送生成的第二类型短信息至第二短信系统。
[0127]第三转换单元230,用于在第一短信系统生成第一信息标识,第二短信系统不生成第二信息标识时,获取接收的所述第一类型短信息的第一信息标识,将接收的所述第一类型短信息进行协议转换,生成第二类型短信息,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信息标识,生成所述第二信息标识;发送生成的所述第二信息标识和生成的所述第二类型短信息至第二短信系统,或者,将所述第二信息标识存储于所述第二类型短信息中,发送携带所述第二信息标识的所述第二类型短信息至第二短信系统;
[0128]在第一短信系统生成第一信息标识,且第二短信系统不生成第二信息标识时,第三转换单元230则仅需生成第二信息标识,而不需生成第一信息标识。第三转换单元230获取接收的第一类型短信息的第一信息标识,例如,第三转换单元230发送指令至第一短信系统,第一短信系统发送第一信息标识至网关;或者,第一短信系统在发送第一类型短信息至网关时,第一类型短信息中携带了第一信息标识,第三转换单元230从接收到第一类型短信息中获取第一信息标识。
[0129]第三转换单元230根据第一信息标识,生成第二信息标识。例如,读取第一信息标识的内容,按照第二短信系统的协议,根据读取的内容,生成第二信息标识。第三转换单元230返回生成的所述第一信息标识至第一短信系统,由于发送生成的所述第二类型短信息至第二短信系统。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对第二信息标识和第二类型短信息的生成的先后不作限定。可以是先将接收的第一类型短信息进行协议转换,生成第二类型短信息,再根据第一信息标识生成第二信息标识;也可以是先根据第一信息标识生成第二信息标识,再将接收的第一类型短信息进行协议转换,生成第二类型短信息。
[0130]第三转换单元230发送生成的第二信息标识和生成的第二类型短信息至第二短信系统,或者,将第二信息标识存储于第二类型短信息中,发送携带第二信息标识的所述第二类型短信息至第二短信系统。
[0131]第四转换单元240,用于在第一短信系统生成第一信息标识,第二短信系统生成第二信息标识时,获取接收的所述第一类型短信息的第一信息标识,发送生成的所述第二类型短信息至第二短信系统。
[0132]在第一短信系统生成所述第一信息标识,且第二短信系统生成所述第二信息标识时,第四转换单元240不需要生成第一信息标识或者第二信息标识。第四转换单元240获取接收的第一类型短信息的第一信息标识,此处可参照上述在第一短信系统生成第一信息标识,且第二短信系统不生成第二信息标识时,第三转换单元230获取接收的第一类型短信息的第一信息标识的方法。由于网关不生成第二信息标识,因此,仅发送生成的第二类型短信息至第二短信系统。
[0133]参照图6,图6为本发明短信息互通的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0134]在本发明短信息互通的装置第二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装置还包括:
[0135]第一应答信息模块300,用于在第二短信系统生成第二信息标识时,接收第二短信系统发送的携带所述第二信息标识的应答信息,获取所述应答信息中携带的所述第二信息标识并建立所述第一信息标识和所述第二信息标识的对应关系,将接收到的所述应答信息发送至第一短信系统;
[0136]在第二短信系统生成第二信息标识时,装置不生成第二信息标识,因此,第二短信系统发送携带第二信息标识的应答信息至第一应答信息模块300,第一应答信息模块300从应答信息中获取第二信息标识,并且建立第一信息标识和第二信息标识的对应关系,可以是一个第一信息标识与多个第二信息标识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是多个第一信息标识与一个第二信息标识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可以是第一信息标识和第二信息标识的映射表,也可以是一个可将第一信息标识和第二信息标识进行唯一的转换的算法,或者是其他任何适用的形式。
[0137]第一应答信息模块300将接收到的应答信息发送至第一短信系统。
[0138]第二应答信息模块400,用于在第二短信系统不生成第二信息标识时,网关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标识和所述第二信息标识,建立所述第一信息标识和所述第二信息标识的对应关系,接收第二短信系统发送的所述应答信息,将接收到的所述应答信息发送至第一短信系统。
[0139]在第二短信系统不生成第二信息标识时,装置生成第二信息标识,因此,第二应答信息模块400根据第一信息标识和第二信息标识,建立第一信息标识和第二信息标识的对应关系,建立对应关系的方法和第二短信系统生成第二信息标识时中所述的方法相同。
[0140]第二应答信息模块400接收第二短信系统第二短信系统发送的应答信息,该应答信息可以携带第二信息标识,也可以不携带第二信息标识,将接收到的所述应答信息发送至第一短信系统。
[0141]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网关生成第二信息标识,因此网关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标识和所述第二信息标识,建立所述第一信息标识和所述第二信息标识的对应关系的步骤可以在接收第二短信系统发送的应答信息的步骤之前,也可以在接收第二短信系统发送的应答信息的步骤之后。
[0142]参照图7,图7为本发明短信息互通的装置一优选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0143]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0144]回执模块500,用于接收第二短信系统发送的携带所述第二信息标识的第一回执信息;
[0145]回执转换模块600,用于将接收的所述第一回执信息进行协议转换,生成第二回执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信息标识获取所述第一信息标识,发送所述第二回执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标识至第一短信系统。
[0146]第二短信系统发送的携带第二信息标识的第一回执信息至回执模块500,回执模块500接收该携带第二信息标识的第一回执信息。回执转换模块600将第一回执信息进行协议转换,生成第二回执信息。根据第二信息标识,利用第一信息标识和第二信息标识的对应关系,获取第一信息标识,并发送所述第二回执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标识至第一短信系统。第一短信系统获取第二回执信息和第一信息标识,能够获知第一信息标识对应的第一类型短信息的发送情况。需要注意的是,若第二类型短信息他为RCS系统,由于该系统能够反馈第一类型短信息发送和读取情况,因此,可能产生多条第二回执信息。
[0147]参照图8,图8为本发明短信息互通的装置第三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0148]在本发明短信息互通的装置第三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和/或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所述第一短信系统为融合通信系统,所述第一类型短信息为融合通信短信息,所述第二短信系统为传统短信系统,所述第二类型短信息为传统短信息时,所述转换模块200还包括:
[0149]判断单元250,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类型短信息的内容部分的字节数是否超过所述第二类型短信息的内容部分的最大字节数;
[0150]对于SMS短信息的内容部分的字节数存在限制,即最大字节数,例如,SMS系统的一些协议下,SMS短信息的内容部分不能超过254字节。不同的协议下,SMS短信息的内容部分的最大字节数也可能不同。若SMS短信息的内容部分超过其最大字节数,则需要将SMS短信息的内容部分分成多个片段发送。
[0151]判断单元250判断第一类型短信息的内容部分的字节数是否超过第二类型短信息的内容部分的最大字节数。
[0152]第五转换单元260,用于若是,根据所述第一类型短信息,进行协议转换,生成至少两个所述第二类型短信息,并建立所述第一类型短信息的第一信息标识和所述第二类型短信息的第二信息标识的对应关系;
[0153]若判断单元250判定第一类型短信息的内容部分的字节数超过第二类型短信息的内容部分的最大字节数,则第五转换单元260根据第一类型短信息,进行协议转换,并生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二类型短信息,例如,将进行完协议转换的第一类型短信息的内容部分分成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片段,即分成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第二类型短信息。生成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第二类型短信息也相应存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第二信息标识,即一个第一信息标识对应两个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